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计划经济研究全文(5篇)

计划经济研究

第1篇: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速度与进程,推动经济区的发展更加快速且全面。

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叫关天经济区,其是国务院批复通过的省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涵盖六市一区,包括陕西省的中关平原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同时关天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市为副中心,以平凉、庆阳、杨凌、商洛、铜川、渭南、天水、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并以连霍与陇海铁路为依托,逐渐形成与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带、发达城市群相呼应的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咸阳、西安、宝鸡、天水以及杨凌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握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从而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讨论: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软硬件环境与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间的产业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经济区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内需的扩大会推动经济更好增长。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较为广阔、人口相对较为密集,需求也比较旺盛,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投资或者海外的投资在经济区内重组或者集聚,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素成本逐渐增加,强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依托着创新型社会发展机遇,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从而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集聚与整合,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2]。

2.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挑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产业集聚性不强,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体制创新活力,且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功能有待开发与提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区,并没有对周边的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头作用,且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较强,其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并不一致,使其存在利益协调的相关矛盾与问题。此外,关中天水区的城市内部布局、城市间的布局有很多的重复现象,如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的布局存在问题。因此,重视对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略探究

为了能够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发挥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3.1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在了能够促进关中天水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关中天水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关中天水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将城镇居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更好地统筹与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通过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促政策措施、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一体化。在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打破,逐步构建“一轴、一核、三辐射”的城市群,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与商品等生产要素得以更好地优化与配置,增强资源共享性。一轴主要指的是渭南、宝鸡、铜川、杨凌、商洛、天水中心城区发展。强化产业与人口聚集,加强大规模城市群的构筑,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对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而一核主要指的是以西安为中心,强化对北方内陆与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以“大西安”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胜地,强化科研中心的构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西安逐渐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同时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西安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与升级,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三辐射主要指的是对三级城市进行辐射,通过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更好提升。

3.2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

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产业集群的更好建立,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实现,通过统一部署来减少重复设置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地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各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从而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同时在构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时,必须要重视其产业化、专业化集群性的提升,促进其整体布局水平的更好提升。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很多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来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砖加瓦。如发展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产业、曲江文化产业、西安临潼文化产业、天水华夏始祖祭祖文化产业以及西部文化影视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关中天水区域内的城市优势与文化底蕴特色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建立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与发展水平。此外,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更好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优质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人才培养的模式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输出优质人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3]。

3.3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各项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和限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优惠来吸引投资商,优化地方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减少项目的重复审批环节与流程,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健全与完善行业一体化平台,强化各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对其发展现状、局限与不足的分析与把握,能够促进其产业结构得到更好地优化与升级,推进市场一体化的有效建设,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增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后劲与实力。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统筹路径研究——兼谈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启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33-37,41.

[2]沈子兰.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间合作机制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5,16(4):112-114.

第2篇: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表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防建设的更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严格要求。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能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已经被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近年来的探索所证实。也是我们在加强国防建设时必须坚持的道路。国民经济动员是联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依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来增强国防实力,是加强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支撑与保障作用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系统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有效途径,坚持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努力建设战时应战有保障、急时应急有能力、平时服务有作为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已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现在的任务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把军民整合的战略方针进一步落到实处。一方面,促进军民整合式发展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职责和目标。就政府系统来讲,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各个层级探索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方法。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省级政府和副省级城市的层面,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地推进各种探索和尝试,然后再逐级向下深入,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军民融合式发展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尤其是在推进军队保障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将平时保障与战时、应战保障与应急保障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基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到实处,切实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和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国民经济动员队伍建设[4]。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近年来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与军事科学院共同举办了三次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同时,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又是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导小组成员,在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当前的任务是总结推广相关工作的经验,必要时在不同层级和不同区域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试点,促进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推进军民融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又提出“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我国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历来重视国防动员法规建设,正是因为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首倡,我国的《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先后颁布实施,为国防法制和国防动员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且积累了经验。国民经济动员的关键是动员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要在发生战争或者重大危机性事件时,干预和改变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干预和改变资源的用途和投入,从而为满足应战、应急需求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为此,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尤其是在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时可能会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权利,比如强制要求公民提供国防动员勤务,或者对公民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非国有财产进行征收和征用等。《立法法》第8条第5款和第6款分别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和“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要求“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当然也要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当前尤其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工作不仅是保护和规划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需要,也是贯彻《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需要。再从国防动员领域的整体情况来看,人民防空、交通战备、武装力量动员和国防教育领域均已由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中央军委立法,只有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尚未立法。这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另外,目前国防动员领域的立法更集中于实施国防动员时的规律规范,对国防动员准备过程中的法律规范关注不足。而我国的国防动员理念,尤其是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强调的是长期准备,并且强调应战、应急一体化和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有效途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和第七次全体会议也反复强调,要建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国防动员机制,所以,在《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过程中,应当更关注平时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和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时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法律规范。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建立基本的法律规范,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长足发展。

强化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在中央文件首次出现是在“十二五”规划中。“顶层设计”主要体现了工程的“整体理念”。完成某项重大工程,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工程学概念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成为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牵涉面广,影响深远,工作起来千头万绪,更需要开展“顶层设计”以统揽全局。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早在2003年开始抓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时就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本全面覆盖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使得全国的国民经济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结构完整、成龙配套,有些省、市、自治区还编制了市、县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抓好顶层设计,统揽全局,并不排除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各级性进行探索性尝试。除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预案格式规范以外,各地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宁波编制了跨行业跨部门的《物资保障预案》、大连市开展了《应战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研究》课题探索,内蒙古自治区针对本身的特殊条件开展了《横跨“三北”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等课题研究,上海、山东、陕西、四川、广东、内蒙、重庆、兵器行业等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立法试点,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及时组织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化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背景下,再次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顶层设计”。比如,对原有的预案体系进行升级,纳入近年的新探索,规范化地将有关实践经验推广到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去。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探索中前进,通过不断尝试,不仅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也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方法,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国民经济动员规划与计划、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演练、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等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水平,应该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建设,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程度。目前,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颁布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以及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系列标准等。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工作应该以此为基础,总结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规范化程度。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急需提高规范化程度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升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规范。现行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颁布于2005年,包括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顶层设计和各种预案的格式规范。但现在各地的预案编制工作已经突破了这个体系,需要重新进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以便纳入各地的新鲜经验。同时,在现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中还留有一些缺口,即国民经济动员等级和相应的经济核算。当时,限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进展情况,重点在于把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工作推动起来,所以在起草格式规范时没有涉及这些内容。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工作的深入,各类国民经济动员演练的发展,以及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活动的实践,使得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合理地确定各项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等级,适当地启动不同等级的国民经济动员支撑应战和应急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动员能力,避免或者减少过度动员的情况发生。同时,针对不同等级的国民经济动员活动进行经济核算,不仅是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明确各级动员活动的保障条件,确保动员活动成功的前提。

第二,继续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目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只针对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的部分重要活动制定并颁布了标准。总体来看,当前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只解决了国民经济动员数字化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国民经济动员网络化的问题。并且,有些标准也是立足于当时的软件平台和技术条件制定的。随着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孤岛”的问题日益突出,也成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由于软件平台的升级,有些原有的标准已经与现在的技术基础不相适应。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制定并颁布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以便在条件具备时,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网络化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通过网络化手段,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平时服务”水平。同时,国民经济动员的网络化管理,也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提出的区域协调补给的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区域化分工,发挥区域内各地的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在减少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的保障能力。另外,目前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较弱,应该充分吸收现代决策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其决策支持水平,将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这项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但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动员演练、国民经济动员试点以及国民经济动员参与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实践经验的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这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基础,应该适时启动这项工作,抓住启动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良好时机。

第三,规范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管理。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以及国民经济动员综合保障基地,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成果。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总结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积累的经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增强国民经济的动员能力。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对目前的国民经济动员进行充分调研,建章立制,对已经建成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进行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综合保障基地的升级和发展,也有利于为《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狠抓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性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摸索中前进,注重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体系,完善了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曾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予以表彰。但是,坚实的基础性工作曾经是,也必将是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对于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

第一,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增强国防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国民经济动员牵涉面广,开展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正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军事经济学院为主的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教育培训体系。为提高各级国民经济动员主管领导的国防观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队伍建设,培养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骨干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国民经济动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国防观念,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和支持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继续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设。我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经验表明,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较好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但是,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流动性很大,再加上明年将会面临又一次政府改革,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被撤销的情况,稳定、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队伍,继续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任务很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从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同志都建议恢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司建制,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领导,也加强对地方国民经济动员工件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从而为地方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三,加紧编制《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目录》。《国防动员法》第22条规定:“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目录,由国务院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拟定,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组织力量开始编制这个目录,希望能够加紧推进,为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抓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对这个目录的需求都非常迫切。这个目录已经具有权威性,在《国民经济动员法》颁布实施之前,有利于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工作中有所遵循,也有利于增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依据权威文件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更有利于调动与国防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的建设方法和生产方参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加强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和平之盾、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推进军民整合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机制建设也必须不断深化,把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当前,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已经普遍建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机制基本理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各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有序展开。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省、市、自治区的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开展得较好,比如广东省各地级市普遍编制了《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规划》,很好地落实了广东省的《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规划》。但在很多省、市、自治区,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还不够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还没有理顺。甚至很多省会级城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开展得也很不理想,比如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对某大型乳品企业的潜力调查工作进展就很不顺利。这种局面极大地制约了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深化,无法把省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落到实处,必将影响省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成效和进展。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强化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承担过国民经济动员试点任务的省、市、自治区在完成试点任务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开展。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通过能源动员试点,有效地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目前正在建设的部级能源动员中心,将分层次将各个盟、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纳入其中,必将有效地促进各盟、市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有效地将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落实到基层。再比如,大连市则正在探讨通过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设,推进各区、县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这些措施因时、因地而不同,需要各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推进。

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

有效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是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目标,深化和升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重要保障。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尤其是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的过程。直到今天,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依然不够完善,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依然需要不断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也应该不断地开拓进取,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努力破解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发展中的难题,突破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瓶颈。在军地双方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有关省市的支持下,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启动了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引入保险机制的试点,2011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研讨会。军地双方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后,江苏省和天津市分别启动了相应的试点工作,在国民经济动员和海上医疗卫生动员拉动演练中也尝试性地为参演人员购买了保险。国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紫金保险等研究单位和保险企业,组成课题组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这些活动都为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积累的难得的经验。在国民经济动员中引入保险机制的试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突破现行保险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提供特殊保障的尝试。在原有的保险体系中,与军事行动和应战活动有关的风险,都是排除条款,都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再加上理论上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体系。其次,它是丰富国民经济动员补偿制度的一种有益探索。国民经济动员补偿问题,不仅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的难题,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中的空白。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可以丰富国民经济补偿方式,为尽快完善国民经济动员补偿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它也是理顺各级政府、政府与企业、组织与个人国防职责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按照目前的调查研究,在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必须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公民的费用负担方式,这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理顺以上各方的国防职责,严格区分国防义务与国防勤务。进行保险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必然对理顺国防建设机制产生良好的影响。

当前的任务是,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如财政部)和直属单位(如保监会),以及省市级政府(如江苏省、天津市)应该协调配合,加强对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试点的领导,有关研究单位和保险企业应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强化理论探索,尽早提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实施方案初稿,提交全国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研究和讨论,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广。当然,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绝非唯此一端。可以预见,2013年“两会”之后必定启动新一轮政府改革,政府架构的调整,为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都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在政府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中努力落实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相关职责,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3篇: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理论,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3部分。大众行为心理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

1.1对生理需要的满足

景观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不同的生理活动需求,如运动、休憩、交往等。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如光照、温度、噪音、通风等以及生理尺度与行为尺度的合理运用。尤其应对残疾人使用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

1.2对安全需要的满足

景观环境应避免对人造成威胁与伤害,保持自身安全和个人私密性,运用设计手段增强人对环境的定向与认知能力。

1.3对交往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景观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交往的空间,因而景观设计应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1.4对尊重需要的满足

尊重侧重于心理的感知与精神的共鸣,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上,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认同感。好的景观给人受到尊重的感觉,劣质的景观忽略了人的需求,否定对人的尊重。

2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运用

2.1道路设计

道路的设计应该尽量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人行步道宜采用自然曲线。除了车道外,其他道路不应过宽,以增加游客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游客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设计师还需要结合当地城市道路发展的特点,考虑到人们实际的需求进行道路设计。例如,在设计某条道路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对于人流量大的区域,可多安置一些座椅,并选择一些更经久耐用的石材进行道路铺设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2.2场地设计

好的场地设计,应在具备休闲活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打造趣味性和参与性。如今,许多场地的设计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风格设计,比如罗马式柱走道,看起来很豪华气派,但这样既不能挡风遮雨,又不能提供休息空间,徒有其表,缺乏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园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赏,园林道路更是曲折有致,趣味无穷。

2.3植被绿化

植物景观人性化设计,要求首先达到相关规定的绿化面积,满足量的要求;但更要考虑绿化的质量。第一,要注意植物种类的搭配,注重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结合;第二,要注意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长廊、建筑外墙、阳台、护栏等可以用攀爬植物或悬垂植物加以各种小材料配合,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第三要注意植物的合理布局,比如乔木不能离建筑太近。以避免挡光的作用;第四注意植物在时间上的搭配,包括速生与慢生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的观赏植物结合

2.4水体设计

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应该巧妙地利用现状地形、水体、雨水等有利条件,加强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对水体的宽窄、形态变化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这样的水景不仅更接近自然,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界的向往,还可以完善水体的循环和净化机制,减少管养成本。不同的水景设计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便可形成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进而有助于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水体景观的观赏,满足人们对于水体景观的需求。

2.5景观构筑与公共设施

景观构筑的设计应加强挖掘当地历史文脉,重视视觉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达到“情与景”的相遇,令人愉悦目心,韵味无穷。另外,还要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缺少细节刻化的景物容易让人觉得产生简单化,缺少激情。公共设施布置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设计规范,在充分研究人的行为活动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构思进行合理布局。平面构图上,要对植物种植、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统筹考虑;立体造型上,更要注重公共设施与周边景观环境之间形成的空间关系。

2.6夜景照明设计

夜晚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于白天环境的独特氛围。良好的夜景和舒适优美的灯光环境,可以营造出娱乐氛围、文化气氛和休闲气氛。照明依照“点、线、面(重点、道路、广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达到“和谐统一”的夜景照明效果。同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光源LED灯和分时段灯光设计等措施,使夜景照明设计更有针对性。

3人居环境中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

3.1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

在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实践中,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的需求制定景观设计的流程,使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性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景观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当地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景观设计规划中,积极地为景观设计献计献策,如此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才能够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相符,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3.2运用环保生态手段进行景观的设计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景观的环保也越来越关注,希望生活中的景观都能够生态环保,确保人身体的健康[5]。因此,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环保材料作为景观的主材料,能够吸附有毒气体、阻隔噪音、保持水土、调节气温等,有助于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而这些也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人文特点,科学地进行,进而使设计出来的景观能够与当地融为一体。

3.3注重景观环境的共享性

所谓景观环境的共享性,是指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围居民能够共享。如居民的文化水平不同,在进行景观观赏的过程中感受也不同,如果设计的景观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将导致很多文化层次低的居民无法欣赏,进而影响到景观的实用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权衡各方面因素,确保景观能够实现共享,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才能够符合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3.4科学的设计景观空间网络

进行观赏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设计亲地空间、亲水空间以及亲绿空间。所谓的亲地空间主要就是指创造适合人们活动的场地,使人们在平时工作之余可以到景观周围进行活动、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等。亲水空间主要就是指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使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亲绿空间主要就是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人居景观设计师通过充分的设计景观空间网络,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观赏景观。

4结束语

第4篇: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

计划经济体制简称为计划经济,是指根据政府计划决定产品生产、资源配置以及产品消费等各个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制定政策措施,计划安排经济活动,调节经济运行,有规划、有计划的发展经济。不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计划经济的含义及形成过程

(一)计划经济的含义

计划经济又称为指令性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高度集中、效率低下、以计划为主的特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依据政府制定的计划决定产品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各个方面,其中大部分的资源归政府拥有,并且依据政府指令合理配置资源。计划经济的实行是为了避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使经济发展不受市场影响。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1949年到1956年我国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芽阶段,时间从1949年10月持续到1950年6月。1949年底,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逐步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进行调整,将其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而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专门性的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这一时期已开始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某些计划和措施。第二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时间从1950年6月持续到1952年8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初步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以制定指令性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开始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第三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时间从1952年9月持续到1956年12月。1952年9月,同志提出了“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目标,1952年11月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工作小组,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其中的第十五条规定充分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走计划经济的道路,中国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化,这不仅是新中国领导人为了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目标,也是中国在实现社会制度变革后走向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计划经济是为了加快实现工业化,因此中国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此只能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第一,根植于领导人的赶超情结。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文化洗礼,人民生活本就不富裕,并且在建国前受尽各国欺辱,不仅大量财富外流,国格、人格更是荡然无存。建国后中国领导人希望尽快实现富民强国目标,希望中国能尽快追赶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步伐,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力,因此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二,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中国的老伙计——苏联比我国革命胜利早32年,并且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经济模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中国并未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在“一五”后期,中国开始强调重视本国的经验,将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计划经济体制道路。第三,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通过实行按劳分配,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经济社会活动实行自觉地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具有事先性、自觉性、宏观性、可调节性。”

三、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建国头七年,中国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一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我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际工业体系的骨架,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源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特殊历史时期,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第三,采取计划经济模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各项福利制度初具雏形。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福利,收入差距微小,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消极影响

首先,由于计划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缺乏经济活力和竞争121力,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导致市场严重落后。其次,由于发展的低水平和不均衡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且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人才匮乏、计划不完善、资源极度匮乏,使经济发展脱离实际而造成巨大浪费。第三,平均主义严重,极其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极大的抑制了企业和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经济发展滞后,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且由于长时期内计划经济理论在意识形态方面占据着统治地位,导致人们思想僵化、固化,本来正确而且很有创新意义的改革尝试,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实行了将近三十年,既有其深远影响又有其不可磨灭的弊端。虽然在现今社会看来,计划经济的不利影响较大,但是这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领导人正是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才开始探索新的经济道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即使在今天,计划经济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既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又能使经济自由发展,保持竞争力和活力,实现经济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浣芬.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及其历史特点[J].党的文献,1996(2).

[2]侯廷智.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历史的理论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3]赵大兴.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9(8).

[4]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J].厦门大学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朱佳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21).

第5篇:计划经济研究范文

1.1快速城镇化的内涵

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按此前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城镇化平均速度快了一倍多。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比起全国平均水平来说有一定距离,2014年广西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46.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6%,但广西的城镇化率却正处于快速推进的阶段。从1978年到2014年,广西城镇常住人口从360万增加到2187万,城镇化率从10.64%提高到46.01%,年均提高0.9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4年以后城镇化增速明显加快,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人居环境等明显提升,但是对GDP总量的追求使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存在,以提高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久久被压制而难以施行。因此,建设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轻环境,重建设、轻管理,重地上、轻地下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逐渐显现。

1.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是在2003年英国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所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针对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经济所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所提出来的,目的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手段,促使经济社会朝着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并非贫困经济,是要求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走向富裕,低碳经济也并不是说不能发展重工业,而是要提高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碳效率。有些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会降低生活水准,不能开小车,不能住大房子,不能吹空调等。事实上,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国内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1.3快速城镇化与低碳经济的关联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被作为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计划一拟定,随之而来面临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挑战,因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产生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使得城市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碳排放量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增多。同时,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日益突显出一些体制性、深层次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经济建设方式粗放、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循环能力,而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2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2.1.1体制机制方面“十二五”期间,广西结合区情,制定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区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管理具体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节能减排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也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此外,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和建设美丽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和《“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促进广西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道路。

2.1.2节能减排方面近几年,广西在节能减排方面卓有成效。2014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3.7%。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9.3%。全年总用水量290.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4%,工业用水减少30.2%,农业用水下降0.1%,生态补水下降2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85.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4.3立方米,人均用水量611立方米。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405.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5%,提高2.1个百分点。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3.8万吨,比上年减少3.36万吨,截至2014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的103%、71%、233%和22%。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较好的有8个,占57.1%,轻度污染的有6个,占42.9%。

2.1.3林业碳汇方面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建设美丽广西的根基,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家底”。截至到2014年,广西林地总面积2.366亿亩,活立木蓄积量6.8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6.4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1%,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在全国排名依然第三。2014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9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有146万公顷,保持“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约0.6个百分点的态势,年均增加森林面积达200多万亩。此外,全区已获批准的部级生态示范区达到25个,全区建成自然保护区达到77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有135.27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9.65平方公里。

2.2广西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快速城镇化促使碳排放升级健康的城镇化应该是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要以经济城镇化为基础。而在目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乃至全国的城镇化模式都较多趋向于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相对缓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重重。究其原因,当前广西经济城镇化还是沿袭了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以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为代价,大量接纳大城市淘汰掉的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产能,使得碳排放量上升;土地城镇化实际上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在城市土地紧张的局势下,城郊的耕地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这相当于增加了碳排放源;人口城镇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入城镇以及人口在城镇的集中,这必然导致城镇居住人口的增加。日益增加的城镇人口和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使得能源消费、基础设施和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升级,碳排放有增无减。如建筑施工过程中能耗大、碳排放量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持续产生;消费过程中房子越大越好、夏天空调越冷越好、汽车排量越高越好。虽说发展中国家70%的碳排放是企业排放,30%是居民排放,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碳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不可小觑的。

2.2.2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足低碳技术是能够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技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弱。现有低碳技术基本上靠引进,照搬照用的低碳技术往往出现水土不服,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自主研发适合广西本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低碳技术刻不容缓。广西的能源供给结构主要是由原煤、原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构成,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其次是原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而煤炭、原油的消耗量越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汽体的排放量也越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身能源状况,利用低碳技术不断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以煤炭、原油消耗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太阳能、风能、沼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消耗为主的能源结构。但目前广西的低碳技术在创新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

2.2.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来发挥引导作用。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力的扶持政策和配套的支撑体系,如企业在投入低碳项目时应获得政府一定程度的资金投入,当地金融机构应在政府的补偿机制下优先给予企业低碳项目的财力支撑,而目前广西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非常有限,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低碳技术人才也严重缺乏,企业选择低碳项目的热情度不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广西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虽然当前广西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补偿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实行,导致鼓励政策和补偿机制名存实亡。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3.1倡导低碳消费

倡导低碳消费,首先得树立低碳意识。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合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政府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其消费理念对企业和公众低碳意识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政府应树立榜样,政府采购选择节能减排的产品或服务,办公楼宇实行低碳化改造,行政办公尽量选择无纸化绿色办公。企业要以生产低碳产品、提供低碳服务作为生产目标,从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居民消费不容忽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行,城镇居民逐渐增多,而城镇居民是消费群体中的主要力量,因此,广西城镇居民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对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愈发膨胀,攀比之风盛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情况越发严重。因此,转变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需要通过媒体或公益宣传来让低碳生活深入人心,让城镇居民改变传统无节制、奢侈、过度消费,形成低碳消费、低碳出行等低碳生活模式。

3.2创新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促进广西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要扩大低碳技术研究队伍,集聚高校、科研所等研究资源,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低碳、无碳能源的技术开发提供人才储备。而目前广西低碳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要想扩张队伍、集聚资源还得从薪酬激励、研发环境方面来下功夫。其二,政府应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成立专门组织研发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立足工业、能源供应、交通、建筑等领域,创新低碳技术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设立专项基金来研究新能源利用技术,大力开发快速交通等运量大、节能型的交通工具,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等。

3.3发展低碳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就得发展低碳产业,目前广西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先增后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在三产中的碳排放量较高,第一、三产业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广西低碳产业的发展要求我们控制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同时应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谨慎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二是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新上项目;三是建立耗能企业监管模式,对未达标企业实行停产改造;四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五是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六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4推进碳汇建设

广西应进一步推进城镇绿化、村屯绿化工作,加强城市园林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化空间。同时应促进造林、护林机制的完善,强化广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有关规定从技术准备工作、工作组织保障、技术方案执行、遥感判读区划、监测报告编写等方面严格执行。

3.5完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