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增产技术浅谈

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增产技术浅谈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把科学技术引入了各个领域,农业、工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带来的机械设备。农业中的土壤深度松土和整地技术要依靠自动化的机械设备进行,这种便利又有效的方式已经广泛被大家接受和采用。科学有效利用机械化深松整地,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农业农田的产量和质量,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文章主要通过介绍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的特点和技术,探究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做好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农业农田的机械化操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特点;技术

传统的农耕方法中对农田的松土和整地都是对农田不断翻耕,这样的方法将表层的犁地土层不断变厚,农田底部的熟土层不断变薄。熟土层是用来储蓄农田中的水分的,这样一来,导致农田的储水功能不断衰弱,即使农民对农田及时浇灌水,但是由于储水功能的衰退,再加上犁地土层变厚,使水分难以渗入,容易导致浇灌的水分流失和蒸发,不能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机械化的深松整地技术是在不改变农田土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对农田的深松土和整地,这样农田的土壤结构不受破坏,能保证了农田的储水功能,给农作物提供了一定的水分补给,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1]。

1农业中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的特点

机械化的深松整地技术优化了传统农业松土整地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翻耕技术大幅度的改变农田土壤的土质结构,造成犁地土层的厚度不断加宽,犁地土层的加厚造成土壤硬化,水分难以渗入,再加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田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灾能力不断衰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在自然灾害下大量减产。机械化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拖动机对农田土壤进行深松土整地,不改变农田土地原有的土壤结构,保障农田熟土层的储水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

2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的注意要点

1)时间方面。机械化深松技术对农田的深松整地时间一般应在秋季进行,秋季深松整地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秋冬季节的雨水和雪的储存,但是不能频繁的采用深松技术,应控制在两到三年进行一次机械化深松土技术。另外,在深松整地后,要对农田土壤中已经隆起的区域进行镇压,防止土壤表层移动。2)深度方面。不同的农田土质结构不一样,不同深度的犁地层对技术所应用的方式不同,应根据土壤的土质结构采取合适的深松技术。深松技术主要是不改变土壤结构,所以应结合当地的犁土层的具体深度,然后采取有效合理的技术方式。3)质量方面。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更要强调和重视技术的质量问题,确保土壤深松技术能够做到在不改变土质结构的基础上,控制在一定的深度上。深松整地要保证农田表面的平整,不出现隆起现象。另外,还要确保翻耕技术的一致性,保障农田土壤的质量结构,为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

3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结合当地的农田土壤结构,采取科学有效的深松技术。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农田周边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做到农作物的种植因地制宜,努力做到对农业机械化松土整地技术的统一化和规模化,从而实现镇、乡、村同步发展,全面化拉动农业生产的质量[3]。2)农业农田翻耕的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政府应该大力倡导,推广技术统一化实施。发挥政府的影响力,大力宣扬和推广该技术的实施,让农民加深对该技术使用的全面了解,提升农民对该技术的认可度。通过该技术优化农作物的质量,提高其产量,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3)政府应该落实相关政策,提高技术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对农业机械化松土整地技术的资源整合,了解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并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对农民学习使用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进行培训和教学,指导该技术实际操作,从而更广泛的传播该技术的影响。4)当今农业种植国家有相关的补贴,政府应该依据相关的补贴政策,将每一份补贴费用都要做到准确无误,落实到每一位农民身上。最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做到公平公正,所做出的决策和补贴信息应该对农民公开,在阳光下行使其职责,加大政府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4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解决了传统翻耕技术上存在的各种弊端问题,优化了技术对农业农田土质结构的影响,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田种植作物的持续性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上的革新。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贯彻和遵循技术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切实可行地落实技术的实施,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使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共创农业发展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洪文,陈君达,李问盈.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0(6):42-45.

[2]朱凤武,王景利,潘世强,等.土壤深松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4):457-461.

[3]周桂霞,汪春,冷江龙,等.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5(3):44-45.

作者:张惠军 单位:灵武市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