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公平下的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下的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前提,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文章基于教育公平的视野,首先分析了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其次提出了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包括学校方面的对策、教师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目的,而且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强健体魄、坚毅向上性格形成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我国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差距,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打破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实现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实现对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不懈努力使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城乡小学体育教育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与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体育设施、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就体育设施来看,城市小学大都有标准化和宽敞的体育运动场所和丰富的体育用品,以及防护措施上也较为完善,而乡镇学校则相对较为缺乏,尤其是在场地的规范性上有待提升,在体育用品、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尽管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但又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对先进的体育设施性能掌握不熟练,而且在教学中很少使用。例如,体育多媒体教育系统,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播放课件的设备,而忽视了其多元互动的教育功能,加上有的乡镇体育教师根本就没有做课件的习惯,导致先进的设施被荒废。再加上乡镇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时候体育课被其他课程挤占。而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体育课程就是浪费时间,将体育课作为消遣和娱乐课,忽视对体育深层次的理解。由于场地不完善、教师能力不足、学校不重视、学生忽视等,导致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地实现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城市小学在资金、人才、理念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使得城乡小学体育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地方甚至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量的农村学生走向城市小学,而乡镇学校的人数少得可怜,继而使很多乡镇学校在这方面的差距变得更大。例如,笔者所在的地区,全县28所小学,有8所在县城,但其余20所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到8所学生的一半,再加上师资力量的缺乏,使得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巨大的阻碍[1]。

二、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思路,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全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特殊群体教育权益。第二,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着力破解乡镇小学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难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志愿者来校任教,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加强对体育教育设施的投资,注重体育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具体是从县教育局、财政局争取专项资金,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完善,切实提升乡镇体育教师的待遇,尽可能地留住人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借助国培计划强化教师培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加强与帮扶学校的学习,目前,很多地方为了缩短差距,开始注重边远地区的支教工作,但支教教师大都是以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为主,体育教师较少,需要在这方面帮扶学校,加大帮扶力度,并从定向师范生中签订意向合同,为学校体育工作地开展储备专业人才[2]。如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打破城市、乡村界限;引导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城市学校帮助条件较差、发展滞后的乡镇学校办学,开展校际“联姻”,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教师方面的对策

教师可以和城市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加强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尤其是在实践上的互动,能更好地找出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并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例如,城乡各选一个年级中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对调,城市学生进入乡镇小学上体育课,乡镇学生进入城市小学上体育课,对学生就城乡体育教育差距方面进行调研,结合调研结果,有针对性改进和优化,能促进学生对其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使差距缩小。

三、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教育公平的视野,以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目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但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未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玲萍,胡琼.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新课程(中),2016(10):28.

[2]陈正云,杨远芳.刍议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新课程(小学),2015(2):16.

作者:吴雯 单位: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