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专业范文

纺织专业精选(九篇)

纺织专业

第1篇:纺织专业范文

纺织专业实习总结一经过我的不屑努力,大学的第三年我终于找到了实习单位:杭州纺织有限公司。好开心,那刻得我真的好兴奋,公司通知我被录取的时候还告诉我要穿西装打领带,没有办法,省点钱去买了一套西装。这个公司就是上市公司——中大集团。我所工作的是中大期货有限公司。

在接下来得时间了,每天工作的那么辛苦,加上恶劣的天气,加上一开始我没有客户要出去找客户,看别人的眼色,安追到厕所的种种情况的发生,在加上刚从学校出去还不是很适应受时间限制的生活——大概3个多星期后,我辞职了。这个时候是刚过完年,我打算从新开始找工作。

还是经过无数次的面试,照常杭州纺织有限公司也叫我去参加面试,我按照安排,去参加了面试,和他们得老板和经理沟通的还可以。很快我得到了通知3月10日去上班。这个公司就是我得签约公司,后来和老板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之所以从那么多人中选择我是因为我在面试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在面试得过程中记录了面试所提出的问题和他们进行的公司的介绍。认为我做事情前都有很好的准备,并且我的综合能力比较好,比如电脑维护等。

杭州纺织有限公司公司规模算不上大,公司主要经营天丝类和cupro类纤维的面料。主要是做外贸,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缘故,导致外贸面料加工利润严重缩水。像加工型公司,客户汇给公司的是美元,公司给员工发的工资是人民币,其中的利润差异可想而知。据了解,大部分外资企业由于劳动成本升高,已撤资不在中国办厂,国内的服装企业也因为不堪重负而倒闭。杭州纺织有限公司也是被逼转型的一个公司,现在外贸的单子很少,转而做家纺产品内销市场。既凯普家纺有限公司,在杭州已经开设2家专卖店,主要产品有浴衣、被子、被单、被套、被芯、枕套、枕芯、毛巾、袜子、浴巾等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全部原料由我们公司自己提供,面料和芯类材料全部是采用天丝或者纤维制作。

我在公司所做的工作主要有2部分,一部分是做计算机和网络维护,另一部分是跟单,主要是家纺产品的跟单。对于网络维护,开始我不懂这东西,我以前搞的主要是计算机硬件维护,现在公司叫我搞网络并且还要维护网站。一开始很难,因为我又不懂c语言和网络编程和网页制作这些,没有办法公司叫做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来。自学网页制作软件和服务器上传得软件,以前公司那个搞网站的马上要辞职,我问他一些问题他也不愿意说,只好自己学。还好2天时间就弄了个大概,虽然不那么专业,但是解决小的问题还是可以的。只能先解决面前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就是跟单了,以前对跟单十分的陌生,因为没有接触过嘛!还好来工作前就和老板说好,一定要有人带我,结果上班后基本上是天天出差,主要是下我们的加工厂,开始的时候很乱,今天去这里明天去那里,一天走个几百公里,去的地方多,并且去一下做了事情就走,有时候是经理去处理事情,我都不知道去做什么的。呵呵。还好,后来经理说叫我先认识工厂,我以为是对我得考验呢。大概出差2个星期后知道了大概的工厂。每个工厂给我们公司做些什么工作等等。

后来才是工作的重点,既然我知道了工厂,那设计师下的单子就要我去跟了。

纺织专业实习总结二在晟佳制衣厂参观学习的两天时间里,让我对制衣行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制衣业作为制造业的其中一员,浓缩了制造业的普遍特点:以产品为中心来组织运作,而且更兼具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运作方式:工人的劳动是价值的来源。而且晟佳的生产是贴牌(OEM)生产,外商来样,企业按样版生产,所以,在这里还学到了一些国际贸易的知识。

晟佳的生产车间给人舒适的感觉:宽敞明亮,每个生产区之间、每台设备之间都隔开一定间隔,并装有“简易空调”。这都是为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

作为制衣企业,缝纫机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设备。经了解,才知道缝纫机可分为三大类,有平缝机、包缝机、特种机,而这三大类里面,每类又包括150种机。缝纫机主要根据不同的衣服式样和客户要求来配置,现在生产车间有300台左右不同种类的缝纫机。在另一边的辅助车间,主要进行验布、剪裁、剪线、整烫、包装(贴牌,挂商标卡)这些辅助工序,这里用到的设备分别有预缩机、验布机、电动剪刀、整烫设备、验针机。

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成一个环形状(见下图),首先从厂房东边的辅助车间开始,然后转到西边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最后回到东边的辅助车间进行最后工序。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大致而言的。由于时装制作的特殊性,其品种多、变化大、不固定、结构复杂,导致这个环形的内部经常出现工序间的交叉。而且有时会需要配合工厂外面的资源、工序来完成生产,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绣上图案,那么生产到某部分必须停下来,运到外面加工,然后再运回来再生产。可见,该厂以混合组织方式进行生产。

具体地介绍一下生产流程,首先是接订单。然后制衣厂的设计人员会根据客户带来的衣服样版,用电脑排版(考虑该如何制衣样,用料才最少),试制一件,根据试制过程中得出的方法结论,制出工艺技术图,以该图与客人商量、协商修改,当客人满意后,这份工艺技术图就定下来,不许再变动,成为该厂的“天书”、“圣旨”。接着就根据要求采购材料,材料五花八门,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饰(如钉状的纽扣)。布匹运来后就要验布,这叫做“先前Q”。然后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间用电动剪刀根据衣样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对这些“细块”进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细块”送到生产车间开始主要的生产,期间要经过几次“中Q”。生产完成后就到后整部门,即进行剪线、整烫、包装工序,期间要经过后Q,合格的就进仓库,等待客户派人到厂进行最后验货。验货合格的,就可以签放行条,运输、交货。

所有工序中,工艺设计是全厂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而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牵连(见下图)。QC品质检验与车间生产关系更表现为:车间生产过程中每到一个阶段都需要QC。该厂将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对质量要求很高,可见在其竞争策略中,产品质量居于首位。这样做十分现实也是可行的。由于该厂做OEM,不必担心供应链(制衣业已经成熟,有充足的供应)、库存管理(参观中发现库存量不大)和产品销售问题,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许可范围内,将质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担心其他问题了。

根据调查,晟佳的生产作业属于小流水作业。生产工人分为八个小组,每个组有一个师傅监督,全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缝的部分,统一由平缝工人完成,要包缝的部分由包缝工人完成,要缝特种线的就交由特种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缝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种的编排有很大灵活性,每批货都不同,所以三大类缝纫机的摆放可以经常根据需要变动。通常一个缝纫工序完成后,就会有一次QC,检验合格后,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主要根据该衣服的式样变动,就单单以生产步骤来说,最简单的只要一分钟,最复杂的一个小时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货从客人下单到完成,要半年。采取小流水作业的原因主要是由时装的式样加上该厂客观情况决定的:时装工序短,交货期短,品种多,结构复杂,不固定,而且厂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较适合。

纺织专业实习总结三时间:6月23日下午。

地点: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流程:裁剪车间印花车间缝纫车间熨烫包装车间。

无锡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致力于纯天然纤维、高档环保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公司集纱线烧毛、丝光和染色、面料织造和后整理及服装生产于一体,快速反应能力强,生产周期短,交货迅速及时。公司内设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针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强大的纱线、面料和服装设计能力及绿色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已成为致命的丝光棉t恤和衬衣的专业贴牌生产企业。

那天中午12点左右我们在一食堂门前集合,坐校车出发。由于路段生疏,我们迂回反复地前行,一个钟头的车程后,终于在一幢朴素的楼前停下,待老师和长里联系好后,我们就下车了。

一进入车间就看到以红底显示的厂规长训,格外的醒目。转过去就是裁剪车间了,但令大家大吃一惊的是里面早已没几个人了,只有几个阿姨闲聊着。后来得知,裁剪和印花车间都搬到新址了。这里只剩几台裁剪机和几只满装的麻袋静静的,也许是因为车间相对大一点,免不了让人感觉特别空旷。穿过一道门就是印花车间了,同裁剪车间一样,这里也是人走机空的,不过不大的房间里倒满满的都是机器,其上的控制设备也完好的保存着。我们在此呆的时间不长,因为没有人操作的机器就是死的,摆设而已,从这里我们体会不了人机合作的智慧。

到了二楼就是缝纫车间了。放眼望去都是人,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生气。按照加工t恤的种类,他们分成了五个组,每组加工一种t恤。流水线作业使工作效率更高了,用“熟能生巧”来形容这种工作方式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我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那就是,局部有点乱,有的装衣服的筐子不合适的霸占了少许过道,来来往往的穿梭免不了不太流畅。还有一个让我们特别吃惊的工序——钉扣子。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为了把一个扣子定的特别到位精确,甚至可以花去二十分钟。而工厂里的钉扣机器让我们感到手工是多么的原始。钉扣的女工告诉我们说,她一天能钉三千多个。看着她们麻利的将扣子装到机器上,几秒钟的功夫,一个扣子就老老实实的屈服了,我开始佩服人类伟大的头脑了。就在这不远处我有被另一样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家伙。问了那边的操作员得知,那是用来吸走留在衣服上的线头的,那里的风是往里面吹的,衣服一放进去就被吸得飘了起来。我想,它可不可以吹潮湿的热风,用于特别容易起皱的面料的初步熨烫,我觉得用风力会把面料充分的舒展开,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熨烫台上逐部分熨烫的尴尬,当然它原来的去线头就成了附赠的功能了。

第2篇:纺织专业范文

在纺织产业升级转型背景下,通过对纺织行业协会、区域纺织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企业升级转型特点,分析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的特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区域纺织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合理设置和调整纺织类专业及其方向,探索纺织类专业“工商融和”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6]。

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施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在纺织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需依据纺织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一线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和建设“工商融和”的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7]。如对于纺织品跟单岗位,根据“必需、够用、适度”的原则设置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外,还应开设纺织品跟单、纺织商务实训、报关知识与商检等相关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职能的实施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建设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核心和关键。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积极鼓励教师继续深造,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考取商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在访问工程挂职锻炼期间,注重学习纺织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管理以及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工商融和”素养;鼓励纺织类专业教师在师资培训时,考取商贸类专业的双师技能证书;积极引进具有“工”“商”科学历背景的教师,这些鼓励措施,将为实践基于“工商融和”的纺织类专业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的保障[8]。

4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工商融和”的育人氛围,积极利用参加校内外实训项目实践活动以及企业生产一线的顶岗实习,在努力提高纺织专业知识外,积极学习“商”科类专业技能,并达到“工”“商”复合型技能的融会贯通。与企业合作共建工学结合的生产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结合”、“工商融和”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学生参加报关、报检、贸易跟单员等资格证书考试,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融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5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应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合我院“二院”建设,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创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人才训练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工商文化融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行、能力和知识三方面的培养,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工商融和”的综合素质[9]。

6结语

第3篇:纺织专业范文

高职高专纺织专业改革理念及思路

根据当今社会对纺织人才的需求,为区别与纺织本科教育的不同,高职纺织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懂新技术,会现场管理,能动手操作的,具有一定现代纺织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纺织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主要是工艺员、产品开发员、设备维护与管理技术员、质量检测员、生产计划与调度员、运转操作与管理技术员及纺织品销售员等,其核心能力为:产品开发,加工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加工过程技术管理,重点工序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高职纺织专业建设理念与思路应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建设纺织专业工学结合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形成“德能并举、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了保证办学定位的准确性,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应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首要工作,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双证制”。根据各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调整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把证书课程的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纺织行业造就大量的“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技术人才。

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方案

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按照纺织生产岗位要求及职业技术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技能培训标准。按照纺织企业生产流程设置课程,按照岗位技术要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优质核心课程,编写一批紧贴纺织生产与应用流程的部级、部委级和自编教材,促进纺织生产与应用技术高职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向社会提供优质人才。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必须基于产业集群进行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集群双向互动、深度合作,在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作为高职院校,要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产业集群地政府、行业、企业,实施全方位深度合作,针对性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并为集群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更好地推进集群地产业转型升级,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通过实施产学结合,可以确立高职学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定位,真切深入地了解社会经济的需求以及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教育教学工作增强了与之相适应的主动性,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办学活力。实施中可以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共同研究制定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顶岗学生管理与考核制度及职业标准的建设,加强校属企业的功能建设,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建成“前校后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构建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做好专业主干课程规划的同时,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合理设置课程。此外,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实验室除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外,应积极推进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实现实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丰富了实验手段与途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去,会大大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实习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习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纺织专业实习质量的措施之一是校企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保证;可以考虑聘请企业专家做专题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能力培养的难点之一是培养效果的考核,它与理论课的考核不尽相同,但其重要性不亚于后者,实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模式。毕业设计是大学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此项的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环节的实施质量对学生本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毕业选题的审核,由学生选题和老师指定课题相结合,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题目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二是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时间和工作量;三是加强毕业设计文件的检查;四是进行中期答辩和预答辩,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严格最终答辩环节。

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对于各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可以考虑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共同制定教学和授课计划;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建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网络化的优质核心课程,授课内容动态化。

4逐渐形成科研、教学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

第4篇:纺织专业范文

【关键词】 纺织业 品牌效应 品牌资产 产业升级

品牌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品牌效应日益成为专业市场的重要发展要素,也对中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品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受到国内的纺织企业的重视。那品牌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呢?“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营销)换句话说,品牌不仅仅代表产品本身,而且代表了一些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的特殊性。“品牌即指所有可以区分本公司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信息和经验的综合并为人所感知的内容”。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任何具有品牌的产品,它所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功能价值,而且还有一种感觉价值。也就是说,顾客在选择一个品牌时,不仅仅考虑其所带来的实惠,更重要的还选择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而品牌的完整价值则是这两种价值的统一,同时在更大意义上感觉价值超过了功能价值。

服装业品牌效应的形成机制

在服装业中,品牌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服装类产品具有独特的技术、功能识别上差异的特性,要求经营者经常与消费者沟通、交流,力求制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当然,其中扮演中间媒介的就是品牌效应。总体而言,服装业的品牌效应形成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企业建立品牌,收集品牌驱动要素,提升品牌价值与品牌知名度。对于经营者品牌要素分为七个方面:产品、地点、价格、促销、人员、流程、物理迹象。

1. 依托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建立客户关系。产品质量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纺织服装业也不例外。在纺织业里面,纺织生产技术是基础,良好的生产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就优良,还带来成本的低廉。企业或品牌如果失去了质量基础的保证,最终也会被市场摒弃的。

2. 多渠道沟通赢得客户的忠诚,提升关系价值。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在纺织业别显著。在企业的品牌追求中,塑造忠诚客户处于最高端层次,忠诚客户不仅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而且也是企业品牌的义务推广者。客户是企业销售的根本,销售物美价廉的、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才会吸引更多得顾客。多与客户沟通才会了解到客户的要求、喜好等等,从而生产优质产品,打造优秀品牌。

3. 重视员工和相关利益者关系,全面树立品牌。企业能很好运行,离不开企业相关利益者,如员工、生意合作者等等。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网能很好地进行品牌推广,而且企业生产、销售、运作,都有赖于各方的合作和企业员工的努力工作。一个纺织企业不可能完全的“自给自足”,原材料,如棉纱、羊毛、毛线等等,都需要向外界进货。不仅如此,企业的产品销售,依赖的是零售商的努力,而且零售商推广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外部品牌传播——品牌效应的扩散。各种驱动要素在服装市场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向外倾向的“能量”,即品牌效应的外向扩散。

纺织服装业的品牌效应的向外扩散对象是“消费者”,品牌会在顾客中形成一种“形象”,即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认识,同时这“认识”受到道德、习俗、流行时尚等外生变量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企业能够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文化的塑造、流行趋势的引领等方式回避或利用。在这种“外力”的帮助下,通过“品牌能量”的释放,逐步将品牌文化、品牌精神、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群体,逐渐让消费群体加深对品牌的认识,提高知名度。这一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经过这一过程的纺织企业必将更有生命力。

第三阶段:消费者的反馈——品牌效应的修正。“品牌是一个虚拟的人”,“品牌即人,人即品牌。把品牌当人看是了解品牌的最简单方法。人有人格,品牌有品格;人有性格,品牌有个性;人有思想,品牌有内涵;人有脸面,品牌有表象;人有疾病,品牌有危机,也需要经常进行体检。”

品牌效应的扩散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像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会被人认同,而消费者的反馈就是对品牌很好“测试”,从而对品牌进行修正,争取更多的认同者。但是,由于服装类产品的使用缺乏必要的客观评价标准,消费者很多时候都会把感受藏在心里,必将减少消费者的消息反馈量。在现实生活中,倘若消费者对服装不满意,很多时候都是转移偏好,而不是对品牌进行反馈,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解释他的意见正确性的。

因此,在纺织服装业中品牌效应的反馈机制很多时候处于“失灵状态”。要想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必须创新反馈机制、沟通渠道,收集更多消费者对品牌的意见。

明显地,上述三阶段一次循环不可以很好地形成最终的品牌效应,只有经历不断的循环,才能使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从有到无,最终建立。

以中国纺织业为例,品牌对纺织业的转型升级的作用

现阶段的中国纺织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纺织业发展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中国纺织业企业应该逐步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阶段,特别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2008~2011年,全国针织服装产量:广东27%,浙江17%,山东16%,福建11%,江苏10%,江西5%,河南、上海、河北、辽宁均占2%,以上10省市占了总产量的94%。(中国行业研究网)

但是由于国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2012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形势依然相对低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头两个月外贸出口增长6.9%,比去年12月份回落6.5个百分点。而珠三角的纺织业主要以密集型工业为主,由此劳动力成本已成为第一大压力。

以孟加拉为例:用工成本方面,孟加拉工人工资400元人民币/月,珠三角工人工资支出3000元/月(包社保600元,包吃包住400元,薪水2000元),再加上租赁厂房,限电损失,工人工资比孟加拉高六七倍。(中国经济网)

经过对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调查,在纺织业中,品牌价格占服装价格的绝大份额。

以毛衣为例,现在市面上卖的毛衣,有的卖80块一件,但有的却卖1000块一件,其中有什么差距呢?一般的毛衣,成本由原材料,辅料,加工费构成,其中原材料有棉纱,腈纶纱(40元/kg);羊毛混纺纱(80-150/kg);其它特殊品种如羊绒等价格会达几百几千就另计。加工费一般会与辅料一起算,按款式的复杂程度计20-100元/件。一件毛衫一般300g,原材料的价格就是15-50元/件。综上所述,工厂做一件毛衫的成本大约就是35-150元。当然,经销商与厂家之间一般还有批发商,而批发商一般卖给经销商是50-200元/件,到达零售的价格是80-300/件。

倘若在这其中品牌公司加入,毛衫转移到品牌商店进行出售,那么价格将会翻一翻,到300-1000元/件。可见,品牌对于纺织产品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现今中国是一个以粗放型经济模式为主,纺织业更是在中国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中赚回来的大部分利润却归品牌公司所有,而且中国国内服装业品牌竞争力不强,往往是外国品牌占主导,例如牛仔服市场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5.21%,前两位Levi’s和LEE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均超过6%;第三位是萍果;威鹏位居第四。运动服市场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53.65%。其中NIKE、adidas、KAPPA和李宁继续占据前四位;乔丹位居第五。

现在的中国纺织业需要转型,需要建立更多属于自己的品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把粗放型工厂移居到国外,加大公司的收益,减低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美,汤姆·邓肯,整合营销传播:利用广告和促销建树品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

[2] 张红明.品牌人格化--品牌价值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

[3] 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典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5篇:纺织专业范文

在专业市场貌似被“边缘化”的同时,则是在各个产业集群内部崛起的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凭借幕后的资本推手,部分市场盲目扩张、规划失当、空置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投资商铺”还是“经营商铺”?选择做“商业地产商”,还是“纺织服装贸易商”?在利益的天平面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面临着非常现实的抉择。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与那些“表面的繁华”有本质不同的是,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中并不缺少已经成功的鲜活案例。这也使得我们必须用两分法的客观标尺去衡量所谓的“专业市场消亡论”――到底“怎样的”专业市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零售业态的操作界面不断更新,倘若专业市场真的是“在夹缝中生存”,那么,属于它的那块蛋糕到底在哪里?它必须实现哪些方面的功能扩张?它又如何借助“品牌经济”培育新的后发优势?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已经站在了“二次创业”的十字路口。

专业市场的角色之争:“升级论”取代“消亡论”

关于专业市场的概念界定,业界引用较多的定义如下――专业市场是一种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互替性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

“现货批发、集中交易、同类商品”,不管这个定义是否偏于中规中矩的“学术味道”,依然不妨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专业市场的认知与情感。

1978年至1984年,在国家提倡和鼓励集体经济及个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批发市场、个体商业多种业态开始交叉经营,并呈现地摊式服装批发市场的初级形态。1982年,《人民日报》刊发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验值得重视》社论让批发市场崭露头角,风头十足。

可以说,汉正街拉开了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当时的汉正街有个体商贩200多户,经营110多个品类、两三千个规格花色的日用小商品。它把1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企业生产者和武汉周围农村消费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的小商品流通渠道。

这篇写于1982年的社论中透露出这样的信号:彼时,商品流通渠道的革新已经得到主流舆论的明确鼓励,国营商业“一股独大”的模式开始松动,与之伴随的是民间创业精神的涌动――“中国有近十亿人口,城乡市场十分广阔,国营商业独家是不可能包下来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只要不冲击计划渠道,不搞歪门邪道,我们就要允许小商品经营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鼓励他们各显神通,生财有道。”

自此,汉正街作为示范样本的效应迅速扩散,专业市场以最初的“农村集贸市场”面目出现,又区别于今天那些经营商品多元化的综合市场,成为了计划经济缝隙下的产物,也成为了后来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专业市场以雨后春笋般的成长速度不断涌现,并且从诞生之初,似乎就与纺织服装产业结成了某种“天然联盟”。在浙江义乌、沈阳五爱、重庆朝天门、江苏常熟等小商品市场中,纺织服装产品常常占到其中2/3左右。以汉正街为例,如今75%的商户也都在经营服装,即便在70年代,它和自动伞等商品都还在被列入禁卖的“小商品”黑名单之上。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专业市场会与纺织服装产业形成这种“天然的联盟”?在笔者看来,专业市场较早地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面貌出现,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其原因如下:

一方面,专业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特定的产业结构成长,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夹缝中发展,以现货批发为主,并且成功地把“农村逐步实现工业化”作为了基本驱动力。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渐成气候,很大的原因在于其产品的特性与渠道之间存在较高的匹配度,并由此形成了“供给、流通、需求”三者的自发协力。在专业市场的发展早期,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适合专业市场经营,当时的纺织服装产品大多依附于邻近的“作坊经济”,生产速度、生产规模、生产价格都能与渠道消化的容量、渠道辐射的半径,以及渠道消化的速度相匹配,再加上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可以令类似于纺织品在特定的交易场所内快速集聚、快速消费。反之,那些高度加工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无法流入略显狭窄、个体化的流通渠道。不同类型的产品,在专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与目标赢利区间不同,导致了产品渗透进入渠道的速度与容量不同。

在笔者看来,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人深思――如果说,早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壮大,主要是基于纺织服装产品附加值较低以及现货批发的功能,那么,现阶段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它是否依然只能为那些“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搭建舞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随着城镇居民消费理念的升级与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化,以及脱胎于批发市场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加快建立自主营销渠道体系以替代进驻专业市场,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退出历史舞台也许为时不远。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尚在90年代末,学者罗卫东就曾预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专业市场只是一种过渡形态,只是一种与工业化初期、中期相适应的交易方式,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改革的深化,大部分专业市场必将被其他更现代化的交易方式所取代。

学者亦认为,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所存在的体制灰区在很大程度上对专业市场的发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区域之间发展专业市场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体制灰区”势力的日益缩小,有利于专业市场扩张的政策优惠也将减少并趋于消失,这对于那些主要以低税收维持低价格的专业市场无异于釜底抽薪。

即使是在专业市场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主流业态之一的今日,类似“专业市场消亡论”的观点依然屡屡见诸报端,而其主要质疑点则聚焦在专业市场的批发功能逐步弱化之上。安杰智扬营销策划机构CEO方钟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装批发已经走到了服装行业的尽头,批发模式必将淡出服装行业。他认为,批发模式是服装行前期发展的必然产物,服装市场有限的原材料资源、有限的加工资源、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终导致资源整合和资产优化的时代,批发模式也将以新型的品牌集成平台所取代。

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从“马路市场”,一步步地请进“类百货公司”的商厦,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那么,在成本驱动型的通胀时代,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真的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吗?

笔者认为,中国纺织服装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作为从诞生之初就依附、脱胎并给予其反向作用的专业市场而言,同时也在发生着涅。根据统计,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中有96%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它们与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优势企业结合成为了混凝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这96%左右的产能,急于寻找到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通道,另一方面,百货业渠道价格虚高的定价体系,也令中国消费者基本与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绝缘,产业环境与商业环境的现实使然,令批零一体化的专业市场依然拥有着较高的活跃指数。

因此,所谓“专业市场消亡论”,不如换作“专业市场升级论”。从目前专业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1)集贸市场。这是一种初级的、较原始的商品交易方式,它和生产、消费直接相联系,主要采取现金、现货、现场交易方式,参加主体是农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买者和卖者都是流动的,市场内货物种类较多,交易数量较少,以零售为主。

(2)区域性批发市场。相对于集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现金、现货、现场和合约等交易方式共存,但仍以现金、现货交易为主,卖者有固定的场所,市场内销售相同商品聚集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交易数量增加,交易市场的功能不断完善。

(3)专业化交易中心。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内销售同类产品或相关、互补产品,现今、现货、现场交易减少,以签订合同和长期合约为主,买者和卖者开始对品牌重视。

(4)国际化贸易中心、时尚中心。它是专业市场一种较高级的形态,以远期合约交易为主,市场功能完善,物流、展览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都已具备,具有强大的商品集散功能,己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商品交易中心。如美国纽约的 SeventhAvenue及美国洛杉矶、达拉斯等城市的贸易中心。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纯粹意义上的集贸市场比例将呈现下降趋势。现阶段,我国专业市场主要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专业化交易中心为主。而像义乌小商品城、柯桥中国轻纺城,基于其强大的外贸辐射能力与价格导向能力,已经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采购商“反应堆”,开始向国际化贸易中心的高级形态过渡。

因此,专业市场的命运出现分叉,本身就说明了并非专业市场的业态本身应当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专业市场的现有功能是否足以释放足够的辐射力与整合力,这才是决定某个专业市场是否应退出历史舞台,抑或主宰历史进程的关键。一个基本判断是,以现有产业为依托的特色专业市场,依然拥有继续发展的空间。那些满足当地需求型的销地型批发市场仍能适度生存,一般小型无特色的中间集散型批零市场则面临着萎缩乃至淘汰的危机。而那些真正能够整合国内外采购商资源,产业链配套体系完备、实现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专业市场,则是真正具有长远竞争力,前途无量的业态。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拥有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万平方米以上)683家,市场经营总面积5546.47万平方米;商铺总数86.05万个;经营商户总数72.35万户;市场成交总额1.15万亿元。各项指标年均增长幅度均超过10%,专业市场仍然是一个生命力持续增长的业态。而另一方面,从2006-2010年的新开业市场来看,伴随着在震荡中呈上行趋势的开业数量、经营面积扩张速度却在逐渐放缓,对规模体量的过度追逐,被功能内涵的深度扩张所取代,专业市场对自身业态的反思与调整也在持续的进行当中。

造势还是造市?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笔者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目前全国有655个城市提出要“走向世界”,还有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也许,正是为了与这样的主旋律与大基调相吻合,曾经在纺织服装业界轰轰烈烈掀起的专业市场“造城运动”,也令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度陷入欲抽身而早已深陷泥潭的“资本秀”。

对于专业市场而言,资本的厚爱本无可厚非,且能如虎添翼。一方面,资本的垂青,证明专业市场与商铺资源依然有其显著的商业投资价值,另一方面,足够的资金支持,也为专业市场做大做强,营造商圈,扩大商贸辐射的半径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问题是,资本介入与退出的时机,是否与专业市场的经营周期与经营使命相吻合?对于一个新专业市场而言,最幸运的即是能够达到“资本意志”与“市场意志”的高度融合,以及“造势”与“造市”的殊途同归。而最不幸运的,则是专业市场在手戴资本魔戒之后,混淆了自身的角色――“商业地产商”,还是“纺织服装贸易商”?造市的目的,是“投资商铺”还是“经营商铺”?纵观业内失败的专业市场运作项目,很多都是在资本一鼓作气、漫天铺地的广告宣传面前迷失了阵脚,结果用“地产开发的快速资金回笼”形式运作,替代了“持续不断的商业化经营”道路,资本的短期意志得到了满足,而经营层面的专业化管理却如蜻蜓点水,甚至造成专业市场有场无市、大场小市的空壳、半空壳市场形成。

位于无锡的“巨无霸”级别的“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如今呈现的是一片萧条的局面。2004年,该纺织城的投资商深圳新世界国际斥资40亿元,意气风发地从深圳北上无锡,并打出了“2年免租,借船出海做全球生意;3年6个亿巨额推广费用快速做大做强做旺市场。”的诱人广告语。2007年,被冠名为“中国纺织服装一级批发总站”的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正式开业。而如今,商城里的近6000多个摊位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空铺,深圳新世界集团正在为当初类似地产商的开发思路付出惨重代价。

据坊间传言,深圳新世界集团在深圳的一幢50多层大厦的所有商业物业收入利润基本“补贴”给了无锡新世界国际,数目接近一个亿。而新世界高层对此的解释则是,专业市场需要5-8年的培育期,总投入计划是70个亿,实际投资了28个亿,每年运营费为1个亿,“不能以亏损来算,而是投资,分段管理与分批建设。”

亿元级别的赛跑,在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潮起潮落间并不罕见。据《华夏时报》的披露,除了总投资40亿元的新世界国际外,同期开张的无锡东方国际轻纺城是一个两倍于柯桥中国轻纺城的轻纺城,再加上海苏通国际轻纺城、上海杨浦国际家纺城、上海枫泾服装城、吴江国际纺织城、常熟国际服装城、苏州相城国际服装城、高邮黄氏国际服装商贸城,目前长三角刚建完或者还正在建的“轻纺城”项目已有数十个,投资总额已逾300亿元,占地面积近万亩。

资本本身不是魔鬼。可怕的是仅仅用地产商的思维去运作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流通项目。在笔者看来,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的虎落平阳,与资本的盲目扩张不无关系。超越当地工业基础的巨无霸体量,产品的定位不清晰,价格体系混乱,专业服务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业主投资商铺的利益动机远远大于经营商铺,缺少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周遭常熟服装城、中国轻纺城等成熟专业市场强大的气场压迫,以及采购商难以在短期扭转的采购习惯,都令无锡新世界国际陷入了不依赖“活动营销”就很难汇聚人气的尴尬局面。大量资本流向了对规模与体量的追逐,却忽视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内涵式增长,结果反而令资本本身成为加速其衰落的诱因。

相比较而言,北京百荣世贸商城称得上是资本铸就的一架较具战斗力的“航空母舰”。百荣世贸商城一、二期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巨大的体量和空间,与新世界国际不相上下,但其资本扩张的流向却存在质的不同。

在笔者看来,百荣在借力资本的过程中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立足商圈的差异化定位”,百荣世贸在规划之初定位的是一类市场,目标定位“华北地区最大的品牌集散地”。在整个木樨园商圈中,相对于其他市场的“低价量贩”,“品牌”第一次浓墨重彩地出现在了百荣世贸的招商手册里。但是,百荣世贸的很多商户却并非就买“品牌”的账,都把当下的生意好做当成硬道理。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到品牌的原产地寻求合作,仅仅从百荣周边的市场打散货来做零售,缺乏长远的经营策略,这样既无价格优势,相当于三、四级批发商,另外也无法得到品牌的信任,无法实现完整化、体系化的产品线供应。针对商户的这种短期行为,百荣的做法是,利用“堵”与“导”的双轨制管控方法,首先出台政策禁止商户去周边市场打散货。另外,鼓励商户去品牌原产地洽谈事宜,路费均由百荣报销,这样一来,资金、优质的商铺资源开始有意识地流向了有心做大做强的经营商户,经营氛围更加活跃,“品牌集散地”的定位也就日渐表里如一。

另一个则是“跨界的业态混搭”,如此庞大的体量,仅靠单纯的业态和产品结构是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在笔者看来,百荣采用了一条依靠充裕的现金流,实现“跨界”延伸的资本运作,以此来反哺专业批发零售贸易的发展路径。

这样的做法,同时也符合专业市场向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扩张的升级趋势。在专业市场兴起的初期,往往是由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的,这个阶段的专业市场,具有鲜明的产地市场的特征,其渠道价值主要体现商品和信息的集散。随着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市场主业为核心进行的向产业链上下游,甚至产业链外部进行延伸,成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核心价值的主要趋势。从百荣世贸的流通链延伸来看,它既不是单纯的批发也不是绝对的零售,批发零售、品牌加盟、国际名品折扣广场、品牌孵化试验区、休闲娱乐等一应俱全,而目前商户的构成,也从先前的散户、个体工商户,慢慢地升级成为了由具备相当经营规模和品牌价值的公司化经营为主。随之带来的盈利模式由放在收取租金,经营商户需求的被动满足,转变成为了主动向经营户提供各种配套服务,重视经营商户的调研与开发,从而形成了租金和配套收入收益并举的收益来源。

可见,对于巨无霸式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而言,资本的角色能上得天堂,亦能下得地狱。重要的是理性地把握资本投放的方向。在任何时候,投向经营户的培育与管理,要比投向没有生命的商铺扩张与倒手要来得可靠,其回报也更值得期待。

二次创业:专业市场的价值扩容

笔者认为,伴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与品牌贡献率的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由此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目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数量增长,依然呈现出非常火热的直线上升趋势。单纯的产地型市场因为其有限的辐射半径,渐渐地呈现出功能退化的趋势。而兼具资本与规模实力,并且已经拥有稳定采购商客群的专业市场之间,必然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将不限于单体市场或品类之间的竞争,而是集中表现在不同商圈之间的竞合与互动。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专业市场以其特有功能,凝聚了与之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既包括前向的产品销售区域,也包括后向的产业支撑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因此,专业市场能否通过“二次创业”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的是整个产业链全局的兴衰成败,其应当承载的使命,决非“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应当加速实现功能与价值的扩容,更好地对接、服务、引导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

一个基本的趋势是:凭借独特的集聚功能,专业市场将利用其核心地位,营造出“大商圈”的概念,而在市场与产业互动、提升的过程中,这一商圈必然会超越传统交易市场交易功能的范畴,由简单的商品采购和供应发展为更为复杂和高级的网络结构,并进而由此带动以其为核心的城市集群的发展。因此,“二次创业”的基本落脚点,必须对市场的功能体系、形态结构、运作流程、交易模式等进行再造,推动市场向品牌孵化、信息集成、电子商务等复合型方向拓展。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在专业市场的“二次创业”过程中,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品牌孵化的平台作用,提升产品结构本身的溢价能力。

从整个产业链条看,传统纺织专业市场大都走的是一条以制造为纽带的“推”式产业链,这其实是一种“不断拿货”的库房模式,而依靠“采购链”与“商贸链”等需求拉动的效应非常薄弱,品牌运作的动力与能力不足,结果造成了散货、杂牌、低档品大行其道。而随着上游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等刚性成本的显著上升,许多专业市场中的经营户无法提升产品售卖的溢价能力,再加上专业市场的交易成本与进入壁垒较低,大量同质化产品正面拼杀,造成产品在批零销售阶段的“淤积”,结果要么是造成大量库存的风险,要么随即陷入低附加值空间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品牌与散货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较强的成本消化能力,是否具有稳定的出货周期,是否具有核心的概念诉求,以及是否具有产品提价的话语权。虽然低廉的价格优势是专业市场与百货业态竞争的一张“王牌”,但这不应当成为阻碍专业市场提升产品架构,改变产品定位同质化、价格趋同化的不良局面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对标准普尔1500指数上市公司的平均损益的研究,在总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每提高1%,营业利润将增加8%,这比原材料及直接人工成本等可变成本每下降1%所产生的影响高出几乎50%,而销售量必须提高18.7%,才够抵销降价5%对利润所造成的冲击。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专业市场能够成为品牌孵化的强势平台,原料成本上涨的风险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利润的空间将得到持续提升,不失为一条长远而又有效的解决路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让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成为“成长型品牌”的孵化器?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为扶植自主品牌,常熟天虹服装城每年都举行四季新品会,邀请众多的采购商前来。其次,通过持续、立体化的宣传推广方式,从策划内刊、网站传播、举办品牌对接会等方面多管齐下,推介优秀品牌的品牌文化。目前,天虹拥有一大批的自主品牌,如伊俪佳人、雅各卡路、好莱坞、酷芭芭等,众多品牌在江苏范围内都有自己的加盟店,渠道网络遍及江苏、安徽和山东,部分自主品牌年营业额超过亿元;

海宁皮革城在积极培育品牌的同时,也引进了诸多知名品牌,并造就了自身的品牌效应。目前为止,已有蒙努、雪豹两个品牌成为中国名牌

自2007年起,先后有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卡帕、金鸡、李宁、安踏、361°、乔丹、特步、贵人鸟、花花公子、鸿星尔克、鳄鱼恤、苹果等国内外一线知名运动休闲品牌进驻百荣,实现了百荣运动休闲服饰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百荣对品牌资源、消费资源的深度整合,同时也打破了一些国际一线品牌不进入专业市场的堡垒。

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 2008 年已完成了 56 个自主品牌注册工作,比如宝波拉、金熹、泽惠姿等,其中自主品牌泽惠姿已初具生产规模,同时,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更是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发展区域经销商超过89家。

品牌孵化器的功能定位,正在成为专业市场发力“二次创业”的最佳切入点。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的粗略统计,东部产地型专业市场已经成为成长型品牌及创业型品牌聚集地。在东部产业地聚集型专业市场中,面辅料品牌占当地经营商户的90%左右,大多采取前店后厂式的经营方式,专业市场中的店铺即为其营销中心,品牌总数约达4万余个;服装自创品牌占本地经营商户的50%以上,品牌总数约达7万个。在中西部地区,郑州、株洲、重庆、武汉、沈阳等批发集散地市场中,大多因为有强大的品牌营销能力,聚集了大量省级总类的实力经销商;另外,这些区域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夺得先机,成为新一批品牌的聚集地,该比例已达本地经营商户的10%左右,约有2100个。

从这个过程中,各地专业市场的交易、信息、服务、渠道拓展、展示的集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是由品牌运作的基本规律决定的,也是由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

第二,与品牌会展达成战略联盟,扩大专业市场本身的辐射半径。

笔者认为,周期性的交易会,对扩大专业市场的商贸辐射半径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从目前来看,全日制市场与周期性贸易展会进行“滚动营销、联合推广、资源共享”的方式,也成为了许多产业集群采用的有效做法。

中国小商品城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97年,中国小商品城首次遭遇了发展的“寒冬”,交易总量骤降了23%。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此后几年,中国小商品城交易规模的势头明显放缓,辐射范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与此同时,由中国小商品城举办,经国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国际性展会“义博会”却异军突起,交易规模逐年递增。

随着“义博会”的迅速崛起和本地贸易公司的兴起,中国小商品城进入了以周期易会为重要市场组织的时代。业界有学者认为,周期易会与全日制市场从辐射形式上看,周期易会是跨越地区式的辐射,而全日制市场则是“由点到面”式的辐射,在此过程中,中国小商品城中的传统专业市场与“义博会”作为不同形式的贸易业态存在着一定竞争关系,但二者间的互补关系远大于竞争关系。如:贸易主体的互补性,贸易公司以参与各类交易会接单为主要贸易手段,同时以全日制专业市场为基地稳固巳有的业务关系;而专业化商人以全日制专业市场为依托,通过“义博会”拓展业务、谋求更大发展。

从国外专业市场的运作手法来看,与专业展会相结合的做法也很普遍,例如美国达拉斯的MakretCenier,每年定期举办60多次展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万买家,并配有多条专用的航线。

不过,笔者同时认为,展会与专业市场要充分地释放“捆绑效应”,还在于两者定位的匹配度,正是定位的匹配度决定了资源的共享度。有些地区的区域型展会一味追求大品牌与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展示,中小企业与成长型品牌却缺乏足够的展示舞台。而属地的专业市场,又常常是中小品牌的主流战场,这就势必造成两个平台之间的脱节,很难形成实质的商贸成果。因此,注重策展过程中不同展商的配比,有方向性地锁定专业采购商,将实现品牌专业市场与品牌展会之间的双赢。

第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令有形专业市场与无形市场实现无缝对接。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郑勇军曾表示,按照传统的老套路,专业市场有两个难以摆脱的缺陷,一个是被动等待销售,一个是现场采购带来的高成本。与实体市场大规模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9.4%。

北京信索资讯同时也显示,国内各行业领先的430家专业市场,其中超过80%的专业市场自建网站,超过65%的商户希望获得有效的电子商务服务。聚焦至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领域,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的调查,专业市场着手大力建设与发展电子商务,会员单位中13家自建电子商务平台,9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纷纷实现了线上线下交易规模的增长。

在笔者看来,对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下一步战略规划而言,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一道“法门”。换个思路来讲,这对于那些正在规划与培育中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而言,也不失为培育“后发优势”,抓取年龄层次偏低,采购习惯尚未被实体渠道所固化,对新兴网络渠道接受度较高的采购商群体的一种有效方式。

电子商务渠道的不容忽视,与已经涅的市场模式与商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新兴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在发生转变,相应的,传统交易手段也在向成本更为集约化、快速反应能力响应度更高、对消费需求更为现代的营销手段转变。

笔者发现,这股电子商务风,带着某种“居安思危”的气息,已经在一些国内较为成熟的专业市场先行先试。

四季青服装网是全国第一家由服装批发市场官方出面开展网上批发交易的服装网站。网站自 2005年开展网上批发业务以来,影响力日益增长,目前处于全国服装行业网站排名 10强,服装交易类网站第 1 位。2007 年批发客户通过四季青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成交额为 3000万元左右,2008年这个数字上升至 7000万元,参与商户达到 2000多家,2009年,网站批发和零售的比例为 8:2,平均每天能接到 100-200 个订单,订均单价为 1000 元左右。

北京雅宝路天雅大厦在前期投入 2 年,投资 3 千万元之后,yabao365 网站于2009年初正式上线,结合雅宝路天雅的经营特色,网站也以对俄、中东等俄语系的国家与地区的服装贸易为主,目前网站共有 200多家商户,上网产品 1

万件以上,产品销往 30多个俄语系城市。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重镇绍兴县亦提出大手笔建设“网上轻纺城”的举措。“十二五”期间,绍兴县计划投入20亿元建设“网上轻纺城”――集纺织行业资讯、贸易信息数据库、产品及企业大全、网上纺织服装交易、公共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全球最大的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将覆盖绍兴所有纺织企业和经销商及国内外150万纺织行业专业会员,意味着将服务全球60%以上的纺织企业。

根据现有的研究,电子商务在专业市场运营的模式可归结为以下三种:

专业市场自建电子商务网站,市场与网站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一般由专业市场主办者自行建立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站,其基本功能是为市场内的客户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化的网上交易平台。这类网站的建立主要是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专业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流,提高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外向度,力促专业市场与无形市场联动发展,如“童购网”网站。

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网站分开经营,市场与网站互动发展。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市场自身不建网站,而是依托与本专业市场经营商品紧密相关的社会化行业(专业)网站,借他人之力实现信息交易平台的扩张,社会化的行业(专业)网站也往往以特定的专业市场为依托开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对专业市场产品供求信息进行整合,直接参与专业市场的交易过程。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电子商务网站已不局限于为专业市场提供信息搜寻、、交流等服务,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市场交易过程。

笔者认为,综合来看,单纯的信息流与纯粹意义上的品牌推广门户网站已经明显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应有之义,很容易陷入有“电子”,却并不“商务”的运作误区。而依托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从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尚属新兵的专业市场而言,不失为一种比较讨巧的做法。这主要是借势庞大的会员数量来形成采购商的储备机制。但如何甄别有效的,专业的、诚信的采购商组成,需要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网站形成利益、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最后一种方式,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对专业市场供求信息整合,直接参与专业市场交易,可以说可以在线下实体渠道达成深度互补,但如何避免介入过度,引起线上与线下的冲突,也是在定位与交易过程中必须着重避免的环节。

另外,在专业市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运营过程中,首先必须克服的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以及信息不真实的风险。

第6篇:纺织专业范文

关键词: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纺织新材料》

双语教学在我国本科教学中开展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水平上有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目前,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方法其实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各专业积极开设了双语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并无现成的答案。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制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年来,在盐城工学院校教改基金的支持下,笔者通过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开设纺织新材料双语教学的实践,对纺织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进行探讨,供从事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及其他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同仁参考。

一、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

在选择双语教学的课程时,要注意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不能因为双语教学而破坏了课程体系内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和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英语课特定的教学方法,又要采用专业课特定的教学方法[1]。

《纺织新材料》是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纺织新材料的种类、结构与性能等。随着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作为纺织主要原料的纺织纤维更是呈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许多新型天然纤维、新型再生纤维和高技术纤维,体现了多元化、环保型、功能性和高性能的特征。这些新型的纺织材料特别是高技术纤维主要来自国外,有关的文献和使用手册,基本上都是用英文撰写,这就要求在本领域从事教育、研究、开发的工作人员,能够用英文熟练地检索、阅读、理解有关的内容,并能用英文娴熟地撰写比较地道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文档。因此,在《纺织新材料》这一专业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前沿知识的必要,而且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一些专业的通用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法[2]。因此,选择《纺织新材料》进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纺织新材料课程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建设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开设使用英文教材和采用中英文讲授的纺织新材料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大胆尝试[3]。因为没有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所以纺织新材料教材建设是该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在编写纺织新材料的试用教材。在内容上,我们力求简洁明了,大量选用了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图片、表格,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所编教材的内容涉及现有的二类新型纤维,即新型纺织纤维(new textile fiber)和高性能纤维(high-performance fiber),前者包括新型的天然纤维(彩棉、彩毛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天丝等),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等)和合成纤维(PBT,PTT等),后者包括用于纺织复合材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香族聚酰胺、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在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导入式教学方式。先介绍综述性文章,即介绍每一种纤维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其特点是内容全面、易于理解、实用性强;而后再详细介绍各有关纤维的基本知识,切实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例如,在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这一章,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为总结性的回顾,主要介绍这一材料研究的发展史和这一类型材料所涵盖的类型。第二节内容为新型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在了解结构特点和性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后,结合具体的纤维类型,再分别介绍大豆和牛奶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相应的性质。此外,在教材编写中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材后面安排了若干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阅读,内容主要为近年来的一些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例如,耐化学、耐热、传导性、防护功能、高感性等高技术纤维。这对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扩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

三、纺织新材料课程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要求

对于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而言,用英语讲课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写个电子邮件,用英语和老外简单交谈,或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作一个英语报告,可以说都不是特别困难。然而,用英文讲课,既要让学生听得懂,又要生动活泼,能用英语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开几句高雅的玩笑,谈何容易?而用英语教学,就更为困难。所以,一个教师如果不是在国外住上许多年、教过书,能用英文思考,而是仅仅在国外进修过或甚至只读了一个学位,我认为要用英文讲课也是勉为其难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教师能达到这个层次,所以也不必操之过急。对一般教师来说,如果能用英文教材和英文讲稿,再出一些英语的作业和考卷,就足够了。但是有条件的话,请一些外籍专业教师或在国外有很多年经历的教师,给学生上全英文的课,当然是最好的。同时,年轻教师有机会的话,应出国进修,尽快提高英语水平,将来也可以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授课。

四、纺织新材料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

1.课前准备

对于教师,课前用英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关键,包括用尽可能地道的英语写教案与教学多媒体,并准备用英语组织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英语,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备课时,要吃透教学内容,一些术语的定义和重要的原理需要翻阅多本原版教材,选用学生容易理解、含义明确的表达[4]。对于英语不是很好的教师,课前还须熟悉几遍。因此,教师使用双语教学的工作量会比用单纯汉语教学的多很多[5]。

对于学生,课前要做好复习、练习和预习工作。其中预习尤为重要,是上好每一节双语课的关键。学生要仔细阅读教材,从词汇入手,可以说专业生词是双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可以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

2.课堂教学

(1)教师尽量使用英文,实施全英文讲授。

首先,用全英文板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渗入式教学方法[3],较浅显内容用英文讲授,考虑到有些新概念需要建立或重点和难点讲解时,可以采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办法,把英文讲过的内容用中文再提要一下,然后逐步过渡到全英文讲授。在PPT中穿插与章节所学内容有关的英文材料,教师解释强调专业词汇并翻译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2)学生参与教学,增加互动环节。

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需积极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营造讲英语、写英语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敢于用英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课堂提问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好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英语的实际水平,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一般教师用英文提问,如果所提问题涉及的专业名词比较多,则将问题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先将其译成中文,再用中英文语或或全英文回答[6]。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每周组织一次类似英语角的活动,在小组中用英语来讨论课堂中的问题,小组中遇到不懂的可以及时向其他小组或老师提问。

3.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

有些双语课程的作业和考试中只是要求能看懂英语题目,而回答却是用中文,这对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英语词汇的能力其实是不利的。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核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又可以为用英文考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阅读一些英语学术类的文章,并熟练地使用专业词汇。

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翻译听力题或英语练习题,以使学生熟练和加深对所学单词的理解。同时发放一些国外书籍中的资料,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介绍完成的作业[4]。

为避免学生对用英文考试的畏惧,平时每周做一次POP Quiz,每次十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尝试着用英语句子或段落来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并且加强语言组织和应用能力,从而适应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英语答题考核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孔令剑.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5(4):118-120.

[2]雷丽文等.《材料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127-128.

[3]张枫等.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1):106-107.

[4]张飞燕等.工科院校本科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及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23):31-33.

第7篇:纺织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分层教学法 ;纺织专业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国中等职业教学课堂中。就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纺织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其主要存在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对专业教学满意程度低等现象严重。基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改革中职纺织专业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这一领域的教学质量。

在“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的影响下,笔者深刻认识到引入分层教学这一模式的必要性。就当前中职学校的基本情况来看:生源整体过差,多是中考落榜的学生为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的以“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话,那么即很有可能出现优秀的学生吸收不够,而特差生又听不懂等现象。甚至有可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针对当 前中职纺织专业的这一具体问题。急需改变调整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更符合学生日后就业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在研究了相关理论及实践之后,笔者认为在开展分层教学、教学模式中可从四方面入手。即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练习分层”,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广大的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这节课就如同是为自己 量身定做的一样,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积极性。

一、学生分层

全面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可借助测试的方式进行,从而将学生分层次教学。客观上说这也 是引入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

教师要在分层之前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这点可以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沟通、聊天中获得。其次还可进一步分析学生对纺织专业的兴趣。最后在这一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三层:A层:即对纺织专业表现出浓存的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求积欲望,简而言之就是学习成绩各方面相对较为优秀的学生;B层:主要是那些有一定的纺织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学习不是很用功或者对纺织业兴趣不足,但是只要加强引导,会是很有潜力的学生;C层就是那些对纺织专业没有兴趣,且纺织专业知识过于薄弱。世事难料表现出对纺织学习的排斥。

二、教学目标分层

除了要以科学的方式分层学生之外,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落实不同状态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计划,并贯彻实施。建议尽可能的利用教学目标分层法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

笔者在《纺织材料》课堂教学中针对A层学生。除了要求他们要掌握各种纺织纤维的名称、分类、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特征,还要求他们不断的完善纺织专业知识网络,积极扩展知识面。而针对B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掌握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问题。比如各种纺织纤维的分类方法、名称、性能、形态结构等等。而针对C层学生,对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做一 些简单的概念题,能够理解认识纺织纤维的名称、形态结构即可。

三、课堂教学分层

落实“合分兼顾”的原则,即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换言之就是一方面要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另外一方面也要以面各全体学生而形成“合”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课堂45分钟的宝贵,充分利用每一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

四、作业练习分层

通过做练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另外一方面又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升华为方法论、世界观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同教学分层一样,做练习题也要有所针对性。即不能简单的以“一刀切”的方法设置练习题。即在布置练习练习题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分层。通常情况下可将练习题分为基础题、扩展延伸题两大层次。对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完成基础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完成扩展延伸题、提高题加大训练量。而针对那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则建议要以循序渐地,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的原则,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全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利用“分层”教学这一方法,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所有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使良莠不齐的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高,且进一步刺激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性,并坚持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从某一方面来说的所有的教学过程孝是“双边”、“多边”的过程,因而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最终落实分层教学。简而言之要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老师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引导他们,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自己都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只有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85-87

第8篇:纺织专业范文

一、是改变中国纺织行业整体水平落后的软实力

高等工程教育兴起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而来的。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培养的合格工程师质量和数量相对较少,人才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据调查,中国目前有210万左右的工程师,但符合全球化需求的仅有16万,占不到总数的1/10,而同是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符合标准的工程师占到总数的70%左右,中国要想改变“世界最大加工厂”的现状,就要发展科技含量高、拥有自己真正品牌的产业,就要努力提高工程师培养的质量。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发展不景气,很多小企业面临着倒闭或者被吞并的现状,更多的企业也将海外工厂关闭,这些现象更加催生了纺织行业技术人才的出现,纺织行业卓越工程师素质培养应运而生,它的发展没有模式可以照搬,只能靠改革、靠创新,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应对共同的挑战,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寻求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方向培养合格的纺织专业工程师。

二、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证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力量,在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长久以来都将教育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对教育的投资也是国家的重要支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孕育了不计其数的世界杰出人物。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变革时期,中国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壮举,中国梦寄托着14亿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优先发展教育,通过教育提高现代化水平,消除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化深入发展所引发的矛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因为前期发展所引发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改变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卓越工程师素质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将会有力地改革中国目前教育的弊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工程师。

三、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激发探索人的潜能,促进社会发展文明、健康、持续进步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美好愿望。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使人类的美好愿望变成一个科学体系。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不断提高,更是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可能会被遗忘,有些能力可能会退化,但是自身所拥有的素质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对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卓越工程师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究新时代如何提升人才素质,探究产业不断升级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模式、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并找出对策。

四、是现实条件下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在教育思想和理论上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时代和社会背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是时代潮流下教育改革的产儿,担负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任,二者在此基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学者经常将人才成功必备条件归纳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重的,甚至于素质教育要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新的时代条件下,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卓越工程师何以“卓越”的问题。卓越工程师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知识积累,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更加卓越。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人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实践能力,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从这个层面上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而同时,素质教育的开展应该以卓越计划为参考模式,并适时调整,使其具有普适性,广泛在中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贯彻实施。

第9篇:纺织专业范文

关键词:订单生产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平台课程模块;调整;培养方案

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市场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属性,作为特殊“产品”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取决于其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而其知识―能力体系,是决定其满足市场需求程度的核心要素。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构建起来的,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合理构建人才知识―能力体系,赋予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产业需求的基本素质。企业生产模式不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是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必须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近年来,纺织企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的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纺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也应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一、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

企业的生产模式可分为两类,即面向库存生产和面向订单生产。面向库存生产,是指产品生产在客户订单到达之前已经完成,接到订单后产品是从成品库中直接发运,也称为备货生产。该方式适用于具有稳定市场需求的、较大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面向订单生产,是指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一般不设产品库存。该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预期不明晰及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单纯从产品属性角度而言,纺织企业的产品中既有适宜于面向库存生产的产品,如一些纯棉、涤棉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常规产品,也有适合于面向订单生产的产品,如一些小批量非常规产品及一些新型纤维产品。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由面向库存生产到面向库存与面向订单生产并存,再向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全面过渡。目前,面向库存生产已基本放弃,基本采取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当然,不排除部分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趋势自主开发一些产品,但往往仅限用于技术储备和市场宣传引导的样品,而不会形成库存。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企业竞争力要素的重构。对于具有深厚库存生产积淀的纺织企业而言,在现有的设备、技术水平条件下,作为原来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诸多因素,如多品种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已成为企业从事订单生产的基本素质,不再是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在订单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转变,由下列要素构成:订单的获取与订单管理、生产计划与组织、原材料保障、成本管理。

二、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赖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即其知识―能力结构的适用性、先进性。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基本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工程实践能力,自然也是从事订单生产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区别于库存生产模式下对纺纱、织造基本技术能力精深化要求,订单生产模式要求的技术能力更加全局化、系统化,要求技术人员对整个产品链的上下游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基本技术能力是订单履行、产品设计与新产品研发的支撑。

2.营销、贸易能力。订单生产企业的营销、贸易能力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销售、促销等能力,而主要指订单获取能力,其次还有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虽然从理论上说订单的获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实际上不确定性的订单生产交易双方可以演化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甚至联盟关系,毕竟谋求新的合作对双方都意味着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订单的获取能力取决于企业良好的订单履行信誉积累及合同谈判能力,而高效的订单管理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维护是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必要保证。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应具备贸易谈判、订单跟踪与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相应能力。

3.设计与研发能力。订单生产模式对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订单来样的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二是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订单生产基本采取来样定制,先有了样品,要求是明晰的,这和传统的设计流程是部分相反的。如何通过工艺措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样品要求的差异最小化,是订单生产控制的关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来样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尤其对于那些来样不充分的订单生产。准确的来样分析是正确工艺制订的前提,工艺设计能力是订单生产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新产品研发是订单生产的延伸,是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新产品自主研发,以实现技术储备,并提升企业形象。一些个性化订单设计,实质上也是一种新产品研发过程。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调整,新型纺织品研发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涉及原料、纱线、织物、染整甚至服装的集成一体化设计,即新产品研发过程从原料选配开始,而原材料的应用定位需指向最终产品――服装。产品链不再是割裂的,研发必须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站在整个产品链的角度考虑最终产品目标的实现,一些技术质量要求和技术问题的解决应力求在产品链中成本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环节予以达成。目前,在纺织企业内部,原材料供应、纺部、织部、印染等部门因质量问题扯皮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其根本原因恰恰是缺乏一种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不去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哪一个环节解决是最经济的,而是相互推诿。这样往往不会真正解决问题,从而造成订单产品质量不能以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予以保证。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当前产品设计与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4.管理能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能力渗透于订单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料供应的管理到成本控制管理,从生产计划组织与管理到上述订单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理念和利用先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基于订单生产模式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模块体系实现

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基本上由四个模块组成:基础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差异,体现在各模块的侧重程度与内涵的不同。

满足企业库存生产模式需要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即解决企业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与研发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等,则处于从属地位,如图1所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纯的重视技术,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并重发展,并更加注重各知识模块间的交叉与融合,如图2所示。

尽管人才市场同样存在市场细分,人才培养定位同样需要关注错位竞争问题,但作为服务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知识―能力架构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技术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实际上很难做到),会影响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和适用的普遍性,增大就业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输出人才对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普适性,提高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各地方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时普遍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注重“大纺织”平台的搭建[4~7],在此基础上,兼顾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某一个或几个知识模块的凸起。在这种培养方案体系中,“大纺织”平台的基本课程模块构成是决定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关键。具体专业方向及数量的设置,取决于高校所处区域产业布局及其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在现阶段,迎合产业融合现状和发展趋势,“小平台大方向”向“大平台小方向”发展是趋势。

平台课程模块的设置应指向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体系要求,同时要关注订单生产模式下,各知识能力―模块的内涵要求的变化。各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设置的设计如图3所示(见下页)。

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群通过产品链的覆盖,构建从纤维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知识链,同时培养系统观念和基于产品链整体把握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设计、研发能力培养课程群从正过程、逆过程两个方向培养设计能力,兼顾订单生产和产品研发,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的训练,深化基于产品链整体设计的思维;营销、贸易模块培养课程群从事贸易、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及提升、保障性专业知识的储备;管理能力培养课程群培养生产、质量、贸易等环节的管理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并实现与工程能力的融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课程群还应设计相应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工程实践素质。以此四个能力培养课程群,搭建“大纺织”专业平台,辅以专业方向对某1~2个知识―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可使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降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误差,提高市场竞争力。

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对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订单生产模式下,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从以技术为中心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均衡发展转化。作为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纺织产业的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策略也应作出符合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重新构造“大纺织”平台各课程模块,用相应优化的课程群映射各能力要求。整体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产业融合的“厚基础,宽口径”与“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这对满足产业需求和提高就业适应性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乔建成.面向订单生产企业的业务特点及管理难点[EB/OL].(2007-11).2009-12-23] .http://kingdee.e-works.省略/document/200711/ article2569.htm.

[2]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生产的类型与ERP选型的关系[EB/OL].(2007-11-15).2009-12-23].http://wwwboy0

148.blog.省略/blog/static/5711717920071115114015777/.

[3]曹健,张申生,等.面向订单生产方式的产品与过程集成配置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9):1709-1712.

[4]李泊安.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重要链条[J].纺织商业周刊,2009,(4):69-70.

[5]史薇.浅论我国纺织教育发展思路[J].天津纺织科技,2006,(4):57-60.

[6]王劲伟,郝凤鸣.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纺织教育,2007,(6):42-45.

[7]姜寿山.面向“大纺织”,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