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全文(5篇)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第1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优化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运营当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财务管理当中的风险进行提前甄别,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在当前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认识到企业本身的经营特征,与时展相结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核心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新兴技术的发展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而且作为新型的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对财务管理模式方面也应当做好创新工作,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高新技术企业特征及主要财务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在政策的引导作用下,发展规模不断扩张,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与传统的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对技术产品进行研发,而这些技术产品当中的蕴含的高科技才是该企业能够有效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资产,对于这部分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信息化建设,提高这部分高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而这就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投入比重过程当中,需要优先将大量资金投入无形资产建设,因此在经营过程当中,高新技术企业前期投入较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拓展市场份额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对研发的技术做好投入工作,如工程检测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并获得较高的利润,需要对检测技术的提升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此来获得检测技术方面提升,通过技术带动企业的发展,实现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而这种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而且整体研发周期较长。由于这种高投入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前期作为基础,而这些资金在后期才能够进行回收,从而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前期资金投入数量较大、高新技术数量较多以及水平较高的特点。其次是有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少,与传统行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方面相对数量较少。虽然需要在前期将部分资金用于研发设备的购买,但是由于研发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因此在固定周期内对于相关设备就需要进行淘汰,导致设备贬值速度较快,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有形资产的变卖的实现现金流的稳定。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过程当中还有可能面临环境风险等问题,如某些技术或者设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环保政策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这些技术以及设备面临淘汰风险。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总体人员数量较少,但是由于人员学历水平较高,专业素质较强,因此在薪酬方面数额较多,而对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开支方面也是高新企业的主要支出之一,但是为了高新技术企业利益的长远发展,对于人员方面,依旧需要选择能力较为突出的科技人员,以推动整体团队的创新以及企业发展,而且企业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人员储备,加强研发水平,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方面的培养工作,而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也带来了一定风险,这方面的高额支出也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综合来看,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中,前期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设备更新换代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而这些投入取得的成果能否有效适应市场风险,完成资金回收,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之一,同时员工薪资以及研发方向的政策变化等也是其需要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问题。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产业,具有政策方面优势,而且在税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惠,由于国家给予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成本方面得以实现有效的降低,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其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依旧较为忽视,还面临着研发经费不足以及资金投入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增大。综合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

(一)融资方面问题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在发展中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在市场中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依旧处于未知状态,虽然当前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但是依旧没有确切的模型,能够对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具体的收益进行分析,这就导致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无法通过现有的融资渠道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撑高新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做好后续的研发工作,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情况下会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但是在贷款过程当中,由于固定资产数量较少,高新技术企业难以得到有效融资,而且在寻求其他渠道的融资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可能面临相关财务费用较多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开展自身的技术研发。

(二)资金投入以及使用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过程当中,如何对前期投入的比例以及人员的薪资等方面做好相应的筹划,解决好资金投入以及薪酬分配,还有效益分配等方面问题,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流动资金的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成熟经验,虽然大型企业能够具备流动资金管理能力,对资金管理方面有专门人才,但是大部分高新企业规模较小,在财务人员配置方面缺乏成熟的体系,对资金的管理更多的倾向于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分析,对于其他方面没有做好资金配置工作。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特征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当中运用的财务管理方式,依旧沿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发展特点,不同于传统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技术方面的投入,而且需要保障自身的资金流动能够确保无形资产的比重,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受到企业创始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大,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当中,没有专门的机制对本身的企业特征进行契合,而且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利润分配等方面主要倾向于对科技部们以及市场部门的分配,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较为重视,但是对于未来长期的战略规划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储备以及资金管理机制,往往无法应对突然性的资金短缺。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优化

(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对于资金依赖程度较高,尤其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此过程当中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以及市场宣传工作,因此在前期工作过程当中,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尝试不同的融资渠道,除了向银行借贷之外,还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借贷以及市场资本融资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融资规模以及水平。在此过程当中,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专家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政策优势,申请专门的科研经费或者申请科研津贴,从政府方面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市场方面进行有效宣传,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宣传自身的科技产品,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知名度,以此吸引更多的融资数量。此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工作,就税收等方面,保持良好记录,与银行建立起长期良好的信贷关系,提升在贷款过程当中的优势。

(二)做好资金的有效规划在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就资金分配等做好规划工作,即通过阶段性的科技资本转化,不断补充自身的资金数量,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流动资金的管理,通过提高流动资金的整合效率,提升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扩大流动资金规模有效运用,并管理好流动资金,保证资金安全。此外为了有效应对市场层面的风险,降低在进入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危机,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的投入过程当中,应当尽量避免大量购置贵重技术仪器设备,在财力可承担的范围之内购买设备,保证资金稳定性,同时在后续的资金融资过程当中,应当避免盲目性的融资,在企业资金链的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将债务情况纳入到整体的资金规划当中,善于利用负债等情况实现财务方面的合理安排,并通过建立合理的警戒线,提升应对财务风险能力。而对于后期的利润分配等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也应当通过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采取动态思维进行利润分配,避免由于利润分配不平衡而导致的技术研发危机以及资金风险等。

(三)创新财务管理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建立起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以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的不同责任以及流程,更好对技术研发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有效适应企业经营中高风险以及高效益的特点。而在此过程当中,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财务人员或者与高校展开合作方式,对本身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进行创新,提高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于资金筹备的重视程度,在发展同时也要做好对于未知风险的提前预警,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于市场未知风险的应对能力。在聘请高新技术人才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对先进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通过做好财务管理团队的控制工作,加强资金回笼,在财务管理机制当中引入相应的激励制度,促使财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开发人员等在日常工作当中主动做好财务维护工作。而且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将财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财务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当前的研发情况,做好资金的配置工作。

四、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因此为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应当就融资以及资金使用,还有利润分配等方面加强重视,建立起符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通过引进专门的人才等方式,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提前预警,避免在经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而且为了有效应对财务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优势,结合当前政策方面的推动作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晓丹.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1):84-85.

[2]徐爱玲.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和财务策略[J].纳税,2018,12(22):95.

[3]杨兆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85-86.

[4]郑笑严.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体系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1):271.

第2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字: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审计

一、内部审计

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企业规模逐渐扩张,商业活动的频率、规模与复杂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内部审计逐渐被引入到企业管理模式中,以强化对企业各阶层的分级、分职能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获取有效的决策信息与员工信息等[1]。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开展独立性评价,客观准确地刻画企业各职能单元的执行效率、忠实程度、财务风险等,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企业经营咨询服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切实客观的企业信息,帮助其制定管理决策、控制企业风险,改善企业内部的组织运营模式[2]。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借助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估企业财务信息与企业运营信息的可靠性,企业高层可以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对企业的财务运营管理做出更为前瞻的规划与决策,如投资、筹资等,并通过内部审计确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与准确程度,减少或杜绝企业不合规的行为,监督、规避并控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从而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升值[3]。

二、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获取手段多样,获取效率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然来到。大数据是知识时代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大数据技术具有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特征,其核心理念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价值信息[4]。以往的内部审计大多依赖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师开展专业的企业财务分析与风险评估工作,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极大地取决于企业内部审计师的经验丰富程度与财务管理能力,某些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或者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操作不合法,均会导致财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监督与管理。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为内部审计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加快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从监督、鉴证等职能逐渐发展成为企业提供保值增值咨询与辅助决策服务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来源丰富、结构多样、语义复杂、实时性强的海量数据,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覆盖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360维度的数据库作为强大的数据源支撑;在内部审计评估与决策方面,传统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高效挖掘的需求,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涵盖了从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挖掘等数据价值挖掘的整个工作流程中[5]。以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为例,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其技术难点在于解决复杂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大数据管理、以及大数据的可存储、可表示、可处理、可靠性及有效传输等几个关键问题。大数据技术通过开发可靠的分布式文件系统(DFS),能够实现数据的优化存储、减少数据冗余,且成本低廉可控。目前主流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包括Hadoop、Gbase、HPvertica等,其中Hadoop因其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容错性等优势,在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方面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6]。在大数据时代下借助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对多源、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减少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力资源投入,人工干预的减少也可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出错机率,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可靠性,规避选择错误、过于滞后或者超前的风险,已经成为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的核心趋势。大数据为内部审计开展财务风险监督、预警、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典型模式。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获取渠道与获取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不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网络系统上构建完善的信息搜集归纳平台,借助广大网民的力量搜集相关数据,网络用户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搜集工作中,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源,同时由于搜集环境为网络环境,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实名制,使得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也能得到进一步保障,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监督、识别、预警的准确性,对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搜集归纳平台最终目标并非是对数据的收集管理,而是通过对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之后,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更多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价值,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决策支持服务。因此充分调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对搜集到的财务风险数据进行过快速计算与分析,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指标与相应变量,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大数据挖掘模型或算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预估预警,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服务支撑。

三、结论

大数据技术具有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特征,其核心理念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价值信息,大数据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为企业财务风险监督、评估、预警、控制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丽哲.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7):27-28.

[2]刘玉梅.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8):100.

[3]罗茂杨,尹子涵.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J].时代金融,2016,(21):226+229.

[4]郭舒雅.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6,(09):184+191.

[5]张金珠.互联网时代企业网络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现代企业,2015,(03):58-59.

第3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内控制度;会计信息技术

全球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企业的运营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核心工作内容。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内控管理,还会导致资金问题,不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局面。

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

1.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在日常开展经济活动基础上,受到企业内外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增加企业的经营以及日常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的概率。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融资风险、资金管理风险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内容。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能消除,只能是有效的规避,所以其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和可控性的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关,也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轻则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企业面临倒闭,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1.2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说,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行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财务工作的环节中,风险随时存在,所以企业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有效识别财务风险出现的因素,能够强化企业内控水平,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为企业的投融资以及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进。企业可以发挥监督的工作职责,保证企业投融资资金应用到位,同时还能够利用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发展选择更多优秀的人才。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规划的重要依据,财务风险的管理有利于财务数据更加准确,形成的财务报告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说能够增强企业的实力,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弱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与飞速发展的企业经济相比,对于管理的认识跟不上其发展速度,这种差距对财务的管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如今,我国的企业发展很难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落后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济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对于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都比较力不从心。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忽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大多数的企业在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上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不一致,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2.2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管理需要在基本的意识基础上,重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但是现阶段由于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不够,预警机制不完善,相关的财务人员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问题缺乏敏锐的感知,对风险形成的因素缺乏有效的预测和判断,因此难以有效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企业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警,快速分析出潜在的财务风险,以提前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且可以预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加强财务的风险管理,在风险萌芽之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2.3财务内控执行不到位

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要想发展得更加平稳,需要重视财务内控建设,确保内控管理机制的执行力,才能检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全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弱,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内控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同时现有的经验主义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内控的执行情况,财务内控设计不到位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因此,企业在正常运营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关注其基本特征。财务风险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各个企业的风险不同是由于其运营的阶段、规模以及市场上的竞争实力都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对各个运营时期风险出现的频率和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以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风险的把控有一定的效率。

2.4会计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复杂的,内容比较多,工作起来难度比较大,所以更加应该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应用会计信息技术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财务风险,增强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但是企业的实际情况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企业对财务风险的信息投入少,信息系统的模块分类不完整,很多财务数据被落下,影响财务数据分析的结果。同时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财务风险信息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还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才能有效识别财务风险的因素,利用信息系统形成的财务数据才具有实用性,否则信息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传递的速度慢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财务风险。

2.5存在过度经营的现状

企业的过度经营现象,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缺少对企业经营的综合分析,也就是财务数据不准确导致的企业过度经营现状。企业在对内部的风险控制上都缺乏正确的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漏洞,内部控制的水平低、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相关的管理文化也不充足等。在企业对财务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时,对于岗位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制度形式化,很多部门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在对工作进行问责时,不能追究到具体的部门,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3.1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基础上要从根本上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就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在风险出现时,能够主动出击,占据有利地位。企业管理阶层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对内部的合理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企业的内部风险,积极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实施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策略。另外,企业要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积极提高员工的企业管理知识掌握度,以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防控力度。各部门要积极配合,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3.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将此系统贯穿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在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要注意防范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识别,重视风险因素的分析和总结,明确工作职责,在现有体制下,重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企业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和风险预防管理机制要呼应,确保企业能够对财务风险真正做到管理。因此,企业在进行资金的投入时,可以采取逐步分阶段的方式,来有效减少其中的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是更为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在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加强内部的预警系统建设。

3.3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各部门的负责人要积极配合企业财务内控建设工作,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的前提下,确保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也能够检验企业内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有效规避企业的风险。虽然财务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具有客观性,但却是可以避免,所以企业应该在强化内控机制的基础上,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以便企业能够发挥财务内控的作用,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重视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

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经营成败有重要的作用,结合信息时代的经营背景,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资金的投入,重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安全的管理。并且培养专业的会计信息技术应用人员,提高其工作能力。还要强化工作职责,保证会计信息技术人员工作的稳定性,也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定期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操作。企业还要依据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划定信息系统的内部结构,保证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5合理开拓市场,避免过度经营

现阶段企业由于相关的决策失误而存在过度经营的现象,企业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想要采取开拓市场的工作来完成经营目标,但是此种方法需要合理化,才能保证企业市场的稳定发展。企业还要避免过度经营的现象,重视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重视企业收支的管理,避免因为过度经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也已经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内控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可以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增强市场战斗力。虽然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强化思想意识,重视相关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职责,重视信息化的管理,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最终帮助企业合理开拓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鑫.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16):57.

[2]段晓晶.内控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纳税,2020,14(5):145.

[3]朱玉琦.关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策略的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2):37.

第4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1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1相关理论概述。1.1.1集团公司。《公司法》中对集团公司定义为: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目前,我国关于集团公司的普遍定义是:集团公司是指以母公司为主体,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单位共同组成形式,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操纵者,一般采取控股型母公司组织体制来逐层控制集团内的其他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在我国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多元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的兴衰存亡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随着集团公司日常经营行为而随时产生。同时集团公司母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属于垂直的管理模式,子公司及关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大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1.1.2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借款负债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存在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没有债务,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就不存在此类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运营过程中,由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无法预计或无法管控的因素影响,产生的实际运营收益与预期偏离,从而可能导致集团公司运营损失,或存在获利的机遇。本文所探讨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的管理学科,对现代集团公司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估计、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普遍性、可控性和双重性等属性,财务风险管理应该以最小的成本来确保集团公司经营活动目标实现的最大化。1.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集团公司在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中,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为集团公司的外部风险,如资本市场的发达与否、国家的货币和税收政策等引起的经营风险,是集团公司不可控的风险。非系统风险作用于个别企业,是由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的资金和经营风险,如运营资金不足、投资决策失误或对子公司管控不力导致的风险,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危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非系统风险给集团公司带来的危险超过了系统风险,公司管理中更应该重视非系统风险。公司管理层应该把非系统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1.3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对整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子公司财务风险、母公司财务风险以及由于子公司财务风险所引起的集团公司内部连锁反应产生的财务风险,这三大类风险都是集团公司无法规避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增强公司的决策能力,还能实现全球化经营趋势下的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共赢。集团公司在风险的管理流程中不仅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更要将公司内部治理、激励与运营管理相结合,以寻求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

2集团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集团公司作为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是垂直型组织体制。集团公司除母公司外,其子公司也均是独立的法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又要服从于母公司的管控,这就导致了集团公司财务决策多层次,如果集团公司对集权和分权的处理不当,就会对瞬息万变的财务风险感知缓慢;集团公司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自身价值最大化,还要推动其子公司完成经营目标,使整个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运营目标收益。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总体水平一般由各子公司财务风险状况构成,财务风险无论从破坏性还是影响面都要比单一企业要大,若核心子公司出现财务风险时,集团公司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就可能导致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状况急剧恶化。集团公司现阶段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如下:2.1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措施较单一。目前,集团公司从财务管理角度和内控制度方面有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办法,但大都存在局限性,即只有单一财务风险的预判与防范措施,而没有综合考虑集团公司内外部风险因素,没有系统性地研究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其他风险的关联。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相互独立,不能有机地融合来综合预判与防范财务风险,形成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管理系统多是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风险管理工具,缺少中国特色,集团公司内部决策过程中又多以经验性风险管理来补足西方国家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中的缺失之处,财务风险管理中有过多的人为因素干预的成分。2.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缺少整体性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单纯靠财务部门来管理,如果集团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不能与财务部门形成有效的业财融合,将导致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的决策方面缺乏敏感性和科学性。集团公司内部所谓风险管理和控制脱离日常经营活动,局限于管理流程。这是由于集团公司缺乏全员性的风险管理意识造成的。另外,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仍停留在单一风险的防范,而忽视多种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外部因素导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的偏差。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财务管控系统,母公司不能有效地通过子公司的风险预判和管理对策来有效地预测与防范自身财务风险。同时,子公司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在风险的决策过程中也难免会以自我利益为前提,而忽略了母公司的全面性布局。2.3对财务风险不能有效利用。某一特定风险也许可以避免,但只要集团公司拥有财产,财务风险就不可避免。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决策时,往往习惯于规避风险,而不考虑风险中是否存在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风险更是会因子公司的其他风险而实时产生。既然风险不可避免,就应该在风险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挑战和机遇,集团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财务风险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3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充分利用风险管理信息化应用。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手段,将财务风险管控的数学模型植入监控预警系统,同时梳理风险管控的历史数据,归集整理,形成完整的风险信息综合平台,设定风险预警的安全防线及风险预警机制和提示方式。通过结合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提交的数据,结合相关风险建模,监测集团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风险数据。集团公司管理层可根据财务风险监测数据,修正经营活动中由财务风险带来的预期与实际经营结果的偏差。同时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数据库,构建数字化内部审计工作系统,解决业财互通的数据交换,这样,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现从手工控制到自动预警控制,完成对集团公司经营业务过程持续的监控,一旦有财务风险产生,管理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警,为风险防范提供保障。3.2集团公司整体风险管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内控制度和日常运营行为中,形成集团公司独有的风险文化管控,建立健全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预判与管控意识。集团公司母子公司间合理安排集权与分权的管控职能,建立母子公司财务风险全过程管理,即经营活动开始前有分析和预判,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有监测和管控,经营活动结束后有财务风险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总结来指导未来生产运营中的财务风险管理,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深度融于生产经营活动中。3.3利用财务风险获得竞争优势。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而是利用风险为集团公司创造竞争优势。风险的利用主要是针对集团公司内外部环境,形成风险监测。通过有效地分析手段,找到风险中蕴含的机遇,先于竞争对手监测到潜在的风险所带来的财务危机,及时修正经营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利用措施并实施,从而创造业内竞争优势。财务风险的利用还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监测来降低财务风险管理成本,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收益,即降低风险发生频次,提高集团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为业务部门提供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通过提高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等级,从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同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集团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较高的企业价值,提高企业信用评价等级,使得集团公司可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筹资成本来筹措资金,提高投资收益,从而增加企业日常的现金流量,这些都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文雪梅.集团公司财务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2]孙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信息化思路[J].中国内部审计,2019(03).

[3]姜克.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5.

第5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信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电信企业作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服务产业,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网络化及现代化特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给电信企业的今后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效益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稳定发展,而电信企业在日常运行等方面均需要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电信企业也应该根据时展,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内部各项设备及技术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给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风险问题频频出现。基于此,电信企业应该给予财务风险管理高度注重,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提升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减少不必要风险出现,实现企业稳定运营。

一、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述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不但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决策和应用,同时也决定企业的后续发展。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依据。但是在各个领域中,财务管理将具备特有特性,这就要求加以全面分析。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了电信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已经得到了良好发展,运营规模也逐渐扩充,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行业之间竞争将不断加剧。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电信企业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电信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因为面临的风险因素比较多,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这给电信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电信企业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加大探究力度,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将各种不必要风险进行规避,保证企业运营安全,在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充足资金的基础上,给电信企业整体运营提供保障。

二、导致电信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意识因素

不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当前我国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能实现全面提升的主要因素。意识直接影响行动,只有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保证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落实,并实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电信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现象,例如诸多电信企业把工作重心放置在日常运营及经济效益获取等方面,忽略财务风险本质作用。并且,部分电信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管理作用认识存在误区,普遍认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支出情况进行记录,对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效果,导致部分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到实处,影响财务风险管理自身作用的发挥。

(二)管理体系因素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给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实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电信企业来说,只有全面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把控,并掌握财务风险产生因素,提出对应的风险防范和处理对策。所以,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电信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上均缺少完善性,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必要性缺少深入认识。例如,诸多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团队组建力度不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有待提升,已经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在专业水平上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财务风险管理质量不理想,引发诸多财务问题。

(三)成本管理因素

从电信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其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不但在行业技术发展及设备更新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还要投放诸多的资金,再加上电信企业内部资产环境的改变,国家诸多优惠政策在近几年间不断消除,电信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就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加强企业融资,给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即便电信企业已经实现了融资,但是采用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给企业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再加上企业没有对各项成本加以科学管理,存在资金支付较为随意,这给部分人员随意占用资金提供了条件,无法有效提升资金应用效率,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三、加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思想意识

意识作为行动的前提依据,电信企业为了全面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高度关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电信企业可以采用由上至下的管理理念,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要求企业领导层级人员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带领职工一同参与,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并且,电信企业还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充分重视,从基础上给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氛围,促进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给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真正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电信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财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意识。风险识别作为确保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依据,能够有效地规避和处理各种财务风险问题。所以,电信企业需要科学设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编制规范的财务风险管制流程,以此促进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水平的提升。其次,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电信企业实现对各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的对策,电信企业应该科学设定财务风险管理战略,针对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执行相应管理方式,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以此保证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质量,最大程度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出现。

(三)加强成本管理

众所周知,资金作为影响电信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做好电信企业资金规划工作,并加强成本控制及探究,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职责分配体系,对项目成本费用加以科学规划和管理。并且,电信企业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时,应该从整体角度入手,将各种资金应用把控在合理范畴内,提升资金应用效率,防止不必要资金消耗,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此外,电信企业也可以根据时展,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部门资金消耗情况进行监管,并把资金应用信息记录到系统中,在实现企业资源科学分配的同时,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精准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及质量将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要想实现电信企业的稳定发展,除了要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之外,还要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给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给电信企业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卫华.企业财务人员如何防范及控制财务风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

[2]张彬.电信企业转型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拓展分析[J].财会学习,2016(18).

[3]钟艳琴.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