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声乐教学因材施教新模式构建

声乐教学因材施教新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音乐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因材施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要求老师根据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的差异,比如在嗓音条件、学习的接收能力、自身的文化基础等各方面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综合考虑这些差异因素,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能够相互兼顾,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声乐教学因材施教新模式构建

一、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

在声乐教学中,其实最重要的也就无非两个字“教”与“学”,这两点是声乐教学最关键的内容。“教”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唱”,主体在于教师,学生是作为个体学习者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学”指的是学生的“学唱”,学习演唱的技巧和知识,从而能够掌握专业演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身对于学习有一定的主导作用,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比较注重教师的“教”,在课堂上注重教师在整堂课程中的授课能力,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能力。在长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演唱水平却没有提高。这就是单纯“教”与“学”的弊端。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否认这两者任何一点的重要性,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教学中的“教”的成果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声乐教学不应该一味停留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学唱能力,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找到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材施教”

在我国古代就提出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它指的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关注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之间在个性、学习能力、文化基础等情况的不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全面发展。在声乐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嗓音条件、学习的基础、声音的特点、文化背景等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需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声乐教学中,不会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完全适用于所有人,要保证学习的效果,就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该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嗓音的差异。嗓音的不同是与生俱来的,是客观的条件,并不能够依靠我们的意志来转变,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嗓音的差别,根据学生嗓音的不同,选择适合他的演唱曲目和演唱风格[2]。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学生的个性不同,造成了在演唱风格上的不同,教师应该正确的看待不同的演唱风格,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从而形成更加适合学生的演唱风格。最后,应该尊重学生音乐素质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因为生长环境、学习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安排适合学生的课程及内容,从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3]。

(二)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教师应该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不是才华出众的某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并不是只针对某一个具有特长的学生,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特长生、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因材施教的最初目的。因材施教面对的应该是普通的学生群体,在教学中,不仅能够让精英学生变得更加出色,同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学生,也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因材施教需要改进考核方式

在当前的声乐教学中,对于其教学成果的考核方式大多数的学校都是通过学生在舞台上进行独唱表演,教师进行打分的形式,考核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改变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过程中,也应该改进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并不能完全展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的改进,我们可以通过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与最终的考核的方式相结合,最终的考核也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从而能够深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三、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4]。

(一)转变教学理念

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分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要教师教学能力强,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这样的想法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积极的融入,改变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的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积极性。

(二)改变授课方式

声乐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当前,大多数的授课方式都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帮助教师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也是十分有利的授课方式。但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存在的弊端在于,对于具有共性问题的学生,教师需要把问题重复讲很多遍,这会增加教学的教学压力,同时浪费了授课的时间。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授课方式,针对共性问题统一讲解,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很大的好处。

(三)准确发现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重要的是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特点,然后才能够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准确的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能够分析出学生的演唱水平,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做出具体的安排,同时还能够了解学生的短处和缺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扬长避短。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建立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样的,对于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建立,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包括教学的理念、教学的计划、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的落实条例等这些问题。通过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障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5]。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声乐教学的分析、因材施教应遵循的原则、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到一切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因材施教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J].河北大学学报,2015,(06):114-116.

[2]郝一彤.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方法的先关研究[J].华北教育学院学报,2015,(08):114-115.

作者:段凤琴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