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机电技术教学全文(5篇)

机电技术教学

第1篇: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摘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作用,包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和促进企业注入新的动力等,并从机械综合协调、安全生产、运输和输送及技术设备设施运行等方面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从业者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煤矿机械

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作用

1.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煤炭企业采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措施,将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能够实现机械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机械效率的提升能够减少企业施工人员的任用,能够为企业节省招聘员工和使用人力带来的成本,也能节省相应的管理费用,从企业的成本消耗上有效控制企业的支出[1]。此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简化煤矿机械的使用程序,实现人力和机械的有效配合,节省企业引入新的设备带来的培训费用。企业在煤矿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煤炭企业生产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并实现信息化管理,新设备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机械操作的效率,还能为企业的长期生产提供及时的信息,为企业的长期生产和经营积累经验。

1.2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

煤炭企业的井下操作人员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而且井下施工的时间较长,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和健康会造成较大的损害,企业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能够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使用机械代替人力,不仅能够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力施工的压力,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能够简化机械的操作复杂程度,机械需要的操作人数减少,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减少井下施工的人数。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大都处于潮湿且有大量煤尘的地点,长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工作,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并可能引发员工的一系列职业病,而采用新型技术对施工机械进行改造,能够实现人力的替代,为企业员工创造较为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

1.3促进企业注入新的动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并提高生产的效率,以此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而煤炭企业在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为企业引入新的生产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生产活力[2]。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和员工带来更高的收入。员工受到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益处,就能够产生更大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长此以往,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带来良性的效益循环。此外,企业引入新的技术,能够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并通过创新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有效管理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优势。煤炭企业在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鼓舞企业和员工,并为企业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为企业的长期经营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

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2.1在机械综合协调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煤矿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借助耗能较高的设备进行一系列牵引和挖掘工作,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而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增强机械的工作强度。在牵引工作中,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主要应用液压牵引的方式,而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主要采取电力牵引,能够极大地节省能源的消耗,提高 能源的使用效率[3]。同时,采用新的技术也能提高机械使用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由于操作失误带来的能源和效率损失。此外,在煤矿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能够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强员工对机械的操作灵活性,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安全性,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各个程序中应用一体化技术能够保障煤炭施工的流程和标准性,实现安全生产。

2.2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煤矿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够参与到生产工作中,这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由于原有机械设备操作的复杂性,通常需要许多施工人员参与到设备的操作环节,在较为复杂的井下环境中工作也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煤矿机械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并记录操作中的具体数据,为操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辅助,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将生产中的安全风险降低。此外,对煤矿机械的安全监督也能得到有效的实现,通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信息记录和自我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数据,安全人员能够及时进行预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2.3在运输和输送中的应用

在煤炭生产中,机械的运输和输送是重要的环节,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起到连接的作用,并能够实现产品的输送和最终使用。在原有的机械生产中,对于带速的要求较低,因而煤矿机械的运输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效率要求。而采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后,煤矿机械的运输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采用带式输送机能够保障物资和生产设备的有效输送,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采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还能够对企业的生产信息进行记录,并采取更加科学的操作系统对输送的速度进行控制,能够对突发状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及时的应急措施。

2.4在技术设备设施运行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在煤矿机械设备的许多组成部分得到高效应用。其中,包括机械设备的采煤机部分、输送部分、支护部分和安全部分。而采煤部分是整个机械设备的重点部分,在这一部分采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提升设备操作的灵活性,对煤炭集中点进行集中、重点的开采,提高采煤工作效率。此外,设备的使用和安全开展要在有效支护的前提下开展,对于支护部分的使用可以借助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安全调节,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3结语

在煤矿企业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能够实现煤矿机械的信息化操控,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同时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能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王文龙 单位:同煤集团大唐塔山煤矿

机电教学技术篇2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能满足市场需求,针对这一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这些机械在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表现,同时,其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机械来说也能得到大幅提升。为了确保此类技术的应用能更好的结合煤矿生产特性,本文将从煤矿综合采矿、运输、安全生产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相关概念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电子技术、液压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等的有机结合,利用程序控制的方法来完成零件加工。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机械的安装、拆除速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为机械维修工作的展开提供便利。对于本文所讨论的煤矿机械来说,由于我国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煤炭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大,煤矿生产工作展开的难度将会不断上升,煤炭机械自然也会向着结构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有的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煤炭机械的制造要求,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将能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机械技术等的综合应用来确保煤矿机械能在自动化程度、操作精度、安全性能、经济性能等多方面满足要求。

2应用策略

2.1在煤矿综合采矿过程中的应用

采矿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结合实际开采过程来看,这一阶段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牵引采煤机上。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主要通过液压传动来驱动采煤机行走,但这一器械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牵引力相对较弱、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开采等问题。通过电牵引采煤机的应用,上述问题将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来说,电牵引采煤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电气系统设计充分的考虑了大倾角状况

通过组件换用,这一机械将能应用于35°倾斜工作面。同时,四象限变频调速技术具备完善的抱闸系统,机械在采矿过程中将能平稳、可靠的运行,进而确保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2.1.2对机械传统系统可靠性的考量通过对齿轮强度、齿轮传动系统尺寸、轴承寿命等的验算,相关工作人员将能更好的结合验算数据对电牵引采煤机的机械传动系统进行设计,确保这一机械的使用寿命和质量。2.2在煤矿运输过程中的应用煤矿运输将会对煤矿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结合这一点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能通过先进机械的应用来确保煤矿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矿井提升机及带式传输机上。本文主要对以下两种机械进行介绍:2.2.1内装式提升机这一机械有效的将滚筒和驱动连接了起来,机械结构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大幅简化,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煤矿提升稳定性。

2.2.2带式输送机

这一机械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输送带既是承载构件也是牵引构件。这样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机械结构的复杂性,方便牵引力的传递,降低煤矿运输过程中能源的消耗。(2)依靠带条与滚筒的摩擦力平稳驱动。由于输送带自身具备一定弹性,当这一构件受到的张力越大时,弹性伸长量也会随之变得更大,在初张力及弧的作用下,张力将会在区段内进行力的传递,驱动机械运行。

2.3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

由于煤矿生产需要在地下展开工作,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能保证这一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人员伤亡,本文主要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应用到的监控系统进行讨论。结合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来说,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2.3.1系统应时刻保持联通状态

地面上的监控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应能实时的进行沟通,及时向井下工作人员了解其工作状况,确保问题出现时能迅速的得到解决。

2.3.2监控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

煤矿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针对这些数据的记录、储存、分析等也直接决定着煤矿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展。对于这一点来说,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应结合数据库技术来满足这样的需求,同步的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上传、搜索等功能,辅助技术人员对这些数据、图像等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4在其他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煤矿生产仍需要其他机械设备的支持,以井下支架设备为例,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液压支架系统的有效结合,成组自动移架及定压双向临架都得到了实现,为支架的安装和拆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避免了支架与模板或顶板发生碰撞。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掘进机中同样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这一机械的电气系统主要由矿用本质安全型操作箱、矿用隔爆型电铃、隔爆照明灯、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组成,在这一系统的作用之下,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将能得到有效提升,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采矿、煤矿运输、生产安全等几方面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总的来说,煤矿生产将直接对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为了确保这一生产工作的开展能满足市场需求,相关的煤矿机械生产厂家及技术人员必须有效的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到这些机械的生产过程中去,以此来确保煤矿机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满足生产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汤俊华

机电教学技术篇3

1引言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完善与更新,目前,该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煤矿开采企业中,通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开采作业质量与效率,还能够促进开采技术与工艺的合理改善。依据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发展实况可以发现,其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概述

近年来,在我国煤矿开采作业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是指一种将电子技术、液压技术与机械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技术,其能够有效提升煤矿机械运作的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并且还能够缩短机械安装与拆除的时间,进而为机械维修提供便利,大大提升了煤矿机械作业的效率,使得机械实际使用期限得以一定的延长。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对机械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煤矿机械设备的结构也日益复杂,电子控制技术在煤矿机械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煤矿在线监控、机械故障诊断与报警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常见,这使得以微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控制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械经济性与自身性能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煤矿生产与煤矿通风、排水是否正常、安全。同时,煤矿电子性能、控制系统质量的优劣程度、煤矿机械电气化也会对机械的经济性、可靠性等存在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其使用期限、作业效率及施工质量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前,电子控制系统作为煤矿现代化机械的关键构成因素,已成为衡量煤矿机械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当前形式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机电产品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令电子控制系统在煤矿机械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相应的复杂程度也更高。此情况下,对煤矿工人操作、使用与维修机械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因此,必须要重视煤矿设备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还要不断增强对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职工的专业素养。要想更好的满足煤矿生产与施工需求,煤矿机械必须要具备以下性能: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自动化程度,施工质量良好,操作较为简单便利,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率等。在现代化社会中,煤矿开采企业如果仅依赖液压技术与机械技术进行煤矿开采作业,已经无法满足煤矿机械性能的需求,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若运用于煤矿机械中,必定能够提升煤矿机械性能,进而使其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服务。

3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3.1在煤矿综合采矿方面的应用

当前,对于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综合采矿方面的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牵引采煤机,其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典型表现,基于其近年来实际应用状况,其在牵引特性方面,相比于液压牵引,具有特殊的先进性,优势明显;同时,电牵引采煤机具有较大的作业功率,可满足大倾角煤层作业需求。除此之外,电牵引采煤机还具有诸多应用优势,例如灵敏度良好、使用期限较长、运行效率较高、结构较为简单等等。

3.2在煤矿提升、运输方面的应用

煤矿提升与运输是确保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基础,其实际工作效率对煤矿生产的效率存在直接的关联。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提升与运输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矿井提升机;②带式输送机。其中,通过采用矿井提升机,能够满足全数字提升的目标,而内装式提升机作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典型代表,大大简化了机械的结构,并且实现了滚筒与驱动的有效连接,大幅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与安全性能。通过有关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我国煤矿运输方面最为主要的一种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输量大、可靠性较强等优势。

3.3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

要想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必定需要监控系统的支撑。通过运用性能良好的监控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在煤矿矿井日常生产过程中,对监控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此时必须要确保系统的畅通,并且还要确保能够与工作人员之间保持联络,以保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矿井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通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连接系统主机内的数据库,然后再通过局域网构成同步模式,利用专用的通信接口进行主备机监控工作,之后采用专业的软件,就能够对所形成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分析,同时还能够满足上传、检索、图形显示以及打印等多方面的需求,进而为矿井监控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从本质上来看,煤矿供电设备属于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依据煤矿供电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大功率设备的需求,对于设备质量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还要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此种情况,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必须在综合考虑开采作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选用适宜的开采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无功功率损耗与供电系统无功电流的损耗,从而达到提升功率因数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就地补偿、集中补偿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式。依据我国目前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微机保护开关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设备,其具有齐全的网络功能,并且还能为煤矿开采提供便利,是值得广泛推广与运用的一种机械设备。

4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比于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依旧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增强科技研发的力度,并且还要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以全面提升我国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水平与煤矿机械自动化程度。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当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合理的借鉴,并依据我国煤矿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满足我国煤矿企业发展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开发规划。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作业效率等都获得了大幅的提高,但是还应当不断增强煤矿作业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确保其能够熟悉自动化机械的操作。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增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力度,为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障。

5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与煤矿生产实际效率、安全与质量存在直接的关联。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煤矿机械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使得我国煤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为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虹丹.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发展及应用[J].才智,2011(24):67~69.

[2]罗春辉.浅谈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32):46~47.

[3]芦景英.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97~98.

第2篇: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的[1]。因此,一定的情境和活动的设置是PBL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心去思考问题,把所学的知识掌握透彻。以下以项目教学模式流程为主线,来设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一、项目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教学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PBL)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学习、运用多学科或某学科多方面的概念和原理。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多种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一般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2]。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还需要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项目的确定要合适,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及结果这四大部分组成。建构主义认为:其一,鉴于学高校对机电技术教学要求非常高,采用可移植性很好的J2EE进行开发,J2EE平台当前己经成为高校信息系统的首要平台,其以技术丰富、产品可移植、可扩展性能优越而著称;其二,为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缩短信息化建设工期,采用构件化的开发技术,构件化是本项目技术方案的重点,它的引入可以解决传统信息系统可维护性差的缺陷,同时为开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三,确定构件化的开发方案,但构件化的设计需要工具的帮助才能发挥提高效率的优越性。机电技术倡导的可视化开发、分析,与构件思想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确定采用机电技术和构件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这正是本项目的重要思想。

针对机电技术中较少更新且频繁访问的数据,使用反范式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数据库的多表连接,减少聚集函数的频繁使用,有效提高查询效率。然而,使用反范式的设计方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数据完整性维护及数据冗余等。所以,在机电技术的逻辑设计时,依据数据库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规范化设计与反范式设计的各自优点。

在新的教学大纲里,机电技术项目的编排顺序与以前教材中的机电技术项目的编排相比,不难看出,新的编排不是那么有条理、有针对性。所以造成教师上课时,讲授机电技术知识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系统和有条理,思路不明确,课程内容的编排完全是出于自己主观的编排,想到哪里就自然而然地讲道哪里,思路不清晰,学生听的也是不明不白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成就不高。工科生的机电技术很薄弱,表现在基础差,对学习机电技术不认真,不能持之以恒。这也说明教师在中职机电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一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不丰富等。

三、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模式

(一)选定项目

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自信息化课程建设以来,积累的很多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各方面的特征或者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信息往往对大学发展重要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很少发现这些极为有用的信息,从而使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并且不好开放,可升级性差。学生在选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时非常重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虽然是指导员,但是不能够将指定的项目强迫安排给学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配项目,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1.教师的活动

开展项目专题:选取项目学生分组: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以及相关项目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由老师指定或者由学生自主推选出各组的组长[3]。论证项目:例如,对于机电技术,无操作系统控制的嵌入式系统,一般认为其硬件主体由IC芯片,或者4位/8位单片机构成。这一类嵌入式系统的控制软件不含操作系统。小型操作系统控制的嵌入式系统一般指的是硬件主体由8位/16位单片机或者32位处理器构成。其控制软件主要由一个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例如,I山C/OS-Ⅱ或TinyOS)和一个小规模的应用程序组成。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的源代码一般不超过1万行。这类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功能模块不齐备,并且无法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此外,它没有图形用户界面(GUI)或者图形用户界面功能较弱,数据处理和联网通信功能也比较弱。大型操作系统控制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主体通常由32位/64位处理器、32位软核处理器或者32位片上系统组成。控制软件通常包含一个功能齐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例如,VxWorks、RTLinux、Symbian、WindowsCE、ECOS等)以及封装良好的API,其实时性能较强,具备DSP处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网络互联功能,可运行多种数据处理功能较强的应用程序。

2.学生的活动

听专题报告:教师为学生选择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相关专题报告,并要求从专题报告中获得对某一类问题的感性认识,并从专家的报告中获得主观经验的意义建构。

实地观察:在选定机电技术项目开展之前,对与项目开展的相关地点或事件进行观察,从而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先验经验等。

文献查阅:经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寻求相关的文献,留意当今研究水平。

头脑风暴:当学生选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后,该小组各成员根据其他成员的意见和评价来提出不同的想法,并通过组长来整理归汇总这些意见,最终确定该小组的确定的项目。

(二)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即时间计划和活动规划。时间计划是学生根据项目所需,对时间进行一个总体规划,并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时间流程。活动规划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的活动预先进行策划。教师的活动:教师负责评价学生制定的计划,并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修订。学生的活动:制定时间计划,确定行动方案,确定最终项目的制作流程,从而对任务进行恰当的分工。

(三)活动探究

大多数有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的机电专业教师,都过多地专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表现,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的成绩是评价学生近期学业成就的标杆,教师受社会舆论及家长要求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类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觉得不适应,不知道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否适应或尽快适应新的教材,他们对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们去思考、解决和研究。不管是高层次的,还是低层次的都要求对理科学生学习技巧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想要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能够真正培养理科生的能力,要求对目前中职教学中的弊端进行改革,使中职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四)作品制作

机电技术的建立,是机电技术应用的基础。机电技术应该致力于在认真分析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之上,最终确定机电技术需要建立多少类、多少种数据库;数据库中存放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都取决于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认识程度和熟悉程度[2]。设计数据库并确定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是教育资源库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难度十分大的技术性工作,其合理性和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网资源库的应用和性能,影响到校园网应用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必须在充分调研、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集中技术力量建立合理、优化的机电技术。再由学生选取合适的驱动芯片并设计电路,最后编程实现电机的驱动控制。在完成整个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后,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技术报告,总结所用理论和技术,并阐释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了技术指标。

(五)成果交流

仿照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验、实训室的场所环境建设,使学生能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专业训练。这些场所在温湿度、亮度、清洁度和粉尘等方面要符合相关标准,保持适宜、安全和优美的环境。在项目的成果表述方面,参与的相关人员,除了本校的领导、教师与学生以外,还包括校外人员,比如说家长、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等。

第3篇: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电教学;影响及应用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尤其是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在机电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展需求的机电人才,为机电行业提供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生产人力资源。对此,本先简单概述了几点专业教学现状,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职机电教学中的影响及应用。

一、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实训设备还不够完善

以数控机技术的专业来讲的话,教学设备除台数控机床设备,与其相关的普通车床、钻床等设备相比较而言都有些不足。绝大部分学校为了解决目前这种学生数量多与实训设备的不完善,采取的方法是减少学生的实训课时间,转换成理论课时。

(二)机电专业教学的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重视与教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对实践方面的重视程度相比轻视了不少,像这种重视伦理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上课兴趣。再加上学校缺乏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培训,这也是导致课堂气氛烦闷的原因之一。

(三)机电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还比较单一

在当前,教师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传统方法,缺乏创新,旧时的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显然是不符合的。

二、信息技术对机电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能够促进启发性及转变教学方法的开展

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对比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就像是往学生脑袋里“灌”东西;信息技术则与其相反,它是通过对学生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探知,信息技术把图像、声音、动画等联系在一起,可以把看似复杂的过程进行拆分,将它分化成若干个小的部分,然后诱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教师的指引,从而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1]。

(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机电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

对机电教学来说,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它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厌烦、枯燥,而使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把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经典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三)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有机电方面的专业基础,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中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容易接纳新事物。也正是这个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利用信息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机电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新事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机电课程常常需要教师串讲一些抽象的内容,像电路原理、机械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对于中职学生的抽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抽象的概念转变成简单的知识,一方面方便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有活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电路原理以及电流的运动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上课所要讲解的东西通过PPT与Flash的方式衍化出来,让枯燥的文字成为直观的电路动态图,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二)仿真软件的应用

其一,仿真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且它操作方便,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安装就能链接上多台计算机,对降低成本有很好的效果;其二,仿真技术也是类似于多媒体的技术,都能把文章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较为真实的环境,来让学生更直接地面对教学。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rPoleuS软件对单片机实践仿真,单片机的主要作用是设备能够达成自我控制的关键所在,但是单片机的实验很繁琐,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影响零件失去原有的作用,刚开始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肯定会因为经验不足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代表实验的失败,还有经济方面的损失,但是利用Porteus软件对单片机进行仿真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顾虑,它可以让学生一次次地反复练习,还能够根据需要转变相应的条件[2]。

(三)网络平台作用的发挥

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将课上所要讲的实验方案与所需材料发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就熟悉部分元件的原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了解新的知识,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已经在中职机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机电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型、信息型及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洪扬.信息技术在中职机电教学中的影响及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9):164-165.

第4篇: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1传统教学课程内容的重新设计

基于《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课程在煤矿类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毕业后就业的重要性,再加上课程本身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特点,这门课程的教学应避免仅仅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对这门课程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时,应该将其与社会企业的实践经验相联系,打破以往教师上课授教的模式,重新设计一套真正适合这门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给定一些典型任务,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情景假设、技能实训、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任务的完成,而这些任务主要有:煤矿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与润滑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老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而对这些任务的编排也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层递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热情和信心的培养与激发,而且还能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同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全面掌握这门学科。

2课程改革实施必备的条件

2.1对学院教师师资的要求

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专业性要求高,所以应该从课程客观要求出发,聘请专业技术能力强、并且拥有良好的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将其活学活用于现实中。当然在教师具备以上要求之外,还应具备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2对学院教学设施配备的要求

学生教学设施的配备是衡量一个学校硬件设施强弱的标准,也成为众多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学院对该学科的教学设施的配备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要因素之一。因此,学院应该对该学科的实验室实训场地的设备进行完善和更新,如: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与检修实训室、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多媒体的教学设施的引进等都将有利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

2.3对学院教材选择的要求

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授不应该单单从一本教材入手,这在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配合学院为学生购置一些辅助科目学习的教材,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更具优势,全面综合提升学习技能,同时也能体现出教师和学院的教学意识和对学生教学的重视。

3教师课程实施创新的挖掘

所谓的教师课程中的创新,即对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力求一种新的教、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门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做到以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完成任务目标,掌握任务技能;此外,学院应联系相关社会企业,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等途径,提供更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3.1加强教师创新安全教学的意识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在煤矿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保证机电设备有效生产的基础上,排除机电设备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首先在加强自身教学安全意识的同时还应将这种安全意识和责任传授于学生。可以从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安全工程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让学生具备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所有员工生命负责。其次,安全工程意识和法律意识都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现象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应时刻提醒学生,加强自身和学生对这三大意识的培养。

3.2技术教学与安全生产并重

对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学习的理想效果便是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有技术教学与安全生产并重的意识,应从以下三点对学生进行引导。①将职工技术理念培训与操作现场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定期组织学生进企业、进车间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动手欲,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实践,实现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②将员工技术理念教学与实际生产操作相结合。这样做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传授形式的教学,明确目标,有效完成,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③进行专业细分,合理科学地依据学生对某一专业的兴趣,将其重点划分为机电设备资源管理、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和机电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等类型,要求相关专家对学生分别进行培训指导。

3.3巧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教师教学

利用多媒体的快速、全面等多项优点,将其结合到《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这门学科教学中,通过网络学习视频、在线练习、网络评估以及探讨等各种手段进行这门学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网上评估,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对其纠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4及时对教师课程评价和反馈

第5篇:机电技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

0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教育机构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都在积极努力的进行教学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有效地实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机电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教育研究学者以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纷纷投入到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研究当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将很难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理念落后。经调查显示,大多数教职人员很难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过于重视机电技术应用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应用技巧的传授,同时诸多教职人员仍然秉持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成效。其二,教学方法落后。目前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采用统一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将会变得越发明显,进而导致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无法积极努力地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另外,相关的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职人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无法有效地将现代化趣味性教学法以及校企合作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机电技术应用能力将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三,教学内容不合理。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教学课程的课时占比远远高于时间教学课程的课时占比,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但是很难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第二,没有结合学生的特征以及学习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无法准确地认知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过于重视链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应用知识教学。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2.1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只有在科学合理且适用的教学理念支持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工作才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进而保证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型机电人才。因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必须要有效地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首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必须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实际教学,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及看法,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力,进而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创新意识。其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只是素质三方面的提升,并将其设定为长期教学目标,以此来保证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专业型机电技术应用人才。最后,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时刻秉持着生本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教育引导者的角色,以提升学生摒弃传统的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成效。

2.2优化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学成效。只在科学合理且适用的教学方法支持下,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既定教学改革目标,进而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水平,保证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因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必须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为此,首先,相关的教职人员必须要落实分层教学法,由于学生的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每位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要将分层教学法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针对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将教学计划,以此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机电技术应用能力。其次,必要落实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必须要与当地的机电企业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实践应用机会,以此来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必须要定期的开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活动,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积极努力的引导学生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为在活动当中获胜的学生颁发一定的物质奖励。例如,定期举办“机电技术应用大赛”,在设定活动规则的过程当中要围绕着“机电技术应用”,并设置出“创新应用奖”“实践应用奖”“理论累积奖”等等,然后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职人员还要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在机电行业当中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工作人员的互相配合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既定生产目标,因此基于这一岗位特征,相关的教职人员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引导学生自行分组,当教师设置完问题及任务之后,要求每位学生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答这些问题。

2.3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成效,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因此,相关的教职人员必须要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此,首先,教职人员必须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并结合这些提升提升实训课的课时量,尽可能地降低理论教学的课时占比,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例如,教职人员在讲解自动控制技术的过程当中,要将当地机械制造企业的自动控制生产流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举出具体的实例,保证学生能够准确有效地了解该项知识的具体应用途径,提升学生对于该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再次,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均衡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充分的利用校内的实训室,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最后,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阶段划分。在第一阶段,要将素质教育课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以及职业心理素质为核心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在第二阶段,要将基本机电技能操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一些简单的机电仪器设备。在第三阶段,要将核心机电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当中进行定岗实训,保证学生能够明确具体的岗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进而不断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成效。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极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且正在积极努力的引导职业教育机构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就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而言,由于诸多问题影响因素的影响,导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一直无法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相关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职人员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的研究上,结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需求以及社会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来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水平,进而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