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农业低碳化路径探究

我国农业低碳化路径探究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有增无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受此影响,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向低碳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存在低碳化立法理念缺失、能源消耗持续快速增长、碳排放总量突出等现实问题。应当从低碳经济视角着手,就产业结构的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能源效率的提升等进行大幅度调整。文章结合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就我国农业低碳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针对性改革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低碳化;能源短缺

1低碳经济概述

人类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过渡,其标志就是核能、化石能、地热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的开发利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会造成环境问题的能源的不断使用,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提出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将“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作为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旨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到底何为低碳经济呢?简而言之,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所追求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以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能源的结构需要快速转变,由“高碳”到“低碳”,坚持低碳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高能效,而这就要依靠低碳技术。低碳技术的实施,可以最大化地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社会低碳、低碳能源和低碳产出的实现。低碳产业恰恰是低碳经济下的一种现象,普遍有着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关系构建出低碳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发展。

2低碳经济视阈下的低碳农业特点

2008年,《中国农业信息》(第8期)上的《低碳农业经济略论》一文便是“低碳农业”产生的源头。此外,也有其他文章对低碳农业进行过简单的概述与总结,认为低碳农业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综合来看,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衍生产物,即在农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借助多样化高端技术,实现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量的降低,从而实现低能损、低物耗、低污染、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低碳农业单一指代立体、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还提倡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性能,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使人体的健康水平与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3推进低碳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3.1发展低碳农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从经济发展现状看,农业作为一大类别,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远远大于工业,从农民的生活、生产用能到农业加工业用能,这些方面都是温室气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根源便是发展低碳农业。

3.2发展低碳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

淘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落后技术,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生产,是目前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路径。想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理想目标,必须充分进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结合相关的风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的合理研发,进一步做大低碳农业。

3.3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现实需求

过快的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一直是阻碍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根源所在。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之快,已经给农业跨越式发展带来很大的现实阻力,即便实现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会在过量化肥与廉价劳动力的双重作用下,破坏自然与社会环境。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毫无疑问地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之选。

3.4发展低碳农业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一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低碳农业的发展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进一步强化和谐、生机、修复能力,找出一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的竞争力,同时保证农业节能减排的良性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低碳农业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4我国推行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

全球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当前全球低碳农业发展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低碳农业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一直处于开发的初期阶段,必须借助技术的革新、能源的利用,创造更大的提升空间,实现良好的发展。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农民的总体素质偏低,加之土地的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备受打击等现实困境的存在,给低碳农业的推行造成了现实阻力。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和有效的解决措施十分关键。从实际来看,我国推行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农业基础薄弱,资源较为分散

人地矛盾的长期存在,给了低碳农业以阻力。在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均可耕地面积却不及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资源较为分散和孤立,也使得农业生产难以有效实施,突出表现在大多数属于粗放型的农业发展形式。想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目标,必须以技术创新和农产品的循环利用为前提,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4.2劳动力短缺,总体素质不高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孩子在家,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难以实现低碳农业的推广。另外,从整体素质看,农村的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虽然在普及义务教育、推行职业技术教育后,其文化水平有所提升,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水平。长期缺乏低碳农业发展意识,对农业的开发与改造形成了局限,严重影响了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支持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鉴于我国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财力水平也不均衡,我国农村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缺失现象。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可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加之现有的基础设施功能老化,整体的节能、节水与减排等举措无法有效地施行。综合来看,如果不加大支持力度,任由基础设施的缺口逐渐增大,根本无法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推进与实施。

5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现今,低碳经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推广,而建立在低碳经济基础之上的低碳农业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各国的重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行低碳农业经济同样应引起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战略内容。结合以上分析的推进低碳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以及我国推行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下面主要就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进行探究。

5.1明确目标,坚持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

低碳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切实可行的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及规划,所以从目前来看,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着手,不断延伸、扩展,进而明确各个不同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具体发展目标以及保障措施,重点突出发展低碳农业的各具体指标,以各个不同阶段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投入总需求以及有关的组成深入探究保障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之所需。首先,始终坚持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先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和普及。政府或相关部门要做好指导和宣传工作,多举办技术解说交谈或者高碳农业对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的相关会议,鼓励农民参与其中,借助农业生产中新型的技术或设备帮助农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低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从实际出发,解决低碳农业的发展瓶颈。政府或相关部门要从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分析,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决断,既要对违反低碳农业发展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或警告,又要对提倡绿色环保农业的行为进行表扬和嘉奖。面对非法垦荒等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不定期走入到地方中去,从源头治理,狠抓落实,促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在低碳理念的作用下稳步提升。

5.2增加投入,制定刺激低碳农业发展政策

仅有观念的坚持和现实的突破,是不能很好地刺激低碳农业发展,还需要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与此同时,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实现并不是短时期就能完成的,如果缺少政府的干预与支持,仅靠农民自觉来完成,也是不现实的。凡此种种,皆显示出制定刺激低碳农业发展政策的必要性。对此,各级政府必须从实际着手,就低碳农业的转型给出自己的态度和决断。首先,为低碳农业的大力发展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政府部门应从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在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看到未来的希望,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低碳农业的发展中来。其次,增加低碳农业的经济扶植力度。加大对其资金、技术的支持是更加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以及获得长远发展的有效保证。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给当地的农业低碳化发展筹集所需资金,给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最后,真正发挥生态县、生态村的积极示范作用。从目前来看,已经确定的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给了低碳经济视阈下低碳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和参考,这就是示范的作用,不仅使得自身更加完善,还给了周边地区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正确的发展方向,带动了其他县市的低碳生态农业建设。

5.3坚持创新,调整农业经济的生产结构

低碳经济作用下的农业发展应当致力于提升生物的多样性,以丰富的植物类别和更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作物为制胜法宝,同时辅以新型农作物,并保持高产量、高效益。简单而言,就是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的生产结构,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首先,充分利用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从现实情况看,结合实际调研,运用科技手段,对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是加快农村中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布局的基础条件。其次,改变单一化农业生产模式。鼓励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多建设一些生态化绿色的采摘园等生态农业基地,并对此进行大力宣传,促使城市居民来农村游玩和观光,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快速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为绿色农业做好宣传,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5.4深入内部,探索农业低碳化生产路径

农业低碳化生产路径的探索始终与实际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密切相关,所以在进一步深化低碳农业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成为必然。首先,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鉴于农机制造涉及化工、电子、机械等行业,当前的农机市场竞争中总是更多地关注农机的性能和价格方面,对低碳化性能存在相当程度的忽略,只有对其进行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的平衡,减少农机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产生的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仿生设计和仿生制造。仿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其对农机耕作部件的仿生降阻机理以及对土壤洞穴动物降阻机理的处理,轻松实现了在不同的土地情况应用不同的机型,结合实际耕作的理想目标,推进了农业低碳化的实施。最后,农机化清洁生产。在对农机进行低碳化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农机化清洁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持续性、高效性、环保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因此,对农机进行低碳化设计、制造和使用,创新耕作方式,开发新型能源十分关键,决定着农业生产的顺利程度,影响着农业低碳化的发展,只有对其做好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有效资源,才能更好地将农业低碳化发展落到实处。

5.5多方指导,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素质

农业低碳化的直接受众是人,所以农民群体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首先,从农民群体的生态环保意识入手。目前,农民群体的生态保护意识比较缺乏,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具体、完整的保护意识,这使得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资源的紧缺又更加激化了耕地面积的持续缩小,对此,我们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群体环保意识方面的教育,将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够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从点滴之处改变当前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对农民群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农业低碳化有赖于先进技术的作用,因此在农产品耕种操作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团队到来,给农民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以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的大脑,大力提升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一来,低碳农业的最新技术手段便能在农民群体中得到更好地推广与掌握,促使农业低碳化发展获得更为有效与快速的推进。比如,节约型农业耕作、农业播种、农业施肥等专业技术的宣传与指导,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与减少农业废弃物之生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全民共享助力。

6结论

在全球追求循环经济的当下,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不断推进低碳农业的推行与发展,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业产品需求,还关系着农业领域的基础化、长远化发展。低碳农业的推行与发展必须建立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同时从实际出发,以理论为支撑,以方法求发展,以素质促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的根本转变,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化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晓航.低碳经济视阈下乡村旅游低碳化研究———以广西青狮潭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234-235.

[2]蒲昌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228-230.

[3]李军.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探究[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4):40.

[4]周润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究[J].企业导报,201

作者:陈瑞萍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