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葛兰西文化理论启发

葛兰西文化理论启发

一、科学理解葛兰西文化理论的基本涵义

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葛兰西认识到革命前俄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差异性,无产阶级在西方的革命方式,不应该完全照搬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应该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特点,构建适合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他理性分析无产阶级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原因,提出了葛兰西著名文化理论,即文化领导权思想,就是指统治阶级的国家通过非暴力的意识形态的控制,通过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定向与灌输,使被统治阶级自觉自愿地接受奴役和统治。[4]这表明无产阶级在其革命或执政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其文化理论在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才能取得胜利。其科学内涵具体从以下三方面阐释:首先,市民社会理论,即“‘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一个是‘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层面在统治集团的‘直接统治’或命令是通过国家和‘司法的’政府来执行的。”[1]可见,在有着高度发达的市民社会,在发育水平较高的市民意识的参与下,市民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它既可以涉及到大众的经济生活领域,又可以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领域;通过其固有的大众文化传媒方式,将其意识形态思想,逐渐渗透到大众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其次,阵地战理论。即无产阶级通过持久的正面宣传和不间断的渗透宣传两种方式进行,一方面持久的正面宣传就是指无产阶级可以采取一定的暴力手段,必要时可以直接对资产阶级的政权进行颠覆性的进攻,以必要的进攻声势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另一方面不间断的渗透宣传就是应用各种手段和载体,在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将无产阶级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实质,不间断的渗透进社会公众的私人领域,不断蚕食其他社会观念的领地。再次,知识分子理论。他认为“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就是没有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就是没有组织的”。[2]他把知识分子分为两种形式,即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前者实际上是以各种方式同特定的社会集团发生联系所产生的知识分子。后者是能够将群众实践活动提出的原则和问题加以研究并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同这些群众组成一个文化的和社会的集团的知识分子。因此,葛兰西文化理论,即文化领导权思想,包含着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活动领域,阵地战和游击战的实现路径和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理论宣传和生产阵营,从这三个维度来把握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应对葛兰西文化理论进行合理扬弃

葛兰西的文化理论思想指出统治阶级不只于借助强制手段就能使大众意识重新构造,即用一种新的主流意识和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去影响大众、让大众接受。当前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接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扬弃:一方面,葛兰西的文化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意识形态的文化领导权,但不能片面夸大文化领导权作用。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些先进的传播媒介在给我国经济等领域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为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使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来了我国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快速转型,引起利益关系的重新确定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是我们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该立足我国实际,在坚持理论与实际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对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进行辩证的把握。另一方面,葛兰西的文化理论指出,教育领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领域,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我国当前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界领导人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青年学生还比较脆弱,时刻受各种不利于青年学生成长信息的困扰,使他们迷失方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因此,应该积极营造“家庭”“学校”“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宣传模式,克服信息媒介宣传的缺点,增加宣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适当的形式和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党校以及国家行政学院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培养新一代马克思主义人才。再一方面,葛兰西的文化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在宣传其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应通过其持久的正面进攻和不间断的渗透宣传两种方式进行。在我国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领导权,阶级矛盾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代表社会大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更加密切了党中社会大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当前我国进行理论宣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正面宣传不应是葛兰西所说的无产阶级采取暴力手段,直接对资产阶级的政权进行颠覆性的进攻,以必要的进攻声势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式的正面进攻,而是积极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的主流意识;在进行社会大众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逐步渗透进社会大众的头脑中,使社会大众特别是新生的一代,逐渐由一开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陌生和不理解造成的不自觉的对抗和拒绝,转化为社会大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熟悉、理解和自觉运用。因此,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该坚持理论与实际高度统一的观点,对文化在意识形态的作用应该辩证的理解。

三、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基本路径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应使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精神“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的产物,有着其特殊的理论思维,时代精神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式,是不同历史时代内容的真实写照。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之始,就与当时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成为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理论,即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又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形成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历史与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精神,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永远没有过时,始终是当代的。在当前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精神,正如张奎良教授所说,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要关注社会和谐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营造多方面的和谐:制度和谐、利益和谐、机制和谐、人际和谐、秩序和谐等,而作为这一切之思维基础的思维方式的和谐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思维,对我们能不能建成和谐社会,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将起很大的作用。[4]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时代赋予其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和谐思维方式,立足我国国情,在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中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速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应时刻关注民生、关注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始终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关注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始终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理论特色。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对此直接加以论述,但是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无一不是站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的,比如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精辟地阐述了关于“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5]新形势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关注民生、关注现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要求。关注民生,关注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积极改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积极满足人们在教育、卫生、就业、住房、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协调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协调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应密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的内在联系,使其为社会大众接受、喜欢、认可和欢迎密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的内在联系,最关键的就是增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大众的现实距离。一方面,站在以反映现实、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充分利用报纸、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正面的宣传。首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发展电子通信、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培育新型媒体;还应加强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其次,加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坚决的批判背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事物,在全社会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舆论氛围。再次,信息宣传教育方面,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引领大众文化的建设,加强党校、行政学院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同时,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大众吸引和凝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媒体中来,并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产生共鸣,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理论,自觉接受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培养一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专门人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精神生产,针对社会大众不同文化层次、工作领域以及各个年龄段,编制符合大众口味、生活习惯、通俗易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题材,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再只是党政干部学习的精神食粮,能够进工厂、进学校、进农村,进而能够潜移默化的渗透到社会大众生产生活中,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喜欢、认可和欢迎。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葛兰西的文化理论将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青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对葛兰西文化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关注民生和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牢牢占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