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工业场所浮筑隔声房的运用

浅谈工业场所浮筑隔声房的运用

浮筑隔声房设计方案

1降噪设计指标

因值班室噪声以中低频为主,尤其是低频声压级,对人体的危害是最强烈的。为此,必须将中低频声压级控制在相关标准允许限值内。本项目值班室降噪设计指标参考《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GB12348-2008中规定,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室内噪声排放有限值规定。本项目引用4类声环境功能区、B类房间的夜间标准,即噪声控制后,值班室内噪声值不大于40dB(A),且低频声压级满足表2的限值要求[3]。

2浮筑隔声房结构设计

本项目属于改造工程,采用的是浮筑隔声房的构造,设计组合隔声量RW≥55dB。做法是将原地面拆除下挖,原吊顶拆除,原墙不动,室内仪器及管线不动,有“声桥”的地方改为软连接。减振浮筑地板设计需核算承重荷载,隔声墙体与吸隔声吊顶均采用轻质构造,隔声墙体直接安装在浮筑地板四周,吸隔声吊顶由四周隔声墙体支撑。除地板采用弹性连接外,墙面与吊顶达到与原房间完全隔离的状态。为减小对使用空间的影响,隔声墙体与原墙间距取50mm。具体结构设计见图2―图4。

3门窗隔声设计

值班室与泵房共用的窗也是整体降噪设计的重点之一,原窗是中空双层玻璃塑钢窗,隔声量只有20~25dB,泵房噪声尤其是低频声,大量传入值班室。为此,需将原窗更换成高隔声量的组合隔声窗,组合隔声窗设计隔声量RW≥55dB。普通隔声窗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玻璃间距较小,使得两玻璃间的空气层呈现为较强的“刚性”,没有起到“空气弹簧”的作用,也就丧失了一般双层板构造的特点。另外,共振透射也会造成双层结构在中低频范围内隔声量的下降[4,5]。本方案将隔声窗改造成三层结构,每层结构为厚度不等的叠合夹胶玻璃,最内外两层倾斜安装,每层结构四周安装吸声材料。此种隔声窗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减弱吻合效应,降低共振频率,增大低频隔声量,声学结构设计见图5。值班室与泵房相临的门(M1、M2)也是整体噪声控制薄弱点,为此,门M1、M2更换成单层钢质隔声门,单层门设计隔声量RW≥35dB。

降噪效果分析

值班室采用浮筑隔声房的降噪方案后,降噪效果检测结果见表4。其中,A声级降噪量为14.4dB(A);对于频率为31.5~500Hz的限值声压级,平均降噪量为14.5dB。

降噪措施总结

(1)降噪结构设计需与噪声源特性有效结合。材料的安装施工必须服从降噪设计对细节的要求,做到细节上“不折不扣”,以免出现“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的声学缺陷,影响整体降噪效果;

(2)浮筑地板采用隔振垫做垫层时,需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并进行荷载变形曲线试验,确保弹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荷载,弹性垫层承受的荷载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若值班室地面过大,浮筑地面整体结构需加固处理,如改变钢筋规格或布置方式、加大混凝土强度等;

(3)隔声墙体生根在浮筑地板四周,与原墙和顶部无任何连接,做到内外层建筑结构的完全分离。若值班室较大,为使整体结构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隔声墙体龙骨框架需局部加支撑点,与原墙或顶部连接,但要做好隔振、隔声处理。龙骨框架内填充玻璃棉板过程中,内侧需采用铁丝网辅助固定,防止玻璃棉板调入夹层,影响隔声效果。石膏板安装过程中,需错缝拼装,所有孔隙做好密封处理。为确保隔声量,室内散热器需结合浮筑隔声房的隔声墙体进行外移,并且散热器支架采用相应隔振处理;

(4)吸隔声吊顶由隔声层与吸声层组成,隔声层构造与隔声墙体相似,施工过程中,做好密封处理,避免孔隙漏声。因浮筑隔声房内一定要做吸声处理,理论上吸声量越大越好,但通常为了减小占地空间,吸声层安装在顶部。此项目吊顶吸声层采用蜜胺喷绘吸声板,密度为0.5kg/m2,对吊顶荷载影响很小,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5)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内外结构间产生“声桥”。因内外墙体结构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一般应在50mm以上,因间距较小,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材料碎块等建筑垃圾掉入夹层中,以免成为内外墙之间的“声桥”,影响隔声效果。当然,若空间允许,可以把内外墙间距做到600mm,使人能在其内通行,也便于清理夹层中的建筑垃圾,保持内外层建筑结构的分离;通常,车间附属值班室或控制室,其地下常常布设水暖管道、电缆沟等,浮筑地板施工时,需做好隔振、隔声处理,避免产生“声桥”;

(6)此类浮筑隔声房内装部分施工时,除了使室内达到低噪音的功能需求,若条件允许,还需考虑其实用性、耐用性及美观性,例如在窗台安装大理石板、散热器外装装饰罩等,为一线职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结语

通过采用浮筑隔声房的技术手段,值班室由53.1dB(A)降至38.7dB(A),且低频降噪效果明显,完全达到降噪设计指标。此种降噪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所与生产车间配套的值班室、休息室或控制室的噪声防治,为此类工业场所提供一个适用性较强的推广方案,改善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本文作者:王熙伟、于晓蕾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