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与教学方法

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与教学方法

一、外国诗歌

1.情感美。以诗歌《致大海》与《我愿意是急流》为例。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如此,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会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其原因不但是作品中文辞的优美,而且是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炽热而深厚的感情。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的时候,要注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的碰撞,让学生与教师、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时刻牢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的职责。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年轻的时候,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很深,因此写下了歌颂自由民主,反对暴政的政治抒情诗。他长期与大海进行心灵的交流,并且把大海看成是一种自由的象征。当他即将离开奥德赛、离开大海的时候,内心忧郁而愤激,最后在一个叫米哈伊洛夫斯克的村子完成了《致大海》。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大海称作是第二人称的“你”,把大海视为最亲的朋友,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激情和内心的离愁别绪。在诗人普希金看来,大海本身具有着自由而又奔放的美感,它以悲伤而忧郁的情感呼唤着临别的诗人。作者在情感上自由、奔放,与大海融为一体。这首诗中流露出来的高尚而美好的情感,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十分有帮助。

2.哲理美。西方人比较理性,喜欢探索哲理。“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绝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这是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曾经写到的一句话。的确如此,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真谛。西方的诗歌之所以感人,还有一个原因是诗歌“理中带趣”。以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为例,这首诗表面看似仅仅是写景,仔细品味,才知道它不仅仅是抒情或者是写景,风格柔和细腻、精致优美,其中还包含着让人回味无穷的韵味。草莓是这首诗的诗眼,深刻理解草莓的内涵与外延是欣赏这首诗的关键。篱笆那边的“草莓”那么鲜美,诗人回想起爬过篱笆去摘草莓但是又担心父母责备的纠结。在作者经历人生孤苦与情感上的挫折之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回忆过去。草莓代表着隐秘与期盼,篱笆象征着不被传统接受的规则、道德。这是人类思想斗争的体现。不同阶段的读者对这首诗会有不同的感悟与体会。教师在讲授这首诗的时候,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从诗歌表面含义外延到诗眼“草莓”的理解。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生旅途中的期待与社会固有规则的矛盾,从而产生共鸣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这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外国小说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文学体裁,它是通过描绘人物、情节、环境去表现社会生活。与其他问题相比,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性”的真实。不同小说的时代背景、创作方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也不相同。下面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1.人物形象上的审美价值

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最大的特点就是恐惧。现实生活让他感觉到非常不安,只有禁止的东西才会使他的内心感到踏实,相反,没有禁止的事物会让他怀疑与感到不安。他的口头禅是“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个特殊的人物,实际上也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人,深刻地展现了人类的劣根性,即害怕接受新事物,逃避、谨慎、屈从。教师在讲授时要细致地分析人物,让学生从反面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从而帮助他们端正人生观。

2.情节设计的审美价值

小说的情节是属于小说三大要素之一。它是以设计故事情节去表现主题的。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小说中,作者是这样设计小说情节的:作者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追求奢华富贵的生活而命运坎坷的悲剧,先是写女主人公从逆境到顺境,笔锋再转入逆境。然后从波澜起伏中,突出玛蒂尔德的悲剧。作者在小说结尾处,描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遇到故人,得知项链其实是赝品的真相。小说戛然而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整个情节设计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震撼力,使得学生会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

三、外国散文

散文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等并列的文学体裁。散文的审美特征是语言精当,情景交融,形散神聚。外国散文与中国散文的不同在于,外国比较注重思辨,阐释哲理,抒发情感;中国的散文比较侧重议论与抒情。以日本作家青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语言上,意义十分深刻。文中写道:“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好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如果手臂是完美的,它也只是特定的形态,但是如果残缺却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所以在艺术上,维纳斯失去双臂,这也是一种残缺美。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深刻与魅力。同时要注重品味散文语言的思辨性,挖掘在思辨性背后的民族心理,从而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思想上,作者青冈卓行别具匠心,运用他独特的艺术敏感,从残缺的手臂中充分地发挥想象,歌颂了残缺的美丽。与别人不同的是青冈卓行看到残缺的魅力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美。青冈卓行带给我们浓烈的美味,他的散文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这种不一样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外国戏剧

戏剧是世界艺术中最古老而悠久的一种艺术。它分为三类:悲剧、戏剧、正剧。尖锐的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的动作是戏剧的重要特征。在戏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外国语言与中国语言的风格差异,所以在品读戏剧之前,要安排好教学的层次,掌握作品的主题。

1.外国戏剧的悲剧美

以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对于“悲剧”一词,鲁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中通过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而献身的悲剧,给读者展示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罗密欧与朱丽叶非常相爱,但是两个封建家族有世仇,两位年轻人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但是两位年轻人并没有顺从父母的意愿,宁可付出生命也要与对方长相厮守。戏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悲剧作为结局,带给一代代读者强烈的震撼。教师在教授这部戏剧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去认识人生最残酷的一个方面———死亡,同时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命。

2.外国戏剧中的荒诞美

荒诞是西方20世纪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文学的审美特性之一就是荒诞性。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为例。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思想背景是人类处境的荒诞与痛苦,设计了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埃斯特拉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做的一件事就是等待戈多。“戈多”是剧中两位流浪汉的希望与救星。他们在台上递帽子、取帽子、唱歌、讲故事等,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一切的荒诞才是两位流浪汉内心痛苦的标志。这种以荒诞性为主题的作品意义在于激发读者去正确对待这种荒诞的生活,反抗这样的荒诞。教师在讲授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的美与丑,激发他们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五、结语

总之,在外国文学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运用外国文学作品中展现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师范类的院校更应该对学生的审美教学引起重视。用外国文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世界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也要在平日中不断积累、掌握外国文学中的审美教育技巧,自觉承担起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教育。(本文作者:沈明煊、张茂军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