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企共育绿色建筑技能人才路径探析

校企共育绿色建筑技能人才路径探析

【摘要】校企共育人才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通过与企业共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人才,进一步丰富“质量建工”文化内涵,持续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共育;绿色建筑;路径探析

1.校企共育人才现状

贵州省现有高职院校40余所,大部分高职院校为满足建筑行业需求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传统专业,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贵安新区,面向贵州省及西南地区于2012年9月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顺利招生,开办之初,校企合作模式仅局限于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及融合度不够。2015年2月25日,贵安新区管委会印发了《贵安新区直管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此后,《贵州省“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规划》、《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贵州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有关绿色建筑的文件和地方标准相继出台。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把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传统专业办出特色,紧扣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发展方向,致力寻求合作企业共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建筑”方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于2017年年底与贵州大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共育“绿色建筑”人才共识。

2.共育“绿色建筑”人才路径探析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多次组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教师赴贵州大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就共育“绿色建筑”人才进行多轮座谈,并于2018年7月签署了共育“绿色建筑”人才框架协议及相关补充协议,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路径。(1)实训基地共建。由校方提供《绿色建材实训室》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场所,企业出资建设绿色建材实训室,实训室建设完成后一方面作为企业绿色建材的推广平台,另一方面成为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建筑”方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2)专业共建。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建筑专业方向)、校企双方共同研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合作初期,先开设绿色建筑方向专业选修课,随着实训条件的改善,逐步在现有《建筑材料》课程中植入《绿色建材》相关内容、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植入《绿色建筑施工》相关内容、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课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地方标准。(3)资源共享。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实现一门课程由企业工程师和学院教师共同完成不同侧重授课内容,校企人员形成合力,共同申报体现“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的专利、横向科研课题,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4)校企协同育人。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双方共同营造“绿色建筑”真实育人环境,企业工程师履行师傅职责,学生履行徒弟职责,师傅与徒弟共同签署师徒协议,按照企业准员工的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保证学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实现和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从而减少企业培训成本,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绿色建筑”技术技能型人才。(5)社会培训。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共同发挥场地、设施、师资、教学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合作推动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提升劳动者素质。(6)标准共制。根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校方安排高职称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参与相关工程绿色建筑星级评定。(7)创新创业。发挥大学城双创园设置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的地缘优势,引入合作项目入住创意园区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对入驻项目进行孵化。(8)文化交流。引入产业文化进学校、行业文化进专业、企业文化进课堂、职业文化进课程,融人文文化、职业精神于技能教育过程之中;促进学校文化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校企双方组织开展“绿色建筑”理念进社区宣贯,共同开展“绿色建筑”发展高峰论坛,聘请国内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影响。(9)技能竞赛。合作开办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和平台,同时与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彰显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办学影响。

结语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绿色建筑的推广势在必行,今后建筑行业将需大量“绿色建筑”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共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建筑”人才,必将在彰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甘露.解析绿色建筑推广的影响因素[J].低碳世界,2017(06):161-162.

[2]黄文.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与面临的挑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3):17-19.

[3]杜松,张宇,雷艳.贵州地区绿色建筑地域适应性技术探[J].建筑节能,2013(10)42-44.

作者:李世海 唐芳柱 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