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古建筑元素在服装领域的运用

中国古建筑元素在服装领域的运用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运用倍受关注,而中国古建筑元素在服装领域的运用也更加深入。研究中国古建筑元素和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掘建筑和时装文化的新视角,用国际语言来完美地阐释中国风格。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服装设计;跨界;民居

一、艺术领域里的共性

服装和建筑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一直是时尚界和建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服装和建筑是两个不同门类,一个是穿的,一个是住的;一个是柔软的面料,一个是钢筋水泥,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和用途。但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服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设计师也会在两个领域之间跨界。跨界,指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如著名意大利时装设计师吉尔安佛兰•费雷精通建筑艺术;荷兰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在阿姆斯特丹开了自创美国品牌UnitedNude旗舰店,该品牌女鞋以富有建筑美感闻名,每款设计都可谓是各种形状的变换,是对建筑物的重新演绎;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分别设计概念包袋、项链、鞋子;再如中国服装设计师胡小丹,他以故宫为载体设计的“流动的紫禁城”服饰系列而闻名,服装设计本不是胡小丹的本行,舞台美术系出身的他,却被中外设计师和媒体称为中国的“皮尔•卡丹”。不同设计师从建筑中汲取灵感,在他们看来服装和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在表现形式上相互借鉴,进而推动了服饰审美形态的进化。

二、古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和建筑本就是一对双生花,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中国建筑元素与服装在结构的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1.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大屋顶也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犹如人的发型和帽冠,而托起这个大屋顶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是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房梁,在房梁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重量都由房梁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①。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中基本构造由梁、柱、檐、顶等组成。再观中国古代服饰,清朝的帽顶戴花翎官帽也有帽梁、帽柱、帽檐、帽顶,帽上有顶子,帽后还插着一束花翎,造型奇特,这与北京天坛圆形攒尖顶外型极为相似。再如著名的岳阳楼的盔顶,它为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屋顶形式,外型貌似古代军队中士兵所戴的头盔。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部为凸出的弧形,四周檐角反向往外翘起,就如头盔的下沿。盔顶的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就如头盔上插缨穗或帽翎的部分一样。

2.飞檐

中国古建筑中不仅屋顶与古代服饰设计有相似之处,古建筑中还有许多建筑元素受古今中外设计师的青睐,其中“飞檐”尤其让现代设计师情有独钟。“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反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在中国古籍中,对建筑屋顶“飞檐翼角”的描写数不胜数,《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赞美周代宫殿的句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屋顶如同鸟儿张开双翼展翅飞翔一般,笨重的屋顶变得轻巧。轻快的飞檐也被国内外服饰设计师所欣赏: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首次来华参观完北京故宫和古建筑之后,就对中国古典建筑飞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不久的巴黎服装会上,带有飞檐、斗拱等中国古建筑特征的肩部高耸的女装样式便出现在了T型台上并取名为“西安飞檐”。“飞檐”风是国外设计师吸取中国的建筑风格,而将之运用到服饰设计中的,为全球时尚人士认知。无独有偶,时尚设计大师阿玛尼也对中国的建筑飞檐情有独钟,在阿玛尼2009年春夏推出的高级订制服“ArmaniPrive系列”中,将中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飞檐’等元素巧妙地运用在服装的肩部、袖口,衣服、裙子的下摆和裤脚口等处,微微翘起,精致优雅,体现东方的美学特征。

3.斗拱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让人们认识了这个传递了两千年的建筑符号——斗拱,何谓“斗拱”?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斗拱不仅仅是建筑师所关注,同时精典建筑元素也被服装设计师所青睐:中国国际时装周2011春夏系列会,邓皓时装会以“古兰中国红”为主题,大气磅礴、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红色中国馆建筑表达了她对古建筑文化深切的了解和眷恋。她将它演化成美轮美奂的时装设计。名模吕燕身着红色晚礼服压轴走秀,礼服上的纹饰正是中国斗拱形态,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4.抱鼓石

“汉帛奖”第15届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师作品大赛中,来自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的设计师王静作品《抱鼓石》获得金奖,此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老北京四合院院门前的“抱鼓石”。抱鼓石,俗称“门鼓石”“圆鼓子”,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左右两块石制构件,犹如抱鼓的形态故此得名。抱鼓石的等级是由门第等级决定的,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最能体现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吴良镛:“它已经不仅是一种样式,而是植根于生活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居住文化的体现。”这种装饰小品在服装设计师眼中并不小。《抱鼓石》系列服装就采用“抱鼓”这种厚重饱满的静态造型,以中国传统服饰为依托加以提炼,并添绘抱鼓石上典型花纹图案,如兽面、鼓钉、荷叶、鼓子心等,设计力图以老北京胡同里的小小石墩儿来展现中国老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时装艺术体现出充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北京城。

5.门钉

门钉,是钉于大门外面的圆形突起的装饰。中国古建筑中,宫殿、坛庙、府邸这些古建筑的大门上,都有纵横排列的门钉。门钉,不仅具有构造功能,同时也起装饰作用,并体现着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清朝,门钉的数量及所用材料便成为体现封建等级的重要形式,《大清会典》中亦有详细的明文规定:“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钉金钉,坛庙圜丘遗外内垣四门,皆朱漆金钉,纵横各九。”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纵九横九等级最高。中国时装设计师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谢锋正是从故宫的庄严气势的大门中获得了灵感,把不起眼的门钉运用到时装设计中,创造出吉芬品牌“门”的系列。“门”系列里可看到门钉式的装饰细节和方形的轮廓,但又摆脱了生硬的民族符号,取而代之以国际化的审美标准,用国际语言来阐释中国风格。

6.藻井

藻井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顶部的一种装饰手法,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藻井通常位于大殿室内的正上方,呈伞盖形,共分上层圆井、中层八角井、下层方井共三层,逐层向上凹进,每一层由细密的斗拱承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上方最重要部位,象征天宇的崇高。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风俗通》云:“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敦煌莫高窟现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藻井为方形,石窟里留下了:莲花、宝相花、飞天等难以数计、美如花朵的图案彩绘。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屈汀南用闻名世界的“中国敦煌色”做设计流行色,创作出以“敦煌与独品”为服装主题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新女装。设计师通过对建筑艺术风格的借鉴,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古代建筑中挖掘出丰富的元素,把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以轻盈、鲜艳的时尚语言来表现千年敦煌。

三、建筑风格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1.四合院建筑

四合院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这座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堪称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是四合院形式的极致。紫禁城无疑是迷人的。张肇达的“紫禁城”系列高级时装,充分利用了紫禁城皇家建筑独有的红、黄、蓝等霸气的色彩,以丰富多变的面料、绚烂华贵的色彩组合,巧妙的图案搭配,诠释了盛世皇朝的雍容博大,极具皇家气势。

2.江南民居建筑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江南传统建筑的特色。江南民居建筑精巧秀丽,色调素雅,白色墙壁,黑色屋瓦,不施彩绘的门窗,精致的砖木雕刻作装饰,显得朴素清雅,玲珑精致;苏州古典园林也以淡雅宁静的灰色和白色为其基本色调,精致、淡雅、曲径回廊、魅力无穷。作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集居形态,小桥、流水、民居、院落、园林等元素记载了历史也传承了江南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江南民居的这种淡雅宁静、虚实写意的风格,也影响了南方设计师,如上海的服装设计师吉承无论从《茶经》系列到《鱼聊》再到《牡丹亭》系列作品无一不散发着江南特有的优雅。设计领域的全球化使建筑和服装等领域的审美特征变得更加多元化,中国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元素的重要性,肩负中国元素的复兴使命。服装设计师通过对建筑艺术风格的借鉴,挖掘出丰富的元素,通过对元素的重构、解构或组合,调整设计语言,逐渐摆脱生硬的民族符号。中国设计师应该立足于根本,去寻求探索和发现中国自身的价值,在全球通用的艺术语言中找到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国际化的审美标准,创作出具有彰显中国民族风的时尚服装艺术作品。

注释:

①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一版p2页.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古建筑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作者:刘菁菁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