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航空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差异研讨

航空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差异研讨

摘要:在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今天,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有利于推动当下我国产业的优化升级,也有益于增强我国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航空事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沿代表,对航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有利于从院校这一切入点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本文主要从航空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因素、如何合理平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差异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航空院校科技创新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代;航空院校;科技创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创新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的新方位。”同时新时代也是一个承担使命且迎接新挑战的历史阶段,因此对于各航空高校的创新能力的分析也应立足于新时代,只有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不断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2新时代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集中主要力量只为实现两个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乘胜之势,到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新时代这一基本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自己是我们应该做出的思考。报告中指出:当今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和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视我们的不足,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方面及时补短板。

2航空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2.1建立科学创新评价体系

高等航空院校要实现多种形式的成果和业绩评价制度,不能仅仅以数量为衡量标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的学术风气。为此,在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要借着改革的春风,尽情沐浴在大好时代的机遇里,加快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性研究的激励制度。由于现在的许多航空院校将院校科技成果直接与科研人员的利益挂钩,导致许多科研人员会盲目地追求科技成果的数量而忽视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社会价值。因此,无论对教师的科研业绩考核,还是对教师的学术水平考核,都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能只看数量、用数量说话。科研创新的核心在于创新,尤其是真正的原始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规定论文和著作的数量。避免造成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结题后就被束之高阁,从而无法发挥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当下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应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导,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任务,真正让人民共享一切科技成果,鼓励科技成果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依据得到评价和认可。

2.2合理设置科技创新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是进行科技创新评价的基本依据,是检测和评价科技创新的监视器。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则之下,遵循一定的科技创新原则,是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评价的基本准则。首先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有足够的涵盖面,可以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高校航空院校的科研创新的全貌和基本特征。其次是科学性原则,即科技创新的评价原则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反映当下的航空院校的真实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努力的方向,最大限度地让各航空院校发挥其科技创新的首创精神。再次是导向性原则,即各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是在什么思想指导下进行?为谁服务的?显而易见,各航空院校的指导思想要在以为核心的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最后是可行性原则,即制定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原则一定是在实地认真考察各航空院校真实状况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切实可行的原则,可行性原则直接关系着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也是航空院校能否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

3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因素

3.1创新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

我国拥有巨大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但在一些航空院校存在年龄、学科和职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制约了整个航空团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1)闭门造车现象严重,科研成果看上去很多,但是实际应用性比较差,与现实严重脱节。(2)科技创新壁垒严重,忽视对年轻科技创新人员的发现,导致后备军实力不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科技后备军的积极性。

3.2缺少外部的引导和扶持

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以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造成现在贫富差距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个别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科技创新的资源分配不均匀,造成现在地方政府想要扶持却又无法进一步采取政策的尴尬局面。要想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就要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健康发展,敦促地方政府适当地对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方面进行鼓励扶持。

3.3创新氛围淡薄

一个院校的科技创新氛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院校的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问题。具体表现是:(1)科技团队创新士气低落,缺少科研经费,没有研究目标,科研团队整体动力不足,无法真正调动团队科技创新潜力。(2)团队气氛不融洽,由于受职称评定和定岗定编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缺少协同创新精神,阻碍整个团队的创新实力。

4如何合理平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差异

4.1合理分配创新经费,均衡高校创新投入

创新能力较强的航空院校是推动科技创新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因此有必要向地方特色办学的普通航空院校加大政府投入,促进其创新投入的增加,从而提高创新的整体实力,推进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4.2鼓励创新成果转让

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搭建各航空院校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互动平台,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让,并以各种渠道鼓励航空院校将现有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技术因素,充分发挥航空高校在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创新主体地位。

4.3倡导鼓励院校联合创新

我国航空院校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尚好,但也不乏部分航空院校的科技创新实力薄弱的短板。对此,如果各航空院校表现出独特的创新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航空高校的创新瓶颈。例如,不缺乏研究经费的院校可以与有创新能力但经费不足的院校合作,共享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优化。

5结语

当前,解决我国发展难题的唯一现实出路就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让科技创新活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航空高校在建设创新性国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充当建成创新性国家的领头羊作用。因此,各航空院校要借着新时代改革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红梅,郭莹,吴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06):139-140.

[2]黄韵雪.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3]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79-83.

作者:叶青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