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山东面塑造型特征与审美意蕴

山东面塑造型特征与审美意蕴

【摘要】面塑,又称捏泥人、面花、花糕,是一项山东传统的民间艺术。山东面塑的造型生动夸张,多以生产和生活为题材,富有象征性、夸张性、随意性的特征。山东面塑的审美意蕴深邃,与民间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质朴之美、强烈之美、寓意之美。山东面塑的造型特征和审美意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山东面塑;造型特征;审美意蕴

一、山东面塑的造型特征

1.象征性。象征性,即运用某一特定的事物或者形象,用来表达相似或相近的想法、思想、理念或情感。山东面塑艺术意在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理念。山东面塑的造型艺术的象征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谐音。在面塑艺术中,采用谐音的方式,表达祥瑞。例如,“枣”与“早”谐音,有“早生贵子”寓意;“百合”有“百年好合”的寓意;“蝠”与“福”谐音,有五福临门,福到眼前的寓意。因此,在面塑的造型中,时常采用莲花、鱼、鸡、喜鹊、荷花、蝙蝠等形象。第二,喻意。喻意是我国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借一件事物来解释说明另一件事物。例如,牡丹象征这富贵繁荣;龟、松、鹤、花生、灵芝象征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石榴、莲蓬、核桃象征多子多福;鸳鸯、并蒂莲、双飞燕寓意夫妻恩爱,百年好合,男女交换。2.夸张性。夸张性,即以不改变事物原本的特征为基础,甚至是为故意强化事物的某一特征为目的的创作手法。这些造型的灵感大多来自于“万物有灵”的物化概念。山东面塑的造型艺术的夸张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面塑中人物或动物的大小比例的夸张。例如,在山东面塑《面老虎》中,将老虎的身体比例完全夸张变形,头部放大两三倍,四肢缩短,整个身形圆润浑厚,身体比例完全失衡,面部表情生动夸张。一变以往老虎威猛、凶残的形象,将老虎的造型塑造的憨厚可掬,富有生气。第二,面塑中色彩的夸张。在山东面塑中,色彩多采用纯度明度很高的大红、大黄、大蓝、大绿的原色,形成了富有装饰审美趣味的色彩特征。红--绿,黄--紫,橙--蓝,夸张的撞色手法,使面塑具有更强的观赏性。红色和绿色直接传达人们“大红大绿,图个吉利”的美好向往,更是代表着喜庆,热闹,欢乐,吉祥,祈福。更能体现出山东劳动人民的淳朴,直率,爽朗,大方。

二、山东面塑的审美意蕴

1.质朴之美。张衡在《东京赋》说道“尚素朴。”(注:质也。)“质”可以引申为性质、本质、本体、实质,“朴”,是指没有细加工的木质材料。面塑的质朴性深深植根于山东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踏实的民风,是山东人民品质的侧面反映。山东面塑的审美意蕴的质朴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面塑题材的质朴性。面塑的造型多采用生产和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动物,猪、羊、兔、等,植物莲花、荷花、荷叶等,人物包括神话、戏曲里的经典人物等。这些题材都是源自于老百姓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面塑用途的质朴性。面塑的用途相当宽泛,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满月时,姥姥家一般都会给满月的孩子做“囫囵”,并且把龙凤或虎做装饰放在“囫囵”上方,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成长;在结婚时,娘家都会为新娘送上“羊羔馒”,取“羊”的谐音“祥”,寓意“吉祥如意,百年好合”,人到花甲之时,人们经常会做面塑庆寿,一般会做“寿糕”“寿桃”,祝愿老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2.强烈之美。山东面塑表现出的“强烈性”风格特征,是民间美术造型风格的重要表现。在这其中蕴藏的热烈与勇敢,能使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得以慰藉。在山东面塑中,“胖娃娃”、“鱼戏莲”、“满堂红”、“羊羔馒”都表达着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家庭观。面塑色彩纯度极高,对比强烈。色彩的鲜明、浓烈、绚丽,符合人们的审美特征,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表达着老百姓对红火生活的向往。面塑造型的豪放、粗犷,塑造的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表现了劳动人民内心的坦诚、开阔、淳朴。面塑的色彩和造型起到“以色扶形”“以形衬色”的作用,使人浮想联翩、荡气回肠,振奋精神。3.寓意之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人长寿、多子多福、家庭和睦是老百姓的最殷切的愿望。人们将这些最朴实的理想化为祈福纳祥,避凶消灾的题材和富有吉祥寓意的造型。面塑作为人们美好愿望寄托的物质载体之一,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山东面塑的寓意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驱灾辟邪。在民间,虎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是除邪祥瑞之兽。虎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崇虎的意识,已经深深植入老百姓的脑海之中。“面老虎”一般是为庆生的儿童所做,在面塑中,老虎的造型憨态可掬。第二,纳福迎祥。山东面塑中多采用各种动植物的造型来寄托人们纳福迎祥的愿望。当表达对老人多福多寿的祝福时,多用松柏、仙桃、仙鹤的造型;当表达加官进禄的祝福时,常用牡丹、葫芦、鹿的造型。

结语

山东面塑经过两年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山东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伴随着山东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而产生的一项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山东面塑的造型深深植根于风土人情,为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山东面塑的审美意蕴侧面反映了老百姓的质朴和纯真,也表达了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和保护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贺军.《试论郎庄面塑艺术的独创性》.美术界,2007(12).

[2]张力丽.《胶东地区面花艺术浅析》.电影评介,2009(03).

[3]孔令海.《中国面塑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P1、P16.

[4]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1,P113.

[5]宋新娟.《民间面塑艺术文化内涵之研究》.沧桑,2002年第5期.

作者:梁慧颖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