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推拿康复培训全文(5篇)

推拿康复培训

第1篇: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关键词:推拿手法;视频拍摄;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1鼓励学生利用康复实训室拍摄推拿手法视频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1.1指导学生潜心钻研拍摄脚本内化各种推拿手法的基本要领及注意事项

传统康复方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鼓励学生潜心钻研拍摄相关脚本,在实践中升华,可大大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由于推拿手法的实践性较高,其中基本要领及注意事项也显得尤为重要。推拿手法的教学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实践操作的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对推拿手法的定义、操作方法、动作要领、注意事项、适用部位、功效及应用,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对各类手法产生感性的认知。在康复实验室,教师先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及图片。其次,教师进行示范,一边示范,一边根据动作手法进行讲解,强调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引起学生关注。接着,将学生两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施术者”和“受术者”进行练习,“施术者”随时与“受术者”进行沟通,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对推拿手法产生了理性的理解。而在鼓励学生进行推拿手法视频拍摄的时候,组成几个拍摄小组。参与制作的学生,无论是操作者、拍摄者、辅助者等,均对每个推拿手法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形成极为深刻的认知,甚至使他们不自主地思考每个手法的细节、进行更高要求的讨论,为完成拍摄效果出谋划策,力求完美。比如“推法”的理解,从定义理解上,推法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从动作要领上,着力部位紧贴体表,拳、肘推法宜顺应肌纤维走向。从注意事项上,推进的速度不可过快,不可推破皮肤,不可歪曲斜推。在训练体验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力量需适宜。进而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拍摄小组的讨论及深刻的理解,及时总结出要控制力度、操作要沉稳着实、随时调整“施术者”体位到适合发力、与患者随时沟通等。这些都是对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后,通过自主学习,产生的更重要、核心的认知升华。可使学生对实践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利于今后的临床实践。

1.2拍摄过程逐渐纠正错误形成推拿手法的操作自动化

在拍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把握程度。通过不断纠错、强调要领,可不断地提高其操作质量,使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对各类手法建立一种动作定性的模式。学生在学习众多推拿手法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理解的错误,对手法产生错误的操作。比如“点法”,学生极易理解错误,很可能认为只是手指发力,力量较小。其实,“点法”具有着力点小、刺激强等特点。学生很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力量不足,出现突施暴力的现象。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受术者”会及时地指出“施术者”存在的问题,极利于学生纠正错误操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经过反复训练后,形成推拿手法的操作自动化。

1.3后期制作再次强化各种手法操作的标准化及临床意义

视频再加工时,学生又从不同的角度对每个手法进行新的审视,再次深度剖析。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们自行小组讨论,将视频中所示操作手法与书本理论通过“知识再现”进行核对修改。而这一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思考和对实践的探索。之后,教师与学生一同再次审查视频,教师将每一种手法操作的标准及要领加以强调,表扬视频拍摄的优秀之处,也指出不足之处。比如强调“拔伸法”的重要性,在摇法、理法等手法操作前,需先作拔伸法,询问患者病史。不仅使操作流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也让学生产生新的感悟。同时,学生也将拍摄中不能掌握自如的操作手法与老师讨论。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操作手法达到熟练化、标准化,为学生早临床打下实践基础,因此,这种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4将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完成传统康复教学科普化

将拍摄的视频上传网络后,不仅使参与拍摄的学生产生荣誉感,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未来的康复学习与治疗之路。其他学生更易产生兴趣、坚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人更好康复的信念。同时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揣摩,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达成培养目标。将制作完成的视频上传于网络,一方面为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提供了课后自主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对康复感兴趣的普通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实现医疗科普化、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所以,借用网络平台,视频可用于教学、自学、康复科普等,让更多人接触、了解甚至能掌握康复相关知识,完成传统康复教学科普化。

2组织康复志愿者实践活动检验推拿手法训练的成果和丰富康复技能经验

在视频后,学生感受到了实践的魅力,不仅自觉地进行练习、提高自身推拿手法的操作水平,更积极地面对新知识和新挑战。为检验推拿手法的训练成果,我校组织开展以“我有完美康复推拿操作手法”为主题的校园比赛,通过鼓励学生报名、赛前培训、海选、决赛后,由几位相关教师进行评定打分,为前三名赠予证书和奖励,并将佳作在校内教学中进行播放。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们开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康复志愿者实践活动。经过视频制作、比赛等培训后,学生自愿组织成队,在校内和校外分别进行志愿者实践活动。在校内,学生为本校的老师同学、宿管、安保人员等进行推拿按摩;在校外,学生下社区、下乡为有需求的人们进行推拿按摩。受邀的随行教师在旁进行观察并及时指导,反馈训练成果[6]。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康复学生的价值感,同时也通过网络传播实现了康复医学的科普化。由此可见,在推拿手法实践操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创新性成为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学》推拿手法教学模式,以探索课内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为基础,通过组织学生拍摄教学视频包括脚本制作、视频完善、实践活动等,积极拓展课外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从实践操作的训练上,既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又强调学生对操作手法的熟练把握[7]。总之,将推拿视频的拍摄、康复志愿者实践活动纳入《传统康复方法学》推拿手法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立英,颜南.多元智能理论在传统康复方法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23-25.

[2]范炳华,许丽,谢远军,等.强化推拿手法技能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12-113.

[3]王德瑜,雷伟,郭争鸣,等.推拿手法技能教学特色探索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4):87-90.

[4]孙立君.推拿教学之我见[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4):55.

第2篇: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关键词]康复;保健按摩;职业道德;综合素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饮食结构及习惯发生变化,造成亚健康及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各种疾病治疗后需要病后康复人群和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单亲人群、伤残人群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和愿望不断发生变化,健康理念和要求也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人们已不满足于有病治病的传统治疗方式,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保健按摩新要求。保健按摩社会需求大幅度上升,这就使康复保健按摩行业日渐兴盛,各种保健按摩馆、康复中心,甚至康复医院及综合医院康复科相继建立,并很快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而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康复医疗、保健、推拿按摩人才更是大受欢迎。然而,现有康复治疗从业人员大多是从神经内科、护理、骨伤及中医等其他学科进修后转过来的,专业技术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规范化培养,虽有专业康复人员但数量甚微,而且多数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时间不长,既缺乏经验又未取得资格证书,很难得到行业认可。保健按摩行业更是鱼龙混杂,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大多是通过短期训练或是进所谓“速成班”培训后从业,甚至还有未经任何培训现学现用的。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给行业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因此,加强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才培养,同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职业化、全程化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都能成为优秀的康复推拿按摩技师,仅仅拥有娴熟的康复推拿按摩技术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技师,一名优秀的康复推拿按摩技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具有良好的、规范的职业道德素质。尤其在以高品位康复保健按摩日益盛行的今天,一个优秀康复保健按摩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环境、职业形象、服务质量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疗效,影响从业人员的声誉,甚至影响行业的发展。该研究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践,就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谈几点认识。

1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

康复按摩治疗过程是直接和服务对象近距离接触的过程,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情商,积极的心态,耐心的沟通,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可以说是既要软件又要硬件的专业技师,需要非常优秀的人才从事的职业。如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个人修养不高,被服务对象就会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会造成服务的对象流失。所以优秀的康复按摩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技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尊敬和认可。

1.1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深刻的职业认识

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在执业过程中不断认识和理解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自己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强烈的服务意识,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自身行为,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技巧,按时优质地完成职业过程。

1.2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深厚的职业情感

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从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和性质上去认识自己的职业,有意识地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不断修炼自己职业情商,打造良好的职业心态,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要乐于从业,精于职业,从内心中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强化职业自觉性、主动性和高效性,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

1.3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

康复、保健、按摩大多数都是一个漫长的服务过程,执业人员长期与病患接触,不仅要耐心周到地对患者热情服务,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妥善解决和克服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不仅要承受社会闲言碎语的舆论压力,还要承受一些患者的无理取闹,甚至身心攻击和伤害。因此,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既要严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还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超乎常人的勇气。

1.4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康复保健按摩是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的有一定力量、有目的、有规律的手法或辅助器材操作过程。执业人员个人形象、卫生习惯、职业操守等对疗效和患者情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要在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在专业训练中,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良陋习,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言行举止和卫生习惯,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培养个人气质,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境界,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途径

2.1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是奠基石

“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位专业的康复保健按摩人员要成功就业并在本行业立足发展,必须要练就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该行业的行家里手,才能在行业竞争中不被淘汰。因此,合格的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完成诸如《中医学》《人体解剖学》《传统康复治疗学》《推拿临床治疗学》《手法学》《中医推拿学》《经络学》《腧穴学》等康复治疗及推拿按摩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掌握国内外各种保健按摩术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熟悉和精通各类康复技能、按摩技巧和手法。学习《心理学》《保健学》和《营养学》等相关知识,熟知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民俗文化、人文社科、宗教禁忌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保健按摩术、按摩器械、递质及发展趋势,学习保健按摩室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保养、维修按摩器械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才能突破行业局限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不仅能够从事伤残、病后及亚健康等传统康复保健服务,而且还能够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服务的康复保健按摩专业化人员。

2.2良好的敬业精神是源动力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是职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造就优秀康复保健按摩师的源动力。一个人只有从内心中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崇敬自己的职业,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实现职业升华,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康复保健按摩亦是如此,如果一个职业康复保健按摩工作者自身都不热爱本职工作,甚至瞧不起这份职业,何谈敬业、尽职、守责,更谈不上创新,自然也就不可能在这一行有所建树,甚至影响行业的形象。因此,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要突破世俗的歧视和束缚,坚信康复保健按摩也是中华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劳动行业,它需要继承和发扬,需要有人去从事这种劳动,要从内心克服职业自卑感,增强职业自豪感,这样才能爱自己的职业,敬业守业,才能在在业务上有所建树,在技能上不断提高。

2.3精湛的专业技能是生命力

康复保健按摩专业化非常强,尤其是按摩讲求的是一种“零缺陷”服务。因此,精湛的专业技能是成就优秀职业康复保健按摩师的法宝,也是吸引患者的磁铁,熟练掌握各种康复保健按摩手法,能迅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症,并能按患者体质、习惯和要求,合理选用各种手法或器具对患者自如施诊,是优秀康复保健按摩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秀的康复保健按摩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不仅要精,而且还要新,不仅要在实践中努力练就“真本领,硬功夫”,还要努力钻研业务,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探索创新,推出“特色”,拿出“绝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医风,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2.4适宜的工作环境是助推器

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所具备的设备、设施、环境不仅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行业规定和卫生标准,而且还要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一切适应患者为目的,努力创造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规范安全的硬件环境,还要营造一个即能体现个性和特色,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和品位的软件环境,即让患者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能增强康复保健按摩效果。

2.5恰当的沟通交流是润滑剂

康复保健按摩过程也是一项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艺术活动。作为专业康复保健按摩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治疗或保健过程中,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发现患者的禁忌证,准确把握患者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既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也能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康复保健按摩疗效。但也要注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保健按摩是主,言语交流、环境布局等都是辅助,二者把握恰当才为上佳,尤其是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力、情绪等灵活应变,切不可生搬硬套人人都用。综上所述,康复保健按摩是人类在同疾病与死亡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人们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病后恢复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素质、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和保健按摩服务,才能夯实职业活动基础,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石,才能不断促进行业向健康、清洁的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推动康复保健按摩行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正规化、规范化的朝阳行业的优秀品牌。

[参考文献]

[1]赵玉琴.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M].北京:中央民族大家出版社,2015:9.

[2]李艳,张长杰,王晶.浅谈康复治疗师在医疗服务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0(14):999-1000.

[3]张保峰,罗素英.我国现代物理治疗师的技术素养与发展状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2):199-200.

[4]龚迪.关于康复治疗师工作的认识和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55-1056.

[5]刘婵,陈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5-896.

第3篇: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特教机构;社区护理;中医护理;社交障碍

自闭症亦称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以社会和(或)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型疾病[1]。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2016年报告显示,3岁~17岁儿童自闭症发生率估计达到了1/45,据估计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万名的自闭症人群、200万名的自闭症儿童,且每年以近20万名的速度增长,情形严重触目惊心[2]。由于临床自闭症诊治专家的匮乏,相当一部分的自闭症儿童缺乏基本的医疗诊治服务。诊断的延迟和共病状况的忽视,不仅导致了更高的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了家庭压力和负担,而且极不利于其后期的康复[3]。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治疗干预措施,以满足更多自闭症儿童的医疗需求。我院于2017年3月成立自闭症社区综合干预小组,致力于自闭症儿童的医疗诊治和康复服务工作,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7年就读于武汉市3所特殊教育机构的自闭症儿童,共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岁~12岁(8.13岁±2.66岁),均取得了自闭症儿童监护人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建立综合干预管理档案

为每名自闭症儿童建立综合干预管理档案,档案由知情同意书、基本信息调查表、干预前测评量表和干预后测评量表4部分组成。

1.2.2编制个性化干预方案

干预实施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填写自闭症行为量表。根据自闭症行为量表的得分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症状,将自闭症儿童分为以语言能力障碍为主导、以行为能力障碍为主导和以社交能力障碍为主导的3种类型。根据自闭症儿童分类有针对性的联合或有侧重性的选择耳穴埋籽、推拿按摩、五行音乐等干预方法,形成个性化综合干预方案。

1.2.3综合干预服务的实施

干预小组成员深入社区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采用“医教结合”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模式,在自闭症儿童熟悉的环境中,结合患儿自身特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践行人文关怀的原则为自闭症儿童综合干预服务。

1.2.3.1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自闭症儿童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陌生人更加难以与其接触交流。干预小组成员在和自闭症儿童监护人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从孩子的兴趣着手,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帮助他们做想做的事,积极主动地和他们沟通交流,尊重、欣赏并鼓励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

1.2.3.2选择合适的干预内容

根据自闭症儿童分类和干预配合度有针对性的联合或有侧重性的选择耳穴埋籽、推拿按摩、五行音乐等中医特色干预方法。其中耳穴埋籽以心、肝、肾和脑点为主穴,填精益髓,疏肝养心,以语言能力障碍为主导的自闭症儿童,配合贴压口、舌两穴;以行为能力障碍为主导的自闭症儿童配合贴压内分泌、交感、神门等穴;以社交能力障碍为主导的自闭症儿童,配合贴压脑干穴[4]。推拿按摩分为开窍(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推太阳24次、掐总筋24次,分阴阳24次)、推五经(补肾经300次~350次、补脾经300次~350次、补肺经150次~200次、清肝经100次~150次、清心经100次~150次)、捏脊(3次~5次)和关窍(拿按肩井2次或3次)4个步骤,以开窍醒脑,疏经通络[5]。五行音乐则采用音乐聆听法,通过聆听特定的五行音乐以调整患儿的内环境水平,达到改善患儿情绪的目的[6]。此类干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痛,儿童接受度好。

1.2.3.3实行弹性化干预策略

干预场所选择在儿童熟悉的教室环境中,以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的影响。具体干预前和儿童沟通,儿童接受方可进行,干预过程中如遇儿童情绪变化,抵触干预,一定要及时停止干预,并寻找儿童情绪变化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忌为完成干预而强迫儿童接受干预。

1.2.3.4仔细观察并归纳总结

干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评估每种干预儿童的接受程度,调整干预方案。更要寻找儿童情绪变化、抵抗干预的原因。例如,1例自闭症儿童总是喜欢把饭倒在桌子上,用尽了各种办法,依然学不会用碗吃饭,这时候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刻板行为或行为障碍造成的,但最后究其原因发现,该儿童把饭菜倒在桌子上是因为饭菜太烫,倒在桌子上凉得快一些,找到这个原因之后,注意控制饭菜的温度,尝试让他试吃碗里不烫的饭菜,试过一次之后发现碗里的饭菜并不烫,以后再也没有把饭倒在桌子上,很快学会了用碗吃饭。

1.2.4干预质量控制

整个干预实施的质量控制,是通过采用线上咨询服务与线下干预培训相结合的治疗护理模式实现的:一方面,建立自闭症中医护理服务微信公众号,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为自闭症儿童家长等提供在线测评和相关中医知识推送等信息支持,帮助自闭症儿童家长了解自闭症,认识中医,信息共享,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成立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志愿者干预小组,深入特教机构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护理干预并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干预培训。其中干预时间为每周1次(具体时间与机构协商),1次4h(3h对儿童实施干预,1h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现场培训),共干预12次。线上线下相结合,咨询与培训相结合,利于全面、全程、综合化干预的实施。

1.2.5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自闭症行为量表的评分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并于干预过程中每周对特教教师、监护人进行访谈一次。以了解自闭症儿童现阶段的问题、干预的效果,对干预方式方法的意见建议等。

1.2.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闭症儿童干预前后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比较经过12周的干预后,患儿自闭症行为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

2.2访谈结果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访谈得知,自闭症儿童的睡眠障碍、语言障碍以及行为障碍改善显著,社交障碍改善不明显。特殊教育机构教师,患儿家长和其他监护人,对“医教结合”的治疗护理模式评价较高,希望多多开展,扩大规模。

3讨论

3.1在治疗护理中为自闭症儿童实施人文关怀与

特教机构合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中医护理的实践,在最少限制的干预环境、个性化的干预方法和全面性的干预目标3大理念的指导下,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人文关怀,其人文关怀体现在实践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首先,自闭症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在特殊教育机构进行治疗和护理,即保证了自闭症儿童接受正常的学习教育,也享受到了医疗护理服务。其次,宽容和尊重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选择孩子易于接受的干预方法,丰富治疗干预的形式,寓教于乐,积极关心与帮助自闭症儿童。最后,在关注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学习能力等目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注重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倾听和了解,学会引导式的陪伴和尊重式的欣赏[7]。

3.2“医教结合”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模式

通过与特教机构合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中医护理的实践,证实了“医教结合”的治疗护理模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大有裨益。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医教结合,综合干预;深入社区,延续护理;线上线下,全面干预。做到了全面全程综合化的干预服务,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康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护理,从“能力关怀”转为“生命关怀”。

3.3自闭症儿童社区综合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自闭

症儿童的治疗干预不仅要做到系统化、综合性,更要注重全面和全程,医疗和教育不能脱节。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康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建立以社区医院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闭症儿童社区综合服务体系,连接医疗、教育和家庭,对自闭症治疗干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自闭症康复体系,管理和协调各干预主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的自闭症儿童提供优质全面全程的治疗康复服务。

参考文献:

[1]邹小兵,邓红珠.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5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561563.

[2]王来宾.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供应链体系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6,22(2):4651.

[4]唐必凤,李慧娟,胡效荣,等.耳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自闭症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9):3031.

[5]朱静.刘氏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6]刘振寰,李诺.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音调理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心理康复的干预[C]//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12:5.

第4篇: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针灸推拿专业校园文化建设

1前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针灸推拿专业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加深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必须实现校园文化环境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同时根据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精神引导。

2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且区别于传统起源于手工业的制度化学徒制,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推广。而且现代学徒制已经获得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障,在政府引导下,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以多种方式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成效,让职业技能人才从学生到学徒、从准员工到员工,逐步实现职业成长目标。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专业院校,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内涵。在其交融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包括求新求异、成人成才、强调实践、强化研究能力等。这些新的理念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方向,只有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成果。

3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的针灸推拿专业校园文化建设需求研究

3.1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对于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主要为中医药临床工作,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首先要具备崇高的医德,以看病救人为己任,传承优秀的中医精神。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满足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的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准职业发展定位,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中医工作人员。但是在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产生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没有认真学习底蕴丰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导致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缺失。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突出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丰富文化底蕴,对学生的精神层面发展做出有效引导。

3.2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针灸推拿专业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将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强调实践,为学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供条件。这与上述提到的注重人文素养培养并没有本质的冲突,相反,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也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升。针灸推拿专业集医疗、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其主要课程包括经络腧穴、推拿手法、针灸治疗、人体解剖学等,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不断追求操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造福病患者。在此方面,需要更多发挥企业文化精神的感染力,让学生务实求新,不断寻求突破,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3.3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指示文件,深化产学研合作,同时发挥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针对以往针灸推拿专业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则应适当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计划安排过程中,适当增加企业实习的频次和时间。同时,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工作环境。在模拟实际的操作项目中,边学边练,完成理论知识的内化过程。

3.4专业与职业衔接需求

针灸推拿专业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施,需要满足专业与职业的衔接需求。在校园实训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企业对具体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知识技能要求,并以此来要求自己,学会自律,主动自我完善。只有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才能在毕业后顺利走入理想的工作岗位,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帮助学生搭建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多了解企业的信息,从而让职业规划更加合理。

4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的针灸推拿专业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策略

4.1改善校园基础设施环境,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继续改善校园基础设施,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实训活动的基本需求,从而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求,从实验教学、临床技能培训、见习实习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出发,完善校园内部设施,整合现有资源,打造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实训基地。首先应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满足学生开展临床实验研究的需要,提供足够的针推器材。实验平台应对学生开放,增加实验教学的自选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某方面的操作技能。其次,应积极创办校内学术刊物平台,择优发表学生撰写的论文,提高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兴趣,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环境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引进企业项目和技能讲师,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好的指导。在多元化的实训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营造自由自主的专业学习氛围。

4.2融入实践创新精神,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载体

在以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针灸推拿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具备科学和职业素养,还有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较强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目前国家已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虽然具体的指导文件还未覆盖到各个专业,但是职业教育改革应具备一定的超前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只有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发展,甚至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针灸推拿专业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融入创新创业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和载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过程中,应将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精神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中。目前针灸推拿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创业基础”等,都属于创新创业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在试验针灸学等课程内容创新过程中,也应实现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注重锻炼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利用不同载体渗透创新创业理念,让其固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产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

4.3打破专业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

在针灸推拿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打破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现代学徒制为基本框架,利用好课内课外、学期假期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开展相关实训教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将学习知识、提升技能转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从而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对于针灸推拿专业而言,合作企业主要是指地方医疗机构,包括各级人民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和康复科等,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学生到生源地合作医院进行实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早临床、多临床”的理念,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更积极地参与到各实训活动中。此外,还要通过设置技能考核制度,保证临床实习效果,同时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激励和约束条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实践过程中。4.4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校企联合服务平台在针灸推拿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通过文化氛围的感染、文化内容的渗透,促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念上发生转变。这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迎接新的思想潮流,并在学生接受新思想的过程中,对其作出有效引导。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都应围绕学生的成长服务,通过搭建校企联合服务平台,构建平等的沟通对话交流机制,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为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由专业骨干教师、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由企业技能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医务科负责人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多方主体在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下,更加广泛地开展交流合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这能够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范围的延伸,让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无论学生在校内学习还是校外实习,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推广实施的背景,对针灸推拿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多方面需求。把握好这些客观需求,可以营造适合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创造条件。通过对针灸推拿专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专业院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于冬冬,华金双,范家英.“一带一路”战略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5):36-37.

[2]余常,余曙光.针灸推拿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针灸,2018,38(8):901-906.

[3]王志明,赵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教梦”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2):43-46.

第5篇:推拿康复培训范文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对各种障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脑卒中及脑外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吞咽构音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肢体痉挛;脊髓损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痉挛;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3]。因此中医康复疗法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引入,中医界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中医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医体系。尽管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的数据和综合医院康复科对治疗师数目的规定,截至2010年7月,全国综合医院所需要治疗师约8万人。而目前从事康复治疗的总人数大约1万人。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仍存在着人才缺少的局面。中医康复是康复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学科设计上看,中医康复本科专科设计几乎寥寥无几,更加凸显从事中医康复人员的匮乏。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医在关注患者康复时对障碍的观察较宏观;而现代医学则对障碍的观察细微并且定量,疗法多样,康复理论系统和规范。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互相渗透融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中医康复的教育中融入现代的康复理念和评定等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康复相结合是中医康复教育的一个方法。中医康复教育的对象是在职中医人员和中医本科生;最常见的康复病种以神经损伤为主,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对主要病种进行中医康复教育,尽快掌握康复流程及主要内容,使从事中医康复的人员将中医康复理念及方法推广到心肺等其他领域应用。

由于现在许多医院的康复科是在现有中医科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的培训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复医疗发展较全面的医院进修学习,因此对进修生的培训在重视中医康复疗法的同时应该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补充,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进修人员在进修后能将中西医康复知识运用于临床。

培训计划:将康复评定及中西医康复疗法设置为培训内容,与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的使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的评定、康复为切入点,将现代康复理念融入中医康复疗法。针对具体的康复问题,如假性球麻痹、痉挛、肩手综合症、偏瘫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及脊髓损伤并发症等,设置相关课程,使进修医生对中医康复有全面认识。通过以上培训,使中西康复融合贯通。

现代康复疗法的介绍:在介绍以上评定和不同障碍康复的基础上,介绍物理治疗法、作业治疗法的基本方法及内容。培训计划目的是将中西医康复概念及方法融会贯通,必将对中医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现代康复医学本科教育是指2001年度教育部正式批准首都医科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4],使现代康复人才的培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医院校对中医康复专业的设置有限,使得中医康复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