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行业范文

电力行业精选(九篇)

电力行业

第1篇:电力行业范文

海通证券

投资要点:

1、工业弱复苏,用电量同比增长。

2、火电盈利改善确定,水电可能超预期。

2013年1~2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528亿度,同比增长4.2%。由于缺乏1月份、上年12月份数据,我们采用(1~2月累计用电量/上年4季度用电量-1)的方式来估算。2013年1-2月,第二产业环比12年第4季度增速为-42.69%,而2009~2012年同期为-41.53%、-38.82%、-35.95%、-40.60%,2013年为同期最差,表明目前工业仍处于弱复苏。相对而言,居民需求总体平稳,其环比12Q4增速处于2009年以来的第2高的水平。

火电方面:火电企业在煤价相对平稳,需求弱复苏的情况下,盈利改善确定;虽然进一步改善虽然还需要观察煤价,但当前仅动态PE10倍的估值水平、相对于市场的流动性,仍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后续我们建议选择季报好于预期的个股布局,同时密切关注淡季煤价变化。从投资标的的选择上看,我们建议选择季报预期改善较多的如宝新能源、华电国际;煤价弹性个股,如华能国际A(H)、粤电力A(B)、穗恒运等。

水电方面:由于12年枯水期蓄水较多、及12年1季度基数的原因,水电2013年1季报改善可能超预期。尤其是具备规模持续扩张的水电个股估值水平较其他行业成长股折价较多,即使考虑其来水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业绩风险,当前估值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可关注川投能源、国投电力。

通信:中移动引发“送棉袄”行情

国金证券

投资要点:

1、中移动投资超市场预期。

2、13年基站主设备弹性最大。

事件:3月14日下午中国移动年报公布2013年公司资本开支计划1902亿,较12年的1274亿元增长49.29%,远超市场前期预测1500至1600亿的规模。

评论:从投资结构看,移动网络投资是最大的亮点,投资规模(包括核心网、GSM、TDS、TD-LTE以及WIFI投资)从2012年的823亿提升到13年的1101亿元,增速为34%;

投资弹性排序:13年基站主设备弹性最大>基站配套设备>网络规划与优化服务>网络优化设备>传输网>光纤光缆。参考历史经验,主设备投资占移动通信资本开支的比例在37-40%左右,其中核心网占比约在3-4%之间,而基站设备约在35-37%之间;考虑到今年中国移动TD-LTE投资大都为TDS/LTE共站的特殊情况,机房配套设备比例将比以往有所降低,主设备的占比预计在40%甚至更高,综合计算而言,2013年预计基站主设备投资规模在410亿元左右,较2012年增长60%左右;关于网络优化设备与优化服务而言,我们认为与移动通信总体资本开支增速匹配,估计在40%至50%左右。

投资组合为:1)基站主设备中兴通讯。2)基站配套厂商,推荐日海通信、大富科技。3)网络规划与优化,关注国脉科技、宜通世纪、富春通信、三维通信、邦讯技术。4)传输设备,推荐烽火通信。5)光纤光缆,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再次强调:弹性最大品种为中兴通讯(13年TD-LTE投资带来10亿净利润),而最具价值品种或明显低估品种为中天科技(目前估值仅12倍PE,13年业绩有望超30%增长)。

电气:分布式补贴符合预期

东方证券

投资要点:

1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出台新方案。

2、阳光电源是A 股分布式弹性最大的标的。

近日,国家发改委向部分政府机构、相关光伏发电企业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意见稿,对下一步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案。

评论:根据发改委和我们的测算模型分别进行测算,全国主要地区在该政策补贴下,都已经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率,大部分城市在10%以上,我们认为,这个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内分布式应用大发展的真正开始,国内光伏应用端最受益,推荐阳光电源、特变电工。

阳光电源:公司的逆变器出货量占行业的30%左右,是国内逆变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看点在于价格企稳后,出货量的大幅增长,我们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目前是A 股分布式弹性最大的标的。

特变电工:公司光伏业务的竞争力和价值严重被市场低估,公司的逆变器品牌已经排名第三,已经获得分布式电站的订单,是大型电站EPC 业务的龙头企业,2012年规模达400MW。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市场观点:政策是利空的,原因在于1、政策按照用电量进行补贴,余电上网没有补贴,低于预期;2、0.35元/度的补贴,低于0.4-0.6元/度的预期。我们认为,政策是符合甚至略超我们预期的,市场关于利空的解读与政策原文有偏差:1、政策原文很明确的指出是按照发电量进行补贴(非用电量,即包含自用和余电上网)2、市场忽略了补贴的年限,政策规定的0.35元/度是补贴20年的,相当于0.51元/度补贴10年(8%的折现率),而原来的预期0.4-0.6元/度是补贴10年的,政策是完全符合预期的。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补贴政策得到执行或者向上修正;上半年抢装。

机械:页岩气设备迎来“黄金十年”

银河证券

投资要点:

1、页岩气设备需求年均增速惊人。

2、水平井和压裂设备龙头最具投资价值。

在美国“页岩气革命”引领下,中国页岩气产业开始起步,“十三五”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页岩气设备有望迎来“黄金十年”,核心设备企业受益最大。

假设2020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立方米, 2020年前中国页岩气需打井4万口左右,行业总投资约8000亿元;其中设备总需求2000亿元左右,年均需求近222亿元。未来9年中国页岩气设备需求年均增速在50%左右。2020年当年页岩气设备需求可能接近全部油气设备的1/5。

页岩气开发产业链:重点关注压裂、测井、射孔等环节。水平井和压裂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与其相关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细分龙头可能具有较好投资价值。

第2篇:电力行业范文

关键词:电力行业 SCP 市场结构

一、导言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电力工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前,出现全国性缺电局面。到1978 年,全国发电装机缺口达1000 万千瓦,发电量缺口达400亿千瓦时。由于中央独家投资办电资金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建设的需要,改革电力投资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集资办电应运而生。198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听取水电部党组汇报时,明确了多家办电、集资办电的方针。此后的10多年间,我国电力装机增长240%,净增装机2.4亿多千瓦。首次达到了供需基本平衡。电力工业在取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这一历史性成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的垄断性行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经营业绩较为稳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特点。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国家电力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采用SCP 理论分析总结电力产业组织的现状,并为电力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市场结构分析

所谓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一体化程度、政府介入的强度、规模经济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因素。考虑到电力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本文对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一体化程度三个方面。

1、集中度

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具体某个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前十几年,为了解决严重缺电的局面,我国实行了“集资办电”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许多产权多元化的新电厂,但主要还是由政府控制,省份区域市场集中度很高,首先,其他产业的企业不能进入电力行业;其次,现有的电力消费数量大致保持稳定;再次,电力作为一种消费品,没有替代品。这三种因素总体上导致了中国电力业区域的高市场集中度。

2、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仅指新进入厂商才须承担、而在位厂商无须承担的(即额外的)生产成本.即指新企业进入特定市场所遇到的一切经济、技术以及法律、行政制度障碍的总和.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

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 世纪80 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

在2002 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我国电力产业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虽然较电力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高管制和低竞争的态势之下。

三、市场行为分析

电力市场行为,从类别上可分为定价行为、兼并行为以及价格协议行为等;从行为主体上可以分为发电企业行为,配电企业行为和用户行为。对于竞争性区域电力市场而言,可以研究发电企业的市场行为。对于多买方和多卖方的市场结构来说,对于配电方的市场行为也可以进行探讨。而对于零散的电力用户,虽然他们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且电力属于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但是其响应行为或者不响应行为也会给市场造成波动和影响。且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用户的响应以及其他行为也会构成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用户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也是需要探讨的内容。

1、发电公司的价格合谋

发电公司的报价策略对其利润、市场的总体运行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由经济学可知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发电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是将电力价格设定为发电机组的边际运行成本。但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更接近寡头垄断市场,则参与市场竞价的发电企业在进行定价决策前,最重要的是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进行判断。在充分认识现实市场中的市场需求和整个行业供给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降价或提价的竞争策略。在竞价中,结合机组的耗能特性曲线、单位电量的变动成本、社会用电需求、未来一天的可能出清价格等因素,并且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机组组合以及检修、市场力、风险分析等问题来研究发电和报价的优化方案(刘宝华等,2006)。

在寡头垄断的发电市场中发电企业在进行报价时,可能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网络阻塞等约束条件来通过降低成本以外的方式取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即行使市场力。同时,几个发电企业之间也可能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而联合报价,即共谋。但由于发电主体的多元化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人的特征,实际上共谋是非常脆弱的,容易形成但也容易打破。企业之间很难维持一种所谓的共谋均衡。但是,一旦形成即使是短期内,对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也会很大。因此,为了避免共谋带给市场的波动,一方面要完善和健全市场规则,从规则上限制共谋的发生;另一方面,尽量合理的设计市场结构,从市场结构方面避免共谋的发生。

2、配电企业报价行为及共谋行为

配电方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在短期内需求基本保持固定;另一个方面从对发电方的压价中获得。我国目前的销售电价是受到管制的,因此,购电公司的利润只能从降低自身成本和压低上网电价来获得。对于共谋,较发电商的共谋来说,购电方的共谋相对坚固。由于购售电的区域特点比较强,不同的购电主体的竞争性相对较弱,彼此为了达到一致的目标,同时又不会形成利益冲突,自然更容易形成长期共谋(沈剑飞,2004)。

3、交叉补贴

省电力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建设的老电厂,是电网公司的内部核算单位,直接接受电网公司的行政管理,包括人员、财务、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计划管理模式。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特别是日常运行的安全目标,技术创新及投资主要由电网公司进行。电网内部各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在电网公司“大家庭”内,通过各发电企业成本的交叉补贴,各电厂并无“吃不上饭”的担忧。这种网省电力公司内部的“大锅饭”,使效率较高的电厂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也就是所谓“鞭打快牛”的效应(沈剑飞,2004)。而网省电力公司的地区垄断地位,以及地区之间的“坚冰堡垒”正可以使这种内部机制得以维持,从而使整个地区电力企业生产效率低下,职工积极性不高,电厂内部缺乏活力。

4、用户响应

在发达的电力市场中,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市场活动,而不是被动的做价格的接受者。用户可以按照价格、可靠性、供电质量、服务等标准自由的选择不同的供电商。用户拥有这样的权利,必然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尤其是价格会逐步接均边际成本,从而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而且,由于用户的交易目标都是成本最小化,而且用户彼此的目标都不冲突,为了实现其成本最小化,用户更有可能形成坚固的联盟组织。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产业中用户虽然是被动的价格接收者,但是用户的响应或不响应行为也对市场产生影响。比如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响应会影响市场对峰谷时段的确定,也会影响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的收入和对各个时段价格的确定。比如在用电高峰时,由于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并且没有价格信号的传递,因此用户继续用电,于是出现拉闸限电、甚至像加州电力危机的产生等。这就是由于在规则上没有给用户相应的权利和机会,从而用户的不响应给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从规则上不断考虑并且完善用户的需求响应。

四、市场绩效分析

1、供电标准煤耗

近些年来,我国的供电标准煤耗、线损率和发电厂用电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国家不断推行节能降耗政策,同时企业也不断革新技术促使技术进步。虽然如此,我国的煤耗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热效率及线损率

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发电热效率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输电线路损失率逐步降低,但是其仍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电力损失水平居高,线路建设与管理有待于提高。

3、单位电量GDP

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单位电量实现GDP 近些年来由升转降,说明我国实现一定经济增长的能耗由降转升。这与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能够依靠低电价而生存有很大关联。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上述SCP 的分析,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完善相关机制。

1、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2、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3、健全电力监管体制

要实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卖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林森.基于SCP 分析框架的我国电力产业改革思路探讨[J].产业观察.2009;12

[2]刘宝华,姚鸿男,王冬容.华东电力市场发电公司理性报价策略分析[J].华东电力,2006

[3]沈剑飞.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分析[J].现代电力,2004, 21(2).

第3篇:电力行业范文

1.1能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电力工业耗能巨大,电力工业大多采用燃烧煤炭的方式进行发电,这样的比重占到了五分之四以上,消耗了我国近半的煤炭资源。但是这些工业部门并没有完全利用资源,而是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2009年,该产业平均供电煤耗为320克/千瓦时,厂电率为4%。但是早在十年前,日本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法国更是超越了这一水平,达到了供电煤耗331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为5.42%(包括脱硫过程消耗的电能)的高水平。不难看出,我国电力工业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能源浪费程度较高,有待改善。

1.2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节能减排工作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如若没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我国根本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能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水平拉开了接近二十年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很难获得节能减排方面的融资,以致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研究,只能依靠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许多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投入有限、创新元素相对较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等等。

1.3数据杂乱

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是以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的,综合了行政、法制以及市场的多种手段。在参与主体当中,政府起到主要的领导作用,通过颁发行政命令统领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文件多、杂、重复、不协调等问题,致使工作进程缓慢。与之相比,市场的调解与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力度显然不够。

1.4体系不完善

第一,电力企业需要进改革和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和评估体系;第二,强化节能减排系统能力,解决一部分电厂没有完整历史记录,物料分配不均衡,脱硫系统的台账不够明确等相关内容;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专业化程度的培训。

2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数据

优化保证严谨地对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有效测评,本文深入多角度进行分析,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思路,创建更加完整的电力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此模型主要的功能是分析电力行业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评价的思路如下:

2.1选择评价指标

总结电力领域中节能减排评价的基本目标,重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详细、具有方向性评价指标要具体表现出电力领域进行节能减排的效果,尽量符合节能减排所提出的相关需求。

2.2将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

首先,在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过程中,即是对数据进行求解隶属函数的过程,要根据指标本身的性质来确定相关的函数。其次,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对于只能进行定性评价的指标,采用评价等级(差、较差、一般、较好、好)隶属度的方法来确定。

2.3对节能减排系统中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进行分析

深入对电力与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各种指标反映出来的评价结果。政府方面,要颁布完整并且极富有执行性的发展规划与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刺激各个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与考核制度。企业方面,一级评价指标是指准入性评价指标,将绩效性评价指标与工作指标相结合在一起,另外一级评价指标值指专家得出的具体结论与分析办法。两级指标共同组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指标数据优化措施

3.1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节能降低消耗与减少排放在节能行业中都占有重大的分量,两者双管齐下可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节能工作是一项需要长久的恒心才能实现,完善整个企业的减排规划,让减排工作可以进行科学性的实施。将工作用科学理论进行严格的规划与实践,整个减排工作就会更加有序性。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阻碍问题与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的解决。

3.2积极改善产业环境

煤矿行业主要向发电厂实现煤炭供应,这个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发电技术基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实现的。煤炭的储备量相比其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的性质,以及目前大规模的开采,使得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并且受到运输、资源开发、环境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清洁能源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凭借可再生能源、开发机会多、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目前比较受欢迎。因此,促进清洁能源的迅速崛起,协调企业内部电源结构,让可再生能源消耗保持稳定。

3.3加大电力企业的政策执行力度

第4篇:电力行业范文

在我国,传统电力管理是基于所有权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目标,并确立各类经济关系。随着政企分开的实现和电力市场主体所有权关系的多元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电监会成立后,加强了电力管制法规体系建设,但政府管电的局面依旧没有大的改变,电监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发挥。由此而造成的管理边界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电监会、社会组织来共同关注、协调解决,才能逐步消除电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整体性治理的兴起

“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是在反思和扬弃传统的官僚制公共服务模式和碎片化的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采用传统的官僚制公共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缺陷是对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反应迟钝,出现“政府失败”和“公共服务失灵”。20世纪70年以后,西方各国先后开展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改革取向是用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模式替代传统的官僚制公共服务模式。从实际效果上看,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模式的市场化方法和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但“撒切尔时期公共行政改革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造成了碎片化的制度结构”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开启了以“整体政府”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1999年,布莱尔政府颁布《现代化政府白皮书》,推出一个实施“整体政府”改革的十年规划。随着英国公共服务改革不断取得成效,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相继进行了“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类似“整体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目前,建立“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普遍诉求④。

二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及核心要素

1.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

希克斯认为,整体性治理针对的是碎片化治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整体性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整合,对于政策、管制、服务和监督等层面上的整体性运作体现在三个方面:(1)可将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治理进行整合。(2)可在一些功能内部进行协调,也可在少数和许多功能之间进行协调。(3)可在公共部门内,也可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或私人部门之间进行整合。

2.整体性治理的核心要素

(1)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提供无缝隙服务。“整体性治理是为了能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更低成本和更好的社会效果及更有效的服务⑤。”(2)着眼于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包括私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跨界合作,强调公私协调合作,共同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3)强调官僚制组织结构基础。(4)重视整合、协调与整体运作。

三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整体性监管的分析及举措

随着“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在西方各国不断取得成功,学者们从新的文化和哲学、工作方式、政策制定以及责任和经济机制四个方面对“整体政府”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凝练,形成了“整体政府”公共服务的实践模型。近几年,“整体政府”理论在垄断行业的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电力监管,也需要借鉴并深化“整体性治理”理论及其思想,实现整体性电力监管。

1.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整体性监管的目标分析

笔者认为,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整体性监管,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竞争的电力市场,来促进电力企业提高效率。(2)加强环境保护;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污染行业,应该为加强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3)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电力行业需要足够的投资,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4)其他社会性目标;我国目前还有1000万农村人口得不到电力供应,如何保证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用电问题,是电力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2.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整体性监管的内涵

笔者认为,对电力行业的整体性监管应该包含三层含义:

(1)电力发展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其它社会性目标相协调、相统一。(2)政府监管部门的组织安排与权利分配是整体的、协调的,各监管机构间、监管机构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间应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3)各监管部门制定的经济性监管、环境监管以及其它社会性监管政策和措施是彼此协调、统一的,是与国家的能源战略相适应的。

3.对我国电力进行整体性监管的组织框架分析

为了实现电力监管的多个目标,需要构建整体性的监管组织架构及与之相适应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从电力整体性监管的角度出发,我国应构建多层次的电力监管组织结构,包括行业监管层、国有企业监管层、综合管理层及协调层4个层次:(1)行业监管层。行业监管层包括电监会和各级环保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授权,贯彻和执行电力行业的各项监管政策。独立的专业电力监管机构对于保持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具有重要的价值(EuropeanCommis-sion,2003)。

(2)国有企业监管层。国有电力企业的大量存在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一大特点,并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得到改变。国有电力企业行为方式的差异使我国的电力市场与国外市场化国家的电力市场存在很大的不同。我国建立一个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必须改变目前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行政干预电力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的管理方式,相应地加强国资委对国有电力企业的内部监管,使它们能够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3)综合管理层。与电力监管相关的政府综合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发改委、环保总局、财政部、税务总局等。这些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制定与电力行业相关的能源(发改委)、产业(发改委)、环境(环保总局)、财政(财政部)及税收政策(税务总局)等。笔者认为,相关的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要对电力监管中的一些社会性目标,如能源安全(能源部)、环境保护(环保总局)、社会公平(发改委)等负责,并施行行政问责制;政府的财政和税收部门也需要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等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4)协调层。为了协调各监管、政策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歧,应该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

4.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整体性监管的举措

随着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力监管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社会公平等社会性监管职能,已逐渐成为电力监管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电力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协调的电力监管框架,将社会性监管的目标纳入到统一的市场竞争框架中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政监分离,加强电监会的监管权,建立一个竞争的、高效的电力市场。建议电监会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强对发电市场中市场力的监管。

第5篇:电力行业范文

【关键词】能源;动力工程;节能减排;节能技术;电力行业

1能源和动力工程

能源,可理解为有能量的资源,是人们将大自然中本身就有某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物质资源等转换为生产所需要的能量形式。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三大前沿领域之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是对能源利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1],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传统能源的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及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对节能减排的实现起指导作用。

2节能减排分析

2.1节能的原因及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消费结构迅速升级,虽然仍以煤为主体,但与生活相关的电力、煤气、液化石油的消费急剧增长。为满足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能源消耗的高增长不可避免,因此必须降低能耗。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小。中国能源资产总储量相对丰富,但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仅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安全、充足、合理的供应,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我国是石油进口国,保障石油的安全可靠供应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若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将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目前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节能潜力。

2.2减排的原因及必要性

能源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开采、运输、加工、转换、利用和消费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改变着地球上的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必然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2]随着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排放总量不断增多,且呈上升趋势,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声污染、光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热污染、沙漠化等。此外,我国能源消耗过度依赖煤炭,煤燃烧的污染产物包括氮氧化合物、含硫氧化物和大量粉尘等,导致煤烟型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不仅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

2.3节能减排涉及到的领域

节能减排涉及到的领域主要包括第二产业中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河北省为例,能源消耗量在千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有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和煤炭[3]。其中,电力消耗占比较大,实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3.1电力行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电力系统目前以火力发电为主,约占全国发电量80%左右,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机、核能发电机、生物质发电等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较小。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的比重有待提高。

3.2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途径

发电企业要优化设计电厂,优化火力发电机组的系统设计、参数匹配和设备选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学习与应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并进行机组运行指标的实时监测,即时调整工况,降低能量消耗,提高机组工作效率;电网企业要规范线损管理,优化电力调度方式,减少供电损耗。“以大代小”,淘汰落后生产力,关停小火电机组,鼓励发展超(超)临界机组、联合循环机组等大型高效发电机组。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蒸汽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可知,推广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可大大节省标准煤的用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控制生产环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煤的质量,煤质较好时,锅炉运行稳定,效率高,否则会增大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损耗。同时加强对清洁煤的投资开发,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锅炉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灰渣热损失等;提高汽轮机效率,较少汽轮机内部损失;提高蒸汽质量,设置合理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实现恒压或恒流控制,从而减少泵和风机等辅机设备消耗的电能。创新新能源利用技术,加大水电、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以全社会的长久利益出发,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压越高,其线损率越低。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工程投资省、走廊效率高和联网能力强的6大优势。[4]采用无功补偿等技术优化电能质量,降低损耗。

4结语

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对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电力行业因其高能耗性而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充分利用能源与动力工程理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我国能源发展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处理好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

作者:徐泽宇 申宏图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祥博.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J].科技论坛,2014.

[2]黄素逸,林一歆.能源与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第6篇:电力行业范文

借鉴国外电力市场的先进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定义批发市场的范围

现存的输电网络的界限界定了电力未来售买双方互为有效作用的一个范围。这些网络通常横跨多个省的区域。物理上的边界建立起了一种贸易的横式,而这种贸易的横式正暗示了一种合理的市场格局。如果市场的定义只是简单的反映了行政上的划分而不符合输电网络的范围,就存在着市场范围偏离电网范围的风险。

设计批发市场并确保参与者的规模

批发市场中的参与者规模取决于两方面。首先,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数量足以保证竞争的存在。其次,这些竞争的参与者占据了电力市场的绝对份额。所有的电力系统都必须参加到批发市场中来。参与的内容包括自愿投标、强制注册、安排发电计划、调度、结算和披露。电监会应当主导设立批发市场并确保参与者的规模。

赋予区域输电公司明确的使命

区域输电公司不能简单地把自已定义在传输系统运营者。区域输电公司是一个具有多种目标的组织。这样一个组织需要扮演一个第三方的拍卖者来收集投标,提供和促进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也必须承担一个诸如电网交通警察的作用,并运用判断和分析工具来"再调度"电力系统,将一些物理上无法实现的非限制市场合约分解为一系列符合网络输电限制条件的电能交易。最后,它还必须为结算管理提供依据。

创建区域批发现货市场

电力批发现货市场在短期内有效地平衡了供应与需求。电监会应该要求每个区域电网在其批发市场区域内建立一个现货市场。这些市场应该使用标准产品和程序以减少交易成本,合同风险和市场边界间的纷争。

创建容量市场

除了提供长期的可靠性,一个容量市场可以缓和电力市场的价格波动,从而避免政策干扰。容量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市场之内和之间可以不同,以反映背后的不同的发电特征。跨年的最小容量合同期应该足够长以支持新电场的选址、建设和辅助项目的融资等工作。

采用定价机制来管理输电阻塞

输电系统是复杂的,网络服务要求复杂的定价机制。尤其是为输电阻塞提供信号。一些网络中是使用节点电价来为不同区域的电力定价从而也给阻塞定价。为了市场的标准化,电监会应该鼓励大区域输电组织采用节点电价和商业输电权的体系。

激励适当的输电系统规划和投资

为了准确地评估在发展最佳输电投资计划所需要的利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输电计划必须设定在区域的层面上。首先要确保潜在投资者了解网络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并且有投资源的动力和能力。其次激励必须充分。

通过建立信息披露机制确保市场的透明度

当公开的信息披露影响到敏感的商业信息的保密时,必须确立监管报告的责任体系来制止过度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例如,期望个别的交易被公开被披露是不合理的,但是要求市场向监管当局披露某些基础和有限信息是合理的,以确保整个市场不纵。

使电力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审批合理化

在电力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审批的管理程序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与区域输电公司协办合作,在满足供应要求的情况下制定选址和审批的目标并且说明哪些目标在年度内可以完成。

将需求与市场挂钩

第7篇:电力行业范文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了任务繁重,硕果累累的2011年,满怀热情的迎来了光明灿烂、充满希望的2012年,在这年终岁尾之际,现对过去一年的班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安全是电力行业生产的基础,“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也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作为生产一线的运行人员,则肩负着重要使命。每年一月制定安全生产目标,部门与班组之间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然后再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到个人,由值长与值班员之间再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下级对上级负责,人人都明确知道自己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

二、   在培训学习方面:抓好职工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素质。只有整个班组提高,工作才有可靠保证,为此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本着“缺什么,学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原则,落实各项培训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学习,学习安规,技术问答,操作票就地考问,系统图与就地对照学习,纠正班组成员不正确学习方法和内容。近几年设备改造步伐快,新设备上马投运快,对新设备的性能、原理、特点、运行注意事项、事故处理原则等的真正掌握,班组成员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造成目前设备先投运然后人员逐步适应的局面,不能满足先掌握后投运的要求。同时,设备改造后运行现场的图纸未能及时更改,一些辅助设备的改造或异动程序不规范,也给运行安全生产工作埋下隐患。为此值班员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操作,及时向专工请教,掌握最佳的方法,这样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既熟悉设备结构,又提高自身水平。认真监盘,快速反应,对一些带缺陷的运行设备做到重点监视,及时发现不正常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对于运行存在的较大问题,组织专人专题进行讨论,拿出具体措施,专人负责落实。做到四不放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本值主操年龄偏大,副操较小。安排副操和巡检轮流做盘,在主操的监护下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升降负荷汽温调整,启停制粉系统,热网调整等,使副操和巡检有机会得到锻炼,熟悉画面,当突发事故时,能有人上盘调整,主操帮助副操和巡检在监盘时总结不同负荷不同状态下机组调整目标。安排副操进行跨专业学习,目前主操一人达到第二专业的操作学习;副操已有三人掌握第二专业的操作学习。下一步还要加大对第三专业的培训力度尽快达到全能要求。

三、在工作能力的方面:平时工作注重用行动说话,以身作则,仔细观察每位班员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坚持以人为本,发现问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坚持用制度约束自律班组全体成员,工作目标明确,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积极加强班组建设,平时多沟通多交流,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班组。作为一名值长,对班组成员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班组的整体素质。

四、在勤勉带头的方面:作为班组的领头雁,值长的一言一行都是标杆,做到了事业心、责任心强,奋发进取,态度积极,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十分勤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领班员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集体活动,配合公司和发电部两次对身患重病杨友茂同志捐款,积极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伸出援助之手,扶危济困。由此可见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本细胞,十分重要,班组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兴旺发达,一年来作为发电运行部的一个基层班组,做到了带领全体班员努力的提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使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五、在工作成绩的方面:班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工作思路清晰,讲究工作方法,效率较高,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过去的一年看,自己在发电运行部领导和全体班员的帮助下,很好的协调了与检修,燃除等有关部门的关系,核算有关报表无差错和误差,带领全体班员能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效果良好!

六、  在需要改进的方面:由于本人对班组某些突发事件还有些措手不及,考虑问题有时候欠周到和稳妥,显得不够成熟和稳重!

第8篇:电力行业范文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与《电子商务》合作,发表主题为“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连载文章,同时选取中小企业、电力行业、网络广告、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网络游戏等领域,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研究,根据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行业提出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与建议,起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继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启动市场化改革之后,作为电力行业主导者的国家电力公司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拉开了电力信息化的帷幕,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渐显端倪。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 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 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 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 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 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 “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 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 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 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为此,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首先,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规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生产力,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正如IBM倡导“随需应变”(On Demand)电子商务一样,要对客户和市场一切的变动更敏感和更灵活地做出有效响应;采用可变的成本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和财务结果的可预测性;让战略合作伙伴承担周边次要任务,而自身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灵活而可靠的信息运作环境,企业既能对新的问题和变化进行调整,还能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

第9篇:电力行业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变电运行 检修管理 方式

电力企业是电网的经营企业,多年来为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近几年,电力企业致力于安全管理的工作中,不论是在电力企业内部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以及企业员工安全行为的规范上,还是在企业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氛围的营造上都做出很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1电力企业变电运行检修管理现状

1.1变电检修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依据国内有关数据显示,电力企业变电运行检修的管理方式几乎都是一样的,电业局都会有一个负责检修的团队或是检修公司,他们负责日常的电力检修和维护工作。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业局为了能够减少在检修和维护上所需的成本,选用的都是非专业的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导致体制不够健全,在进行变电检修工作时,这种非集中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进程缓慢。

1.2检修变电设备、周期

当前,在进行国内变电检修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利用不同的设备依照不同的检修周期进行检修,就是在时间和周期都不同时,通过不同的电力设备、不同的电压进行检修。检修的程度可以分为调试、大修、小修,在系统的装备方面,电力设备应进行科学、系统的调试,使其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保证电力正常的运输。

1.3详细的计划和流程

电力设备检修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而且在检修的过程中检修的计划和流程非常重要。由于电力设备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电力企业应做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和流程,检修的计划可以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和年度计划。此外,还应做好临时的检修工作,在电力企业做好相应的计划之后,应下发到电力检修部门,检验电力线路的变压器、电容器、耦合器、母线旁路等基本元素。

2电力企业变电检修管理方式的改革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电力企业应重组和管理好变电检修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从本质上消除二次检修,科学、合理的划分企业内部的检修范围和检修工作的多家公司,使得双方责任划分明确,有效的提高设备的检修效率。此外,电力企业应建立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划分和调整设备的检修范围,变革电力企业的检修管理模式,明确检修的目的,集合全部的检修力量,组建专业的检修队伍,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高变电维修的工作效率。

2.2改进并且完善以往的变电检修管理模式

首先,应适当的调整检修的范围,在管理变电检修上,应改变以往的依据电压等级进行分配检修任务的不合理模式,电力企业自身应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管理工作,监管自身所属的供电区域,对于供电设备在检修时所消耗的费用,应当由省公司分至电力公司,彻底改变以往旧的管理模式。

其次,不断的调整电力企业内部的职能,在变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主要的职能是协调各项工作的管理,保证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使得电力系统正常平稳的运行,及时有效的传播供电效率,不断的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确保其财产安全。

最后,明确划分电力企业的安全职责,电力企业主要的职责是保证电网的安全、杜绝电网瓦解,以免发生停电的现象。明确的安全职责,能够使电力设备正常的运转、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保护员工的财产。

2.3转移工作重心、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

电力企业不但要重视项目的成立和施工的各个环节,还应关注工程的质量和验收工作;不但要注重公司的收益,还要加大力度监管后期的工作,严格要求检修人员,不断的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的提升,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成本。一方面,应注重电力企业的内部利益,协调、管理好变电检修工作,做到在技术、运行管理过关后,提高用电的可靠性,使得电力企业的外在形象更加完美。另一方面,要想做好检修工作,应严格依据变电检修的标准,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

2.4重点完善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作为变电设备最重要的检修方式,也是最具有实际效果的检修作业方式,具有检修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等一系列的优点。其内容为通过对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并按照检测以及分析结果,对变电设备开展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以及检修决策等维护管理。对于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有定期解体检点、离线监测以及在线监测等几种手段,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确定监测手段,并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评定。

2.5强化变电设备检修实施质量管理。对于变电

设备检修工作应该强化基础工作,制定并完善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时刻处于可控状态。在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执行实施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确定变电设备检修项目、检修内容、检修标准开展检修工作,对于重要关键设备的检修,必须进行必要的电气设备试验验证,确保设备各项技术参数指标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作为电力企业,对于变电检修的管理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组建专业的检修团队,明确变电检修范围,对检修管理职能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在提高变电检修水平与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提高变电检修的工作效率,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陶进.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