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改革措施

《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改革措施

1畜牧兽医人才需求现状

畜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规模化、集中化生产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刘昌生,2018)。河北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但近年来其发展的步伐却逐渐落后,如河北省蛋鸡产能由原来的全国首位到现在的只占前列。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滞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但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不足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目前,河北省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降低,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却逐年升高。一方面,随着畜牧业发展,社会对畜牧兽医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各种专业的开设减少了畜牧兽医专业招生人数,而学生因不了解甚至不愿意选择本专业导致每年的实际报考和报道人数往往低于招生人数。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基本能够达到98%甚至100%,但离职率也很高(陈功义,2015)。其原因在于毕业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缺乏,初始工作难度大导致的就业挫折;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会尝试其他工作。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上,对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较注重,而专业专项技能要求排序相对靠后,这说明职业素养在人才能力培养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应重视和加强此方面的培养(赵青松,2017)。以上畜牧兽医人才需求现状说明,传统的“满堂灌”式人才培养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其专业兴趣、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2《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师是专业教育的第一实施人,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仅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需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合格大学生。但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操作技能相对薄弱,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去进修学习和提高。

2.2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实践教学设施欠缺,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教学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教学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无法及时反映出生产的实际状况和针对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实验教学内容多年变动不大;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数量少,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校内实践教学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较欠缺,造成许多最新的设备和检测项目没有办法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单调,不利于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专业教师的职责是要培养一个知识完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必须考虑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既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

3《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改革措施

围绕学生专业兴趣、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对《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一系列改革,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技能强,具备创造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1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饲料分析与检测》是面向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为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除保留部分经典的实验外,淘汰了大量陈旧的内容,增加了一些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验,如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快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合饲料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农药残留等。另外,在现有条件下,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题目,独自设计实验内容和方案并组织实施,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来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即成为所谓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本行业企业,定期下企业调研和参与实践锻炼,并加强这一过程的考核工作。另外,校企之间可以通过互兼互聘的方法,使企业的能工巧匠来校指导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分组实验和课程实践,使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操作技能培训

如何考核和评定学业成绩,是学生非常关心的事情,理想的课程考核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牢固掌握,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得到多维度的、综合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量化应该是多方面的,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多元评量不仅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高低和职业素养水平,还需兼顾学生的学习历程、生活和社会行为等。通过课程考核这一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作为重点。为了督促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进了《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考核方法。把平时成绩所占课程成绩的比例提高至50%,平时成绩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包括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设置提问环节、课堂出勤情况记录、实验报告尤其是实验结果的撰写和分析情况、实验操作过程的积极性、规范性和对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等内容,力求全方位、多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3支持和帮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能力。教育者要在新形势下把握双创教育实施的整体脉络,以竞赛为引导,促进对高等教育的改革。《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在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教学内容广泛,包括各种常规饲料成分、非常规饲料成分、饲料添加剂等的测定、现代化检测手段和工具的操作等方面内容,易于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引导以及支持、帮助。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起,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到2018年为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办了4届,大赛不仅吸引了了国内各高校大学生的参加,还引起了投资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斐然,产生了大批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成果,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和增强了促进社会创新认知和发展的社会思维智库的力量。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使赛教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使竞赛成为链接《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学习过程各项工作节点的轴线,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3.4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

开展校企深度融合,要构建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达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合作共谋发展的目标,要搭建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与企业合作,力邀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让他们在知识技能结构、教学内容、实训实习等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重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而非纸上谈兵,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与现实生产无差别化地、高质量地完成综合实践实习项目,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利于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使大学生毕业就业后能迅速融入和适应畜牧业的实际生产,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功义,郝振芳.河南省中等畜牧兽医人才需求及培养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2015(02):7-8.

[2]董平祥.《畜禽生产》课程改革体现学生为本与市场需求[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04):127-128.

[3]刘昌生.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其培养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07):97.

[4]赵国先,张振红,何淑平,许晴,李楠,马可为,李少华.《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8):34-36.

[5]赵青松.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03):11-14.

作者:郝艳霜 张振红 赵国先 冯志华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