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

农技推广人员在推广某项技术时,会遇到“推不开、推不广”以及推广过程中出现应用规模上的起伏波动。这一方面有技术本身的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技术推广方式、推广主体的需求、信息传播与沟通等因素也影响着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有的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以水产上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推广为例,针对本地区近些年渔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有关现状,并结合调查访谈的相关数据,分析影响技术推广的因素,以期明确今后进一步改进与调整农技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与实践性。

1天津地区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推广情况及问题

2007年~2008年,在实施天津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研究与示范”的过程中,天津市引入了池塘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后来市、区两级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将这项技术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规模也从最初试验的几十亩,到典型示范20多hm2,再达到技术推广的阶段高峰近1333hm2。但近些年来,该技术并没有持续扩大规模,反而在区域养殖生产应用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减,且未能连续成为本地区的主推技术。就技术本身而言,它是设施渔业节能减排的一项技术,曾列为国家渔业主推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在天津主要渔业生产区域的实际推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了推广对象采用的规模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自身以及技术适应性存在地区差异;二是缺乏有力的基础研究与数据支持,弱化了技术效果的说服力;三是以政府主导推广为主,农户(场)多被动参与;四是传统技术培训及宣传推介在内容、时间、方式的选择上不符合农民特点和实际;五是采用技术的预期经济效益与投入成本存在矛盾;六是有关政策执行和落实不到位。

2技术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技术成果质量

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技术创新程度、技术指标先进程度;(2)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3)成果的重现性和成熟程度;(4)成果应用价值与效果;(5)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6)进一步推广的条件和前景等①。对于一项具体的技术成果,不同对象关注的角度、对各项指标给予的权重是不同的。技术产品的研发或科技推广人员关心技术本身的创新性、先进性和成果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而推广对象则更重视预期获得的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应用技术所需的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实际效果等。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核心优势是节电、底层增氧效果好,是一项较好的渔业节能减排技术,对改善渔业水质、节能降耗预期效益显著。因此,推广主体往往关注技术的优点、作用与贡献。相对于技术本身的缺点,如:池塘改造与设备投入成本上升、安装使用与日常维护操作与传统叶轮增氧机相较复杂程度高、增氧效果受水质及池塘基础条件制约等等。而推广对象最为关注的都会成为影响技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从技术质量分析,农(渔)民不愿采用该技术主要归结为:投入成本较高,技术不够成熟,使用与维护操作不便捷,收获捕捞受影响等。

2.2技术开发与农民需求

2.2.1技术开发中基础研究与适用性试验工作薄弱

由于水生动物本身的特点,在研究周期、研究试验对象的获得、试验方法和手段、基础理论等很多方面和种植业、畜牧业相比差距很大。水产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很多时候都缺少基础研究数据的有力支持,很多试验示范的成果也往往是体现在效果的描述上或是以简单试验数据为支撑。以微孔增氧技术为例,从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推广中,针对技术适用性的试验验证工作并不到位,致使缺乏对该技术适宜养殖条件的界定与养殖模式的研究分析,对应用中的问题也缺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2.2目前农民的主要技术服务需求

根据我市推广部门对养殖企业(场、户)技术服务需要的调查,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养殖品种和市场流通销售需求度很高,而对池塘设施化改造及新型渔业机械等的需求度则偏低。说明农民最关心的还是直接决定其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要素或环节,那些相对于体现社会或生态效益的技术则排在次要位置或不太关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推广中表现出推不开、推不广的状况,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此项技术与农民需求匹配度不高。其实,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创新技术在推广中面临推的“多”但推不“广”的现实窘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开发同农民实际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农民想知道的技术或信息,推广人员不知道或了解少;急需解决的实际生产技术问题,攻关难度大,不易出成果,科技推广人员做得少、进展慢;技术开发过程中农民参与程度低,推广人员未能广泛吸纳农民参与技术开发过程,造成成果与需求交集少,需求性低的技术难以推广。

2.3技术推广方式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推广中,主要采取的是政府推动(推广项目实施)、培训指导、技物结合和典型示范,与当前农民接受和欢迎的方式基本吻合。政府部门从技术指导、产品配套、资金政策支持等方面为推广对象采用新技术提供条件。虽然农民对上述技术推广方式比较认可,但其中有些环节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政府主导下技术推广方式对农民采用技术产生影响。总体上看,政府主导下的推广在政策资金扶持、技术性示范引导、培训与指导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促进技术成果的阶段性推广,但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农民采用技术的态度。正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引进、示范、推广的前两三年,全市半数以上的涉农区县进行了此项技术的示范推广,累计面积突破了万亩,一项新技术阶段性成效已经实现,但随后应用规模出现了大幅度缩减。其规模化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主要是作为农业项目的示范区,获得了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所以当项目实施完成后,没有了后续性的外部配套与管理约束,在新型增氧技术并不占据优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多示范场(户)不再继续应用新技术。再如技术培训,根据多年开展培训工作了解掌握的情况,传统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选择、培训具体方式等方面是不符合农民特点和需求的。通常情况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是根据年度推广总体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进行,采取集中灌输式授课,培训课程多由政府部门制定和设计,内容有时重复、针对性不强,农民被动听、听不懂、记不住;加之有时培训时间选择不当、培训时间短或时间过于集中,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2.4农民主体自身的文化与观念水平

2.4.1文化知识水平仍偏低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但目前农业技术的受体(农业生产者)仍突出表现出文化与科学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2]。农业农村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的矛盾日益显现。据我市渔民培训工程参加人员情况分析,天津市主要农业区域从事水产养殖的劳动力群体主要还是传统农(渔)民,年龄普遍集中在40岁~60岁之间,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差异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作为生产主体接受新观念、采用创新技术的态度和行为决策。

2.4.2养殖观念

目前,渔业养殖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体,它的特点是以承包水域、鱼塘为主的家庭经营,规模小、专用性资产投入少、抗风险能力弱。在此背景下,农民以养殖生产为生计或增收致富的途径,实现经济效益便成为他们选择技术、采用创新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也决定着对技术成果的需求方向。那些经济效益明显的技术成果,如优良经济品种养殖技术、先进成熟的养殖模式以及病害防控技术,在示范推广中比较容易被接受和采用,而涉及养殖设施条件改造、水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模式等偏重于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技术成果,常常不是农民最为关注的。尤其当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农民的预期,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他们额外付出成本时,技术推广变得更加困难。经济效益优先是大多数农民养殖观念的真实反映,也符合当前农民所处环境。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推广受阻,也受农民这种养殖观念的影响。

2.5外部环境因素

一项技术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是其大面积推广的内在因素,而市场需求、政策、资金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等外部环境条件,也是对技术推广应用起制衡作用的重要因素。就各要素作粗浅分析,政策具有导向引领作用、资金是前期示范推广的有力保障、市场决定着技术应用前景和生命周期,而技术服务是促进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和现实效益的软支撑。技术推广中对于这些外部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利用,就如同重视技术本身质量、重视推广方式方法一样,显得尤为重要。以养殖池塘承包为例,承包成本与承包期限的波动对渔业生产产生影响。目前天津市区域乡镇、村所属的养殖池塘多采取短期承包制方式,有的地方承包期为2~3年,有的甚至是一年一承包,且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这种承包机制下,养殖农户普遍不愿意为采用创新技术而进行基础设施、生产模式或者设备技术改变投入过多,便倾向于以往相对传统的养殖生产,尤其在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的农户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采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需要对池塘进行管道布设的前期改造,受池塘承包期缩短、承包价格上涨的影响,养殖户采用意愿下降。

3小结

笔者对天津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的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技术成果质量、技术推广方式、推广主体需求、农民文化水平与观念、外部环境因素等是造成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天津地区未能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技术本身、推广主体、推广背景与环境、推广对象都会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乃至结果产生影响。而前三者均与推广对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推广对象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除了要重视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更加关注技术的应用者。要始终以推广对象为核心,重视农民主体的参与,技术推广活动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的需求开展;采用推广对象欢迎的推广方式,加强同农民的有效沟通;注重对农民的培养,促进农民主体知识技能水平、从业观念和职业态度的改变,从而提高技术推广效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宫同瑶.关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1):126~131.

作者:钟文慧 单位: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