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课堂教育范文

大课堂教育全文(5篇)

大课堂教育

第1篇:大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断深刻地融入教学过程,将会彻底改变现行的教学形态,演绎并丰富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制。为顺应信息化的浪潮,国家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如何充分合理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一、教育信息化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机遇与挑战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序言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目前,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高等学校都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数字校园建设初见成效。从数字校园的建设完善,到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再到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解决的课题还很多。先进的数字校园为教学以及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挑战。网络游戏占据了部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甚至不少学生沉迷其中。大学的课堂纪律和教学质量正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感觉到,认真做笔记的少了,对着黑板或者课件拍照的多了;抬头听课的少了,低头玩手机的多了,学生上课不在状态的不占少数,如何让学生离开移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回到课堂上,提高课堂的“抬头率”,成为校园数字化后的新课题。在全球范围内,教育信息化也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迅速兴起,在短短几年内席卷全球数十多个国家,拥有了几百万名参与学习者。“慕课”免费、开放、获得容易、自主性强、受众面广,以极低的教育成本使上百万人受益,对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冲击。

二、积极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主动迎接教育信息化浪潮,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有利于教师把握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密切师生的人文交流。信息化条件下,这种不重视学生主观感受和客观学习结果的课堂教学模式弊端逐步显现。在教师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教师教学观念更新迟缓,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滞后。在学生层面上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动机短视,主动思辨和实践应用能力弱。当学生通过网络世界方便地搜寻到最新理论、观点、方法时,原地踏步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知识讲授的权威性面临巨大挑战。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围绕着本着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来展开,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网络所体现出的实时性、互动性特性,通过实时的和多方位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课堂容量便利的网络环境给知识的获取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内事不明问百度,外事不明问谷歌”不是一句戏言。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面临巨大挑战,一本书、一套讲义几十年不变的讲授方式不被学生所接受。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化时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课程教学是系统工程,并非课程资源简单堆砌。网络信息资源也不等同于网络教学资源。虽然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说,师生几乎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网络信息资源堪称海量,真假难辨,信息整理分析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凸显,教师能够过滤大量的虚假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节省大量的时间。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打造跨时空的教学环境传统课堂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延伸课堂的外延,打造跨时空的教学环境。以法学教学为例,法学课外优质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随着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念,国家、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重视大大加强,网络法律信息极其丰富。比如《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实施后,从2014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所有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将全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予以公布。网络上存在着众多法学论坛、法律博客、门户网站,等等。在百度上以“呼格案”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会得出相关结果约20,400,000个,以“民事诉讼法修改”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会得出相关结果约2,570,000个。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出讲授问题,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形成讨论小组,提交初步意见。课后,围绕课堂中形成的观点、意见,形成最终作业,上传讨论组,供所有同学分享、参考。教学的延伸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及时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独立于理论教学,两者处于割裂的状态中。基于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尚未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依托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利用信息手段形成的时空优势,第一时间将热点法律问题发送给学生,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一边从理论上分析,一边可以在热点法律问题发展中验证自己的理论观点,完善知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完全可以在课堂中搭建认知实践平台、模拟实验实践平台、观摩认识实践平台、实务训练实践平台,形成实用、灵活、开放的旨在培养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务处理能力、法律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网络化教学模式转型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在信息获取方面,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大学生占86.6%,在交流沟通方面,使用网络进行即时通信的大学生占92.4%,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互联网世界显得五彩缤纷,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游戏、刷微博,甚至购物的学生不在少数,不少学校无奈推出了“手机袋服务”,在上课前将学生的手机全部“收缴”,课后在返还给学生。“手机袋服务”维护了课堂纪律,但与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也应该是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网络化教学模式转型,更新观念是前提,教学改革是关键,机制创新是保障。

(一)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顺利推进信息环境下的本科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方式重视的不够,对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导不够。教师沿用将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一个PPT的讲授方式,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热情自然不高。加强教师网络教学培训,积极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地使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大学生识别、检索及使用多种形式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提高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加强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效率,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融合现代网络资源、网络技术。加强新资源平台、新技术手段、新通讯方式、新展现媒体的使用,探索法学传统教学方式向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要从任职资格、聘任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创新教师发展,形成良好的支持与互动。

(二)扩充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与功能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目前主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相对以静态展示居多。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与筛选后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收集筛选教学素材,获取并教学资源,与学生实现不见面的信息交流。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还可以自主获得课堂教学所需的背景资料,与小组同学讨论后,在线提交讨论意见。课堂教学告别了教师的单方灌输,学习充满了个性与自主。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制作课程各类资源,并将各类资源整合成有机联系的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教师结合在线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面授,对重点、难点进行研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大大加强,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三)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交流模式传统法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产生一种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网络课堂环境、丰富的法学资源库、视频、音频立体化教材等构成了教学情境,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网络通信联络,QQ、微信、论坛和博客等提供了教学内容的互动参与平台。原有的黑板、纸质教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必要补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体位置更为突出,成为网络化教学的主体。热点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资料收集、向教师同学求助、阶段性测试、成果展示均可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难以在45分钟时间内展开的背景知识、辅助资料,都可以借助平台,学生在课前课后也能利用平台自主学习。多向互动平台延伸了传统课堂时空,学生能有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时间,创新了教学手段、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加大过程评价比重,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传统教学以结果评价为主,学生关心的是学期末能否“挂科”,“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比较常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过程评价变得可能与容易。传统的、被动的、应试的教学方式被现代的、主动的、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取代。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每名学生变得“透明”,参与了多少课前准备,交流了多少讨论话题,得出了哪些独立意见,都体现的一清二楚。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一定程度上能衡量其学习态度和效果,通过可视化方式获得这些信息的反馈。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最终课业或者考试判断学生成绩,从平时的参与程度、参与质量也可以判断学生成绩,甚至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分,要加大过程评价比重,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扬.创新与重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6):66-70.

[2]周绍强,于维同.高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应用能力培养模型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3(9):23.

[3]刘芙,王韶春.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1(3):88-90.

[4]贺治国.教育信息化与传统课堂教学教育[J].教学论坛,201(S2):259-260.

第2篇:大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素养;慕课

“慕课”(MOOC)从2011年9月开始,在世界各地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这场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联合掀起的教育改革风暴震动了整个教育界,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教育界对沿袭数百年的教育模式的重新审视。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让全民共享优质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慕课化教学模式也迅速出现。“不接受慕课就等于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校长纳特比穆在会议上如此宣称,“高等学校必须要接受此项行动,并适应其教学方法,否则将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未来”[1]。

1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1.1弱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

龙宝新认为,目前信息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为讲授主导式[2]。讲授主导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一般流程为“复习导入—新授内容—知识巩固—课堂小结”,是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模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适切性是有限的。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既定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目前信息素养教学的目的相差甚远。如若运用该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势必会无形中弱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进而使信息素养教育蜕变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囹圄。

1.2忽视学生的网络信息组织能力

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库使用能力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较多关注的是对大学生检索能力的培养。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且只注重随意快速浏览信息,不关注信息价值,对信息的印象不深刻;也不注重将相关的焦点信息存储起来作为拓展素材,缺乏信息组织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是否善于使用互联网信息是衡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之一。

1.3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匮乏

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为大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机会,具有不限时间、空间和人数的特点以及可以在线沟通、课堂讨论的优势,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目前,我国信息素养教学大多采用课堂PPT授课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影响了师生的深入交流。慕课式信息素养共享资源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共享资源平台。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也称为“颠倒课堂”或“颠倒教室”,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或者相关拓展资料,而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解答学生的问题,订正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在美国基础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3],后来被“网络教父”萨尔曼•可汗大规模地推广,真正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界的焦点[4]。

2.2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主题词“翻转课堂”,按照年度进行统计,

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师答疑研讨以及课后网络平台作业,其核心是先学后教,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2.4“翻转课堂”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实证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11]。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其教学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商业性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以及开放存取资源等,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涉及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信息的科学管理等,这些内容都非常适合拍摄成小型视频以进行教学。因此,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

3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素养慕课化教育的优势

3.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以实践或操作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翻转课堂”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打破了此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试题实现对章节内容的内化和吸收。该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我管理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有助于促进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升

当代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正是如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信息素养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课前的微视频自学来完成。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剩余时间里进行讨论及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应的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洞察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3有助于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推动信息素养课堂改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知识图谱式的学习途径,能有效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慕课视频以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编排,短小简洁,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某个问题的详细阐释,由易到难逐渐进阶,更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并强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交互式的课程练习一般都采用电脑自动打分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12]。

4结论与启示

4.1开拓多渠道的师生交流方式,建立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互动、交谈,并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是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指令,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

4.2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国内外的实践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开展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4.3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强制性,必然会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如:有的学生自主收看教学视频时会因为快进而错过预习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还有部分学生在电脑屏幕前不能专注地学习,从而导致学习进度滞后。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及时的监控和追踪,对进度滞后的学生进行催促和提醒。

参考文献:

[1]陈绍继.接受“慕课”还是面临衰退[J].辽宁教育,2013(24):93-94.

[2]龙宝新.论“研究性课堂”的架构与创建:兼论人文学科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31-38.

[3]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4]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

[5]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0-45.

[6]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7]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1):33-36.

[8]李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对外经贸,2015(11):143-145.

[9]邵萍,胡亮.翻转课堂:高校音乐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J].大舞台,2015(11):194-195.

[10]张洁,王英,杨新涯.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68-72.

[11]汪晓东,张晨婧.“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第3篇:大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安全教育: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屡见不鲜,在事件中,反应出大学生安全意识、危机意识淡薄,对社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认识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出现新的大学生安全问题,对当今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当代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这些安全知识是过去的教育和生活经验所累积的,但是极少数的大学生接收过安全知识方面的系统教育,尤其对医疗急救、灾难逃生自救、财产保密安全等重要安全常识掌握的情况较差,在日常安全行为表现出意识较弱,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极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和伤害。所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2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存在的问题

2.1大多数高校没有安全教育课堂

目前,大多数高校忽视安全教育,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设立安全教育课程。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大多组织学生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等进行集中性的学习教育,还通过学校网站、海报、微平台等对大学生开展预防性的渗透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这些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多是临时性的,不定期的。

2.2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不重视

现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不重视。没有把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也没有配备安全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也没有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专业化的队伍进行培养,安全教育课程上课的老师多是班主任、辅导员、保卫处人员,教学的内容也没有合理的规划,教学的目标模糊,教学的内容也较为随意。

2.3安全教育教学缺少创新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学形式陈旧,通常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讲授安全知识,学生经常是被动地接受安全教育,学生接收安全教育知识的效果不明显。高校的安全形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发展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有的安全教育的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差。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缺乏长期的研究和创新,使得目前的安全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已经显得较为落后。

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传统的大学生安全课堂教学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新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更多地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消极和被动地位,难以主动积极地区学习。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很难在大学生中培养全面立体的安全观,学生也很难将学习到的科学的安全知识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应用。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将学生从原来教学内容的被动接收者改变成知识的主动探寻者,也将教师从原来教学知识的传播者改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内容的开展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设计和引导下开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内容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划分模块,在不同模块根据教学实际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深化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

3.1任务引领教学模式

任务性教学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经常应用。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下达任务,学生通过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对任务内容进行探究,自己查阅资料,完成任务布置的具体要求,再派出代表进行讲解,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进行讨论、探究、质疑和表达。如旅游安全这块内容,教师先把相关旅游安全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然后下达实践任务来辅助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安排每组去沙漠、海滩、热带、雨林等不同的旅游目的地,让小组为去为不同目的地的出行准备行李和制定游览观景安全事项。学生将主动地对出行目的地的人、环境、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准备行李和制定安全事项,树立了旅游的安全观念,培育了旅游的安全意识。

3.2模拟教学模式

模拟法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操作方式,教师创设一些具体的场景和情景,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整个模拟过程都受到老师严格地监督和指导,多次练习以达到掌握正确的技能为止,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安全知识。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在前期把相关突发公共安全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后,教师可以设置上海新年踩踏事件的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模拟在公共场所遇到踩踏时候怎么做,在一次次地尝试学习中,教师进行不断地纠正,最终达到让学生强化知识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对模拟中产生的问题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3.3社区合作式教学模式

社区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外的安全教育中经常采用。为了使得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真实和生动,将各种社会力量引入到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去。通过目前大学和社会形成的巩固的互利互惠的关系,将大学周边的社会资源引入,可以邀请社内的专业人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进行现身说法,也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入社区的场地进行教学。如药品安全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医院的资源,在医院药品管理人员或者医生的介绍了解购买药品的注意事项、区分真假药品、药品的分类,实地观察药品的储存,在专业人士的带领和讲解下,学生对药品安全有着深入的了解。医生也可以举例,某些人因为医学知识不够,对身体出现的症状不加重视,导致病情延误的严重后果,强化了学生的医疗安全意识。

3.4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达,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为一种趋势,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与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进行协作,将是一全新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多媒体的特征,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自然灾害安全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网络游戏,地震游戏、泥石流游戏、沙尘暴游戏、海啸游戏,通过互联网将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真实情境的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完成逃生和互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学习中更加主动和投入。

4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4.1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一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文件,以文件或者条例的形成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制度上的保障,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定。高校在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各部门协同管理,教务部门负责安全教育课程,学生处和保卫处负责安全教育的活动,彼此协调组织工作。

4.2建设软硬件教学资源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知识讲授,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大学生安全进行更好地教学,所以对教学软硬件资源有着更高地要求。软硬件的资源包括满足课堂活动需要的教室场地、实践和实训场地、虚拟环境的模拟、教材、案例库、教学视频、课件等内容,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可以逐渐改变学生变动学习的状态,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的进行设计和运用,将有助于安全教育知识内容的学习。

4.3构建网络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视频公开课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已经成为当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已经为当今教育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将网络教学和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打破教学时间、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众多限制,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安全防范能力。

4.4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新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安全教育的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过去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多侧重在传统的法制教育、消防安全和财物安全等内容,但现在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社交安全、食品安全、旅游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多增加热点的安全问题,与学生的感兴趣的安全知识相结合,建立全面的安全观

【参考文献】

[1]马勇,戴伟丁,王晔.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2]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3]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72-73.

[4]胡如朝.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69-171.

[5]宋文滇.生态安全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J].黑龙江教育,2014,5(1101):107-108.

第4篇:大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语文观;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需求,要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大语文教学的推行很有必要。大语文教育主张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核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延展,将语文教育与德行教育相结合,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养。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研究语文教材的内容,还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发掘教学资源,以充实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教学应体现整体性

在大语文教学观下,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突出本课在整个单元、整册书乃至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注意本课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的关联,注重教学目标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7课的《动物王国开大会》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知道通知是一种应用文,并引导其了解应用文的特点和用途,使其明白没写好通知会带来很多麻烦,从而让其对应用文学习形成主动的态度,为后续上“学写留言条”一课做好铺垫。整体性是“部编版”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把握不到位是一个普遍问题。对此,教师应从备课着手,明确课标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厘清教材的编排目的和知识体系,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文本教学目标,进而在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只有将注重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阅读与表达并重,教学应注重语用意识培养

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为了研究语文,而是学会使用语文知识。小学生会说话吗?很会说了。小学生说话会注意场合和礼仪吗?未必。表达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对象和场景清楚地表达自己并使用礼貌用语。比如,二年级“注意说话的语气”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在教学该课时,教师可设计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沟通场景,如道歉、请求、商量和提醒,引导学生针对各场景容易出现的表达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合适的说话语气。又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中的“一块儿”这个词时,可先让学生思考“一块儿”的意思,再解说整个句子;然后,教师去掉该词中的“儿”字,引出“一块()”,并引导学生说出一块(田地)、一块(蛋糕)、一块(草地)等。教师还可再引导:田地里有“土”,所以“块”是提土旁(认识提土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字词,又学会了使用它们。再如,教师可设计一个“夏天到了,西湖里的荷花开了”的场景,引导学生针对此场景进行古诗联想。学生可能会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句,甚至还能用这些诗描摹出一幅画,这便是语用。总之,语文课堂不应只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重视体验积累,突出语文常规训练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也就是说,教师在突出单元语文要素和核心目标的同时,不要忘了识字、写字、词语理解、朗读、背诵、写话等常规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常规训练的重点就是教师要用象形、会意等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带领其在阅读中品读佳词好句和名言警句,使其通过熟读或背诵精彩句段和短文强化知识积累。为落实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各个学段的重点来确定训练点,设计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练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应用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不经思考就能说出答案的课堂问题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江雪》这首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读二想三悟”。一读,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起承转合,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二想,即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想象为径,感受文字背后的画面。三悟,即教师要引导学生抓诗眼,结合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师生进入问答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问:诗中哪个字体现了诗人的孤独?经过前面环节中的诗歌画面想象、作者背景了解、诗境体会等过程,学生已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1:“千”字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学生2:“万”字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学生3:“孤”字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从这些回答可看出,学生不是在迎合老师,而是想他所想、说他所感。四、联系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应生活化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与生活的联系。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再现于课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上的蓝天白云、绿野千里、小丘柔美、牛马静立、羊群如白花等图片,同时播放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将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意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其将文章中对草原的描写与图片进行对照,从而使学生既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大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

1当前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目前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于翻译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英语翻译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作用,仍然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授课和教育,仅仅重视学生的课业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英语翻译能力,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英语翻译能力。如此,学生会缺乏英语翻译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大学英语作业和英语考试的内容中,对于英语翻译涉及或者所占比重较少,学生不重视英语翻译能力的训练。此外,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衡量和评价标准不太科学,也严重影响了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

1.2忽略实践和应用训练

英语翻译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英语翻译理念方面的教学,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训练,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切实提高英语翻译的能力。可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却没有为学生搭建起英语翻译实践和训练的平台,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的翻译能力,导致英语翻译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1.3没有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翻译只有在交际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够得以应用和体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实际的交际和交流,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和应用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在该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机会进行实际的英语交际,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使得学生的英语翻译只能纸上谈兵,却无法获得实际应用。

1.4教学工作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英语翻译工作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工作,所以其教学工作必须要考虑到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和英语翻译的岗位人才需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工作时,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使得学校的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的实践相脱节,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翻译能力,难以满足其未来工作的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的标准、内容和理论也已经比较落后,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在英语翻译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弱,与社会的实际要求不符。

2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策略

2.1整合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英语翻译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于英语翻译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和补充,丰富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完善框架结构,使得学生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英语翻译工作的要求,保证英语翻译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比如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框架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事件或者理论,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当前比较重要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讲解,将其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比如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该事件的相关名词,比如“一带一路”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国家等,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英语词汇和英语翻译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翻译能力。

2.2加强教学互动

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强化英语翻译教学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在该过程中能够进行英语翻译能力的实践和锻炼,这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加强教学互动,设置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利用分组探究的形式进行互动,设置好小组探究的任务,并且要规定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互动机会,使学生能够在该过程中进行英语翻译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2.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的方式,了解教学的要点和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从而在课堂上让教师能够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重点的知识内容,并对翻译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重点的知识内容制作成短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短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比如教师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针对其中的重难点翻译词汇和语法,教师才可以在授课之前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填充,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然后将该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能够在课余的时间反复播放和学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性,使得很多学生的英语翻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得不够,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作用,认识“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互联网+教学”模式出发,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对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丽.“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讨[J].英语广场,2018(12):62-63.

[2]侯淑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8,2(30):180-181.

[3]李波.“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23.

[4]易施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智库时代,2018(46):207-208.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