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危机管理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究

危机管理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究

当前时代,我国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经历着产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阵痛,持续升级的国际矛盾也愈发显现出纷繁杂乱的态势.高校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与各领域后备发展力量的聚集地,受到各方关注,因而基于危机管理视角对高校发展建设进行审视十分关键.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依托,影响各专业学生从而影响世界的平台,其具有极高的政治优势不言而喻.在危机管理视角下,高校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的意识引领作用,能够切实降低社会危机的发生概率,消除社会变革过程中各行业的紧张氛围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高校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途径进行探索,精确地总结出危机的产生与激化因素,从而针对各项因素不断深化思政教育,为社会良好运行奠定思想基础.

由文学禹与韩玉玲共同编写、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一书,从时展的各方面变革讲述了高等教育思政教学的创新模式与途径.作者在该书中对不断变革的世界形势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我国的复兴历程及其对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该书深入介绍了思政课程之系统构建与本质内涵,指出思政教学建设现状已不符合当前时展的要求,基于当前思政氛围与技术手段提出了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从思政教学的体系建设出发对其途径扩展进行了科学指导.全书内容合乎新时代的思政建设要求,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特点提出了思政教学与培养改善新举措,完成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模式建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强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当前,高校与教师虽将思政实践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范围,但思政教育仍存在诸多发展缺陷.在危机管理视角下,高校并未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相关因素,在危机管理的实践操作中也未利用思政教育的引领效果发挥正向作用.高校师生在危机管理方面未能体现思想意识主动性与个体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决策与践行方面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包含教师在内的思政教育工作群体的工作方向定位不准.这对思政教育的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氛围的营造.

因此,高校需依据上述情况进行针对性改革完善,切实利用思政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弥补行政工作缺陷,从而增强高校的危机预防与应对能力,建设和谐稳定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一方面,在思政教育中充分融入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师生的危机管理意识与能力.高校管理人员作为直接对高校产生影响的教育者,可以运用自身职权对危机进行决策.其应通过深刻的思想政治学习增强自己的危机管理意识,以系统理论武装自己,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校内所有人员都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高校应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将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转化为自我保护、独立解决问题的现实本领,从而在最大范围内避免危机的产生,保障高校的稳定运行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构建严密的危机管理体制.高校需在日常工作与教学中突出思政教育的警示作用,通过对社会时事及各项矛盾的准确分析,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挥学生群体中党员的力量,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与感召,有效预防危机的产生.同时,高校应将危机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必备模块而非偶然事项进行操作,将高校各部门工作与危机管理相应部分进行结合,以思政教育手法进行协调推进,明晰各部门与各岗位的管理责任,通过严密的制度体系规避权责不明引起的推脱现象.高校应将危机管理成效纳入各院系考核体系,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校内危机管理制度建设.

此外,高校应明确校园意识形态建设主体的地位,加强对于信息传播及思政动向的带动与监管工作.信息网络时代消息传播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信息的接收与审核极为重要.面对社会新闻时高校应进行合宜的表态,带动学生对社会时事进行正确的讨论与发声.高校应建立顺畅的信息上报机制,使紧急事态能够得到迅速关注与处理.可通过学生会、校园群等平台密切关注校内动态,对于涉及学校的应当及时予以回复解答,避免不实信息扩大传播,引发学生恐慌造成名誉危机,影响学生与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对外沟通能力应得到高度重视.高校面对社会公众或上级部门发表言论时要严肃诚恳、实事求是,避免自身情感倾向对官方态度的影响,使发声具有公信力与正向影响力,促进高校与学生的思政水平提升.

在危机管理视角下,高校之思政教育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校应将部分思政建设精力于自身的整体意识形态建设能力与课堂之外的教化引领活动中,有效促进校内师生危机意识的建立,从而使其不断端正自身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尽可能避免、有效解决危机事件,保障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陈小渊 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