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

谈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

摘要:在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内涵进行简述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最后认为,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效,领导应予以充分重视与支持,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情况在变化,对学生宿舍的管理也应该随之改变。当前,随着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学分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的概念被淡化,唯一较为稳定的便是学生宿舍。学团工作的中心应该由班级转移到学生宿舍、学生社区。而在宿舍进行社区化管理,正是重心下移的一个突破。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使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朝着更为科学性、理性化、潮流化的方向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00后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步入大学校园,如何适应集体宿舍生活成为第一门必修课。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按照社区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家文化和社区服务理念,既能为其提供小区物业般的贴心服务,还能搭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设居住的平台,让新一代大学生们在宿舍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氛围。一个让学生真正感到温暖的宿舍,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不是课堂胜似课堂”的全天候育人阵地,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宿舍以社区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将学生宿舍楼打造成“小社区”,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担当和与人和谐相处,拉近同学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寝室氛围,无形中让文明的理念蔚然成风。总而言之,以“密切师生关系、打造温馨家园、引领学生成长”为导向,把学生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学生宿舍,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战场,致力于构建以学生宿舍为核心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因此,需要改革宿舍管理模式,拓展公寓育人功能,探索建立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更好发挥其应有效应,更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具体构建过程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以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主要由宿管来直接完成,而宿管的主要任务即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管理,在其它方面并不会干涉过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更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更多需求,仅依靠这样的传统宿舍管理模式显然不足。在此基础上应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由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全方位负责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工作。为让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其应有作用,建议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主要由如下人员组成:1.辅导员。统筹负责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2.导师。由学校任命,从学科教师中抽调,专门负责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与指导工作。3.学生骨干。由学生自荐或选举产生。积极配合辅导员完成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为让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更贴近学生生活,建议在设立学生社区服务总中心的基础上,在各宿舍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中心。如此一来,一旦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即可快速寻求帮助,而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也可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

(二)分类构建特色学生社区。既然本文谈及的是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那么宿舍学生社区的构建无疑便是论述的重点。为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更具现实意义,建议应在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分类构建如下特色学生宿舍社区:1.学习型社区;2.运动型社区;3.创业型社区;4.电子竞技型社区;5.读书型社区;6.人文社区等。上述社区的构建需要一定活动场地,这一点需由学校在学生宿舍区或宿舍区周边根据实际情况划拨一些场地为社区活动服务。而不同学生社区的活动地点之间也最好临近,便于形成整体、良好的学生社区活动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满足学生的宿舍社区活动需求,高职院校在构建特色学生社区之前应进行广泛调研,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学生社区,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提升学生满意度,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构建何种学生宿舍社区,均应考虑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唯有如此方能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宿舍社区,积极参加宿舍社区活动。

(三)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中,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引导学生无疑是其最大特色之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均是被管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中,学生被赋予管理权,每一名学生均可参与管理,成为管理的“主人”。例如,在运动型社区构建过程中,可倡导学生自由成立各种运动团体,而运动团体的管理者可由运动团体成员通过投票方式选举诞生。除此之外,各运动团体的规章制度、具体运营及活动开展等,也可由团体成员协商完成,整个过程中学生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利。为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亦可积极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诸如,对积极参与学生宿舍社区管理的学生在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在校园公开宣传栏和校园广播中对其进行公开表扬等,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调动其参与宿舍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在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积极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唯有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方能取得预期、理想成效。

(四)建立“辅导员+导师”指导制度。上述论述中提及到,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管理参与积极性。但仅做到此点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成效,还应有的放矢建立“辅导员+导师”的指导制度,即由辅导员和导师全面负责指导学生宿舍各社区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以读书型社区的构建为例,在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辅导员或导师可为学生制定一系列阅读书目,帮助学生遴选高质量图书,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交流阅读心得体会等。在此过程中,辅导员或导师可建立读书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为激发辅导员和导师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也应给予其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诸如,可给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辅导员或导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福利津贴,可将其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具体表现与其职称评定及工作绩效挂钩等。上述做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做法非常必要,可进一步调动辅导员或导师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构建过程中除做好上述几点之外,还应切实构建如下保障措施:

(一)领导应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予以充分重视与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学校行为,自然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未予以充分重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学生在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即可,构建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完全是浪费时间。如若学校领导秉持这样的态度和理念,那么即使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再好,也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所以说,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说起来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具体构建之前需要学校高层对此进行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如此一来,具体践行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更具可行性,取得更好成效。为此,建议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之前,应从本校学生管理骨干教师中抽取一些精英,抽出专门时间用于顶层设计与规划,必要时也可从外部聘请专家,协助做好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三)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效,具体构建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诸如,学生宿舍社区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支持,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辅导员和导师的额外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津贴等。这一切均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如若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很难最终得以真正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区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宿舍管理方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服务功能、德育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让学生管理更具特色,更好满足高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

[2]严艺函.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学生宿舍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

[3]杨晓君.基于隐私权保护视角的高职院校留学生宿舍管理——以福建省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04).

作者:刘启明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