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诵读教学论文

第1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从小学到高中12年,语文课占总课时的26.3%,用14的时间来学语文,仍然是“速度效率偏低,不适应国内、国际发展快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学了不管用”(张志公语)。是语文教师不努力吗?不是。平心而论,这些年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恐怕语文是最红火最热闹的。但就整体而言,语文教改仍是老大难问题。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策略,我们还研究得不够深透。

根壮才能叶茂。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读书,尤其要诵读。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正是出于此,我们才主张把加强诵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里说的“摹仿”和“实践”,就包括要读好“典范的白话文”。——笔者)“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讲解之外,可以诵读课文或者做别的练习,可以指导课外阅读。”(《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没有感性的认识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虚空的。不储存信息,就谈不上处理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本来是十分容易理解的道理。

事实已经证明,只分析语法、修辞特点,只记多少个语文知识点,只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当前世界不少研究语言运用的学者,都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只用形式化或代数化的方式研究语言系统,确实难以解决使用语言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从语境可以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发现语用规律。以莫里斯(C.W.Morris,美国哲学家)为代表的现代语用学的兴起就不是偶然的了。我国语文大师的主张,与现代语用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诵读典范作品,正是注意从整体上体味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去领悟语用规律,“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用诵读打下的语文基础去进行语言交际,又进一步消化了读的记的,并在运用中提高了使用语文的技能。语文前辈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没有过时,而且完全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也许有人要问,加强诵读,是否与大语文教学观相悖呢?现在学生生活面广,能接触各种各样语言媒体,如电视、广播等等,不是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吗?有必要去多读多背一些诗文吗?

我们把加强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并没有反对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思。恰恰相反,我们正是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其实,读书本来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籍本来也是一种语文媒体。我们之所以强调诵读,只是因为与其他媒体比,书籍不但量大,而且相对来说它的语言更为规范、更为直接、更易于为学生所掌握。

我们不能不承认,平时生活中交流的口语,多数与我们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流利、生动、得体的语言,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我们方言区的学生,从小听的说的几乎都是方言。方言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比,不但语音相去甚远,在词汇、语序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差别。而且方言的口语,几乎都是俚俗语,尽管它也有其群众性、通俗性的一面,但与典范的白话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能用方言把话讲得妙趣横生,不一定就能用普通话讲出来,更不一定能用规范汉语写出来。

更成问题的是,方言区的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方言来思维,听到的普通话必须“翻译”成方言来思考,接着再把想的“翻译”成普通话说出来,写作也是这样。因此语言表达(说与写)不但往往慢一拍,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往往变了味,掺杂进不规范的方言。读书少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规范汉语少,表达本来就艰涩苍白,一“翻译”更变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病句连篇,叫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要向生活学习语文,就要提倡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汉语,特别是在方言区这个语言环境中,更要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通过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养成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可能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面对21世纪,我们的学生当然必须掌握人工语言——同样有语汇、形式、语法规则、语句结构和语义内容的电子计算机语言。但是,人工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有赖于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掌握。电子计算机无法代替人脑,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汉语,就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工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未来社会更需要人才,需要有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人才,需要再学习,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青少年时代不多读多记一些,就不可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诗)。抓诵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方言区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总结的,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2.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但是,传统的诵读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问题:1.要求学生读的内容,大多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与语言实际运用的需要距离甚大。2.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过分强调学生直觉体验,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有序的、合乎教学规律的训练体系。3.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窒息学生的创造精神,忽视口头语言训练和多样化语文活动。4.未能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并据此产生出一套或几套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

我们教的学的,毕竟是植根于中国的中国语文。我们应当学习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大师,扬弃我国语文教学传统,予以改造创新。我们之所以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策略”,就是要有别于传统的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诵读,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点。总的说来,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2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诵读;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那么,如何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呢?《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诵读教学日渐式微,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重理解分析,轻整体识记;重应试能力培养,轻知识素养传授。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顾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却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教师不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认为诵读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诵读教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无论是蒙学教育还是经学教育,都极为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诵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的诵读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学生通过亲切体会的诵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终生受用不尽。因此说语文课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诵读,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人们也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尤其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载体的古诗文,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诵读的欲望,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呢?

一、 高度重视,理念引领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语文教学要改革,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味的说教。讲诵结合,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声声入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古诗文、散文这些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文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诵读。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即在诵读教学中营造人性化的特定氛围,激发学生诵读文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诵读感兴趣并且真切感受到其不可或缺的实践作用,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投入所诵读的东西。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真正地感悟,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孔子就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如在《雨霖铃》的诵读教学上,教师可以播放了一段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氛围,再播放示范诵读。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体味中投入诵读。

三、培养语感,传授方法

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王尚文也认为,“语感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学的困难之处也在于它必须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

要想创造学生高品味的语感,就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朗读技巧,能够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因为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饱含感情的示范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避免读错字句,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这仅仅是开始,要想“展其雄伟之概”“探其深远之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诵读时首先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其次在诵读时要排除方言等社会影响,根据文本思想感情的需要,以适当的速度诵读。

诵读过程主要包括:初读,以读准字音,读清文句为主,可称之为“音读”;再读,指在通过与文本对话,联系背景,理解了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后,带着理解来读,可称之为“意读”;三读指运用各种诵读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情感的“以声传情”,可称之为“情读”。当然在诵读时可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个性化诵读等多种形式,充分彰显诵读的魅力。

第3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范读;朗读技巧;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59-02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第4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到目前为止,关于语文背诵教学的著述卷帙浩繁,要做一个全面的描述很困难。在笔者阅读的相关文献中,有关“诵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诵读”的历史发展、内涵特征。其次,“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归因分析。再次,语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诵读的内涵特征

背诵,古称“讽”,最早见于《周礼》,郑玄注释:“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早在周朝,吟诵诗歌就是学校里的必修课。荀子说:“始于诵经,终于续礼。”孔子说:“诵诗三百。”《孟子》:“诵其诗,读其书。”韩愈说:“口不绝于六艺之文。”自古以来,诵读就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而且是只读书不讲解,号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古汉语字典》对“背诵”一词的解释为凭记忆诵读。《辞海》的解释为记熟文字,不看原文念出来。张心科在《论诵读的内涵、意义及要求》中尝试将“诵读”定义为:一种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声音与意义的有机结合,用略带夸张的语调读文言诗文,用说话的语调读白话诗文的读的方式。诵读时要特别注意“口诵”与“心惟”结合、反复以及语体和文体的区分等。综合上面几种释义,背诵应该离不开两大基本要素——记忆和诵读。

二、诵读教学实施现状和归因分析

中学古诗文背诵现状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诵读兴趣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几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古诗文,与其背那么多古诗文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在数理化方面,对古诗文背诵比较抵触。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诵读的习惯,不会自觉阅读。尤其是针对古诗文诵读,更是寥寥无几。学生背诵兴趣的缺乏是影响古诗文背诵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陈薇薇在《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培养初探》中,提出古诗词背诵需要兴趣,提出了一些培养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其次在诵读时间方面。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诵读时间很少,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即便古诗词课堂上都会诵读,但是当学生正尽兴的时候,因为教师要把握总体课堂时间,便戛然而止。诵读的形式也很少,主要有齐读、分性别读、录音范读,教师的范读较少。教师的垂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然而现在一些教师还是不愿意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诵读能力。诵读指导也主要集中在音准上,对于练气、练声等指导较少,很少注重情感体验。

再次,学生的诵读目的不明确。在古诗词课堂上,学生诵读多遍,然而诵读效果依旧不理想,这是因为个别教师并没有在学生诵读之前明确诵读任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对诵读认识存在偏差,并不把诵读当成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教师范读少,学生缺乏专业的诵读指导。第三,考试只考查默写题,很难考查到学生的诵读能力,像停顿、音准等考查难度大。

三、诵读教学策略

笔者阅读文献发现,对于诵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观念、方法、指导和

评价。

观念:诵读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是学生通过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美妙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方法: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前提,选择多种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诵读等,要特别重视教师范读。孙清武在《中学古诗文背诵的战略意义与指导方略》一文中强调古诗词背诵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古诗词背诵的指导方法。宋艳萍在《初中语文背诵教学策略研究》中,基于当前语文教学背诵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初中生认知方式和对背诵时学生心理机制变化的了解,指导背诵教学,制定背诵方法。李学勇在《浅谈中小学古诗文背诵》中,分析了古诗文背诵的有关因素,对古诗文背诵的科学原理,特别是对语感形成的突出作用有所论述,归纳、整合了一些背诵方法,就如何持续长久地加强中小学古诗文背诵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讨。

指导:诵读指导要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规律。除了发音、停顿、重音等基本的指導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进行一些诵读技能、技巧和基调教学。

评价:完善诵读评价体系,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诵读能力。不只是依靠考试,还应该遵循鼓励、及时和个性化原则,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参与。

四、关于背诵指导教学的思考

第5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诵读;诗歌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77-02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的诵读,却在上一个世纪随白话文的兴起而式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中高段,校园里听不到琅琅书声,课堂上对文学类作品,甚至是诗歌这样的声韵与情蕴高度融合的文学体式,也仍然是以内容分析为主,而且这种分析往往是单向的、过度的,甚至是生拉硬扯,穿凿附会。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更进一步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选修课的设计中也提出了“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的要求。在大纲和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向着传统回归。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要理解诵读的意义,首先要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辩性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中国人的感性直觉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感悟。所以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没有“格”、“性”等明确清晰的规定,汉语是通过相应语境采取“模糊”、“意合”的方式组织和使用语言,来达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汉语绝对不适宜纯粹理性的条分缕析,唯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汉语特有的言语形式,进而感悟言语的意蕴。中国古代诗歌是这种思维方式与这种语言的最好诠释,古代的诗论家在阐述中国诗歌的特征上,没有逻辑分析,没有演绎推理,他们总是潇洒地用诗的语言,模糊却绝对神妙地将诗之蕴,诗之美,淋漓尽致地描绘成一幅写意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司空图的“诗家美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还是严羽的“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都让读者于心有戚戚,却很难用精准科学的概念或术语描述。同时,汉语特有的发音方式和声调,也需要通过诵读去感悟、体味,而诗歌同样还是这种特征的最好证明。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贴近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2.诵读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文字是诉诸视觉的,容易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即使放慢速度,细看文字,单一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而“诵”和“读”都指出声地念,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注“诵”为“以声节之”,注“读”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诵读不仅要看,还要反复看,仔细看,再变为有声语言,这已经是一次再创作,同时“读”的内涵是要通过“抽绎”(感悟、理解)来“得其义蕴”。所以对文字的反复,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欧阳修《六一诗话》)。因而,诗歌的兴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在诗歌的学习中,能够“吟咏以声节之”的“诵”和能够抽绎出意蕴的“读”的重要不言而喻。清代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仍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可见,诵读能将读者引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3.诵读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诵读将文字转换为声音,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两种表达的相互转换。教材所选课文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朗诵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这些经典文章的遣词用语,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接纳规范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口头表达的水平。经过长期反复的诵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及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产生良性的影响,从耳到口,从口到心,从心到手,声通于心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诗歌教学中“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诵读既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大纲与课标影响下的诵读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还未挣脱讲解式课堂教学的囹圄,有的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盲目追求形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1.诵读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整堂课一共有两次全文诵读,一次在导入新课以后,全班学生齐读。读完以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学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有同学说陶渊明是拒绝同流合污,有同学说陶渊明是在逃避责任。学生的讨论诚然是热闹精彩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与《归去来兮辞》进行了联系,没有一个人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隐”事“隐”情。高蹈于云端的结论“宜于朝则朝,宜于隐则隐”在信马由缰的讨论后由教师一锤定音地给出,因其无根而显得轻飘飘缺乏说服力。第二次朗诵就在结论给出之后,教师对这次朗诵如第一次一样,没有做出指导,也没有提出要求,朗诵完后,也没有进行评价,直接进入了艺术手法的讲解。《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共有六百余字,四十分钟的课堂能完整地读两次,单纯就时间来看至少占到了六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是从课堂看来,这两次读既不成“诵”(声韵),也不成“读”(意蕴),它们甚至跟教学没多大关系,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只是打着新课改名头的一个华丽装饰。

诵读是诗教的重要手段,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条分缕析只会破坏诗歌的纯美,张炎在《词源》中说到“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只有将读落到了实处,切实成为诗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才能领会诗歌的神韵,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2.盲目朗诵,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新课改大力提倡诵读,各级各类学校自然也紧追课改理念,大力打造书声课堂,于是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一些课堂上,朗诵被用得太多太滥,四十分钟的课堂出现八九次甚至十余次的朗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流于形式。有一位女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时,一共朗读了八次,形式上,有全班齐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领读,跟读,男生读,女生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是这八次“读”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教师不知道读了要干什么。茫然混沌的出发,自然不可能有清晰严谨的过程,更不会有明确有效的结果。学生读得筋疲力尽,教师评价也仅止于不痛不痒的“读得不错”和明显违心的“比上一次有感情”。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诵读的滥用消耗的是宝贵的时间,挫伤的是学生的热情。

朗诵实际上只是一种诵读手段,而不是诵读本身。表演式的朗诵、集体的朗诵是很难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的,富有节律的声音有利记忆,但是也可能分散了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可能就忘却了意义。朗读的滥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恰好是教师没有理解诵读的内涵,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流于浅表,以致赏析不能深入。教学内容的苍白肤浅导致了课堂的空洞无物,于是过度的表演似的朗诵就被推到了台前。朗诵的滥用实质上就是对诵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误解、曲解。

3.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忽略了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还应该是一种准确感悟、理解、赏析文意的过程。朱自清在《论朗读》中用“背诵文辞”和“抽绎义蕴”来区别“诵”和“读”,“诵”侧重通过“声”(音韵、节奏等),而“背”的目的在于“得其文辞”;“读”包括“诵”,又侧重通过“抽绎”(感悟、理解),目的在于“得其义蕴”。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因定位不明造成了重“诵”而轻“读”,甚至是无“读”。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或明告,或暗示学生:“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戚”即忧愁悲伤,两个“戚”字叠用,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读时语速要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笔者会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这样的指导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它恰恰是通过“声”,包括音韵,节奏,声调,语速等来背诵文辞,而没有抽绎出文辞所蕴含的意蕴。如果不知道靖康之变和金人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也彻底震碎了李清照的绵绵的情思和淡淡的忧伤;不知道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藏散,残忍的流言,阴谋的婚姻;不知道人世间最凄苦的风雨将她生命的绚丽和妩媚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如梦令》粉色的天真,不加修饰的温馨和《一剪梅》蓝色的优雅,淡淡萦绕的忧伤,那么就无法体悟与理解她于惶然中寻觅,于凄惨忧戚中坐听梧桐细雨,独自咀嚼出来的最悲凉最浓厚的黑色。

诵读绝不能仅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读者则通过文辞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源头,那么深幽的情思,也就能够被理解了。披情入文,沿波探源,以声入情,以情驭声,诗歌诵读之“读”的真髓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1992.

[2]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J].国文杂志,1942,1(3).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本论文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6>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7>中国教育大 系,《历代教育论着选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第7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15

第8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11-02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时展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借助于对蕴含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怀的古典文化的弘扬,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大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需要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诸多经典作品需要师生反复体验、回味和吟诵。清代曾国藩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诗文的格律之美、音韵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经典诵读日常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校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更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高效校园成为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主战场。

因此,研究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诵读教学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在高校实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能存在选文较难把握、诵读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对此,笔者对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且多适宜诵读。当然,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还是对人们的精神、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节奏感强的篇目。另外,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语言深入浅出,相对易于理解,适宜诵读。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引导途径,让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一种立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大学语文课堂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前沿阵地,进入高校,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上大学语文课时才会开口读书,经典诵读的成效本身相对缓慢的,大学生群体更是普遍忽视语文诵读的重要性。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去诵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学语文教师最好可以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贯穿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要求大学生们坚持诵读经典,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探索开辟大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路径,除课堂诵读教学外,更要丰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校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和高校团委老师合作,在院校层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给经典诵读比赛中优秀选手计算学分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还可以指导院校学生干部在晨读活动时进行经典诵读、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校园广播熏陶,精心打造了“经典诵读”广播等,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共同推进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三、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诵读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提高课堂诵读教学效果。对于经典文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1)今音朗诵。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用有声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朗诵者要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注目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采用今音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朗诵的轻重音及停顿。如为表达坚定、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等句式需要重读;对于比较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林花谢了春红”、“寻寻觅觅”等就要轻读。停顿依据主要是标点符号,较长的语句可以依据定、状语作停顿。例如:“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柔美的秀发”。(2)配乐吟诵。借助音乐的旋律,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经典文本。“吟诵”本身指大声诵读诗词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今的吟诵发展到可以和音乐相结合,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配乐吟诵的方式,更能让大学生自己深刻体会到经典篇章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同时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吟诵尤其要注重语调的合理运用,一定要揣摩好文章的语句含义,是喜是悲,是豪迈雄壮还是婉转细腻,需要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例如吟诵《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报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时,整体节奏要慢,特别要注意平声字和句尾韵脚要拖长声韵,要吟诵出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3)古诗新唱。是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用现代曲调把经典篇章有感情有节奏地、优雅地唱出来。这里重点需要注意做好对作品节奏的把握,注意经典文本的押韵、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声音的强度,唱出铿锵和谐感,使音调优美和谐。例如著名女歌手王菲就歌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甄执”里的主题曲就是出自唐代文人温庭筠之手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采用咏唱的方式甚是新雅,动听悦人。

四、大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在学习、诵读经典文本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初学的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不同方式诵读,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2)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针对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文本内容不宜讲解过于深入,古诗词、文言作品选取较为简单的篇章进行教学,宜扩大现代诗歌、散文篇章的教学,讲透诵读技巧,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针对功底相对较好的文理类专业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讲解,在把握总体解读不过于深入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古诗词等较难教学篇章。(3教师自身加强诵读学习与培训。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教师自身应尽可能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含义,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高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诵读培训,从而推动提高教师群体的经典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

[2]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532.

[3]余恕诚,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一、营造诵读环境 

1.室外环境。走进广水实小的校园,目之所及,随处能感受到经典的影子。教学楼走廊和楼梯的墙壁上,绘制了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张贴着文人画像;校园近50米的文化长廊里,《论语》《弟子规》和唐诗宋词等是重要内容;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处的经典内容,常换常新。在这里,师生随处可以看到经典,读到经典。 

2.室内环境。学校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展示学生诵读经典的成果。每个班级都建有独具特色的“读书角”“经典诵读乐园”;班级文化墙开辟了“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小荷才露尖尖角”“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专栏张贴学生作品,并定期更换;利用黑板一角,每日积累一首诗。在师生的精心布置下,每间教室都散发出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 

3.网络环境。学校网站专门开辟出“国学经典”版块,分年级上传《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和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视频。丰富的网络资源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又方便了学生的学,还方便了家长的辅。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学生不知不觉中对经典耳熟能详,能唱能诵。经典在无形中内化于心。 

二、开展诵读活动 

1.课前五分钟诵读。学校把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五分钟定为经典诵读时间。诵读内容由语文教师在指定的篇目中自主确定,做到不重复。形式上,或者由教师领诵,或者由学生自由读,或者指定“小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丰厚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国学诵读课。学校把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定为经典诵读课。为保证诵读质量,学校分年级编写了《国学诵读》校本教材。每周一,年级主任根据校本教材确定诵读内容,在“实小映山红俱乐部”QQ群中公布。学校还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了“经典诵读检查专班”,随机检查各班诵读情况,检查结果作为“规范杯”考核评比的内容之一。 

3.丰富多彩的比赛。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经典诵读表演”比赛分年级进行,要求班级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比赛时,师生或演奏,或诵读,或演唱,或舞蹈,分工协作,教学相长。“经典手抄报”比赛全员参与,要求学生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中,摘抄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写上感悟,配上图画,以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提升。此外,学校还举行了“书写经典”比赛,“诵读经典小达人”比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书虫”评比等。比赛中,师生同台展示,人格魅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同步提升。 

三、深化诵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