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群众文化“走出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群众文化“走出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通过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等活动,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活跃。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虽然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走出去”的品牌匮乏、载体单一以及格局尚小。要解决面临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品牌打造、模式探索、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

一、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广西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中,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平台及路径。

(一)积极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等活动

自2008年以来,广西已连续11年承接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一直秉承在创意上突出“欢乐、和谐、对话、共享”的理念,在形式上注重活动的时代性、参与性与互动性,在内容上根植广西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基层群众文化,在娱乐上兼顾各国或地区人民的观赏习惯和文化多样的原则。2012年的“欢乐春节”活动是广西有史以来组织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活动区域最广、活动时间最长、节目内容最为丰富的春节文化活动,广西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及丰富的基础群众文化贯穿欢乐春节活动,荟萃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2012年新加坡“春到河畔”活动,以“吊脚楼”为核心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在进行互动性的山歌表演和对歌活动的同时,还在展区反复播放广西旅游宣传片。此外,广西顶尖烹饪大师也现场献艺,奉献广西特色精美小吃。2012年韩国“欢乐春节”展演活动,是广西继2010年后第二次承接“欢乐春节”赴韩国的演出任务。活动中两位广西侗族民间工艺大师分别为韩国观众现场演示侗族风雨桥、侗族刺绣、侗族剪纸制作技艺,让现场不少的韩国观众赞叹不止。2017年春节期间,广西派出了以南宁市马山县壮族会鼓队、青秀区芭蕉香火龙队和宾阳县彩架队等3个基层群众艺术团为主体的艺术团队赴台湾开展“欢乐春节”庙会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台东县池上乡公所、花莲县东大门夜市等地累计表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巡游)36场次,近30万观众观看。艺术团为现场观众展示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会鼓、游彩架、舞龙等广西传统民俗文化。会鼓、彩架、香火龙等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山会鼓以其恢弘的气势、鲜明的节奏、夸张的表演,将力量与技巧融合在一起,敲出壮族人欢度春节的喜庆与狂欢;宾阳游彩架用精美的造型展示广西民间传说中“刘三姐与阿牛哥”“天女散花”等故事,其巧妙的装扮与设计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芭蕉香火龙团队以台湾当地生产的芭蕉叶为基础材料制作龙身,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编排,融合铿锵有力的鼓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壮族人敬奉天地、善待自然的朴素情怀。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表示:“今年佛光山庙会活动,广西带来的游彩架项目是最出彩的项目。谢谢广西的大力支持!”很多现场的观众在观看完艺术团的演出后,纷纷留下来主动与演员们合影留念,请教关于会鼓、芭蕉香火龙或彩架的有关知识,探讨击鼓或者表演舞龙等技巧。

(二)配合对外文化交流大局,展示群众文化新魅力

近年来,广西群众文化配合对外文化交流大局,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活动。一是组织优秀团队赴国外参加“世博会”活动。2012年广西派出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马尾绣工艺师、贝雕工艺师等队伍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展演活动,代表团在园区向观众们现场进行展示,大受热捧,韩国KBS电视台还进行了全程录像。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展演活动上,广西艺术团为现场嘉宾观众带来精彩的广西民族歌舞、器乐、杂技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世博会组委会、中国贸促会、驻米兰总领馆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40多个国家馆的嘉宾以及成千上万世博会观众的高度赞誉和好评。二是中越边境文化交流取得新进展。广西防城港市充分利用与越南接壤的区位优势,创造性的开展了如中越青年大联欢防城港分会场活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北仑界河青年对歌联欢活动、2015年中越友谊大舞台活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中越边境(东兴—芒街)沿边自行车邀请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文化交流活动”、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京族三岛“哈节”等一系列中越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了中越两国人民的情感,加强了中越文化交流与合作,带动了防城港市与越南芒街等地的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三是八桂原生态表演情动他乡。河池市组织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民族风情表演队于2008年4月赴法国巴黎参加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法国巴黎民族风情园共同主办的“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月活动,其特有的铜鼓舞、猴棍舞、竹筒鼓舞、吹牛角、打陀螺、板鞋舞、马骨胡演奏等节目,吸引和打动众多观众;同年7月,“河池市金城女子合唱团”一行52人赴奥地利格拉茨市参加“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嘟差夹》《柳啷咧》《瑶家月夜》等悠扬的壮乡民谣征服了众多的观众与评委,最终荣获该赛金奖银牌。

二、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困难

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不过与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相比,当前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相对滞后,仍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广西群众文化知名品牌匮乏

目前,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基本上是原生态的产品和资源,这些内容是没有经过二次加工就直接“走出去”。另外,我们尚未能对“走出去”国家、地区民众的审美需求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未能摸清当地民众对广西群众文化精品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导致目前广西群众文化精品“走出去”缺乏针对性及实效性。因此,广西的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应该继续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在更广泛的领域打造出更多的群众文化精品和品牌。

(二)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载体单一

目前,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交流载体仍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民间的渠道和平台很少。交流的区域也主要集中于东亚及东盟国家范围内,其他区域相对薄弱,可见跨文化对接对“走出去”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出面建设相对固定的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创新组织形态,针对地方文化交流活动的不同内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和不同契机,逐步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走出去”的做法。

(三)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格局尚小

目前,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格局尚小,在数量上还不够多,在规模上还不够大,在领域方面还不够宽。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致使其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大格局。而对外文化产品又有其自身的创作与生产规律,文化产品从“对内”向“对外”发展必须有一个打造或者说加工制造的过程。前期产品或者品牌打造经费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对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三、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品牌化”发展,创新“走出去”活动机制

“打造文化品牌是提升文化传播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文化贸易的强劲动力,是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标。”①在打造具有广西特色、时代特征的群众文化品牌时,要求我们不仅要以创新意识为引领,打造原创型作品,更要注重彰显文化的独特性,必须突出其特色。如“美丽中国•美丽广西”“桂风壮韵•多彩广西”“广西文化年”“广西文化周”“广西文化日”等系列展示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及广西独特的民俗风情的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就让当地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广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深目的国及地区与广西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和睦、协作、共赢。同时,鼓励和创建新型的活动组织机制和形态。充分发挥文化企业、文化社团与民间团体的作用,针对地方文化交流活动的不同内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和不同契机,逐步改变政府包办文化“走出去”的做法。此外,在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还可以实行奖励政策。如设立文化“走出去”传播贡献奖、文化精品创新奖等奖项,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对那些致力于传播广西群众文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二)依托国家战略布局,探索“走出去”模式

“‘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和外交运筹,更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文化战略。”②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当下,“一带一路”战略会给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会给广西群众文化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广西应在文化部“欢乐春节”、国侨办“四海同春”以及“文化交流年”“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文化周”“部省对口合作计划”“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等基础上,从原来的“造船出海”过渡到“搭船出海”,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探索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用广西故事向世界阐释“中国梦”,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弘扬广西民族精神,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广西群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广西群众文化人才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广西文化生产力还比较弱,文化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文化产品的生产还不够充分,文化精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受制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高。就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广西从事群众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贸易的人才队伍规模小,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区情,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强化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从而培养出精通群众文化“走出去”的专门人才。同时,要善于发现人才,把有一定基础且具有潜力的人员送往专业机构和高校进行定向培养,与其建立合作机制。此外,在稳定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的同时,还应加大引进区外和国外文化人才的力度,借助外来人才弥补自己文化人才的不足。

(四)充分运用新媒体,扩大广西对外文化影响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媒介,我国媒体的文化宣传已逐渐由单一的文化传播模式转为多元传播模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无疑是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创新发展的新平台,不仅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带来了机遇,也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互联网将广西群众文化精品输出到世界各地,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首先,积极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窗口、桥梁和平台作用。因为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社交网络、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等新媒体、新科技,已成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向世界各地民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手段。其次,制作教学视频,与“孔子学院”和现代开放式的在线网络课程平台MOOC、TED等合作教学,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了解广西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最后,运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进行推广,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助推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

四、结语

广西群众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展示广西文化建设新成果,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广西更应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发掘、整理和利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资源,努力融入时代内涵和流行元素,同时充分考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打造别具一格、体现广西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群众文化“走出去”创新产品。只有这样,广西群众文化才能在“走出去”过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广西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作者:罗艳 单位:广西群众艺术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