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策略探讨

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策略探讨

义务教育作为培养儿童学习成长的基础,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起到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义务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发展,如果教师不思变通、墨守成规,将难以达成“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这项教育目标。因此,推动义务教育朝多元化、主动化的方向改革发展,是当前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一、新时代小学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对于传统的义务教育模式,教师通常发挥着说一不二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知识只需要记忆教师讲解过的重点,很少针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明显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诉求。如今国家的义务教育在改革以后,倡导以素质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教师要转变沉痼的教学理念,摒弃“填鸭式教学”“一刀切教学”等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授课模式[1]。因此,义务教育首先要从端正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由被动的角色转变为主导的角色,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点方案:1.为学生保留充足的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探索知识的内涵。教师的教学过程重在启发和引导,不宜强硬的命令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2.变革作业的布置形式,由千篇一律的固定例题与标准答案,转变为主题模式的探索学习,答案内容也要因学生个人而异,具备发散性与差异性的特点。由此,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让学生获得新奇的学习感受,对学习迸发出更加强烈的热情。

(二)完善教育评估环节以往义务教育的评估环节,方式比较简单纯粹。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成绩出色则为优等,成绩中庸则为良等。即使稍微寻求改变,也只是参考了学生的考勤以及上课纪律,评估的方式与标准依旧比较片面。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评估方式很难客观衡量学生的个人素质。根据当前义务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评估环节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除了成绩作为一项评价标准以外,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都可以将整个评估体系有效完善[2]。而在整个评估环节,教师的评价言论一定要中肯,不能带有个人色彩。在措辞方面也要留有余地,切忌太过武断,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除此之外,学校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将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育水平、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全部列为评估的选项。让教育评价内容更为全面,为学生的素质成长提供更多有利的学习参考。

(三)丰富教学手段由于在当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事物,所以现代学生的视野相比于从前明显要开阔了许多,审美水平也相对较高。如果教师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如今,在义务教育改革的形式下,要求教师能采用多元化的授课策略,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授课经验,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随时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对此,教师可以从多媒体教学角度入手,利用网络途径的便利性,将庞大的网络学习资源统筹到一起,将信息化教育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3]。除了多媒体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猎奇与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上组织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微课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多元化的授课策略,将知识点融入师生互动,通过活动来逐步引入学生的学习思考,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参考学生学情虽然义务教育要在新时代寻求改革,但改革后的教学机制也要充分参考学生的学情。当前的义务教育改革期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兴趣。因此,因材施教的原则比较契合新课改的教育形势。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学习特长等多项因素,在遵循大教育方向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4]。由此,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培养方案。教师也能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兼顾学优生与学差生的学习需要。

二、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的研讨结论

(一)家庭学校同时抓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基本囊括了他们学习、生活的全部地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重心不能完全放在学校上。因为学校的教学重点在于普及知识,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而家庭重在于思维启发与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的智力开蒙,教导学生掌握生活自理能力。这二者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需要教师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抓牢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假若学生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家长一味宠溺孩子,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意志薄弱、任性自私、畏惧苦难、蛮横傲慢、自私胆小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若学校教育比较偏激,学生的学习灵性也很容易遭受抹杀。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同时入手,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并且二者要互相监督,及时发现对方在教育过程中有没有做出欠妥的行为,这样才能将义务教育改革的要求全面落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品德教育是关键在义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是课程改革目标所明确阐述的基本要求,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言行规范,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更要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不良的言谈举止。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孩子的修身教育,但在转型期间,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与技术操作能力,大多数教师都将教育重点放在知识灌输上,在品德教育方面没有太过关注。尽管许多学校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但简短的课时教学不过是浅尝辄止,学生鲜少能从理论教学中收获品德培养成果。因此,教师应当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课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视频播放、组织辩论活动等途径,将我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普及给学生,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必须经历改革和探索,但过去一个时期的义务教育明显与传统教育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若想让义务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就要从理念、方法、评价等角度入手,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完美的统筹为一个整体,做到双管齐下,将因材施教与家校共育的理念贯彻始终,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新时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怎样进小学校园[J].文教资料,2020(04):164-165.

[2]李余仙.新时代社会生态视角下的小学生命教育审视[J].求知导刊,2019(46):2-4.

[3]陈宗宝.新时代小学德育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9(03):39-41.

[4]陈宗宝.新时代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J].教书育人,2019(25):4-5.

作者:马晓燕 单位:庄浪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