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课文阅读训练管理全文(5篇)

课文阅读训练管理

第1篇: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1.元认知策略对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意义

元认知本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认知学概念,最初由心理学家费拉维尔提出。而元认知策略是在元认知概念的基础上,围绕学习者这一主体,通过元认知来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做好监控调节以及后期评价,从而实现高质量学习流程的一种实践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对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本身便是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教授学生如何展开有效的阅读学习。通过对元认知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够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加以安排调节,也可以实现过程监控,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流程。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持续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引导学生构建明确的英语阅读学习流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

2.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1确定元认知阅读训练的目标

高中英语教师在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阅读训练目标,进而通过元认知策略来展开针对性的训练管理。高中阶段的英语文章,阅读起来普遍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时,还应当展开分阶段阅读训练,并为每个阶段分别设定相应的训练目标。首先,在普通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当主要展开信息获取和处理训练,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其次,对于一些较为困难的文章,在展开阅读训练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线索来克服其中的生词,准确推理文章线索,深层次理解英语语篇的实际意义。最后,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从网络资源和英语报纸以及杂志等内容上获取相关信息,持续锻炼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Newspapersandmagazines”,便可以先为学生围绕英语课文内容展开信息获取和处理训练,等到学生已经能够准确把握课文意思后,再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文章资源,要求学生对文章线索进行外语教学与研究202丨.632推理,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

2.2制定科学的元认知阅读训练规划

为了达到既定的阅读目标,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制定科学的元认知阅读训练规划,避免出现盲目的阅读训练。从现阶段的高中阅读来分析,英语阅读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课内训练所指的是,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完成对相关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难易程度,具体安排相应的阅读训练规划。比如,在学习“TheliilernelandTelecommunications”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优先展开祖略阅读,能够基本了解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然后着重攻克课文中的生词,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接着可以对课文段落进行概括总结,深层次了解课文含义。课外训练则是对课内阅读材料的补充,需要学生自己制定阅读规划,并展开自主阅读。为了确保元认知阅读训练规划较为科学有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分别地阅读时间阅读量,和阅读材料的选择进行具体安排,要求学生按照既有规划保证每天能够完成训练,提升阅读训练效果。

2.3持续加强元认知阅读训练监控

为了确保学生的元认知阅读训练计划能够有效实施,还有必要持续加强阅读训练监控。一方面,教师应沓要求学生自主展开阅读监控,即需要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负责,合理完成阅读规划。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对学生阅读训练的监控,形成良好的阅读训练氛围。比如,在学习“OurbodyandhealthyhabiLs”的时候,对于课文阅读训练的开展,便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互相监督,保证小组成员闳读规划的有序进行。

3.结束语

第2篇: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实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来临,教育观念的不断变迁。我国由于对人才的需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小学阶段处于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阅读,因此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对学生进行阅读的高效训练。但是由于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阅读训练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阅读的高效训练,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未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不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给学生定下一个非常大的目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可能会仇视教师,甚至上升到学科,即不愿意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可能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够感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单方面布置阅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元化的检查监督,最终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制定的课堂目标也没有实现。

2.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随机性比较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就表现为阅读时不专心,无法聚精会神,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去阅读,慢慢的就更难跟上老师的步伐,从而逐渐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3.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高小学语文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教师一方面面对学校和学生的压力,教学压力陡增。而且由于现在学生心智不成熟,年龄过小,教师管理学生难度增大,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的原因

1.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教师这个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而专业能力一般包括教学活动能力,与学生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然而有很多教师自身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水平,课堂效果却甚是一般。这就是由于教师缺乏专业能力即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很多教师初入学校,不会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由于过去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因此缺乏兴趣,不仅如此,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步骤的一致,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效果,从而使语文阅读课堂无法高效进行。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高效进行的措施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课程有兴趣,就会努力去学习语文。只有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比如鼓励学生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我们学到《皇帝的新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起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且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然后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解答如果教师单纯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可能找不到课文的重难点,不利于阅读课堂的高效进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课堂效率更加提高。而经过研究发现,比较实用的提问方法基本有三种:(1)联系实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处处是教育。因此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把阅读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当教师讲到《渔夫的故事》,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遇到这条鱼会怎么做。教师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使阅读故事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环环相扣提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做出解答,然后再引出下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课文,更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3)抽丝剥茧看细节。一篇课文必然有想告诉我们的问题,不能单单把对课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找出课文背后的故事。这样细心的带领学生读课文,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

3.增加学生课外书阅读量要想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一节课只有40分钟,课上时间极为有限。如果想要扩宽学生的视野,就要倡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积极正能量的书籍,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阅读量。学生只有课外阅读量增大,文化素养才能提高,这会为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越来越重视。教师要想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高效进行,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还要多提问,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多看课外书,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第3篇: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阅读意愿阅读习惯

一、创设恰当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课文不仅能使学生学到课文中的知识,还能有效梳理课文脉络,掌握高效地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体验、认知特点等创设阅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积极阅读。比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诗,提问这首诗中的“壮士”指谁?解析诗歌,引出课文故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介绍了荆轲,介绍了《战国策》,介绍了课文中故事的发生背景,之后进入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并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最后由学生自主阅读,并复述课文故事情节。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的导入设计,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积极阅读,深入思考,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定自主阅读目标,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自主阅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自学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仍有待增强,只有在完善的阅读督促机制约束下,学生才能主动地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确立自主阅读目标,特别是课前阅读目标,因为在预习环节设置阅读任务会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加明确,而且学生在预习环节完成自主阅读目标,对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笔者设计的课前阅读目标是:查字典扫除生字障碍;查找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搜集朱自清的文章,了解其写作特点。学生按照课前阅读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了自主阅读,不仅完成了阅读任务,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设定自主阅读目标时,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尤其要重视预习环节,要从学生的阅读量、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对课文的生字生词、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特点等形成基本的认识。

三、教会阅读方法技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与学生的自主阅读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没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没有达到阅读目标的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被挫伤。因此,教师要重视自主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类型,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学生也会更积极地阅读语文课内外内容。比如笔者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清文章思路。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阅读时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加强这方面的阅读训练,对学生把握散文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关键,找出“文眼”,文眼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中心段落,且有极强的概括力,是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感情的凝聚点。第三,在掌握了文章的思路、文眼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品味文章的语言,读出文章丰厚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一步步实现了阅读教学目标,而且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共同学习,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凸显了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其一,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其二,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构建了一种激趣、促学、提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更有效的锻炼。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笔者设计了“赏析语言,品读秋味”的环节,首先设问:课文的插图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秋味的?让我们来赏析课文的语言,品读故都的秋味。接下来请一位学生阅读课文第三段,其他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并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的秋味的。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最后由笔者作综合点评。这样的教学能够给学生的自主阅读指明方向,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更是积极参与,带着问题阅读并思考,促进了其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不断总结阅读经验,强化自主阅读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模式、生活体验、阅读能力、阅读积累、阅读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即使面对一样的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体会也是千差万别的。基于此,对语文自主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阅读应该着眼于阅读效率和理解层次的深化。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阅读经验,找出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不断提高阅读效率,进而促成其对阅读内容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实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对于自主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点拨,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自主阅读时的长处,总结个性化的阅读经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应用到其他阅读活动中,从而强化其自主阅读能力。

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有效优化自主阅读

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自主阅读效果存在着因果关联。教师要走近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充分肯定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推介给其他学生,同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并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纠错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比如,笔者在执教《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之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1.读三遍课文,正音正字。2.搜集并阅读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资料;3.搜集并阅读有关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4.通过阅读体会马丁•路德•金的那种顽强不息、为民请命的伟大献身精神。通过检查预习情况,笔者了解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没有准确体会到马丁•路德•金在列叙黑人的生存现状时的心情。对此,笔者对这些学生的自主阅读提出了这样的纠错建议:一定要深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内心情感,感同身受地阅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课文内容,优化自主阅读效果。

七、优化阅读教学资源,有效引领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资源的优化首先是文本资源的优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备较为完善的文本体系,编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高质量地阅读课文必将有益于其全面发展,但是,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必须用更多的时间来应对高考的挑战,能用于自主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我们要对阅读材料做出适当的筛选,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有效性更高。基于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时间等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推荐合适的阅读资料,从而推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师本资源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着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努力凭借个人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更多阅读上的启发,使学生因阅读而充实知识,丰盈生命,。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把自己的自主阅读经验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因之受到启发,在自主阅读的道路上得到有效指引。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问题:1.了解《红楼梦》的文学地位;2.请详细了解曹雪芹;3.简述《红楼梦》的内容;4.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小说中有哪些相关的故事情节?这些问题抓住了教学的核心线索,学生自主完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阅读教学的扎实推进。

八、创建自主阅读平台,提高自主阅读效率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属于个体行为,但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如果失去正确的引导,也很容易走入误区。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生自主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同时,教师还要重视为学生创建自主阅读的多元化平台。如今网络技术蓬勃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服务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比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建立师生沟通的便捷路径,及时针对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的困惑作出指导。比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首诗时,笔者首先在微信群里给学生们播放了这首诗的名家朗诵视频,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朗诵,对于朗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微信群里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师生之间多层次的有效互动,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九、结语

无论是对学生当下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自主阅读能力都很重要。高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通过设定科学的阅读目标,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优化自主阅读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训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取向,认识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在持续阅读的过程中深化思维,养成能力。

参考文献:

[1]崔龙丽.高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第4篇: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一要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阅读的前提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诗歌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散文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和默读法,在朗读中享受语言的优美。说明文,可采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主要了解事物的性质、特点等。迁移到课外经典作品的阅读,对小说可以选用精读法、跳读法;对诗歌、散文则要注重朗读,畅谈心理感受;对知识性文章则要采用记笔记谈感受的方式。  二要以小见大,重在领悟。文学作品能表现很多东西。有些不适合明说,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诗词却能表达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离不开古诗的教学。另外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能引起听者强烈共鸣的情感因素,也是纯教育性语言望尘莫及的。我们引用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句子,就能起到不让学生自暴自弃的教育效果。

二、扩大范围,丰富课外阅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确定的量化任务,仅仅进行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再好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课外的充实与完善。因此,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一是课外阅读要广泛丰富。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博览群书,能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目前,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很多,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草房子》,以及其他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等,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有效引导学生阅读。  二是课外阅读要注重联想。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可结合课内。学了《草船借箭》,引导学生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学了《争吵》,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吹泡泡》,指导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这样,学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大量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积淀文学素养。  三是课外阅读要活动随行。对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重细节和引导。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彰显文学的活力。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交流性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比赛性的读书知识赛、辩论赛;评比性的课外阅读小明星、阅读小能手评比等。另外,还要积极创造阅读氛围,在班里可组织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三、注重积累,加强课堂训练

第5篇:课文阅读训练管理范文

关键词:教学练考一体化阅读教学技能文本解读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自学

课前自学方式很多,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练习。如:阅读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比较各阶段目标,谈谈你的理解。熟读一篇小学课文,尝试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学相关的视频、文件、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存放在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学习。

二、教、学

课堂教学什么?怎么教学?1.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教师精讲重点的难懂的理论知识,容易理解的布置学生自学相关任务。2.传授实践经验:强调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①窦桂梅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都有同样的感悟,师范生必须认识到研读教材的重要性。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功力,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决定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研读教材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基础,是教师融合基本教学思路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磨刀不误砍柴工,解读文本就像磨刀,教师作为教材的实践者、学生的引路人,只有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教学。

三、练

讲究训练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教学潜能。

1.选择课文,指导学生训练,反思总结经验。小学语文教材12册,每人每篇阅读课文训练不太可能。可以选择一组课文,指导学生分组训练。人教版教材可以参考单元导读,根据课后练习等确定教学目标、重点等。目标是方向,教学目标的把握尤为重要,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国编考试的常考题。我校成功经验分享:先选择各学段课本中几个单元或每个单元第一篇课文训练;再将阅读课文分为古诗文、记叙文、童话等不同体裁,低、中、高不同学段各选一课重点反复训练。

2.加强合作练习,分享经验。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分成5人—10人小组。在微格教室试教同一课文,或各小组自行选择课文,还可抽签,或教师指定课文和师范生根据自身选择课文等形式相结合。

3.感知文本,循序渐进。初步感知文本时,不要急于看参考资料,循序渐进。先反复读读、想想,整体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感受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涵养,形成独特的感悟和解读;再借鉴教参等教辅资料。以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为例,初读文本时,一些教师困惑了:干吗要把钓到的大鲈鱼给放了?小学生就更不明白了。原因就是不了解禁捕,所以教学时需要注意在课前布置小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4.吃透教材,拓展延伸。教师不仅要掌握文本的结构,理清写作思路,还要考虑本文在本单元及在本册书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编排的目的,培养小学生哪方面的语文素养;有的课文还需要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甚至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与本文主题一致的其他作家作品等,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灵活地运用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了,意味着对教学过程把握度的提高,意味着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钓鱼的启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理解主题: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有学生就想道:买东西阿姨找多了钱,是还还是不还?同学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更容易理解文本。

5.活用套路,重组内容,优化教学。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首先,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再深入解读文本,努力寻找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培养学生情感、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的突破口,活用套路,重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例1:优秀教案《去年的树》中重点抓住四组对话组织教学。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有趣的角色,用直线画出他们说的话,共四次对话。②研读对话,训练朗读。先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感悟小鸟与大树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小鸟对大树的承诺之信誓旦旦。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自学另外三组对话。感受小鸟对大树的焦急、牵挂、担心、友情。③角色扮演,体验感知这个童话故事。④拓展延伸,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想对谁说?⑤总结全文。教案中正是活用“整体———部分———整体”套路,重组内容,实现了高效课堂。例2:王悦老师观摩课《赠汪伦》古诗文教学通常还有一条套路:“读题,揭题(酌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释课题等。)———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懂、读出感情———熟读成诵,拓展延伸。”王老师活用两条套路,抓住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巧妙设计以“踏歌”始“踏歌”终,完美实现音乐、活动与古诗的整合,充分体现语文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读出节奏环节,王老师采用示范读、师生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读懂环节,王老师一句没问这句诗什么意思啊,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脱口说出对应的诗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还安排不同形式反复品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谊之深。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亮点鲜明。语文教材内容不等于语文教学内容,文本仅是供执教者使用的教学载体。执教者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自己对学习对象的了解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使自己的教学完美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多姿多彩。

6.小组展示,大胆实践。师范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理论课,通过研读教材、教学行为等积累,反复训练编写教案等,大胆到课堂去尝试、体验、探究,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师范生在试教中会有十万个疑问,这将是一大进步。这些只有试教,才会产生的各种疑问,如何解决?首先要鼓励师范生主动解决,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可给予提供帮助。这要求教师善于组织师范生训练编写教案、说课、试讲等,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享经验。

四、考

模考,邀请专家亲临指导,这也是另类的训练方式。

1.笔试模拟。网上模拟,加上平时自发式模考,分享考试解题技巧。正式考前集中模拟考试,同时让学生感受考试氛围,总结考试技巧。

2.面试模拟。平时自发式模考,积累经验。正式考前集中模拟考试,并请专家亲临指导,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做到考试胸有成竹。总之,我们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查阅相关资料和优秀教案,观看语文观摩课、优质课教学录像,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培训、比较等,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练考一体化方案,总结经验,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洋.教师资格证“国考”下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互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6):350.

[2]刘冬梅,白振飞.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6(04):91-93.

[3]于兰.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解析与实践性教学改革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145-146.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