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会计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教育也逐步趋向于国际化。在国际化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在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双语课程融入传统的课程体系当中。但目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发展但步调不统一等。文章针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不断深化,这就要求会计类本科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功底,更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英语知识,在毕业时即成为会计双语人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各省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都十分重视学生会计双语能力的培养。虽然部分公办本科院校已经在会计双语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会计双语教学改革模式不能轻易地效仿,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因地制宜,深入研究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工作。

1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背景

1.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供政策支撑。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依据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将职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1.2会计双语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会计双语教学即将双语教学应用于会计学科课程的教学当中,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利用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英文对照教材讲授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词汇的基础上了解相关国际准则与我国准则的异同,以开阔国际化视野,进而培养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以及独立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会计双语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会计双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教授学生英汉互译,它不同于中文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也区别于纯英语语言类课程教学。虽然会计概念框架逐步走向国际一体化,但在“大同”的会计体系中,依据国情的需要,各国又存在着“小异”。这从客观上要求双语会计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中英双语的会计理论,更要教会学生用英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来探讨会计专业问题,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在会计业务实践中的异同。举增值税为例,简单对比其在中国、澳大利亚两国的异同。在我国,增值税(Added-valuetax)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由消费者负担。税率从0%~13%不等。它的完税或记账依据是由我国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纸质或电子专用发票、普通发票。而在澳大利亚,有一种相似性质的税种,即商品及服务税(GST,GoodsandServicesTax)。GST同样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也是由消费者承担的价外税。但税率只有一个,即10%。它的完税或记账凭证,没有国家统一印制的专用发票,而是由销售方自行排版打印的发票(invoice),以及我们日常所说的“购物小票”。通过以上对比,学生能够了解到中、澳两国在增值税方面的“大同”和“小异”。这不仅仅是中英文之间的互译,更是对不同国家税收政策的深入了解。这样的会计双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国际立体化的会计知识体系,给予学生适应不同会计框架的能力,为顺利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3教学改革的内涵

教学改革指对于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公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最早提出了教学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学改革不断有新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就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批示。随后,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使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意见》指出,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加强组织保障。

2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现状及问题

2.1会计双语课程在各专业开设不均衡

会计双语课程的开课专业一般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部分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单独设立了ACCA、CMA等国际班。然而不同专业双语课程的开课数量、课时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对比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课程开设数量,自2012级至2016级,会计学专业双语课程开课数量保持在至少4门,而财务管理专业开课数量偏少,仅在2012级和2016级本科课程中开设了一门双语会计课程。同时在讲授国际会计类考试课程前部分专业没有开设先修基础课,这样不够完善的双语课程体系不但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就业造成影响,更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开同一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如会计学专业在开设ACCA《Financialaccounting》课程之前,未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这一先修课,学生在没有任何会计专业词汇的基础上直接学习难度较大的英文财务会计课程会倍感吃力,对于英语基础一般或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完善会计双语课程体系亟待解决。

2.2会计双语教学师资结构不合理

会计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应具备海外留学背景,不但专业要过硬,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也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师资普遍存在人数偏少、年龄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首先,院校自有专职教师中专门从事会计双语教学的人数偏少。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为例,自有专职教师中仅有8人从事会计双语教学,容易造成师生比例失衡。其次,会计双语教师多为海外归国留学生,年龄偏低。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为例,8位会计双语教师年龄从26岁到38岁不等,平均年龄约为31岁,虽然可以为院校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但一方面导致教龄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造成老中青教师搭配失衡、人才断层,无法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机制。最后,会计双语教师职称多为讲师、助教,缺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别职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科研能力。因此,会计双语教学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3选课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

在同一行政班级中,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好,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或大学英语六级(CET-6)的考试,听课完全没有问题;有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只能基本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而有的学生英语能力十分薄弱,听会计双语课很吃力甚至完全听不懂。这样,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会计双语知识,而英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跟上课堂进度,进而影响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成绩下滑、一无所获。笔者曾通过调查问卷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2015级及以前毕业生进行了会计双语教学效果回访。在回答“您在学习会计双语课程时英文水平如何?”这一单项选择题时,13.08%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好,或者已经过六级”,38.32%的被调查者选择“很好,或者已经过四级”,30.84%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基本能跟上老师进度”,15.8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好,课堂上有点吃力”,1.8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爱学英文,完全听不懂”。同时,在英文“不太好,课堂上有点吃力”和“不爱学英文,完全听不懂”的毕业生当中,仅有26.32%的人“比较喜欢”会计双语课程,其余73.68%的人选择了“一般”“比较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无人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然而,英文水平较好的毕业生多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和“一般”,无人选择“不喜欢”。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对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学情划分授课班级,兼顾不同等级英文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

2.4教材选用水土不服

好的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对双语教学的成效十分重要。近些年来,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双语课程,但教材选取不尽相同,且缺少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辅资源。如针对英文财务会计课程选用的教材有,BPPLearningMedia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FoundationsinAccountancy/ACCAFinancialAccounting(FFA/FA)InteractiveText(F3)》,KaplanPublishingUK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FinancialAccounting(FA)》等。英文原版会计双语教材虽然内容丰富,语言表达地道,与国际准则无缝对接,但不完全适用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主要原因有:第一,大多英文原版教材体量过大。如笔者在开展会计双语教学时发现,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授课章节仅占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50%。第二,英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原版教材价格在每本150元到200元不等,普遍高于会计类中文教材价格。第三,英文原版教材内容难度较大。前文所提到的英文原版教材主要针对的是ACCA、CMA等国际证照考试,并不完全符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授课教师只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英文原版教材中选取符合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制作双语或全英语PPT和讲稿,教材的作用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3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对策及建议

3.1合理设置各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以课程依附于专业的“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为主,已经出台的标准更像是专业规范,而非教学质量标准。在“专业规定课程”的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应服务于专业、以专业为本。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同方向的双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本专业素养。首先,建议在各个专业的大学二年级开设如《会计专业英语》等基础类课程,本课程以《基础会计》为先修课程,意在普及会计英语专业词汇,帮助学生打牢会计英语基础。其次,在大学三年级根据专业开设不同的双语专业课程,如会计学可以开设《Financialaccounting》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可开设《Managementaccounting》课程等。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经贸口语类课程供各个专业学生选修,为有强化口语需求的学生提供进阶教学。

3.2加强会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为优化会计双语教学师资的结构、扩充师资数量、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建议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以下3方面入手:第一,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对流、柔性引进等方式,线下以人才举荐为依托,线上以网络宣传为媒介,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瓶颈,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质量。第二,构建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为会计双语教学团队规划能力提升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三,搭建发展平台,畅通晋升渠道。制定教师晋升管理办法,充分挖掘现有专职教师的潜力,打破入职年限、任职年限等限制,突出双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制定双语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实施方案。

3.3依据学生英语水平实施分班制教学

为更好地推动会计双语教学改革,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学情划分双语授课班级。王锦(2019)认为,根据学生的外语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开展分层次、小班化教学,更适合双语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会计双语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英语摸底考试,按照摸底考试成绩将每个行政班划分为3~4个等级,将不同班级处于同一英语水平的学生重新合并为一个教学班。同时,针对各个等级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层级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施分班教学,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会计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3.4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基于学校、教师、课程以及学生开发的适用于本校及同类院校的教材。相对于英文原版教材而言,校本教材具有体量事宜、价格合理、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以最大程度贴近本校学生学情。例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组织双语教师团队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会计英语》,该教材根据本校及同类院校学生学情编写,框架体系较为完整,在每章标题和框架中添加了中文翻译,并在每章结尾处添加了专业术语(Keyterms)的翻译以及音标,和课文重点段落的释义(Notestothetext)。此外,《会计英语》一书还在附录中引用了多家国外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学生可以对照真实的英文版财务报表学习记账、报表、财务分析等相关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专业英语阅读财务报表、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同时,该教材价格合理,体量事宜,能做到最大程度贴近本校及同类院校学生学情,更有利于开展双语会计教学,实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专业英语知识能力、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目标。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一方面,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合理设置会计类各专业的课程,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双向培养,同时积极优化会计双语教学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实行分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这样,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培养更多具备会计双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5):108-112.

[2]彭湃.从专业走向课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建设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9):65-70.

[3]孙利.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交际,2020(06):145-146.

[4]王锦.高校双语课程建设: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9(03):24-29.

[5]邵姣婧.材料物理学英汉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58-259.

[6]于秋红.“统计学”双语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6):20-21.

作者:王佳一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