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活动型课程下社会实践设计探析

活动型课程下社会实践设计探析

摘要: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在高中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对接“综合探究”确定议题,依据教学内容优选形式,紧扣学习目标细化任务,关注行为表现创设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强化管理,有利于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真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型学科课程;综合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教学时间占用多、组织管理难度大、实施效果评价难等困难。对此,需要精心设计活动的议题、形式、任务、评价和管理。本文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必修模块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教学为例,阐述高中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为有效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提供一种路径参考。

一、对接“综合探究”,设计活动议题

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思维活动相比,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更复杂的教学实施与评价,不可能每天每课开展,要用到学科教学的关键处、“必用”处,议题设计至关重要。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议题应聚焦于能够统领学科知识、展示价值判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观照能够凸显课程性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模块中有“综合探究”内容,这些“综合探究”具有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价值观念的引领性、探究活动的实践性、学科任务的多样性等特点,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对接点。每个“综合探究”的标题都体现学科的精华内容,可以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议题,其探究活动建议和探究路径参考也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操作样本。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活动总议题,并参照教材活动建议,确定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三个分议题,由各个小组分别承担,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执政本领的角度回答总议题,将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主题牢牢锚定在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上。

二、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各种形式各有其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路径,每一种形式都要体现学科性,服务于学科知识、学科观念、学科思维的习得。活动形式不能只追求表面“花架子”而脱离学科主题,也不能总是重复雷同让学生因“审美疲劳”而敷衍了事。教学中应依据学科内容,着眼于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学情特点和成长需要灵活选择运用,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其在饶有兴趣的主动探索和创造中达成学习目标。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教学中,对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生已经在本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和历史课上学习了相关知识,如何在丰富情感体验中内化认同是活动重点。教师据此设计了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展馆讲解员”,到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搜集素材,现场讲述一段党史故事并拍成短视频。“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在第二课中已有理论阐释和确定性结论,但学生需要在真实生活中去发现和验证。教师设计了专题访谈活动,让学生访谈一位党员抗疫防疫工作者并整理访谈实录。“如何理解依法执政”涉及本模块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和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学生在学完必修三全部内容后才能够得出清晰深刻的认识。为给予学生初步、微观的鲜活体验,教师利用本土资源设计了参观访问活动,带领学生走访温州民营鞋企康奈集团,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温州制鞋业发展历程的视角去了解党依法执政的表现。

三、紧扣学习目标,设计活动任务

与课堂思维活动相比,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更加丰富,不仅要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也要在体验历练中发展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主自律精神、实干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从这样的目标建构出发设计活动任务,才能使任务内容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任务的执行调动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的意义,收获生命的成长。对于教师而言,目标是任务背后的教学价值,是任务设计的基本遵循。对于学生而言,任务操作指令越清晰、越精细,活动过程就越规范、越高效,目标达成度就越高。如表1所示,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综合探究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将每一项活动任务都分解为具体的操作步骤,使任务执行过程始终紧扣学习目标,既培育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也促进社会交往、自主创造等综合素质发展。

四、关注行为表现,设计活动评价

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指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素养、素质作为人的内在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要通过学生执行任务的外显行为来表现。这些行为通常包括是否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并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积极参与分工协作、交流表达;能否发挥创造性完成挑战性任务等。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这些行为表现的表述应更加明确和直观,要通过与活动任务的对应提炼关键行为,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对照和评价。评价设计时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以学生自评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强化体验、自我激励;另一方面要根据实践活动涉及的主体,综合同学、教师、家人、实践对象等评价,使活动评价更加全面、更体现互动性。如表2所示,教师将评价指标细化,并根据活动涉及人员将评价主体设定为学生本人、组长、教师、实践单位工作人员等,以五星方式评定等第。个人自评指标细分,他人评定考虑可操作性采用总体把握的形式;教师和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只评定小组等第,但结果适用于组内各人。评价表在学生活动之前和任务卡一起发放,既评价学习情况,又引导活动过程。

作者:单茹茹 叶佳晨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