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摆手舞在舞蹈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摆手舞在舞蹈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1摆手舞的基本形态及动作特点

摆手舞又称舍巴,是土家族人生活、文化和历史的精髓呈现,整个舞蹈伴随着扭转、屈蹲等动作组合,同时松紧交替的肌肉需要上下肢的配合协调,对舞者身体协调能力要求及高。从其分类看,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的规模较大,多者千万人,主要用于大型祭祖活动,一般会每三至五年举办一次;“小摆手”规模较小,参与人数也少,多以表演农事活动为主,一般一年一次。无论是“大摆手”还是“小摆手”,其主要伴奏乐器均是土锣和堂鼓,且有着丰富的曲牌,整体节奏轻重分明,声音洪亮。整个舞蹈所表现出的特点既有有艺术类舞蹈的特征,又兼具娱乐性和体育性。

2摆手舞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舞蹈是一门艺术,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多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摆手舞就是这样一种舞蹈,它所反映的是土家族人在生产生活中的现实状况,例如,“打蚊子”“梳头发”这些舞蹈动作反映了土家族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挽麻团”“结棉花”等舞蹈动作反映了土家族人勤劳朴素、团结互助的品德。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学习摆手舞,可以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从中汲取民族精神。(2)有利于培养民族审美。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形态极具欣赏价值和感染力,蕴藏着土家人的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是帮助学生形成民族审美的有效载体。在动律和韵律上,其特点是不管舞义如何变化,动作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整个动作线条流畅、自如大方,体现出简洁、整齐的形式审美;在音乐上,其虽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但加入了大量的人声念白,表现强烈的欢乐情绪,极富韵律感。这些都体现了土家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向人们展示了其特有的审美情趣。(3)有利于创新传统文化。摆手舞在高职舞蹈课堂中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其在产生、发展、流传至今的过程中不断沉淀与更新,形成了良好的面貌,赋予了舞蹈教学以更加丰富的内容。鉴于当前的摆手舞正面临着动作失传、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危险,高职舞蹈课堂中对摆手舞的教学能够实现对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3摆手舞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路径

3.1做好课前铺垫

任何枯燥乏味的课堂都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民族舞蹈教学也不例外。作为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组成形式,摆手舞的学习与推广除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舞蹈动作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舞蹈内在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爱上对摆手舞的学习。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准备成为必然之选,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通过有效途径收集土家族及土家族摆手舞的人文、民俗、宗教等背景资料,让学生在探索与整理中对摆手舞形成初步的认知。接着,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有土家族特色的摆件、物品,或者准备一些土家族摆手舞的音乐、舞蹈的视频等,借此向学生展示摆手舞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从身体到情感、由表面到内在对摆手舞充满热情和期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参与到摆手舞的学习与练习中。

3.2保留原生态精髓

摆手舞多是以大型歌舞形式完成的,虽然动作简单易学,但对于常规的教学难度极大。这给高职舞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突破困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摆手舞进行改编创新。其一,动作的原生态。摆手舞是群众性参与活动,其整体动作较为简单,队形变换也不够丰富,即便如此,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也要尊重这样的原生态,尽量保留其原有动作,让其中的民俗风味得以延续。其二,队形适当变化。课堂学习中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所以摆手舞的队形要改变为适于二三十人表演的舞蹈方式。其三,注意身体的协调统一。摆手舞教学应舍弃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等基本动作的训练,让学生的身体各方面达到协调统一。

3.3拓展各种教学方式

教材是学生学习摆手舞的基础,所以将土家族摆手舞编入教材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的保障。向全校学生推广摆手舞作为选修课程,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将摆手舞研究应用到摆手舞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摆手舞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摆手舞的传承与研究。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民间摆手舞传承人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介绍摆手舞的历史渊源、活动特点、表现形式、基本动作等相关内容,或者定期邀请专业摆手舞教师为师生传授摆手舞,让师生双方都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摆手舞,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传承意识和传承行动。

3.4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摆手舞是一个能够愉悦学生身心的形式,也是学生自我认同的催化剂,其独特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所以,摆手舞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探索和合理定位。其一,充分利用摆手舞的开放性。摆手舞舞场多为同心圆队列,不仅有利于凝聚人心,还有利于保持队列的动态开放,让参与者可以随时加入,如此便给了学生更大的参与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参与其中。其二,充分利用摆手舞的组织形式。摆手舞的结构表现出有序化的特点,跳得最好的往往在里圈,后来者多在外圈。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探索,并对自己形成一个合理定位,从而更好地参与进来。

3.5强化实践成果展示

摆手舞的学习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有了理论的支持,还要有实践的强化,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并对摆手舞进行有效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助力摆手舞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展示平台,进行舞蹈成品展示,让学生形成对舞蹈的热爱。比如,“四月八”是庆祝土家人脱离险境的日子,“三月三”是土家族的情人节,这些都可以作为学校活动的选项,结合具体的节日开展相关的摆手舞比赛,并由学生担任比赛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促使他们在积极的组织和参与中了解和认同摆手舞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另外,学校还可以将摆手舞知识竞赛引入舞蹈教学中,以摆手舞作为主要的比赛内容,或者组织摆手舞文化节,或者在比赛中对摆手舞的动作与内涵情感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摆手舞的独特魅力,提升摆手舞的文化传承效率。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与比赛强化,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土家族摆手舞,这不仅是摆手舞得以传承的跳板,更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份技术能力,面临竞争时也将更显优势。

4结语

发展原生态民俗文化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责任,也是舞蹈工作者所担负的教学任务之一,必须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形式与内容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与发扬。鉴于高职舞蹈教学在传承摆手舞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越性和不可推卸性,学校及舞蹈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摆手舞的教学在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中的细节之处着手,做好课前铺垫、保留原生态精髓、拓展各种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成果展示,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文化传承,如此才能让学生深刻、准确地认识摆手舞,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价值,展现其魅力,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使今天的舞蹈教育走上“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喻佳.试论高职舞蹈教学中土家族摆手舞的教育功能[J].艺海,2016(6):100-101.

[2]汤艺.谈土家族摆手舞如何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中[J].大众文艺,2018.438(12):203.

[3]黄莉.土家族摆手舞的教学创新尝试[J].戏剧之家,2017(23):168.

[4]汤霖霞.整合摆手舞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艺术素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1):90..

作者:蒋一苗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