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蛇伤防治三级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蛇伤防治三级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蛇类资源需求增加以及养蛇业的发展等,蛇伤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仍没有形成完善的蛇伤防治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蛇伤防治管理需包含几个部分:蛇伤质控管理体系、蛇伤救治体系、蛇伤预防体系。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展开探讨,为推进蛇伤防治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蛇咬伤;预防和治疗;蛇伤管理;体系建设

1蛇伤防治管理体系建设目的

全世界约有蛇类3300种,我国有210多种,其中毒蛇类57种,剧毒蛇类10种。在各种有毒动物导致的人类中毒病例中,蛇类占首要地位。全世界约有1/3人口受到毒蛇咬伤的威胁。泰国、印度等国家的部分地区蛇伤发病率可达3%。中国蛇伤发病率一般为0.3%,个别高发区可达3.3%,每年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多达10万人以上[1-2]。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蛇制品需求量的升高、养蛇业的发展等,蛇伤发病率逐年增高[3-4]。目前,我国仍没有形成完善的蛇伤防治体系。因此,全面提高我国蛇伤防治能力,推进基于中国国情和需求的蛇伤防治管理体系建设至关重要[5]。

2蛇伤防治质控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的蛇伤防治质控管理体系在蛇伤医疗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6-7],但实现体系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组织机构的统筹规划,包括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分责、优化救治流程、强化质量评估、现代医疗信息化建设等[8]。

2.1成立省级质控管理中心

(1)牵头制定救治方案:2018年12月,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专家组共同制定了《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这份适合我国国情的蛇伤救治指导性文件,较好的帮助临床医生确立了蛇伤救治的标准治疗方案[9]。因此,省级质控管理中心应承担制定救治方案的重任,使各救治分中心、救治点获得标准化的救治策略。(2)保障标准救治方案的实施:质控中心应随时实地考察,了解各分中心的人员培训、标准救治方案的实施情况。(3)强化质量评估:省级质控管理中心负责对区域质控管理中心提交的汇总审核结果进行督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整改[10]。(4)完善医疗保险系统:增加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尤其是针对高风险地区、高风险从业人群的商业保险,以此缓解蛇伤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消除后顾之忧[11]。

2.2成立区域质控管理站

对各蛇伤救治分中心及蛇伤救治点进行定期考核,考察医护人员救治水平、救治流程实施效果、病例整改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2.3成立院内蛇伤救治委员会

各分中心及救治点应在院内成立自己的蛇伤救治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定期考核,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制定规划并提出发展建议;每月对接诊患者进行汇总讨论,针对中心运转的每个环节进行讨论并加以改进[12]。

2.4加强体系信息化管理

(1)各级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建设[7,13],包括网络平台的防治宣传、将病人诊疗信息电子化(填写病人基本信息以及诊疗要点,并提交至管控中心)、网络平台医护人员反馈界面管理、网络平台患者反馈界面管理[14-15]。(2)相关科研单位及实验室一同加入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将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实验结果及时信息分享,为制定管理制度、优化救治流程提供参考。

3蛇伤救治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各省市县已建立多个蛇伤救治中心、蛇伤救治点,但仍然存在覆盖率不高,运作模式、管理机制、实际效果差别较大等不足,蛇伤救治体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落实[10-16]。

3.1省级救治中心建设

(1)对本省蛇伤特点及流行病学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2)定期开展蛇伤学习班,强化专业培训,并与区域蛇伤救治中心及县级救治点医护人员共同学习蛇伤防治前沿指南,分享防治经验[6]。(3)接受来自各区域救治中心及县级救治点医护人员的进修学习工作。

3.2区域救治分中心建设

(1)区域救治分中心为救治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承担救治中心的桥梁作用[11]。完善区域救治分中心首先要强化自身的建设,定期更新前沿方法、积极开展中心人员专业技能培训。(2)与救治点建立蛇伤救治医联体,实现蛇伤病人的正确分流与流畅转送,接诊来自各救治点的危重患者。(3)定期对各救治点进行工作指导,包括为救治点制定简化的救治流程图、强化训练专业技能、协助开展蛇伤防治宣教工作。(4)接受来自各救治点医护人员的进修学习工作。

3.3县级救治点建设

基于目前蛇伤流行病学调查,县级救治点往往是蛇伤救治的“守门人”,大部分农民群众被蛇咬伤后,因缺乏蛇伤防治意识,不能及时就医,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完善县级救治点建设,保证救治点救治水平,才能更好守住蛇伤救治的黄金时间窗。(1)提高县级救治点医护人员医疗水平,根据简化救治流程图,做到快速诊断、迅速反应、对症“下药”[17]。(2)救治点医护人员定期前往区域救治分中心进修学习。(3)目前许多县份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的情况[16],因此,完善相应的救治设备,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才能提高抢救能力。

3.4加强医院与民间蛇伤救治团体的沟通

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在我国蛇伤高发地区有不少民间蛇伤救治团体,在蛇伤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经验,部分蛇伤患者被蛇咬伤后可能会第一时间选择去寻找他们的帮助。因此,加强与民间蛇伤救治团体的沟通与合作极为重要,对于提高蛇伤诊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4蛇伤预防体系建设

近年来,蛇伤事件频繁发生,被致命性毒蛇咬伤后,守住“黄金救助时间”尤为重要。“第一反应人”及时有效的施救,往往可最大限度降低伤残率[18-19]。因此,重视“第一反应人”在蛇伤救治时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第一反应人”的蛇伤救治知识的科学普及,为后续高质量救治效果提供了保障[20]。

4.1科学普及蛇伤防治相关知识

蛇伤防治工作是一场全民参与、不断改善、持续发展的活动。通过开展公益医疗技术输出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使全民增强蛇伤防治意识、提高蛇伤应急救治技能[21]。(1)定期开展讲座:由蛇伤救治分中心挂牌医院推选优秀讲师,定期到各个救治点开展讲座[6],并在救治点医生的配合下,将讲座深入到校园、乡村,争取做到讲座普及最大化[22]。(2)志愿者活动:从医学类高校及医院选出优秀志愿者,协助开展志愿者活动,分发蛇伤防治专题宣传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加深民众对蛇伤防治概念的了解。(3)新媒体宣传: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无法集中讲座的偏远地区,新媒体成为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蛇伤防治知识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13],“互联网+医疗”技术是补短板、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解决方案[23]。通过自媒体,开展蛇伤防治网络小课堂、蛇伤病例推文,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实用的特点,使蛇伤防治更为普及[14,24]。

4.2重视高风险人群的强化宣传

根据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蛇伤人群占比最高的职业人群为农民和蛇类作业者[3,25],因蛇易出没在山间、田林,增加了农民受伤机率;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蛇毒和蛇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养蛇带来的利润使得我国养蛇人员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养蛇人员被咬伤或被毒液伤害的机率,养蛇户也成为了蛇伤的高风险人群[26]。为了加速开展蛇伤防治工作的进展,重视高风险人群的强化宣传也就至关重要。除上述讲座、志愿者活动、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外,还应与蛇作业者建立紧密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捐赠相应的急救设备,邀请蛇类作业代表前往医院参观救治工作,充分学习急救应急措施。

4.3提高基层一线蛇伤防治水平

为守住黄金救助时间,“第一反应人”正确的处理措施成为了第一道防线;为最快得到正规治疗,患者往往被送至当地医院,因此基层一线医院的防治水平便成了第二道防线。增强基层医院蛇伤防治意识、完善基层医院蛇伤防治体系、提高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治水平,都为成功守住第二道防线做了保障[17,21,27]。(1)上级医院协助制定规范的防护、救治流程,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培训[28-29]。(2)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救治中心挂牌医院进修学习。(3)积极参加蛇伤防治的相关会议,学习前沿理论知识,通过他人大会病例分享获取更多蛇伤防治经验。

作者:林起庆 宋丽 王威 李其斌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