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理想国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探索

理想国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探索

摘要: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教育存在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欠佳,教学效果不明显,师资力量薄弱等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从《理想国》中提炼出的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改革中,得出了“创新就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让教学方式适应自然规律;结合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就业教育的阶段性,实现就业全过程育人;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启示。

关键词:《理想国》;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教育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视为西方公民教育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通过对构建理想城邦的论述中也展现了其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而现代西方教育也深受其影响,《理想国》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之处。

1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较为强劲,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就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整体而言,存在学科建设起步晚、缺乏经验、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这其中,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教育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1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过程循规求同

纵观国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教育方法,绝大多数都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为就业应该提前培养的实践能力,在此教育方法影响下,严重束缚了该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在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教育过程中,任课老师大多“循规求同”,在一个对学生创意思考、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中,学生的自我发挥与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没有很好地整合、利用好专业课教学细化内容,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无法较好地发挥所学之长、规避存在的短处,在就业过程中很难凸显中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1.2专业方向设置尚不完善,缺乏灵活性

就专业方向设置而言,大多数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往往采取参照其他专业设置、建设的传统教育经验,而忽视了及时针对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没有适时地调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向设置。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涉及经管、传播、艺术等多门学科的跨学科专业,同样,就业市场所需要的也是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有的侧重传播,有的侧重艺术,有的侧重经管,然而,对于文化产业各行业的专业方向侧重还有所欠缺。当文化市场对网络游戏开发、文化项目策划推广、原创动漫制作等人员有相应需求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向设置不完善,从而导致专业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所需的实干型人才。

1.3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欠佳,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课程大多开设在毕业之前,这让就业教育的对学生毕业季求职起不到实际的帮助、引导作用。如此的就业教育时间段安排虽然考虑了为毕业生提供一些有关面试技巧、签约注意事项等帮助,但是诸如学生就业准备过程中的专业能力培养、求职方向的分析与指导等核心环节没有真正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虽然不少高校也设置了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服务部门或者咨询中心,但是涉及的面较窄,无法很好地全方位覆盖到所有在校生。其提供的就业教育也没有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部分就业教育缺乏“服务学生”的精神与理念。

1.4就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时间不长,作为一门“新学科”,无论是在课程内容建设上还是师资队伍搭建上都还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而言,担任该专业就业教育课程的绝大多数老师缺乏文化相关领域工作实务经验的积累。作为与文化实务、文化市场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应该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机会能够接触到文化实践工作,但由于具有这些相关领域实务经验的教师队伍构建不足使得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2《理想国》对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仍在不断探索摸索中,结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提出的相关教育思想,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教育的改革得出一些启示。

2.1创新就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让教学方式适应自然规律

担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文化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地区在支持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教师只有将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及变化情况了然于心才能让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更趋合理化,以教育内容匹配就业需求为宗旨,更好地开展就业教育各项工作。柏拉图最早发现了游戏的巨大魅力,提倡“寓学于游戏”之中。其实,在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教育中同样可以发扬这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育精神,尽全力克服目前广泛存在于学生、教师甚至整个社会中的违背教育本质的功利意识,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创造力。在开展就业教育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整体效果得以实现。

2.2结合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

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灵的并行发展,是集个体的智力和审美发展于一体。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不仅应该学习涉及专业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道德品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这是市场对于该专业因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标准。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除了专业课老师要负责教授文化史论、经管理论等基础知识,对于就业教育的教师而言则要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任,以极强的教师使命感开展备课、教学等工作,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特点,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

2.3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

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其思想动态极有可能受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状态,适时加强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启发与引导。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哲人王”的概念,而掌握辩证法是培养哲人王的关键一步,据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同样可以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运用这样的哲学方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2.4注重就业教育的阶段性,实现就业全过程育人

尽管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公民的教育可以分为幼儿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将这种教育应该分阶段进行的理念运用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过程中同样是有益的。如果将学生在高校期间的总计时间当作一个阶段,那么就业教育应该合理并且较为科学地分配、规划这些教学时间,让就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就业教育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应该包括毕业后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聚焦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应该针对本专业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等,形成分阶段、有计划的就业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情况,可以尝试为每个学生建立动态观察的就业档案,不断关注学生每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对其职业规划适时进行引导,也要鼓励学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个人的就业目标和状态。

2.5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就业教育应该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各部门的教职工都可以加入就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在接受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培训后,共同组成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行业政策水平较高、专业能力过硬的就业教育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整合多方资源,呼吁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给予高校就业教育足够关注度、支持度以及配合力度,全社会全方位形成一股合力助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工作。负责就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网络等资源,主动向企业取得联系,为在校生获取更多就业机会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让学生能够正确清晰地认识自我,积极乐观地融入就业的大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这反映了其就业教育工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反思并总结这些缺陷,将《理想国》中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运用到就业教育过程中,为解决难题提供了一些方向和思路。综上,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改革既要创新就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还要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不懈努力。

作者:雷为尧 张馨宇 孙小秋 单位:西华大学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