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应用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循证护理;抢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心肌梗死(AMI)为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较常见,有较高的死亡率,且发病急,在发病早期,因为冠状动脉出现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组织局部坏死,引起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心力衰竭为AMI常见并发症,两种疾病相互作用使病情复杂,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危重[1]。对并发心力衰竭AMI患者除了予以及时抢救外,还需予以科学的护理,才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利于术后恢复情况[2]。分析往期报道发现循环护理更利于疾病控制,与常规护理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能及时阻止并发症发生,而本研究深入探索循证护理在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78±5.44)岁;平均病程(7.88±1.22)d。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56±5.21)岁;平均病程(7.92±1.31)d。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AMI者;②肝肾功能无异常者;③可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高血压者;②糖尿病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对患者抢救,遵医为患者用药指导,对患者的病情仔细观察并进行消毒。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资历丰富的医护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共同讨论病情,学习循证护理的方法及理念,针对相关问题在网络寻找循证支持,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落实。a.评价患者的病情。依据其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原因及护理计划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病情特征,患者为何会出现心前区的绞痛症状,为何会出现较差的睡眠质量等问题[3-4]。b.循证支持。需依据所列出的问题寻找相关文献查证证据,从期刊杂志、知网数据库等查找。采取科学评价的方式评价相关资料,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5-6]。②护理落实:根据查到的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措施。a.观察病情。需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症状进行观察,并采取心电监护的措施对患者的心电图密切观察,依据其病情调整静脉滴注速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及汗流不止的症状向医师报告[7-8]。b.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强化饮食护理,予以低热力、低盐的方式饮食摄入。患者切勿用力排便,可减小AMI的概率。多摄入蔬菜、水果,遵医按摩肠道,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的顺序促进肠蠕动。便秘的患者遵医嘱采取缓泻药物治疗,当患者长时期便秘可给予开塞露通便。在为患者治疗、护理期,需避免患者感染、感冒,并按揉受压部位,避免出现压疮[9-10]。c.心理护理。因患者对自身病情认知度缺乏,因为不确定感可导致焦虑、烦躁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诉说耐心倾听,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维持病房的安静舒适[11]。d.运动护理。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患者病情稳定时,指导患者适当的运动训练,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12]。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生活质量情况[13]: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74)进行评定,包括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4项,每项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分范围0~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GQOL-74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AMI为临床有高发病率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因素与患者出现急性或持续性供应不良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坏死症状。主要以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显著提高及心律失常为主要症状,发绀、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水肿、肝大等,对于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险[14]。循证护理依据可靠、科学的研究资料,并将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以此对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舒适的护理模式,是建立在权威文献及临床经验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病情、饮食、运动及心理护理,以此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15]。本研究研究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74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综上所述,对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柏华.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206-207.

[2]王玉娇.循证护理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7(23):224-225.

[3]于俊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39-41.

[4]孙环,王秋玲,刘其可,等.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26-227.

[5]刘伟兰.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9):204-205.

[6]柳春霞,朱林锋,沈菲,等.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过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3):102-103.

[7]姜彩虹.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221-222.

[8]康淑荣.循证护理用于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245-246.

[9]于英,商克勇,张艳芹,等.前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45(3):179-180.

[10]李小玲.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67(12):37-39.

[11]王娜.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7):144-146.

[12]刘娟.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2):219-220.

[13]杨建美.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237-239.

[14]余珊,张丽敏,张艺,等.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的Meta分析[J].西部医学,2018,30(3):449-453,457.

[15]张志敏.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59-160.

作者:苏小红 谭永锦 单位: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内二科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