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基础信息:
公务员期刊网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电话:010-84029450,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年刊)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为文史大家,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古诗三百首,下及近新文学、有考订、有批评。各篇陈义、详略皆不同,均随意书写,非一气贯注。惟会通读之,则见出中国一部文学演进史;而中国文学之特性,及各时代各体各家之高下得失之描述,也见出作者之会心及评判标准。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60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从“60年现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反思”、“各种文学类型问题研究的回顾”、“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的重审”等方面,涉及到了60年学术研究一些较重要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许多前沿性问题,对我们研究了解当前学术走向,开阔我们的学术思路会有较多启发。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栏目设置:
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文学期刊研究、文学现场、博士论文选粹、学术点击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收录情况:
知网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订阅方式:
主编:周晓明
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出版地:北京市
电话:010-84029450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相关期刊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社简介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
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范例30年来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古远清;
中国儿童文学60年发展趋向王泉根;
京派研究的鲁迅背景许祖华;孙淑芳;
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矛盾运动张岩泉;
当代小说的传统延伸董之林;
论周作人晚年的鲁迅研究严辉;
略论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赵秀敏;
老舍研究60年历史审视方园;谢昭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两种立场罗晓静;
当代文学史写作方式的有关思考张志忠;
在同一和差异之间——论《祝福》中的两类“重复”王海燕;
柳青研究60年——兼论“创业文学”的历史地位刘宁;
走出审美迷思:路遥小说的可阐释性与路遥研究姜岚;
中国现代类型文学意识的再评价袁国兴;
近30年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回眸王雪松;王泽龙;
文学史的知识化传播与“新传统”的塑造温儒敏;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状态和批评家的角色陈国恩;
重论新文学的本土化与民族化问题贺仲明;
论农民工小说矛盾揭示的深刻性周水涛;江胜清;
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两大本土化策略曾利君;
国家与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再认识周晓风;
世纪笔耕迎大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60年概观黄曼君;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干预问题方维保;
混沌中的困惑——百年现代散文研究之弊及发展走向管见陈啸;
越界的庸众与阿Q的悲剧——《阿Q正传》新解俞兆平;
心理结构的平衡与颠覆——论陈忠实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李遇春;
“异质”空间性的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进程黄万华;
高、大、全”英雄形象再认识——兼论当下语境中的英雄形象塑造杨厚均;
延安文学:大众品格的追求岳凯华;略论话剧研究中的民族化预设问题马俊山;
乡土文学研究的甲子之辩——兼及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考察陈继会;
何谓“中国”,如何“现代”,何为“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关键词解读李俊国;何锡章;
“形式的意识形态”——论新历史主义对“重写文学史”的方法论意义靳新来;
超越与去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之路——以苏汶研究的遮蔽与缺席为例陈润兰;
《史记》式“展示”与《心灵史》式“讲述”——关于纪实文体文学叙事方式的合法性问题黄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