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讨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路径

探讨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路径

[摘要]教育资助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职业教育要在教育资助中准确定位,勇于担当,当前,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要着力提高资源资助效率,促进劳动力资源转移资助,加强对五类人员招生培训资助,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对教育资助的贡献率等。

[关键词]资助精准化;劳动力资源转移;五类人员招生

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是职业教育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促进贫困对象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优势,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认识赋予了职业教育新使命,大力弘扬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既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渴求,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利用时代背景快速改观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偏差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1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是其自身属性决定的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职业性、社会性、经济性等基本属性决定的。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经济性、职业性属性体现在社会民生事业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办学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社会民生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紧紧依靠社会资源等方面。从资助精准化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建国70年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49年末的10.64%增长到2018年末的59.58%,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仅河南一个省份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95.14万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开展再就业培训保障。其次,职业教育社会性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须紧紧依靠社会资源的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全过程与企业有更加紧密的结合,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共同开展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效果评价等全方位的合作,与企业共同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场地,才能保证职业院校培养的人符合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的需求,能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2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国家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决定性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短缺等是造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至今仍然有大量的农民没有完整地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与国家脱贫攻坚要求的“智志双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因此,加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快速提升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解决“治贫先治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农业劳动经验参与农业技术更新,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技术创新与知识更新,使农村人口能够运用自己的农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体会到“获得感”,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3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的策略与路径探索

近年来,职业教育参与资助精准化的功能逐渐凸显,职业院校通过精准招收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接受职业教育、通过国家及地区贫困资助政策帮扶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成功就业实现个人愿望、帮助贫困学生找到高质量工作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在资助精准化中表现出的程式化运作、发展路向单一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脱节、培养学生升学断路、务农无术等现实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还需探索资助精准化长效之计。

3.1探索职业教育资助的模式

职业教育资助的方法,不仅要准确地招收贫困地区的学生,而且要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实施精确的经济资助,还应该有一个更广泛、更有效和更持续的减贫方法。例如,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对贫困生实行免费招生政策,它已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招收贫困学生并提供免费教育的高职院校,该职业学院大力参与资助精准化的壮举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即职业院校直接实施的教育资助。同样,还有一种模式,比如北京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它为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提供点对点的帮助。简而言之,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能够在资助精准化中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资助精准化,是职业教育自身的经济性社会性决定的,职业教育也能够不断探索资助精准化的新模式。

3.2提高学校资源参与资助效率

高职院校从多方面参与资助工作,是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体现。职业教育应提高学校资源参与资助工作的效率,其实质是职业教育帮助贫困者优化配置资源,其核心是准确帮助贫困者。资助精准化是提高职业教育资助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途径,把资助资源优化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正是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的关键。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参与资助的效率,需要牢牢把握“六个精准”,首要就是精准识别真正的贫困人群,特别是在比较偏远的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滞后区域及民风民俗保护区,在精准识别贫困户中还需要充分运用主客观条件。再之,职业院校多方位参与资助,也需要整合优化职业院校各类资源,全面调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有形资源、品牌资源等,运用系统性管理思维,加快资助工作进展速度,提高资助资源利用率。

3.3提高劳动力资源转移能力

对于由于缺乏产业技术而致贫的农户,在资助精准化中最需要技术培训与劳动能力提升,职业院校可面向贫困农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就业技术培训,对于在贫困地区开展现代农业创业的项目人员,加强加强“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生态体验”等创业热点开展适合农村地区的培训,培养壮大当代懂技术、懂操作的新型农民专业人才,协助搭建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平台。对于在外地实现就业脱贫的农户,职业院校可通过承接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举办就业再培训,有效提升参培人员就业技能,或者围绕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订单技能培训,有效实现农业工劳动力资源向企业用工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从偏远贫困农村向城镇用工密集地区转移,通过稳定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3.4五类人员招生资助

2019年5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五类人员的招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国家统筹优化经济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把国家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媒体调研认为,扩招政策实施一周年来在为改善民生赋能、为经济发展蓄力等方面成效显著,调研发现,浙江省有4195名新型职业农民被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录取,发展现代农业有了充分的创业管理技能,在效帮助了偏远贫困地区脱贫。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扩招接受了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习后,提高了农业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层次,他们能更有效地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实现高效管理,能快速成为未来农业的生力军,成为脱贫攻坚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

3.5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对资助的贡献率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资助精准化的需要,开设农业相关专业和农业相关专业课程,探索专业课程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挖掘贫困地区农业特色,助力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通过技术专门培训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帮助贫困打造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创意生态农业等业态,帮助贫困地区规划设计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贫困农户建立乡村家产品电商营销站点、建设乡村民宿酒店、实现乡村智慧旅游等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农业经营户在线上经营与管理中的技术难点与瓶颈问题,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发展。

4结语

职业教育资助精准化是跨越“教育场”与“农业场”的系统性工程,推进职业院校在资助精准化中实现社会功能,既需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这一特殊主体性,也需要充分利用资助精准化与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机遇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之间的供需对接,有效协调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之间各要素的联动,实现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黎兴成.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70年:研究嬗变与范式反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王荣辉 江兵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