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雷歌在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雷歌在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应在谙熟本土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向其他各民间表演艺术汲取养分。并在科学规范的演唱发声基础之上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所用。

关键词:雷歌;科学性;民族性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博大精深。其中诸多艺术作品传承和发扬着各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艺术,其宝贵源泉来源于各地民间小调,地方戏曲、曲艺以及各民族的地方民歌等音乐艺术形式,这些都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然而,作为民族声乐的教学与演唱既要规范化,同时兼有风格、特色和形式的多样化,既讲求歌唱方法的科学性,又要兼顾作品的时代性和群众性。这就是说,中国民族声乐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认真、踏实的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方面下足功夫,从中吸取精华和养料;也需要学习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借鉴其长,为我所用。在笔者看来,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声乐学习者既要讲求科学的演唱发声方法,又要善于广泛地学习和演唱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曲目和艺术风格特点的作品。如广泛涉猎地方民歌、戏曲和曲艺形式,接触丰富多元的音乐艺术形式,既可开阔声乐学习者的视野,亦可从这些根源于民族民间宝贵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养料。

二、“雷歌”的艺术特点及在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广东雷州半岛有着其丰富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音乐艺术形式。其中,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雷州姑娘歌(以下简称“雷歌”)不仅是当地最具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更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珍贵文化遗产。雷歌作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在雷州半岛以及粤西地区被男女老少广为传唱,具有深厚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得天独厚的环境、氛围和学习的便利条件。所以,在本人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便常以此做为切入点,不但要让学生认真了解和学习当地历史和文化,更要多听多看并深入学习且与自己的专业融会贯通,以实现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雷歌曲调婉转优美,节奏或徐缓而行,或清晰明快,歌词内容源于生活,情真意切,表演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可以说,雷歌承载着雷州人民生活、劳作与情感。歌曲演唱的基本内容可体现出雷州民众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历史人文、道德伦理、风土民情、婚丧嫁娶和时事政治等。这其中,反映雷州风貌和劳动生产的相关内容,成为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歌的传唱范围以广东雷州市为核心,遍及整个雷州半岛及雷州方言区的10个县(市)区,人口近500万人。而在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雷州大地上,“土头土脑”的雷州乡民便成为红土雷歌的创作主体,虽然雷歌的创作、传承和演唱的过程中透着雷州民间文化的乡土气质,但却可以这样说,不同类型的雷歌共同绘制了一幅比清明上河图还热闹的雷州乡土画卷。雷歌特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引起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浓郁兴趣,尤其是雷歌成功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许多高校和艺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纷纷来到雷州及粤西地区,对雷歌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和整理。可以说,雷歌当中有着大量丰富和宝贵的且适合于声乐演唱和学习的曲目,尤其是对于雷州话方言区的声乐学习者来讲,更是提高和扩展自己声乐演唱学习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当下粤西地区的高师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声乐学习者所演唱的曲目大多局限于中外艺术歌曲和民族歌剧中的唱段,以及少量各地方民歌、小调,而对于戏曲、曲艺的接触和演唱少之又少,而专业的声乐学习却对雷歌几乎不触及。于是在粤西地区的高师声乐学习者的培养过程当中,便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越来越多的专业声乐学习者对于雷歌不闻不问,或是将其宝贵曲目束之高阁,从而使得雷歌这样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只能够在乡野地头或是婚丧嫁娶时小范围的演唱,而无法使之广泛流传;其二,由于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演唱中外艺术歌曲、创作歌曲和歌剧咏叹调,而对于充满浓郁乡土气的雷歌充耳不闻,甚至将自己置于“专业”演唱者的位置,从而排斥对于雷歌的演唱和学习。然而,当声乐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群众文化舞台后,其所演唱的曲目又显得不接地气,远离当地文化和当地群众的审美趣味。事实上,雷歌在雷州方言区的传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现雷州市原名“海康县”,建制于秦朝,岛上原住民为百越少数民族。自东晋开始闽南地区的汉族人陆续迁入,一直到唐代贞观8年,汉族人陈文玉成为首任雷州刺史。在《海康县续志》的记载中就提到宋宁宗在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雷州学教谕李仲光撰写的《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记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之句,可见在我国宋代已有雷州歌。在清末时期由雷州人所编写的《杂字》当中也有“雷州歌谣,八百年号”的记载。以此,便可足以证明雷州歌在宋代已开始盛行并广为传唱。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这样说:“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1]实际上,这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四性原则”金铁霖教授早在1986年构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时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声乐学派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先后经历了“学堂乐歌”“土洋之争”“三种唱法划分之争”和“唱法科学性之争”等数个不同的论证阶段,争论的核心问题为:哪种声音才能代表中国,哪种唱法最符合中国语言体系和体现国人审美需求以及中国人的神韵与气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在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进行不断思考与深刻反思,如何能够将本土元素、民族元素与科学的唱法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并吸收大量民间宝贵的“接地气”的音乐素材,又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学以致用,演唱更多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歌曲,为更广泛的欣赏人群带来审美愉悦与美的体验。笔者的工作教学单位位于粤西雷州方言区,因工作的特殊性,可接触到大量雷州方言的歌曲和音乐作品,遂想到要将雷歌演唱当中的歌唱发声、身段表演以及情感表达等特点与西洋传统唱法的科学性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于雷州方言区声乐演唱者的教学之路。雷州歌是集音乐、表演、说唱等艺术于一体的一种地方曲种,表演者在舞台上通过声音、神态、表情和手势等表演元素,将所演绎的内容生动具体、活灵活现的展示给观众。雷歌的演唱注重营造意境,讲究演唱技法,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情真意切的情感抒发与错综复杂情节表达使得演唱淋漓尽致。在雷歌的韵腔方面,亦曾出现过众多韵脚,最多达34种。后经改良合并,直至上世纪90年代,根据雷歌演唱和雷州方言发音的实际情况,最终合并为17韵,而不同的韵音亦可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内容。[2]雷歌创作的基本特征则为: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节奏明快。通常每首4句,每句7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韵(雷州音乐),第二和第四句的第4个字通常为阳平声,这种接近七绝的格律,使得歌者的演唱琅琅上口。演唱过后,亦可为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由于大部分雷歌的声调较低,闭口音的字与平声发音的字居多,因此构成了带有浓重鼻音和厚重胸腔混合共鸣的声音特点,加之声音上行较为明亮,口型、字调和音位与雷州方言紧密结合,加之美声唱法的全通道气息支持和共鸣,便极易形成演唱的独特韵味和色彩。

三、总结

以此,笔者认为在雷州方言区域的声乐演唱教学过程当中,既要注重演唱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更要注重教学曲目风格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使声乐演唱的教学在具备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歌唱者规范而又具有独特演唱技巧与风格的普适型范式。

参考文献: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44.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55.

作者:高京伟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