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调整

摘要:进入到后金融危机时期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巨大,贸易不平衡等现象显著。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出现财政赤字情况,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发生项目盈余。本文将探析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及调整。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失衡;调整

1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出现,全球经济互动频繁,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局势虽然带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却也导致了各国间经济的失衡,且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机,因此这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失衡现象也成为21世纪最为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

2造成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2.1美国与其他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

美国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许多经济学专家与学者都表示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本位货币。自二战后,受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美元迅速提升至本位货币的位置,随着各国经济与金融的不断繁荣人们对于货币的研究热情也在不断高涨。进入1970年代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受到牙买加体系的影响,国际储存货币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美元仍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与此同时,美国也享受着“铸币税”带来的额巨利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美国的金融与投资市场,美国公民以低价购进国外的商品,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国外美元储备。上述理由最终造导致长期进口大于出口,在资本项目下造成顺差。

2.2投资储蓄差异导致的经济失衡

投资储备差异是经济学研究人员用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手段,它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主要依据,分析政府收入与支出间的平衡关系,以此来推断存储与投资建出现的差异。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采取科学的办法进行经济调控,保证财政收支的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便出现存储不足与投资过剩的现象,这主要源于美国公民热爱消费的习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迅速衰退,政府适时推出了赤字财政政策,却不想储蓄小于投资的缺口越来越大。截至2007年,美国的储蓄大幅度减少,美元迅速升值,对外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东亚国家居民更热衷于储蓄,对于投资的热情不高,致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进口远小于出口,造成巨大的贸易顺差。至此,世界经济失衡成了一种常态。

2.3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出国贸易顺差增大

汽车、化工业的出现使得石油价格猛涨,石油一时间成为各国争抢的珍贵资源。中东与北非地区的石油储备量丰富,因此成为国际石油输出的重要组织。在欧美等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外国资本对石油输出组织的直接投资数量不断增多,中东、北非等国家利用这些投资来扩大石油生产,进而推动了石油输出国出口与贸易顺差的增加。

2.4新型经济体本币汇率贬值引起的贸易失衡

现代西方研究人员认为,两国货币的货币差异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一项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东亚新经济体制崛起,以中国为首的国家以低价外贸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我国的货币长期被政府“人为操控”,因此在美国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国货的低价出口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

2.5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干预

贸易保护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出口鼓励与进口限制等影响,东亚经济体普遍采取“奖励出口,限制入口”的政策,致使出现对外贸易的失衡现象;另一方面,受到冷战影响,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垄断竞争优势,对东亚大国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而出现了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失衡的进一步扩大。

3调整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策略——以中国为例

3.1调整外贸政策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将出口作为主要外贸政策,这种做法弥补了我国在技术与资源上的不足,提高了我国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科学有效的外贸政策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国可适当地借鉴欧美国家的出口贸易经验,采取“奖入限出”的原则。一方面注重对整体的把控,从总量上控制出口规模,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改善我国出口现状,做好各项细节工作,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中国是东亚大国,进出口贸易对国际收支平衡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应不断地完善对外投资与贸易的管理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注重对金融安全的分析与监控,确保我国能够有效地化解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的压力。此外,我国也应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制定更加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2调整财政政策

为了迎合国际发展大环境,实现内外收支的平衡,我国需要从财政方面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国长期存在储蓄与消费失衡的现象,与消费、投资等相比,国民更热衷于储蓄,这主要源于国民的保守思想,储蓄保值又安全,长期储蓄还可以获得一笔利润,国民的消费观念也反映出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大格局。目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与劳动者报酬间也出现失衡现象,对此,我国只有不断地改善税收与财政政策,才能够降低储蓄水平,进而消除贸易顺差。政府财政支出情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事业的建设,而社会事业的建设又关系到国民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因此,政府应当对财政支出的使用情况做出系统的规划。一方面要增加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地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环保与生态的投入,为国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3.3调整金融政策

调整金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投资与储蓄间的灵活转化,实现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层调整。政府部门应着眼于资本市场的建设,杜绝我国资本市场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为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提供有效渠道。此外,还应进一步的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平台,制定民间贷款的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民间贷款。

3.4调整汇率政策

汇率是各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人民币升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帮助我国获取到更大的贸易利益。因此,我国想要确保内部消费需求扩大,就要转变发展观念,重点发展服务业,采取市场激励机制来提升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我国储蓄过剩的原因在于储蓄与投资间转化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居民储蓄过高,储蓄过剩将会对我国进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过剩的储蓄也无法转化为投资资源。在经济全球化中,汇率的均衡主要由美国决定,单单依靠中国的力量无法改变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于全球经济的失衡能够起到一定的良性作用,但收效甚微,我国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紧紧盯住美元货币政策,享受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好处。凡事都有两面性,汇率虽然收支平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可能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政府在调整汇率政策的过程中,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汇率的稳定性,并时刻关注主位货币美元的发展动向,提早调整外汇资产结构,以防止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3.5调整经济政策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美国最先做出产业转移与升级,其次是日本与亚洲新经济体,印度也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崛起,这种国家的产业转移为国际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秩序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主权始终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手中,这也导致了国际经济失衡情况始终无法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而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选择推卸责任,寻找各种理由搪塞,最终导致国际资金流动失衡,发展中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中国想要提升自身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就要参与到国际经济调整活动当中,充分的考虑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诉求,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与多国建立起经济合作联系。G20峰会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在这一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下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与压力。中国想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就要加强与欧盟国家间的合作,创建大范围的货币金融合作联盟,共同制约美元国币的在国际金融中的作用,进而建立起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促进全球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地位,促进收支平衡,我国应当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对货币、金融等政策进行合理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变革,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对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韩佳玲.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本主义的若干新变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

[2]王旗.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

[3]罗维真.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就业形势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

作者:国乐 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