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

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

摘要: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从整体上看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有着很多益处,且近些年,师范专业大学生往往会利用有着较长休息时间的寒、暑两个假期进行短期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又或者是院校组织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一个较为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不管是短期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还是长期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落后的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回报了社会。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院校解决一些在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施行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得师范专业大学生在支教活动当中获得更好的能力培养,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

对于支教活动来说,其实际含义主要是指一些具备能力的组织或者机构,在经过一定的选拔后,挑出一部分有着高等教育经历的年满18周岁的志愿者,去往贫困、偏远等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的中小学校之中,进行一些教育或者是教学管理等类型的工作,支教活动属于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类型。在当前的支教活动发展过程中,既有长期的支教活动,也有短期的支教活动,而且多面向的是具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群体,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来说,支教活动是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同时支教活动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也有着非常强的培养作用[1]。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需要相关院校重视对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运用。首先,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可以走出校园,帮助缺乏教育资源的中小学校,同时获取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经验、见识,这是一个接受教育,增加能力的好机会,而且也符合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次,师范专业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为真实的社会工作环境,从而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激励学生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抱负的确立;最后,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会到自己日后从事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内容,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完成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之间的角色变化,帮助师范专业大学生确立身份意识与责任意识,最终达到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目标。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有着非常多的好处,但是相关活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院校注意,因此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就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1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现状研究

1.1当前院校进行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组织形式还不太规范现阶段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招募,自愿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并且以院校或者是社团作为单位,主要的是运用寒假、暑假这一段时间较长的假期,组织师范专业大学生去往一些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支教;二是师范专业大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如果没有学习任务,或者是有短暂的几天休息时间,组织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去往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等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同时师范专业大学生能够快速到达的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三是院校将支教活动作为师范专业大学生实习期的内容,统一组织有实习任务的师范专业大学生去往与院校有合作的地区中小学校进行支教,在这种形式之中院校承担了组织任务,而师范专业大学生往往都会被要求必须参与,这种形式的支教活动较为正式。当前,部分院校有着较为宽泛的支教文化环境,师范专业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更多样化的选择,院校之中通常会有数量较多的支教队伍,一些支教队伍是以班级或者是学院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组织的,还有一些队伍是运用社团的形式来进行组织,社团形式的队伍常常利用招新制度吸引新成员加入,这些参加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新入学的大学生。支教队伍进行支教活动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暑假期间,一些队伍在完成支教活动之后就会解散,而另一些队伍则有着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比较成熟,会进行换届、纳新以及退出制度的建设。总体来说,当前院校进行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组织形式还不太规范,支教队伍较为繁多,没有统一的制度约束,非常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最终影响到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进行[2]。

1.2在进行合适支教地点选择上存在困难,师范专业大学生很难适应相关环境

对于支教活动来说,其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助力我们国家一些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帮助他们改善教育的质量,使得落后地区教育不再落后,所以进行支教活动的队伍往往都会选择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活动,这样选择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合适支教地点选择方面存在困难,很多支教团队都面临着挑战。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对于一些落后的地区其信息更新速度一般也很落后,在支教团队进行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关于一些贫困学校的信息常常不是很准确,支教团队也很难和这些学校取得联系,而且相关信息的真假也很难得到验证判断[3]。二是开展支教活动的院校以及公益组织很多,支教的队伍也很多,从而使得能够在短期之内接纳支教队伍的学校变少了,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公益组织不断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志愿者与大学生参与到了支教活动中;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环境越来越好,对于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在不断的增加之中,教育资源缺少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改善,同时对于教育资源缺乏地区的学校来说,这些学校更想要的是长期的支教活动,而不是短期的几个月时间的支教活动,这恰恰是最为矛盾的一点。三是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常常是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在这些地区之中其本地的文化内容和主流文化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那么怎样在最快的速度下融入当地社会,并且在当地学校之中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教授,对于支教队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支教队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四是贫困地区往往也是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师范专业大学生很难适应相关环境,支教队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存在隐患。现阶段支教团队有3种进行支教地点联系的办法,第一,支教团队之间相互的资源共享,交流学校信息数据内容;第二,院校组织成立的社会实践基地;第三,社会之中的公益组织提供的一些学校信息[4]。

1.3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中的社会影响

有好有坏,学生可能面临质疑师范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到落后的地区进行支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中小学校带去最新的知识和社会观念,给了当地学生一个能够接触到外面世界内容的机会,而且能够帮助当地中小学校弥补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可以给予当地中小学校一些物质上的帮助等,这一系列的支教内容都会带来积极的社会反馈,为社会注入一股正能量风气,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可能存在的消极社会影响[5]。首先,一些短期的支教活动为当地中小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当地学校的管理常常需要迎合支教团队的时间来进行教育安排,学生往往需要在已经放假的时间进行返校上课,这使得当地教育部门管理很不方便,而且学生在上学途中的安全无法完全保障,增加了安全风险。其次,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的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与当地学校的教师有差别,而存在的这种差别为以后当地教师继续进行教学带来了问题,同时大学生的课堂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可能在知识水平上足够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并不熟练,这种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和自定义的教学内容会打乱当地教师最初的教学计划,对后续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6]。最后,对于支教对象本身来说,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数量最多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师范专业大学生在实际的支教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不能予以解决,那么就可能对这些孩子们的情感带来伤害。而且网络之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舆论,质疑大学生支教存在功利心思等,这些都会削弱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积极性。

1.4一些院校师范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支教方式需要进行转变

面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院校也在不断地进行相关解决方法的探索,在支教方式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而一些院校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支教方式需要进行转变。院校可以发现一些需要支教的当地学校主要缺乏的是哪一类型的教育资源,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教活动,比如:有的学校缺乏艺术类型的教育资源,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类教育资源的支教,弥补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7]。又或者是可以开发出新的支教模式,比如:模仿夏令营的形式,组织一个乡村夏令营,在这种支教活动教学模式中,不再把授课作为主要内容,而是以活动为主,注重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教授知识可以作为辅助的内容。上述两种支教方式的优势有3个方面,第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一个完整内容的教学,而且不会对当地学校本来的教学计划产生影响,可以更好地完成支教目标[8]。第二,这些支教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体会到符合时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有走入更广阔社会的想法出现,使学生的眼界获得开拓,带来有持续性的教育效果。第三,多样化的支教方式可以给当地的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方法与视角,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如果进行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支教方式发生转变,同样也需要参与支教的师范专业大学生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能力培养,这样才会符合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要求[9]。

2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更好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2.1合理运用支教资源,构建交流平台,对于支教队伍进行制度化建设

如果想要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能够更好地发展,首先,需要合理运用支教资源,同时确保经验传授以及不同支教团队之间的交流,因此需要构建交流平台,可以举办一些支教交流大会,邀请一些院校和社会公益组织参加,共同讨论来解决一些支教活动之中存在的问题,且可以达成合作的意向,共同进行支教活动的举办,或者支教团队的建设[10]。其次,院校要注重支教队伍的制度化建设,强化对于支教队伍的管理,可以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登记注册,由院校进行统一的管理,提供支教相关的资源与平台,也可以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培训,从知识、技能、实践等方面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支教能力,而在实际的支教活动进行中,要密切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组织,制定统一的规范,从各个方面确保支教队伍的有序运作[11]。

2.2建设实践基地,并且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支教队伍

进行优秀评比,保障支教质量从支教活动的利弊进行全面衡量,如果支教的关系不稳固,明显的,支教活动就会有较多的问题出现,因此要进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一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形成更加稳固的支教活动合作的关系。而且,可以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支教队伍进行优秀评比,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进行激励,使他们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支教活动之中,保障支教的质量。而这些评比也能够作为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检验,有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加强,有优秀的地方就可以作为经验继续发扬,这样也可以使得师范专业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从容,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2]。

3结语

在社会时展的进程之中,各个行业都做出了适应性的变革,教育行业同样如此,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人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出众,还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业不断深化对于实践内容的运用,特别是在专业教育里面,一些专业的社会实践内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培养效果。总体来说,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现状的分析,有助于院校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师范专业大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相关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孔开开 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