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演唱艺术论文:二人转演唱现状与化解路径

演唱艺术论文:二人转演唱现状与化解路径

本文作者:回宝琨、果崇英 单位: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

二人转演唱艺术相对薄弱,必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二人转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那么如何看待二人转演唱艺术的价值,就当下二人转出现的争议以及二人转演唱艺术所存在的问题等,我们做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

二人转演唱艺术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演员对唱腔的储存不足。以前活跃在舞台上的二人转艺人们,每个人都会几十出传统的二人转剧目。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艺人“大金牙”曾经在本溪、抚顺地区演出,一连30场没有重复的二人转剧目段子。像“大金牙”这种艺人很多,平均每个人身上基本都有50个传统唱腔剧目(正戏)可以再台上演出。甚至有一小部分老艺人们如李青山、筱兰芝等等,“肚囊更宽”,一个人能会100多个曲目,并且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可谓是二人转这门艺术的财富。但是2011年我们在采访二人转演员对传统演唱艺术的掌握和了解时,其数据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从全国130名二人转演员中进行统计调查,其中辽宁省60人,吉林省34人,黑龙江省12人,其他地域24人。调查项目一共分为9项,都是以省份为单位进行的调查。第一项是能了解掌握传统演唱艺术的人数。辽宁省有50人,占省内调查比例83%,吉林省有30人,占省内调查比例88%,黑龙江有10人,占省内调查比例83%,其他地区有7人,占调查比例29%。第二项是能演出传统唱段的人数,辽宁省有37人,占省内比例61%,吉林省有20人,占省内比例66%,黑龙江有10人,占省内比例83%,其他地区没有人能演出传统唱段。第三项是平均演出唱段的数量。辽宁省人均4个,吉林省人均3个,黑龙江省人均3个,其他地方没有。第四项是会10个传统唱段以上的人数。辽宁省10人,占省内比例17%,吉林省10人,占省内比例29%,黑龙江省6人,占省内比例50%,其他地区0人。第五项是会20个传统唱段以上的人数。辽宁省6人,占省内比例10%,吉林省4人,占省内比例12%,黑龙江省2人,占省内比例16%,其他地区0人。第六项是会30个传统唱段以上的人数。辽宁省4人,占省内比例7%,吉林省2人,占省内比例6%,黑龙江省1人,占省内比例8%,其他地区人数为0。第七项是演出过程中演唱传统唱段的人数。辽宁省7人,占省内比例12%,吉林省3人,占省内比例9%,黑龙江省5人,占省内比例42%,其他地区0人。第八项是喜欢传统唱段的人数。辽宁省20人,占省内比例33%,吉林省20人,占省内比例59%,黑龙江省8人,占省内比例67%,其他地区2人,占比例8%。第九项愿意深造传统唱段的人数。辽宁省5人,占省内比例9%,吉林省2人,占省内比例6%,黑龙江省3人,占省内比例25%,其他地区人数为0。上述统计表明,目前二人转演员中能够掌握传统二人转唱腔的人数比较少,愿意继续深入学习的更少。我们知道,任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此前该类艺术的积淀与滋养。尽管目前二人转市场还比较红火,然而这种红火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某些隐患,这种隐患除了创作后劲不足而外,艺人掌握传统唱腔甚少,这也是其重要方面。之所以掌握传统唱腔少,其实就是因为现在不少二人转演员缺乏应有的传统储备,看到二人转市场红火,许多人便匆忙加入其中。这种情况的形成对于二人转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显然并不乐观。

2.二人转学校培养人才方面不足。二人转市场火爆的背后,注定会出现培养二人转演员的机构。随着赵本山把二人转和二人转演员带到影视剧当中后,很多人有了开办二人转学校的想法。但是二人转学校怎么样给学生上课呢?针对的是什么样的人呢?培养出来的是不是二人转演员呢?我们进行了调查。针对东北三省及其他地区的25所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其中辽宁省9所,吉林省10所,黑龙江省4所,其他地方2所。其中有须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学校非常少,辽宁省仅有1所学校,吉林省也仅仅有2所,其余的都没有须发学历证书的资格。除有须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学校以外大部分学制都在1~2年之间。学生数量辽宁省平均每所学校有40人,吉林省有45人,黑龙江省有35人,其他地方有20人左右。各地学校在完整传授教学唱段上数量偏少,喜欢传统唱段的孩子比例约占总数的50%左右。辽宁省平均教授6个唱段,吉林省教授5个,黑龙江省教授4个,其他地区也就教授2个。小帽音乐唱段基本都是10个常见的作品,对音乐曲牌的了解,东北三省基本就在20个左右,并且也只停留在会唱,不会演,不了解的程度上。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现有10所挂牌的二人转学校,辽宁有9所挂牌的二人转学校。除本科院校外,95%都为18周岁以下的孩子,吉林省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家中生活困难,或者是在学校调皮捣蛋辍学在家。学校方面大多数是教授量不足,学生学后的水平也是在会唱的程度,很少能达到演出水平。

3.剧场演唱传统剧目的缺失。二人转如此之火,直接受益的就是二人转剧场。二人转剧场基本每个城市都有,例如沈阳共有十几家剧场,辽阳有3家剧场,鞍山有4家剧场,开原、铁岭有4家剧场等等。这些只是二人转剧场,但是二人转演员不仅仅活跃在二人转剧场里,很多演艺吧和演艺广场也都有二人转演员的身影。这些演出场地一年四季都在演出,并且艺人流动量相当大。拿沈阳为例,经过我们调查,只要是夜间演出的剧场或其他场地演出,基本上没有二人转传统唱腔的身影存在。在剧场调查和采访中,刘老根大舞台每天五对演员演出,规定其中一对必须唱一段传统唱腔,但是也仅仅限于一小段,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分钟。其他剧场基本上都不唱。演出方式以现在舞台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为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时代不同使然。过去传统的二人转主要是以二人转的唱腔为主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半是看戏看电影听评书等,没有更多的娱乐形式。现在的时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中有了电视、网络等很多丰富的媒介,因此,对像二人转诸如《西厢》、《蓝桥》等成本大套地演绎故事,就不愿意去接受了。

2.审美意识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恰恰现在以轻松搞笑为主的二人转演出能让人们放松心情和解压,观众观看节目时,更多是为了开心。这样的市场形势无疑致使一些传统二人转曲目难以得到应有的展示。

3.演员自身能力问题。从前面的调查不难看出,目前演员学习传统二人转曲目比较少,通常为了经济利益,追求短、平、快,没有掌握好演唱技巧,对演唱六要素掌握不够,不能在台上表现演唱艺术的魅力,进而观众也就越来越不了解二人转的演唱。

4.剧场经营,效益当先。由于当前二人转的市场形势和需求,因此,使得不少二人转剧场大多放弃传统二人转传统曲目和大段演唱。因为唱传统曲目或大段,观众往往只能是年龄较大或愿意欣赏二人转演唱的人,而剧场要经营,要有尽可能好的票房收入,为了达到剧场观众的“上座率”不得不去迎合观众,那么就只能减少甚至放弃二人转演唱。

5.教育机构能力及教学局限。目前二人转学校或教学机构并不少,但绝大多数的二人转培训机构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能很好地把传统唱腔的韵味学得比较地道,但是也有其局限性,相对来说,学到的知识较为片面。此外,就是一些教师和演员都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积累不足。积累不足或自己能力有限,怎么能够让其学生学到更多的二人转演唱艺术呢?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政府部门场地设置及其职能发挥。二人转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但是在整个政府部门及其社会上的二人转机构建立仍不完善,我们应该从社会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叫老百姓对二人转演唱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真正让他们从了解到喜爱,最终使这门在东北生根发展并且流传在百姓生活中将近三百年的艺术发扬光大。政府在保护过程中应该在各个市级政府以及各地方的艺术馆、文化馆等部门成立单独的办公室、阅览室,通过考核选取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员对二人转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搜集。另外,还要设定单独的活动室、演出场地等。通过艺术馆、文化站这样的政府部门定期、定点培训、演出,才能使二人转演唱艺术深入百姓当中,成为百姓自己的群众文化。另外,各个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这样可以对二人转艺术整个发展起到监督和推动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对演员的管理和评定。因为演员素质、业务能力提升了演出质量才能提升,这门艺术才能兴盛。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演员考核制度,什么样的演员具备何等演出资格,通过考核为演员办理相应的演员证。其次是剧场监管。严格控制演出市场这一关,对演出内容要有要求,在不影响观众观赏性的同时,多鼓励、多提倡二人转演出一定要有演唱艺术在舞台,这样才会使这门艺术渐渐回到正确发展的道路上。

2.有必要“抢救”宝贵的传统二人转演唱艺术。二人转已经流传了将近三百年,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许多二人转本身的艺术随着时代在渐渐失传。上世纪80年代,文艺工作者已经开始做这项工作了。并且设立很多国家重点项目,如东北三省的曲艺志、曲艺音乐集成等等,无论在影音上还是文字上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大多数艺人们不能把自己的艺术作品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形成资料传承给后人。我们要深入到各个地方,寻找二人转老艺人。如高茹的唱腔气息,艺人小豆豆的韵味技巧,艺人集中力的板头运用等等。艺人现场给我们讲解,现场指导,这个过程用现代科技力量,如摄像机、录音笔等等影音技术完整地记录下来。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对东北三省的二人转老艺人逐个拜访。记录下来的资料回来后认真进行整理、研究。对一些没有采集到的资料进一步整理,形成教材,真正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力争留给后人更全面的财富。

3.编写相应的教材。要想很好地传承二人转演唱艺术,最首要的就是要建立相应系统的教材。二人转一直是口头文学,甚至没有多少文字记载,一直是通过艺人们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到了今天,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有较多相关的文字资料。在上世纪80年代相继产生很多的作品和国家重点项目,如史志类有《中国曲艺志•辽宁卷》、《中国曲艺志•吉林卷》、《中国曲艺志•黑龙江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辽宁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吉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黑龙江卷》以及东北三省的《曲艺音乐集成》等;理论类有《土野的美学》、《二人转史论》、《二人转与东北民俗》等等。我们也应该用我们收集到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二人转演唱艺术,对传统二人转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结合时展的二人转可以出一部非常适合教学、非常具有价值的系列教材。如:《二人转演唱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二人转舞蹈艺术》、《二人转说口艺术》、《二人转表演艺术》、《二人转绝活艺术展示》等。这样可以使二人转这门艺术在教学和传承过程中更加系统化、更加完整化。有了这样的教材,也使其他的二人转学校和一些培训机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案,也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传承。

4.抓好二人转唱腔演唱艺术传承的基础。要想使这门艺术流行下去,流传下去,最主要的人群是年轻人。我们要让二人转唱腔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甚至是幼儿园。在他们刚开始接触到音乐旋律的时候,就对二人转唱腔音乐有印象,在音乐课中,不仅学习音乐常识,还要把二人转的唱腔作为基础知识去学习。通过学校的课程传授,以及相应的赛事和活动,使二人转的演唱艺术在校园里慢慢成长、流行。其实,有关二人转演唱艺术传承的尝试,我们也正在努力做这项基础工程。比如沈阳市皇姑区渭河街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推广单位。在我们的倡导下,全校师生由校长和书记牵头,通过专业教师义务培训,我们已经开始把二人转的演唱艺术逐渐带到学生们的生活当中去,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至少不少学生对二人转演唱有所了解,许多人甚至带着兴趣投入其中。这样在孩子的脑海中才会有对这门艺术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这门艺术就会占据年轻一代的生活。只有这样,这门艺术才会不断地流传下去,才会更好地流传下去。

5.大型赛事及其文艺汇演。现在市场上二人转如此火爆,说明百姓对这门艺术是喜爱的。那么传承与发展二人转演唱艺术还有不可或缺的的重要途径,就是定期开展一些相应的赛事。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演员的自身能力,也可以促进新剧目的创编。如幼儿二人转唱腔大赛、二人转新剧目大赛、二人转新星大赛、二人转传统剧目表演大赛等等。以河南电视台电视节目“梨园春”为例,无论成人还是幼儿赛事都有,这也恰恰说明了对京剧等戏曲剧种的普及程度。很多小朋友是从刚听懂音乐就开始学习京剧的唱腔、身段等,并且有很宽广的平台为其展示,使他们从小就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根基性的影响。有了赛事,就有了动力。同时通过媒体的传播,也可以扩大二人转的影响力。另外,在每次赛事上都做好资料整理和收集,形成文字材料和影音材料统一放到资料库共百姓参考查阅。另外,开展二人转演唱活动还可以走进基层社区,使二人转这门艺术再回到百姓身边。利用社区活动室、广场等场所,开展二人转演唱的普及与推广。不妨尝试借助企业相关产品销售与宣传,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借助企业的诉求和百姓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更有实效地传播二人转的演唱艺术。

总之,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二人转这棵“踩不死,压不烂”并且在东北黑土地上存活了近三百年的“车轱辘菜”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一直兴盛地发展着。在今天,我们发现了很多发展后的艺术力量,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流失的宝贵艺术。我们不希望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门艺术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本文意在让更多有识之士更好地重视二人转演唱艺术的价值,以及对于继承发扬二人转这门艺术的重要性。以期更好地促进二人转这一东北独特的民间艺术更为丰富,更为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精神食粮,为二人转不断丰富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