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智慧民航”建设的开展,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民航人才。然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目标定位与行业需求契合度不足、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综合性不强、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普通高校应建构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人才的模式,与企业共同研定贴近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协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改革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教师;服务保障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1〕。当前,在我国民航强国建设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转段进阶”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育优化民航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在教学、科研和生产等方面密切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2〕。随着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智慧民航”建设的开展,对民航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运营效率、服务品质等标准都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因此,我国民航服务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首先是应用型人才。民航业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的特点,不同于其他一般服务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面对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所需人才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继承性应用,更需要创造性应用人才,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其次是复合型人才。民航服务业工作岗位分类比较复杂,覆盖机上服务、机场地勤、机场管理、航空旅游等,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不但包括民航服务、民航运输、管理学、艺术学、旅游学等,也包括心理学、法学、急救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迫切需要以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大民航意识”为特征的复合型民航服务与管理人才。最后是国际化人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商贸、文化、旅游等互动交流频率迅速提升。民航服务业需要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的人才,除了掌握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俗、饮食习惯,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能够主动学习、融入国际先进民航服务与管理的前沿。

一、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民航业需求契合度不足

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院校开设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侧重从学校、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大部分院校缺乏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民航企业调研,没有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至于不能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笔者选取了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十所大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样本,分析发现,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多表述都包括:掌握扎实的民航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能在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事业单位从事民航服务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民航企业、机场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正在发生全面的改革,对民航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滞后于实践,没有涉及到数字化思维能力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会造成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与民航产业转型升级无法实现精准对接,很难适应智慧民航建设形势下对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在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被教育部正式收录到本科目录前,我国航空服务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是挂靠在其他专业之下,在课程设置上侧重归属的专业特色。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中乘务方向)课程开设了播音发声学、主持艺术等;旅游管理(为航空业培养)开设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等;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方向)设置了中外音乐史、乐理、歌剧等课程。由于现阶段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尚未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缺少系统性、通用性、规范性。各院校课程设置上仍然沿用之前的课程体系,相互间差异较大,同时缺少面向新时代航空服务业需求的课程。例如,智慧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航空市场数字营销等与智慧民航建设相关的课程,仅是艺术类课程、传统航空服务类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的简单叠加,与民航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性。

(三)实践教学综合性不强

飞行中航空乘务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纷繁复杂,客舱安全或客舱服务等不同的问题往往需要多种能力或综合能力的应用才能解决。通过对山西省开设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的五所本科院校调研,笔者发现,现有的实践教学大多数是针对课程开展单项模拟实训,且多为理论课程的练习性或验证性训练,知识、技能点零碎。而综合实训开展课时比重和渗透性不足,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用于航空实训的场地、设备不足,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平台需求,缺乏真实的实践应用问题与环境。学生多是机械式完成训练,缺少主动思考,难以融会贯通地运用专业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应急处置等问题。这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便得不到有效培养,入职后职业发展空间也自然会逼仄。

(四)“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职业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教师主要以理论型教师为主,学术倾向明显,由于没有航空企业的工作经历,缺少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我国航空服务专业高层次人才又很紧缺,引进专业人才充实高校教师队伍难度较大。鉴于专业的特殊性,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师资,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师资专业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的问题,但企业拥有飞行经验的教师大多数只有本科学历,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更无法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企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以及教学胜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于航空服务教育领域的教师而言,要做到既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相对缺乏。

(五)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人才培养的服务保障体系包括设备和基础设施,实习和实训基地,以及就业实践、创业孵化基地等〔3〕。由于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要求较高的实训教学设施设备,比如:一个航空模拟舱造价耗资百万,一旦投入如果招生情况不佳,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一些非民航系统的普通院校开设此专业时,由于经费不足,加之对招生的担忧,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设施方面配备并不齐全,“纸上谈兵”“浅尝辄止”的教学状况下,难以保障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尚在探索,需要高校、政府、行业和民航企业相互支持、配合,通过调动和整合社会就业服务资源,丰富就业服务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就业服务保障的整体水平。

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贴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脱离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中国民航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人才培养也需要及时随之转变。2022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智慧民航建设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应当迎合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为培养满足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需求的现代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此外,合作办学的校企双方要广泛深入地对民航企业开展调研,包括航空公司、民用机场以及民航运输销售等单位,从而明晰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的特定市场和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

(二)建立产教融合的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张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4〕。校企双方应联合开发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新时代航空服务业“行业需求”为切入点,分析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以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递进发展为链条,依托学科,有机融入《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嵌入行业规范(见图1、图2),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实现课程体系与民航产业发展相适应,课程内容与民航职业标准相对接。

(三)构建“四个融合”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与民航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融合。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客舱安全管理与服务、设备操作、应急处置的能力为主。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将技能学习与岗位素质要求相结合,学习情境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采取创设工作场景、模拟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的方式,积极探索项目导向、问题导向、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还可依托CBT软件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生成全方位机舱内部的三维全景图,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教、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内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规则意识,提升其职业适应能力。2.实践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校企双方统筹与民航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及取证,如普通话证、民航安检职业资格证、礼仪培训师资格证、红十字救护员证等,并将证书训练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采取“双证并举”的育人措施,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同时,还拥有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面试,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3.实践教学与竞技比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种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校企双方联合开展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技比赛。以各类比赛为契机,将比赛项目、内容及规则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以赛促学、以赛促践,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累实战经验,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4.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融合。根据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组织学生参加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各类大型赛事和会议的礼仪志愿服务、机场候机楼问询、指引等辅助性岗位的志愿活动等。通过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应用、巩固与内化,逐渐将其转变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充分贯彻实践育人的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与就业能力。

(四)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有困难。因此,对高校现有的教师,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航空培训企业或航空公司实习基地进行进修,了解航空运输业的新发展,增加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取得航空服务类专业教师资格证书,获得“双师”资格。企业教师通过企业新教员培训、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等,系统化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积极联合学校教师组建特色教学团队,以课程为平台、教学改革与实践训练为依托,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优势,不断提高整体教学业务水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因此,校企双方还应共同探索建立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将师德师风、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五)协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作为一个新专业,亟需建设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方能持续推进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进行。校企双方应集优势资源创建“全景式模拟”教学实训中心,建设应急设备实训室、紧急医学训练室、形体训练室、化妆实训室以及CBT实训室,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在就业服务方面,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民航企业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搭建多元化就业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学生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各环节的指导服务,采取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训促就,组织学生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就业活动等方式,协同推进学生就业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就业体系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3〕李博,汤会庆,胡大伟等.“互联网+”视域下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更新改造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0(15):14-19.

〔4〕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9-153.

作者:王 云 崔彩霞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