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

【提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高职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阶段下,仍然存在着学生文化观念较淡薄、教师学科知识受限制以及学校考核评价存偏颇的问题,为此可以从丰富实践内容、开展专业培训以及完善考核制度三个层面入手,以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教育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许多优良品质和教育资源,比如说爱岗敬业、精诚合作等职业精神,不屈不挠、爱好和平等民族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高职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民族精神,对高职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和人才培养比以往更为迫切和需要。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应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此助推我国企业加快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这就对高职教育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培养出高精尖的专业技能人才,还应当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素质品质。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许多优良品质和教育资源,如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精诚合作等精神,对于指导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当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开展高职教育,以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职教育中,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跟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不仅注重学生个体的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提升,同时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养成,以此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千百年以来,我国古代圣贤遗留了大量的爱国优秀文化,其中包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格言警句,同时也有许多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优秀文化运用于高职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其肩负起中华民族崛起和发展的伟大使命。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有效融合,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下,仍然存在着学生文化观念较淡薄、教师学科知识受限制以及学校考核评价存偏颇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文化观念较淡薄,学生认知待加强

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高职教育重点放在了技术学习与实践运用方面,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力度较小,致使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断层现象。一方面,部分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为淡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一些学生热衷于抖音小视频这些的快餐文化,青睐于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形式。对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不高,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职业发展毫无关联,甚至还形成了“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何必再读那些羞涩难懂的文字”的错误思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认知偏驳。虽然一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有支持赞同看法,并且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去,但是其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掺杂着功利性目的。无论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增加自己学业学分,不能够真正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哲学思想内化于心。

(二)学科知识受限制,教师素养待加强

新时期背景下,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有效举措。这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其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要结合当下的就业环境和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76%的相关教师觉得自身专业知识仍然需要不断扩充和填补,有60%的相关教师无法充分掌握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致使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上,存在着教学内容有欠缺、实践教学较少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受到学科知识限制,部分教师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脱离。其教育内容多停留在理论和基础层面上,无法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学科知识欠缺,部分教师无法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跟现代就业环境形成良好对接,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的情况产生。

(三)考核评价存偏颇,管理机制待改进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其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往往根据市场需求来展开,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而且部分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较为严重,成为了学生放松娱乐的“第二课堂”,致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仅建立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尚未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业绩考核指标,往往是一些学术研究成果、技能教学实践成果等专业教学成果。同时在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的监督制度和评价标准,无法有效监督和评价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也以其自身专业技能能力为评价标准,极少涉及职业道德素养、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有效路径

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教育的有机融合,应当从丰富实践内容、开展专业培训以及完善考核制度三个层面入手,以此实现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

(一)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以此培养出高水平高技能的现代人才。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素养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因此要让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比如说举办传统文化纪念节,将优秀传统文化跟与之相关的重大纪念日有效结合,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仪式感。再如说举办传统文化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文字的力量表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当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应当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展开宣传推广活动,比如说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相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以此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二)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关乎着优秀文化教学实践的质量和实效。如果相关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或者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存在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如果想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应当注重提升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加大相关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应调查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以此制定切合教师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自主打造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制造传统文化学习和交流的良好环境,为专业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创造共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当促进专业技能教师和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以此使得优秀文化跟现代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

(三)完善考核制度,推动文化教育发展

完善的制度措施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前提保障,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和评价,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提高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在考核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将其跟优秀教师评选、经济扶持等物质奖励相挂钩,以此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学生对评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主体作用,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以及监督评价有效融合,以此细化教师教育课堂效果的测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将学生文化素质加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专业技能能力。应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文化教育课堂特点,制定出相关的评价考核标准,并实行学分制,以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新时期背景下,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让提升技能水平教育逐渐转化为综合素养教育。以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培育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赵晓慧2006《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教育与职业》第23期。

王珉2016《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教学论坛》第31期。

盖俊竹2017《高职院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文教资料》第1期。

作者:周凤丽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