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培智学校家校有效沟通实践探究

培智学校家校有效沟通实践探究

【摘要】如今的培智学校活动并非学校的“单方面行为”,而是需要家庭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参与其中的一种活动,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都会得到发展。尤其是面对身心发展有明显障碍的一些特殊儿童,往往更需要学校、家庭两者联手,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家庭和学校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特殊儿童教育这一重任,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等方面的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有效开发特殊儿童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提升路径;培智学校

国家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一再强调:学校、家庭二者应开展尽可能密切的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各司其职”的关系,在紧密合作中共同开展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其彼此应定位为相互支持和配合、彼此联动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一方面接受学校方面教育,另一方面也能从父母处获得更加正面的引导和支持。众多的研究者都明确提出:和谐、友好的家校合作活动能促进学校、家庭的共同进步——学校能得到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家庭则可以显著提升教养后代的水平。

一、培智学校家校合作中的问题

(一)家长之间的思想差异大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家校合作的态度上,部分家长能够积极并且尽可能配合教师参与家校合作,也有一部分家长非常排斥,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例如,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时,有时候需要家长准备好材料,家长就会用各种借口拒绝参与,认为特殊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没有什么意义。此外,家长之间的活动参与及配合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部分家长会积极地为活动精心准备,根据教师要求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从而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对于参与学校活动表现得敷衍消极。

(二)家长参与不足

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所体现出的主动性受经济、时间、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对家校合作现状的研究中均发现这样一个状况: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都会影响他们参与学校活动的意愿,导致家校之间沟通困难,家长承担较大的教育压力。除此之外,培智学校持有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问题。很多特殊儿童家长对培智教育的价值缺乏正确认知,觉得教育意义不大,认为认知康复训练、教育活动都毫无意义,从而不愿配合学校开展的活动,也不愿主动了解教师制订的教育计划。也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和教师相比完全就是“小白”,完全将开展康复训练、教育活动等责任推脱给教师,自己则处于辅助位置。例如,培智学校中有一名患有多重障碍的学生,在课堂大呼小叫、打闹,教师与其家长沟通时,家长将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认为孩子是在学校受教育,所以应该是教师的责任,家长无须参与其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保障孩子在校能够获得最佳的文化教育,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这导致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对等,严重影响教育、训练的效果。

(三)家校双方缺少良好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石,而培智学校中,家长和教师经常出现无效沟通的情况。例如,教师给家长描述学生在校表现时,家长直接否认,并表示孩子在家里表现很好,不会有这样的行为,最后教师无法在此次沟通中获得有效信息,无法寻找到干预学生的突破点。此外,部分教师缺乏沟通技巧,和家长沟通时直接提出问题,忽视家长的情绪,看起来更像是向家长告状,不利于良好沟通的进行。

二、提升培智学校家校合作效率的路径

(一)家长需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些研究者在各自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不少家长觉得仅需开展康复训练或接受教育,就能很好地改善特殊儿童的缺陷,然而若是没有短期见效,往往就会第一时间放弃配合。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家中子女状况不一的家长往往会对特殊儿童作出“战略放弃”,凡此种种,都会导致家校合作力度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家长的努力和良好的家校合作之间密不可分,家长有必要改变长久以来的“单方面被动配合”状况,积极梳理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培智观念,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的活动中。第一,家长应直面特殊儿童的具体状况,理性看待其康复、教育、日后发展等情况,以把握“整合性发展”理念作为各种活动的出发点,改变“培智学校是混日子”这一不正确的观念。第二,从特殊儿童表现出的具体障碍为出发点,第一时间和教师沟通并主动记录特殊儿童详细信息,由此保证培智学校教师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各项措施。第三,家长方面也要积极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由此进一步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有可操作性的、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建议,并延续康复训练和教育活动于家庭教育中。第四,家长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并在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方面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其中,主动引导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二)学校应注重多元化合作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1.家委会。积极鼓励家长组成家委会,参与到培智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家委会的加入可以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他们才能了解教学内容,体会到教师的不易,拉近家长和学校的距离,从而形成家校合作的共同体。2.定期家访。由学校的领导、行政人员、班主任等组成家访小分队,分别在开学前及学期末走访特殊儿童的家庭生活,关注他们能力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问题,同时给予相关建议。开学前的家访是为了让特殊儿童与家长在思想上做好开学准备,期末的家访是对学生这一个学期在学校的表现及学习进行总结,全方面地评价学生在校的生活,并对家庭教育提出一定的要求并给予指导。3.家长开放日。设置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至学校与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例如绘画、运动会等,以此加强亲子间的互动频率;还可以向家长展示课堂的教学活动、个训、社团表演等,使家长能够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同时和教师一同确定之后的教学方案。4.开设校长信箱。将校长信箱公开化与透明化也是引导家长进言献策的最佳方式。家长既可以匿名,也可以实名为校长写信,办公室人员则要对信件进行分类和筛选,最后汇总并送至校长办公室,开会对此进行讨论,如有必要,还可以面向所有教师征集意见,最后将处理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利用这种自上而下处理问题的路径,完善家校合作的渠道。

(三)采取合适的方法,纠正家长错误观念

家长面对特殊儿童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差异,家长的心理差异也将会影响到家校合作。基于此,在教育工作中,校方需要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对于教师而言,家校合作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了解特殊儿童对家庭的挑战与影响,特殊教育教师更要理解特殊儿童家长。例如班级中的一名男孩的妈妈无法接受自己孩子智力障碍的事实,并且四处求医,过度保护孩子,对此,特殊教育教师要和家长用心交流,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家长及教师在合作时做到互相尊重,教师在疏导家长的同时要致力于纠正家长错误观念,引导其投入家校合作中。

(四)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学习有效的家校沟通技能

教师是家校合作中的直接参与人,其言行也将会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教师无论在和什么类型的家长沟通,都需要平等地看待家长并尊重他们,保持一颗慈悲心,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到家长照顾孩子的压力,做到与家长共情,将处理的问题角度调整到同一个方向,完成有效沟通。对于教师缺乏沟通技巧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开讲座和播放相关培训视频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更多沟通技巧。

三、结语

总之,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家校共育发展,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不管是教师、学校领导、家长,都应该提高相互合作的意识,通过积极及密切的合作,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以此促进特殊学校家校共育的发展,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邓猛,景时,李芳.关于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4(12).

[2]辛伟豪,曹漱芹.迈向个别化:培智学校档案袋评定实践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12).

[3]陆瑾,黄建中.《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运动与保健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8(13).

作者:张晓丽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