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新时代,提升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三个支撑维度,分别为课堂学习维度、育人功能维度和社会认知维度。需要通过价值引领、制度配合、多方参与,做到协同育人,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不足。

(一)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高,但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体系

据统计,每年有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94.2%的大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4]。社会实践是教学课堂之外学生开展的实践项目,活动的组织实施主要由高校团学系统完成。同时,因为参与度高、项目团队数多等诸多因素,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指导体系较难跟上。少部分由学校组织的优秀项目虽然获得专业教师指导,但对其他团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较小。多数由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实践活动,在选题、报告撰写、行程安排、成果总结、课题深化等方面存在困难。社会实践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具有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学习的要求,更需要相关部门用专业思维来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提高专业教师的参与程度与有效投入度,是提高实践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活动项目丰富,贴近青年需求,但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保障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学生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青年学子以理论宣讲、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不同形式,围绕国际热点、国内民生等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但在社会实践的资源保障方面,如基地建设、实践课题、校外合作等,还尚未形成统一的、推广性强的做法和工作体系。目前,团中央在每年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挖掘各地资源设立了专题类项目,并倡导设立了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实践专项,获得进入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的机会。但由于全国参与社会实践高校数、学生人数众多,绝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仍然需要自己寻找社会资源。深入企业、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走访调研、志愿服务项目,缺乏系统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发展。

(三)目标明确,问题导向强,但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机制

各高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从人才培养全局角度,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拓展实践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但是,当前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还未夯实,科学、规范、完整的评估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实践学分来计入成绩,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效果、成果质量以及相关配套的实践教学效果、后续支持等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很多学校以项目评优方式代替评估,学生通过提交实践报告、现场答辩的模式参与其中,但最终获得评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的实践成果。绝大部分成果难以获得一对一的评估及反馈,因此,也未能形成有效提升和项目的深化发展。

(四)进行了系统的工作研究,但运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相关学者、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涉及社会实践的意义作用、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对于改进工作模式的建议对策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6];学习性、成长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规定的抽象和概括[7]。各高校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的各项文件要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题性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红色之旅、军民共建等。在社会实践运行方面,要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即协调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构成要素,建设以培育和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培育载体[8]。在实践环境方面,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机制是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必由之路[9]。这些研究成果虽然相对丰富,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与国外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个人多方参与模式相比,我国尚处在探索协同开展实践育人模式的进程中,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制度安排和做法。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功能研究有待深化、工作的运行模式还有待完善。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维度解析

坚持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方针。在《实践论》一文中对实践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四个阶段的概括:第一步是对事物的感性认知;第二步是通过推理、判断形成概念;第三步是将已形成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变为事实;第四步是通过不断试错调整方案到达预期的实践效果,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10]。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11]基于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规律,要构建契合育人目标的社会实践工作维度,就要做到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科学构建实践育人工作维度[12]。

(一)构建社会实践的理论学习维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要重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根基的社会实践理念。要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训练专业思维,帮助他们掌握认知世界的工具。要以课堂知识为出发点,积极设计与专业知识相对接的社会实践项目。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文献并深入思考,运用专业的思维逻辑,寻找与个人兴趣相契合的观察视角。要设计好实践规划,形成科学性和可行性强的实践行动计划,这是开展高质量社会实践的基础。课堂教学也要不断适应青年成长的社会需要,开展系列特色课程,使之与学科前沿、时展相匹配,为青年学生成长提供与时展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

(二)完善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维度,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社会实践是广泛的育人课堂。要紧密围绕育人目标,围绕各校人才培养特色,开展具有鲜明育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思辨,把关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指示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社会育人与高校育人相结合的优势,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另一方面也邀请社会人士加入指导队伍,建立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等构成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地生根。

(三)把握社会实践的社会认知维度,突出实践的真理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近4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的实践理论和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都指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的育人成果终究要体现在服务我国社会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来。研究表明,与实际生产、社会实践等应用行为紧密结合的过程,更有利于高等学校发挥知识生产和创造的功能[13]。大学生要在掌握理论知识和调研方法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认知。要将科学知识、方法论与劳动过程所获得的经验体悟相融合,进行再认知、再学习,发挥好社会实践的真理校检功能。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举措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4]这是总书记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提出的要求。要落实讲话精神,就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从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等学校环节以及政府、社会的资源立体化供给出发,系统协调推进社会实践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通过价值引领、制度保障,引导多方参与、协同育人,共同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突出与育人导向相契合、与校史校情相结合、与热心公益相融合。高校可以利用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类实践项目,传承红色基因;把握国家发展重点,开展国情类社会实践项目;聚焦家乡变迁,对家乡发展、农村变化等进行走访和调研,开展支持区域性发展的项目;设计爱校荣校、热心公益等志愿服务行动类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怀与责任。要围绕上述主题,充分运用实践育人这一有效平台,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确立务实、清晰的实践课题和行动方向,从而将个人实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夯实平台、打通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紧紧围绕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大类指导、交叉组队、专题立项。同时,依托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高质量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提升育人质量双丰收。学校应鼓励学生依托教师专业课题,申报实践项目。通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双选的模式,鼓励学科交叉,发挥朋辈引领优势,扩大项目受益面。要积极与校院两级实践基地深化合作,围绕企业、政府部门所需现实问题,设立实践项目,形成实践立项的问题导向机制。此外,要探索校外单位在实践课题、资金支持、项目联合、成果孵化等方面多方合作机制,形成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实践模式,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潜能。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锻造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要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为抓手,建立社会实践育人体系。首先,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方向和不同需求,科学制定学生社会实践引导方案,并纳入第二课堂体系,建立包括校内外导师在内的第二课堂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专业教学资源。其次,注重社会实践的立项和成果的质量提升,努力将解决政府、社会、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社会实践的立项基础,争取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专题报告。此外,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特点,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生社会实践评估支撑体系,通过大学生全方位评价制度的建立,促进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成长引领和价值塑造。总之,通过地方政府、企业、用人单位、校内各部门、院系建立协同互动,构建课堂学习、走访观摩、课题转化、成果深化、实训竞赛、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把社会实践各项功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2012-1.

作者:周 媛 索文斌 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