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篇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健康的心理能够使其以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实现职业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使高校大学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心理问题。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山西传媒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立足现实,从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多角度提出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本次调查中,围绕“职业生涯规划”设置了相关问题,针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当前,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选择不明确,存在从众心理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而是将多数人的就业选择作为参考,忽视综合考虑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职业类型选择上,有超过80%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高薪白领的工作,其选择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固有印象,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坐办公室。盲目跟风而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导致其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出现方向性错误。在职业区域选择上,有将近85%的被调查学生首选求职地点都集中在国内一线大城市,他们主观上认为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比较多,相比较来说更具有就业优势,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大城市。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只看到了在大都市就业的优势,对其生存的艰辛却没有深刻地认知,从而导致在实际就业中,难以承受大城市的生存压力,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就业目标期望过高,存在功利心理

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通过对职业类型、地区、职位、待遇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置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逐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这些选择应当是基于学生个人个性特点、兴趣专长等个体因素确定的,然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功利心理,设置过高的就业目标期望,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导致出现就业困难。在就业岗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中,有38%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待遇好,24%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地位高,26%的学生选择了在大城市,仅有1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发展前景好。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薪资待遇,同时希望能够在大城市,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很少一部分学生会将职业发展前景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这表明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心理,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在名利方面设置了过高的期望目标。

(三)就业机会获得能力差,存在依赖心理

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是要付诸行动,根据确定的职业方向,完成职业选择,实施具体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方向的确定、职业岗位的选择,其主体都是学生自己,都应当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并不了解当下的就业市场,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学校或者父母身上。在“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问题中,有33%的学生不了解,41%的学生只了解一点点,21%的学生比较了解,仅有5%的学生非常了解。在就业渠道选择中,15%的学生倾向于学校推荐,38%的学生倾向于校园招聘会,22%的学生倾向于依赖父母、亲人的关系,25%的学生倾向于社会招聘网进行自主应聘。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或者父母,倾向于自己从就业市场中筛选、并自主应聘获取工作机会的学生占比较低。一方面,大学生会过分依赖于自己的高等学历、热门专业等求职优势条件,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就业市场严峻局面和竞争压力,导致其就业机会的获得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竞争优势;或者求职方向错误,自身竞争优势无法发挥,阻碍其成功就业。另一方面,当前还有部分大学生尚未完成心理上的“断乳”,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较重,在就业求职中,过分依赖于父母,甚至将职业生涯规划完全交由父母决定,即使是未来职业发展不畅,也不用承担自主选择的责任与后果。这种严重依赖心理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四)就业自信心低,存在自卑心理

大学生准确的自我评价是其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保职业选择正确,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很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于保守,认为自己工作经验较少、社会阅历不足,没有竞争力,从而不敢去争取一些优质就业岗位,导致错失就业机会。在“你是否会去应聘与自身专业不相符/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薪资水平起步较低/离家较远的心仪岗位”等相关问题中,有57%的学生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这表明,大学生在求职选择过程中,会尽可能地避免导致求职失败的因素出现,他们并未真正从自我需求、自身优势出发,去评估岗位是否具有较高的应聘价值,大胆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心仪岗位。而是犹豫不决、彷徨不定,选择退却、观望,最终错失得到心仪的工作的机会。

(五)就业压力承受能力差,存在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通常是以自己梦想中的优质工作为目标蓝本,在初入社会时,面对众多的选择和各种诱惑,也充满着激情与憧憬。但是,现实的残酷会给他们当头一棒,使其面对职业发展更加迷茫和困惑。在“工作压力大、挑战性强/生活成本升高、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你是否会选择去大城市工作”问题中,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了不会。这与上文调查中有85%的学生都将一线大城市作为首选城市相矛盾。这表明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渴望到大城市追求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大城市工作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以及在大城市可能带来生活上的困苦有所畏惧。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了矛盾纠结的心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摆在学生面前,使大学生就业时感到困惑与迷茫。

二、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所表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的忽视,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个人发展忽视职业教育,而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中,认为学好理论、掌握好技术,自然而然就能够获得好的工作,实现职业发展。因此,在学校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中,职业教育从来并非重点,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严重不足,导致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也使得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中不会自觉去了解职业信息,难免在最终面临职业选择时无所适从,出现依赖性、从众性心理,使得潜在就业危机无限扩大,影响其职业发展。

(二)学校因素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都放在学生专业教育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开展的支持力度相对较为薄弱。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重视度才开始逐渐提升。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讲座等。山西传媒学院同样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相对来说更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的关注度不足;更关注大学生就业准备状态,而对其就业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变化关注度不足。这使得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由于盲目、困惑、迷茫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我准确地认知与评估,从而出现自我认知失调,使其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高于实际能力水平,导致其就业心理定位过高,对工作的待遇、社会地位等要求较高,产生功利心理,但受限于实际能力,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二是,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低于实际能力水平,导致其就业心理定位过低,在求职过程中束手束脚,没有勇气去拼闯、挑战,从而产生矛盾、自卑、盲目、依赖的心理;三是,大学生自我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自己的实际能力,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在就业生涯规划中,选择随大流,职业生涯规划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最终难以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营造良好就业氛围,立足市场更新学生职业教育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职业教育社会氛围,提倡职业教育,对于加强各方职业教育重视度,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性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立足就业市场形势,不断更新学生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当前就业市场实际有效联系,加强大学生对职业市场的了解程度,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多方面考虑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充分的预期,从而避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把握能力,驾轻就熟,还会激发学生职业发展的积极正向心理。此外,营造社会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加快转变当前社会以利益为导向的就业观念,加大对多元化就业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学生、家长都能转变固有的就业思维,避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二)完善学校教育模式,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完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需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体系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现阶段,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教育内容侧重于对就业方法的指导,并没有有效融合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相对不足。因此,完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当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与就业兴趣、能力等,把握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心理规律,并以此为立足点,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应当丰富职业教育形式,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高校借助网络媒体,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其推送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方法。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平台还可以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既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及时解惑,消除学生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时的矛盾、迷茫等不良心理,指导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三)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自我评估,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

大学生自我认知失调是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自我评估,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以此为基础,构建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学校应引导学生构建动态调整的自我评估体系,通过为学生建立档案,指导学生在不同时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专业能力、专长优势等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动态化的档案呈现,并据此进行自我综合全面评估。其次,根据自我评估,引导学生构建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通过全面综合的自我评估,能够对自身实际能力有准确地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过程中,真正能够立足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以此实现职业个性化发展。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暴露出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应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指导其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与自身特点、兴趣、能力相匹配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促进其职业发展目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者:杨洋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篇2

摘要:学生抑郁水平可能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压力的间接来源之一。为了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关系,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以290名本科生(58%为女性,平均年龄=19岁)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含父母教养方式、大学压力、焦虑和抑郁的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和压力在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女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未发现男生评分中的介导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女性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一方的影响,这可能为她们在大学过渡期间应对管理和避免压力提供帮助;大学咨询中心和学生事务办理人员则更希望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生的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指导上。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性别差异;教养方式;压力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咨询中心服务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多数咨询服务工作者发现陷入困境的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的抑郁率提升导致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53%的大学生患过某种形式的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由于上大学的女性人数通常超过男性,这可能进一步增加对大学生咨询中心服务的需求。除了影响心理健康外,抑郁还与学业成绩较差有关,因此抑郁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的学习优势。反过来抑郁症又可预测毕业的持续性,这可能会在高校中引发额外的关注。

(一)准备进入大学:父母的角色

通常将两个稳定期之间的时间定义为过渡。过渡可能是由单一事件(如高中毕业)引发的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关系、惯例、假设和角色改变的动态过程[1]。过渡理论认为,对过渡的成功调整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在过渡期间处理并发压力源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采取积极态度应对过渡[2]。大学生活的开始可看作为一种典型的过渡:新生开始面对不同的学术和社会关系、新的常规,并拥有他们必须适应的新类型的限制和自由。由于许多相同的原因,这段时间也被认为是一个压力很大的时间:学生必须适应多种学业要求,处理新的财务问题,如学费支付或兼职,管理新的关系和潜在的社会冲突。与抑郁差异类似,女生报告的压力水平更高,尤其是与人际压力源的接触更多。在大学生中,压力及其近亲焦虑与抑郁高度相关。成功引导大学生转型及其伴随的压力源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和支持感。如果缺乏自我管理技能,学生将更有可能产生额外的压力源(例如,参加派对而不是学习),或者无法管理自然产生的压力源(例如,使用外交技巧解决与讲师的年级争议)。此外,若一个人感觉到被支持,那么他更可能将这种转变视为一种积极变化,这反过来使得他在压力事件发生时头脑保持冷静。学生父母教养的方式对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支持感有着深刻的影响。Baumrind提出的教养风格将教养行为分为3种主要的支持和控制模式。最近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适应关系的研究发现,父母“权威性”水平的提高预示着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和更低的抑郁可能,但权威性父母教养与学生焦虑以及女生抑郁有显著关系。与直觉相反的是,根据父母和学生的性别,宽容的养育方式要么与较少的焦虑和抑郁有关,要么与这些结果无关。父母的权威性可能会在儿童中形成乐观思维模式,有助于在大学过渡期间面对新的压力时保持韧性[3]。McKinney等人研究了学生对父母教养的积极和消极认知的作用,发现他们显著改变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焦虑和抑郁测量之间的关系[4]。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结果关系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母亲的养育方式比父亲的与孩子的结局有更强的关系[5]。例如,权威母亲似乎对不太理想的父亲教养方式(放任型和专制型)产生反作用,尽管权威父亲和放任型母亲没有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其他研究表明,与父系养育相比,母系养育对青少年后期适应的影响更为强烈,而且与纵容型父亲相比,纵容型母亲通常与儿童不良结局的关系更为密切。除了母亲养育方式与儿童结局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外,儿童之间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而在大学生中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待深入。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年轻的青少年还是大学生,母亲的行为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例如,对于较年轻的青少年,母亲对独立的鼓励更能限制女生的问题行为(与男生对比)。对于大学女生(而不是大学男生),专制和放任的母亲与冲动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放任的母亲与权利感呈正相关。虽然不太常见,但男生的结果有时更多地取决于父亲的行为。例如,允许型父亲与男生的冲动问题正相关,而权威性父亲与男生的这些结果负相关。然而正如上文所讨论的,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母亲的养育方式对男生的结果有更强的影响。

(三)本研究的目的

我们的研究目的有两个。首先,基于父母教养行为可能与学生抑郁相关,本研究测试了压力和焦虑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抑郁之间的介导效应。第二,鉴于在抑郁、压力、焦虑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教育结果方面的性别差异,我们希望分别对男女学生的介导模式进行评估。我们假设压力和焦虑会参与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但在以母亲为主的教养方式中这种关系的强度会更大,尤其是对于女生。

二、研究方法步骤和结果

(一)参与者

参与者包括一所地区性中型大学的290名本科生(58%为女性)。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8—21岁,平均年龄为19岁。在提供民族信息的学生中,大多数(92%)报告说他们是汉族人,这在一定比例上代表了大学人口组成。在完成有关父母的问题时,大多数样本(98%)提供了母亲和父亲的评分。

(二)评估

学生生活压力量表(Student-LifeStressInventory,SLSI)是一个用于测量学生压力的量表,该量表是专为反映大学环境中学生的压力和压力反应而编制的。压力源量表由23个项目组成,采用5分利克特量表(从不、很少、偶尔、经常和大部分时间)对5种不同类型的大学适应压力(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施加)进行评分。对于总的压力源评级,分数越高表明受试者面对的压力越大。在我们的研究中,压力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α=0.89。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用于测量临床中当前受试者的焦虑水平。使用4分Likert量表对参与者焦虑诊断标准相关的陈述进行评分(没有或很少的时间,部分时间,大部分时间);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本研究中SAS的内部一致性为α=0.78。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是一个20项的自填量表,用于测量抑郁症状。参与者被要求使用4点Likert量表对过去一周内评估抑郁症状的项目进行评分(很少或没有,部分或少量,偶尔或适度,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这个量表的分数越高,反映出抑郁症状的数量越多;本研究中CES-D的内部一致性为α=0.91。父母权威问卷是在假设父母的行为很少始终保持单一风格的情况下,为衡量每一位父母的权威、威权和宽容行为水平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调查方法。PAQ是一个30个项目的量表,包括3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10个项目,用于评估母亲和父亲的宽容、权威和权威养育特征。陈述是用过去时态表达的,经常使用短语“当我长大时”。因此,衡量过去的养育行为至关重要。参与者根据5分的Likert量表(强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强烈同意)对陈述进行评分,该量表分别测量了母亲和父亲的养育方式,得出2分,母亲和父亲各得一分。每个子量表的分数越高,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6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如下:宽容的母亲,α=0.74;专制母亲,α=0.84;权威母亲,α=0.86。容许父亲,α=0.83;专制父亲,α=0.93;和权威父亲,α=0.92。

(三)步骤

参与者是通过该大学心理学系运行的电子招聘系统自愿匿名招募的。该系统列出了所有当前可用的研究,潜在的参与者可以从中选择他们最感兴趣或最有价值的研究。在第一次阅读电子版知情同意书时,参与者被告知继续完成调查将被视为同意。然后,参与者在方便的时候分别完成人口统计问题、SAS、SLSI、CESD和PAQ。(四)结果一项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测试结果变量抑郁的性别差异表明,与研究预期结果一致,男性(M=1.64,SD=0.42)和女性(M=1.90,SD=0.55)的抑郁症状评分显著不同,F(1288)=18.76,p<0.01。基于性别差异的最初迹象,随后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参与者进行分析。双变量相关性(表1)显示出一些性别差异。对于女生来说,放任的母亲与压力和焦虑显著正相关,放任的母亲和父亲与抑郁同样正相关,而放任的父母与男生的适应措施不相关。对于女生来说,权威性母亲与焦虑和抑郁显著负相关,权威性父亲与调整措施无关,而对于男生来说,权威性母亲与任何调整措施无关,但权威性父亲与抑郁显著负相关。最后,威权式养育与女生的任何适应措施无关,但威权式养育与男生的压力显著正相关。在这些相关性中,只有女性参与者关于母亲权威性和允许性养育的数据符合调解的先决条件。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压力作为一个变量加入到放任宽容型母亲和女生抑郁之间时,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变得不显著。同样地,当加入焦虑作为一个介导因素时,宽容和权威的母亲与子女(使用不同的模型)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重要。所有3个模型的Sobel检验统计均具有显著性。

三、讨论

我们的研究有关两组发现,为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适应的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容。首先,我们的兴趣变量之间的关系因父母和学生性别而异,因此女生在情感测量方面的评分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比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更密切,男生在情感测量方面的得分与父亲的关系比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更密切。第二,我们发现压力和焦虑在父母教养方式之间起着介导作用,但只对女生的教养方式起作用。本来我们的预期是在与学生(男性和女性)情感的关系强度方面,母亲的养育方式将胜过父亲的方式,但这一预期未发生。我们发现的性别差异模式同样支持这些母女/父子模式是建模的结果。也就是说,孩子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并吸收其养育参数。对于大学女生,我们的研究特别强调了这种界限同化,因为发现母亲教养方式和女生情感之间的关系比父亲教养方式和男生情感之间的关系更多。由于母女变量之间存在大量的关系,我们发现对于女生来说,压力和焦虑在母亲宽容的养育方式与抑郁之间起介导作用,焦虑在母亲权威的养育方式与抑郁之间起介导作用。研究表明,纵容型母爱可以预测低水平的同理心,同时也可以预测大学女生不成熟的自恋和冲动。因此使得学生学习到的自我管理或自我调节技能很少,一旦进入大学环境及其新的限制(例如,学校工作期限)和人际关系,这些特征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压力源。这种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抑郁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对过渡期的评估更为负面,从而导致消极的后果。尽管我们的研究存在局限性,但我们仍然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大学可能希望找到帮助新生(特别是女生)发展自主技能和获得社会支持的方法。校园应积极开展一些有助于大学生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活动,即明确传达大学期望承担的责任并为学生如何履行这些责任提供具体策略的活动。此外,还可教授大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能,以鼓励其更好地自我调节并建立小规模的社会群体,让学生建立能够缓解压力的支持系统。最后,提供和鼓励自立、健康的应对策略(如瑜伽课、深呼吸/冥想训练)可以进一步帮助减少大学生(尤其是一部分大学女生)的压力。

作者:张志刚 刘丹丹 单位:枣庄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篇3

[摘要]在各类爆炸信息充斥网络环境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够完善,逐渐成为受互联网信息负面影响最重要的群体之一,高校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章通过正确的理念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互联网,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予以灵活科学的应用。因此,系统介绍互联网时代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结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更具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性也愈加深远,必须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做好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将互联网作为有利学生向好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互联网在拉近陌生人距离和提供爆炸式信息的同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伤害,在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向社会不断输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综合人才,也使得高校基础教育工作迈向现代化。

一、互联网时代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心理健康影响

(一)网络环境复杂带来的负面情绪

由于互联网环境更为复杂,充斥着一些不纯净的负面信息,甚至包含着一些反动、违法的言论,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育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甚至有一些价值观念不正确的学生会受到网络的煽动而成为境外间谍、参与网络等,对其后续的人生发展等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并需要对其形成监控和及时干预,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化。网络中一些暴力、色情的视频信息等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沉迷,甚至在一些游戏的影响之下许多大学生正常的学业和生活等都无法顺利开展,部分学生甚至因为沉迷网络而产生了退学和延期毕业的情况。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世界观念还无法使其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形成判断和屏蔽,各类信息和网站都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引诱,使其一步步走向沉迷和堕落。

(二)网络信息爆炸带来的价值扭曲

网络信息的刷新频率十分迅速,且由于任何网络IP都可以进行相关信息的和观点输出,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负面言论反复冲击的情况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个人认知会逐渐发生扭曲,且在个人思维的影响之下会造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如在当前网络短视频的冲击下,大学生被炫富的生活所形成的影响,一些精致穷、超前消费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部分大学生会通过网贷的方式以支持其奢靡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催缴贷款自杀等惨案和悲剧。由于这些心理方面的影响和问题很难及时发现,有时还需要学生自身的甄别和判断来形成规避,对于有效地引导和科学地培养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三)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精神空虚

网络归根结底是一种虚拟世界,在网络平台过多地投入情感、金钱等都有可能会带来精神层面的空虚,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被网络平台进一步放大,造成难以回归现实生活的情况。如一些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会一定程度上滋生暴力心理,在正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交往矛盾等情况就会选择用一些过激的方式予以解决,造成他人和自身的许多伤害。另外,网络交友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由于心思单纯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寄托,甚至可能因为在网络上暴露了个人信息而产生经济诈骗的情况,对其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不必要的损失。

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不足

大学时期正在经历由学生向社会的逐渐转变,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较中学阶段有极大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更好地投入专业化的科学知识学习当中。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培养健全人格,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具备一定的抗压和抗逆能力。

(一)教学枯燥单一

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由思政教师、专业导员等进行,这也造成了课堂教育不够专业、内容枯燥且单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大部分的教师在授课时会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逐章讲解,但讲课的形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理解和分析这些案例过程当中的不同思路,学生普遍对于课堂的融入感偏低,不利于提升实际教学工作质量。另外,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个人经验,课堂的内容设计没有和当前的时事信息等形成结合,对于学生实际的教育性和影响性偏低,也不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观念上的改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属于新课改的重要对象,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和教学质量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使之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健全思想。

(二)重视程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但由于缺少专业化的区分,许多院校和学生都没有形成充分的重视,仅将其视为获得学分的一种途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性和重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一些院校对高年级的学生就忽视了这一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于一些毕业季的学生,在面临求职和与社会接触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反而更需要有科学的心理健康疏导帮助其正确认识个人能力,但许多院校这一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欠缺,也不符合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有完善且系统的管理办法来予以落实,使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能够得到发挥。

(三)脱离学生实际

许多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时仅仅以书本和教材为主,忽略了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引导时不能对学生形成全面且有效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突出。从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来看,需要引导者对倾听者的实际经历和感受等形成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讲解,但在大班教育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只能够面对上百名的学生进行普适化的教学宣传,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形成了解和认知,实际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之间形成了脱节,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心理恢复或产生其他的新问题。还有一部分教师在不同阶段课程设置上不够突出差异化,整体教学内容和影响力较为单一,不利于满足四年阶段内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研究和方法分析

(一)完善教育体系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短暂的课堂之内,而是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进行延伸和辐射,真正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使其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且科学[2、3]。如在进行心理健康监控与干预的过程中,可从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和宿舍五个维度不断进行细化,建立如毛细血管式的工作体系,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都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一旦发现有风险隐患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干预,有效规避了更严重的事故或后果。在这五个维度相互独立运行却又彼此交织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管理和咨询部门形成一定的顶层设计和把控,定期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等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获取,在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时也需要利用网络建立信息记录与备份系统,对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和解决。

(二)开展网络咨询

由于网络平台突出的便捷性优势,能够更好地在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予以及时答疑和引导,是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也能够形成对于单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许多高校都在校园官网内建立有专门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入口,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任何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存在的疑惑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咨询的方式得到最专业的回复,给予了更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4]。在通过网络实现心理问题咨询连接的过程中,更好地消除了学生在直接面对老师时的畏惧感,许多相关的咨询问题也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描述,使得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在校园官网上建立学生交流论坛,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同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疏解,也建立了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三)获取健康信息

由于互联网技术中大数据的科学预测和准确分析特性,在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过程中就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一方式进行普筛,并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重点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引导方法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状况。针对院校学生可每年定期开展匿名化的心理健康问卷调研工作,在充分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通过不同方面的问题设计使得学生基础健康信息反馈更加全面,大数据信息的对比分析效用也会更加突出[5]。由于整个数据的匿名化处理,无法针对某一学生进行时间层面的心理状况变化分析,院校则可通过某一年级或专业群体化趋势分析的方式来判断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水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在匿名化分析的过程中,更多学生可以袒露真实的心理和感情,这对于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带来了积极意义。

(四)设计案例学习

为更好地丰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前收取相关的学习案例和资料,在与学生共同进行案例分析和心理思维探究的过程当中对学生实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认知等都应该进行对应的解答和点拨,这也是高校基础教育工作素质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6]。对于一些常见的社会热点信息,如网络传销诈骗等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普遍性教育和规避,使学生能够在日常接触互联网的过程当中提高个人警惕心理,一旦发现可能面临有诈骗或传销的情况时,能够较好地通过院校或公安系统的帮助来解决自身困境,使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网络认知得到保障。另外,教师也可将这种案例学习的模式放置在课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兴趣课题的研究,这也可作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的方式,充分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五)融合思政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课程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教师在日常授课和咨询引导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正确且积极的人生观念[7]。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之下,大学生所面临的虚拟诱惑也在不断增多,如、色情或暴力等信息容易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认知和人生观念等产生负面的侵蚀影响,而通过思政教育当中法律知识的科普,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黄赌毒的危害性,不仅违反了我国的基本法规要求,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问题,必须自发地予以杜绝和规避。另外,在思政教育课程当中,会着重对于互联网的“双刃剑”特性进行探讨学习,这能够使学生在完成高校课程学习后依然保持对网络平台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处理,可以自动过滤对个人产生不良影响的相关信息,也是使得当前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延时性的重要基础。

(六)重视以人为本

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益和以人为本的思路进行,特别是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教育时,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不成熟的思想认知和身心特点,通过角色互换的思路和学生之间产生共情和同理,也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信赖感[8]。由于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与矛盾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单纯采用大课堂和同质化教育的形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忽视,在遇到问题时也不会主动通过心理咨询或倾诉的方式寻求帮助,这也给教师工作开展提供了另一思路,需要通过更多的关怀为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的服务工作,更加主动地关心不同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回答和表现,对一些明显情绪和兴趣偏低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通过更多的互动方式调动其积极性,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在身心发育逐渐健全过程当中引导性的优势。

(七)创新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掌握应对互联网诱惑的正确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在不同条件下认识自我、克服困难和形成提升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必须要将德育和发展作为基础目标,以更具创新性的形式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9]。教师可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之间分享一些具有自主互动性的课堂视频,根据在不同情境下的个性化选择来测试学生的具体心理表现,并给出一定的性格或情绪方面的预测分析,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兴趣性来提升课堂教育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身的性格和情绪等形成准确的认知,特别是在面对困境和矛盾时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和提升。为更好地确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可通过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对当前教育体系予以完善,充分利用网络匿名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困惑,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使其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网络的多元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教师可搜集相关的案例情况共同进行探究分析,在创新课堂形式的同时,也使得教师有更多维的途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在后续教学中灵活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作者:江建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