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探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总体论述,结合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实践形成的模式和取得成效,探究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解决瓶颈问题提供思路,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持续深入地发挥风险保障导向作用。

关键词: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践深化

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开始,18个年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特别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的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甘肃省自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已走过了15个年头,特别是2018年以来,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为目标,以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解决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通过持续深入地实施产业扶贫行动,确保贫困户不因灾减收、不因灾返贫,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2021年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促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重大挑战,通过对历年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探究、思考,提出建议,为促进农业保险更大地发挥防范化解作用,解决推动瓶颈问题提供思路。

一、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概述

2018年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成本垫底、收益托底、六大产业全覆盖”和“三年兜底、五年平衡,区分特点、精设品种,普惠与特惠兼顾,贫困户一户不落”的总体要求,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发展,以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保障。同期,酒泉市及7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应出台了《推进方案》,全面开展了省级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鸡等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三年不断地丰富中央补贴品种、省级补贴品种和“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弥补了全市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缺位,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农业理赔监督措施、农业救灾保护措施和农业生产鼓励措施,建成中央、省、县三级农业保险体系,有效增强了全市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的能力,特别是对贫困户的保险政策扶持,对损失标的赔付率较高,有效的保障了贫困户收入稳定,增强了政府扶持农业生产的正向作用,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全市产业脱贫攻坚。三年期间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实现签单保费1.75亿元,累计赔付8786.61万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4.1万户(次)。

二、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模式和取得成效

(一)增品扩面提标降费,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升级

严格执行农业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农业保险工作列入市、县、乡政府重点工作,强化安排部署,定指标、定任务、有要求、有考核,细化工作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逐年扩大农业保险承保任务、增加承保险种、提高保障标准,降低保险费率。2021年农业保险计划任务比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长31.22%;新增中央、省级品种3个(小麦、苹果、桃),新增一县一(多)品特色产业保险品种3个(葫芦、啤酒花和骆驼),并对设施蔬菜细分为日光温室、钢架搭棚、竹架拱棚、棚内蔬菜进行分类承保,现承保品种已由最初的5个品种扩大到28个品种;降低保险费率,制种玉米和大田玉米的保险费率比省内其他市(州)下调1%,露地蔬菜的保险费率比其他市(州)下调0.5%。通过“扩面、增品、提标、降费”,不断地提高风险保障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户。

(二)构建三级联动补贴,加强农村金融建设

近年来,农业保险工作紧紧围绕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和牛羊果蔬等主导产业以及市县区地方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中央、省级、市县三级联动补贴保险体系,推动“国家有大宗补贴品种、省上有全省主要特色产业补贴品种、市县有地方特色‘一县一(多)品’保险品种”新模式,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三级联动保险体系,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风险保障作用明显。为弥补农险承办机构人员不足,全市建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有人来做、有人来管、有人来办。各承保机构也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单一的商业保险模式向“互联网+”农业保险转变,如人保e农通、平安AI农宝、国寿i农险、黄河智农保、太平洋太保E农险等App,利用专业化、一站式的保险服务工具,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类保险产品在线出单缴费、电子签名、电子公示、农户自主查询报案等一系列品质服务,实现了“一户一单”“一户一保”“一户一赔”,满足了农户的各项保险需求。

(三)突出脱贫攻坚任务,推动贫困户政策兜底

各县市区政府明确补贴比例,对贫困户政策倾斜,实行政策兜底,确保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提高“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地方财政配套比例,减轻贫困户自筹,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作用,保证贫困户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肃州区、瓜州县明确贫困户参保“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的自筹比例为10%,就能享受标的参保品种的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以防范自然风险,减少损失。在整体管理上,各县市以省农业金融保险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手段为有力支撑,通过跟踪农业保险任务进度、参保农户、累计签单保费、累计提供风险保障、累计支付理赔、理赔受益户次等情况,建立数据分析导向理念,推进数字农业保险,并通过大数据融合平台业务监管,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障性、微利性,激发保险机构的活力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全市农业保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保险品种承保率较低,政策宣传不到位

根据近3年统计,大田玉米、制种玉米、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奶牛、牦牛、藏系羊、肉牛、肉羊、鸡等保险品种承保率已逐步达到90%以上,棉花、能繁母猪、育肥猪、设施蔬菜、高原夏菜承保率在80%之上,辣椒、瓜类、果类、加工菜等“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的承保率在60%左右,反映出随着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产业模式的形成,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保险政策还需要积极宣传,以调动农民投保积极性,基层对“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市县级保险政策还不能深入宣传到户,补贴政策还不能解析到位,大多数农民对补贴品种、补贴比例仍不甚了解,农民对市县级特色品种保险要么不知道投保,要么不愿意投保,影响了“一县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种保险政策推行。

(二)特色保险品种少覆盖面小,制约地方产业发展

市县地方特色“一县一(多)品”农业保险是甘肃省为推动地方农业发展,创新开办的一种新补贴模式,以支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市经过3年持续推进,各县市区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特点,逐年扩大形成了枸杞、蜜瓜、李广杏、驴、藜麦等“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保险,助推了县市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但保险品种少覆盖面小,且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对参保对象进行了限制,影响了农业保险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如部分县市的枸杞纳入补贴的农户主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枸杞面积计划补贴较小,造成种植户补贴没有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虽然市级财政给予了补贴资金,但补贴比例相对偏小。另外,有些地方特色产业保险品种种植任务完不成,造成综合承保进度不均衡,预算资金偏低。

(三)保险模式需探索拓展,定损赔付有待完善

近年中央品种和省级品种逐步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品种、多档次转变的差别化补贴,积极开发了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保险+期货”等产品,但各地特色产业和大宗长期种植和养殖的产品与保险模式的有效结合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索完善,例如2021年瓜州县通过面向农业保险公司的再保险,首次引入期货公司与财产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购买棉花期货面积636.83hm2,推广农业保险+期货模式,涉及4个乡(镇),334户农户,其中包含建档立卡户299户,累计赔偿金额25万余元。通过产品具体化设计,促进了农业保险良性循环,推动健全完善了农业风险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这种模式还需进一步设计完善,在下一年度进行试验推广,实现“尽可能减轻农民保费负担”“尽可能减少农民因灾损失”的目标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保险工作最终做得好不好的关键还是看保险赔付得好不好,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针对个别农业保险凭证未及时发放到户、理赔定损有争议、理赔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强化政府、承保机构、农户灾后理赔会商,提高理赔质效。

四、酒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推动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认真梳理工作中不清晰、不到位的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瓶颈难题,补齐存在的短板,推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推动农业保险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风险保障。

(二)强化政策宣传,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合作机制

结合冬春季农民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强抓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工作,促进农户正确理解农业保险政策内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并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合作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户信用、贷款、抵押等金融活动联结,建立农业保险增信功能,更好的服务广大农户。

(三)提高工作质效,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保险

继续完善农业保险支持保护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农金室作用,在做好中央和省级农业保险险种的基础上,把发展和完善地方特色主导性农产品保险作为提质增效的着眼点,增加覆盖面广、增收明显的特色品种,加大“以奖代补”力度,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更好的风险保障政策。

作者:张颖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农村合作经济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