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

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

摘要:针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控性进行分析,对海上溢油事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阐述环境风险理想可控条件,结合这些内容,研究了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最后总结海上溢油环境风险可控化策略。

关键词:海上石油勘探;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

对传统风险可控性进行分析过程中,一般重点研究可控条件,而风险的可控性受到可控条件的影响。当下,针对一般风险可控条件而言,相关学者均存在类似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集中在承保风险需满足纯粹性、可评性等方面。因此,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控性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一、海上石油设施溢油风险

(一)石油钻井平台

海上钻井完井作业属于石油开发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之一,同时也是事故的高发期,产生井喷、火灾爆炸和石油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引发事故发生的因素比较多,如平台自身的因素,工艺设计缺陷、设备故障或者船舶碰撞等。此外,还存在很多外在因素,例如飓风、浮冰挤撞等。这部分的作业和设施均相对复杂,如果发生事故,就有可能引发较大污染。

(二)海堤输油管道

对海底输油管道进行分析,其属于海上石油开发系统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设施促使人们实施海上输油过程中更加快捷、安全、经济、可靠。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物对管道的碰撞和腐蚀疲劳等。如果海底输油管道发生漏油事件,对其进行处置和封堵时的难度较大,泄露的周期较长,对较大范围的海域带来污染。

(三)近岸设施

近岸设施中包括石油储罐、炼化装置和陆源输油管道等。同时,近岸设施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油品,大约有几十万方。如果泄漏,很有可能会出现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并且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海域环境污染事故。如大连“7.16”溢油事件,就是因为近岸设施导致的污染事故。

(四)船舶运输

船舶运输属于海上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生产的支持性环节,工作的船舶主要有多功能船、物资供应船和邮轮等。近几十年来,海上泄油事件在污染事故中占据第一位。对引发船舶泄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碰撞、搁浅和翻沉等。

二、环境风险理想可控条件

对可控风险的一般特性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得出一致观点:①风险属于同质形式的,同时大量标的均可能会遭受损失可能。②损失一定是以外的和不可预知的、故意的。③风险一定具备偶然性和随机性,也就是风险发生对象、时间、地点以及损失程度均存在不确定性。④可控性风险导致的被保险人损失一定时足够明确的,或者具有预知性,并且能够用金钱横梁。⑤保险的对象一般情况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⑥风险属于较为纯粹的风险,仅存在损失机会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站在商业获利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外相关学者指出,一方面,可以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风险当中必须存在比较明确的概率分布和次数分布,这种情况下,能够结合风险频率实现对保险的精算。此外,结合风险具体情况,对保险费率进行科学计算,并进一步明确。站在防止道德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相关学者指出,对保险费率的厘定,对于风险的可控性而言,存在一定影响。其认为,对保险费的制定,需考虑到保险人承受能力,从而将道德风险和逆行选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均包含在风险可控性当中,这一现象体现出,保费当中存在的附加成本对方也会为风险的可控性带来一定影响。从上述观点可以总结出,可控风险需满足以下要求:①确保风险满足大数法则需求,风险一定要具备一定同质性。②所带来的损失一定要具备意外性和随机性。③针对个体风险而言,一定具备偶然性和随机性。④对风险进行分析,相关人员可以对其作出适当评估。⑤要求风险是纯粹性的,不存在获利的可能。⑥要求风险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并且借助保费作出科学合理的厘定,以免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需将保费控制在投保人能够承受的这一范围之内。

三、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

(一)可控条件复合性

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对溢油事件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溢油环境风险具备一定的同质性,同时存在大量标风险。海洋环境风险中的标,主要指的是承受风险的海洋生态结构和相应功能。从风险性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井涌、地质性溢油风险或者管道破裂等,这些事故大多体现在石油泄露,进入海洋,这一事故的发生,促使一定区域的海洋生态遭到破坏。对此,在我国,大量海上石油平台均具有相似的环境风险性质。与此同时,我国海上风险过多。例如在2013年,我国共建设了196座海上油气平台,其产油量大约为5217万m3。在海上油气平台当中,大约有96%是在南海和北海,而这一区域是海上石油泄漏的多发区域。进行海上石油勘探过程中,对于海上油气平台而言,溢油事故带来的生态风险具有一定偶然性,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关系到石油平台、海底管道和工作船等设备,这些内容存在较为复杂的机械性,而机械设备是人工操作的,海洋环境比较特殊,这种情况下了,人们对风险进行控制,存在较大难度。这些因素导致对海上石油进行勘探过程中,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等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均是难以预知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偶然性。此外,如果溢油事故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的,风险是必然性的,但风险概率主要存在于事故责任相关平台当中。对此,特定平台当中的个体溢油事故是否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进行海上石油的勘探和进一步开发,溢油事故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具有纯粹性。对于海上溢油事故而言,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当溢油事故发生之后,破坏水环境,导致水生物遭受破坏,影响了打捞经济,同时也导致海洋生物和哺乳动物以及部分海鸟死亡,进一步向着生态系统结构层面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系统服务功能遭受损失。与此同时,一些大型溢油事故所污染的空间范围比较广,延续的时间也较长,这种情况下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会更大。这些损失自身并不能为投保人带来一定经济利益,对此,溢油事故对环境带来的损坏决定这一类风险属于纯粹性风险。

(二)可控条件矛盾性

对于地质溢油事故而言,其所带来的损失很难评估。引发地执行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底层出现断裂现象,促使天然底层下部向外渗油,这和井涌之间存在一定差别,对事故作出相应评估,发现地层破裂所在位置、数量等均存在较大的随机性。而在漏油的断层位置并不一定存在检测传感器。与此同时,进行溢油量的估算,其中有一些数据是难以获取的,这对于溢油量的计算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海洋环境容量损失进行评估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对环境带来的损失没有收到法律的认可,就认为海洋环境所受损失不具备可控条件。对于海洋生态损害这一内容而言,人们对评估范围进行划定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对于海上溢油事故而言,起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关系到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的各个环节。在同一个污染事件当中,除了对生态带来破坏,例如环境污染、生物死亡等,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此外,溢油事件的发生,对生态的破坏存在一定潜伏期,在这一潜伏期内带来破坏的可能性较高。这种情况下为对生态产生长期破坏风险,但是依旧没有边界。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受害人对利益的保护,逐渐倾向于对责任的保护,司法的进一步演进,对风险空间和时间尺度存在一定的不可评估性,从而导致保险公司遭受巨大损失。

四、海上溢油环境风险可控化策略

(一)溢油风险的特点曲线分析

对风险损失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是将风险损失、发生事故等作为基础进行综合性分析,而风险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次数,可以基于其频率进行风险损失程度的曲线设计。对于非寿险进行分析,以风险分布情况作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损失额度较大的风险事故而言,这种事故发生率不高,但是损失额度较小的风险,发生率较高。其次,损失额度较小的情况下,其频率也会相对较小,损失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损失额度达到一定量的同时,损失频率也会随着损失量的增加而增长。溢油风险特点的曲线,多具有正太分布、对数分布的特点。

(二)溢油风险可控化的技术手段

设置免赔额去除部分小额度赔偿溢油风险,基于保险可控风险的内涵可以看出,理论层面上损失程度较小,且发生概率较大的溢油风险,则属于保险效果相对较差的风险。这一类小额度风险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相关的附加费用较高,对保险双方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免赔偿额度的设置方式,即为基于上述问题所设计的保险方法,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控制溢油事故的发生率。免赔偿额的设计中,可以将石油勘察的范围、工作的内容以及控制的情况等金雄综合分析,明确保险中的重点赔偿项目。

(三)政府政策引导

大型溢油事故环境风险对保险具有较为迫切的需求,因此要求具备相应的政策性保障。对生态环境救济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在进行大型溢油事故的预防和清理过程中,对资金需求量较高,而对于这些资金而言,一般是通过国家财政救济而实现的,同时具备长期性。但是,如果一直依靠财政资金,就会导致溢油事件的发生难以控制,站在经济健康的角度进行分析,溢油风险是长期存在的,企业对石油进行勘探的过程中,需通过政府的批准,而高频赔偿有可能会导致石油企业作业者出现逆向倾向,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控化实践,要求通过政府对其指明方向,从而实现循序渐进引导和扶持,改变原有依赖政府的状态,帮助其建立相对完善的保险制度保障,站在政府层面确保石油企业投保行为具有较高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海洋石油企业的主动投保意愿。

五、结束语

石油勘探溢油事件属于人类对海洋石油进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发生较为频发的环境事件之一,海上溢油事件的发生,对海洋生物、海洋周围环境均带来极大的破坏,并且为企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伴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需求的日益迫切,人类开发技术也迅速发展,人类并不会停止海上石油开发的脚步。人类主要一直进行海上石油的开发,海上石油溢油风险就会一直存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险制度迫在眉急,结合海上石油溢油事件风险的具体情况,分析溢油事件可控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石油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杨红,杭君.基于MODIS与HJ-1多源卫星的上海海域溢油事故诊断[J].海洋科学,2014,10:90-97.

[2]栾晓,崔志松,高伟,文小龙,徐广飞,李倩,孙承君,郑立.发光细菌法在黄岛溢油污染海水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04:665-671.

[3]曾江宁,徐晓群,寿鹿,廖一波,陈全震,郑平.海底石油管道溢油的生态风险及防范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03:120-123.

[4]廖国祥,代丽利,卢伟志,叶金清,刘长安.基于随机情景模拟统计的海洋溢油污染风险分析——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海洋通报,2016,04:467-479.

[5]强恩芳.中国与韩国海上溢油应对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框架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204-209+213.

[6]邹和平,牟林,崔晓健,宋军.论建立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的必要性[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09:80-83.

作者:于娜 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