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精选(九篇)

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

第1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奔涌不息的时代大潮看似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但若我们青年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帆,以高超的工作能力为桨,便定能乘时代大潮而起,直济成功的彼岸。

在“七一”讲话中,对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青年同志提出了殷切期望。党和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得我们青年人更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担。作为一名青年人,不仅应当具有“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能力与素质,更应当具备的是“愿乘风破万里浪”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包括青年人的激情与斗志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仰。

作为一名青年人,要发挥自身年轻的特点,不仅要如饥似渴的汲取相关知识,实现个人的跨越式发展,更要用自己的激情在党和国家的发展画卷上涂上浓重的一笔。如火的青春把最美的时光展现在青年人的身上,矫健的身体,敏锐的思维,肆意的激情。面对这些自然的恩赐,我们不得不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有人说: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我要说:八零后是崛起的一代。我们没有处处挑剔,只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战斗意志;没有慵懒散漫,只有服从管理、遵守制度的工作准则。在工作中,我们会保持“不推、不图、不怕”的优良工作作风,适应好高效快捷的工作节奏,贯彻敢为人先、团结协作的的企业文化,把自己年轻的心投入到企业和国家的发展中去。我们青年人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和能力,不断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受磨砺,使自己能够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娴熟、技术精炼的业务骨干;另一方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员工们定将以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全力拼搏的工作激情为前行航向,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进步阶梯,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为企业与国家的发展拼搏奋斗,成为一名值得信赖、能为党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员工。

正如成熟与稳健并不是保守与固执一样,激情与斗志也不是鲁莽与草率。在生活与工作中,青年人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注意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激情与斗志,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拒绝悲观懈怠,拒绝消极避世,乐观的看待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和坎坷。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激情与鲁莽的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与冷静的头脑,不要被热血冲昏头脑,要坚持使用理性的思维和理智的思考。

激情与斗志固然是人生航路上的动力,但没有方向的帆船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迷失了信仰的人就如迷途的羔羊,只具有激情与斗志,缺少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仰,也必将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因此,青年人必须要牢牢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此为准绳,时刻以此来衡量自己,始终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纵横杂乱,党和国家密切注意到这一现象。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明确要求广大共青团干部和青年同志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信仰和思想却始终不能变,也不会变。青年人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尤其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工作者,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作出了伟大牺牲的光辉历史,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牢牢印在脑海。保持着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全部的知识和才能投入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中去。

青年人的不断成熟,不仅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也需要周边工作与生活环境的熏陶。我的公司大力倡导的“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一心一意工作、创造一流业绩、与公司一同发展”的企业文化,为新员工的迅速适应和成长成熟插上了一对坚硬的翅膀。在这激情洋溢的工作氛围和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的鼓舞和带动下,我将发挥除自身新鲜血液的优点和特点,为公司的前进发展贡献自己的新创意、新想法、新思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新的能量和动力。

第2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男: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同事们、朋友们,大家。

合:晚上好!

男:在这个迷人的夜晚,在这片闪烁的灯光下,我们共同迎来了**公司公司“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

女:羊年奏凯去,猴年吉祥多。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创造了喜人的业绩;展望即将到来的一年,希望无限。

男:为同叙友情、分享喜悦、共度良宵,品味**公司大家庭的温馨,我们共聚一堂。

女:就让我们来同娱同乐,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男:下面请欣赏由**公司漂亮的姑娘们为我们带来的《喜乐年华》。

(灯灭、起音乐、演员上场,舞蹈正曲开始灯亮)

男:多年的风雨兼程、多年的拼搏征战,**公司公司由一个路人不知的小单位,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多家生产和科研基地的大型农化企业集团,正在向农化更高领域进军。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前,让我们共同呼喊――腾飞吧**公司。请欣赏诗朗诵《腾飞吧**公司》,表演者营销公司纪永辉。

女:**公司成长了,多年的拼搏奋斗铸造了如今辉煌的**公司。**公司的光辉岁月,我们记忆犹新。下面请您欣赏的是歌曲《光辉岁月》,表演者营销公司赵贵明。

男:接下来请您欣赏的是口技表演,有请农药厂复配车间高现彬。

男:背景报幕:[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蟋蟀在叫……青蛙在闹(出青蛙叫声)……吵醒了在家安睡的小宝宝(童啼:弱……强……超强)……]

女:背景报幕:[妈妈来了…妈妈来了(童啼:强…弱…无)…安睡吧…小宝宝]

女:下面请欣赏由建委秧歌队为我们带来的《东北大秧歌》。

女:**公司公司不仅有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团队在创造佳绩,而且有老一辈人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拼搏奋斗。下面请欣赏由企管处王处长为我们带来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男:灵活的用人政策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公司公司的独特风景。几年来,**公司公司一直是青年人创业的向往之地,数以百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踊跃来公司发挥聪明才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天之骄子心中的誓言。请欣赏由营销公司王占军给我们带来的散文朗诵《根在**公司》。

女:一曲短短的《根在**公司》道出了我们与**公司的百般情义、母子深情,我们为自己身在**公司而骄傲,我们也为自己能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成长而自豪。我们有句心里话想对母亲说。下面请欣赏《说句心里话》,有请程序化办公室陈建明。

(游戏)

男:**公司对**公司员工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公司人对**公司无限热爱、情有独衷。下面请欣赏《**公司情节》,表演者营销公司郭颂、开发处张海娟。

女:我们讲着**公司难难创业的故事。**公司的征程,是坎坷与荆棘、狂风与骤雨的征程。**公司人没被艰苦条件和恶劣环境所吓倒,**公司人顽强不息,拼搏奋进,众志成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下面请欣赏歌曲《雨一直下》,演唱者农药总厂韩占顺。

男:下面请欣赏歌曲《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演唱者出口部刘玉,有请。

女:我们唱着**公司蓬勃发展的赞歌。**公司,这个成长于滨州的年轻企业,正要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公司,我为你祝福,我为你礼赞。下面由我为大家献上一首《**公司礼赞》,希望大家喜欢。

男:接下来请欣赏的是由营销公司王文亮为我们带来的《来生缘》,有请。

女:下面请欣赏由老年大学表演队为我们带来的歌舞《雨打芭蕉》。

(演员不退场)(起《难忘今宵》尾声歌曲)(演职人员走向前台,谢幕)

女:昨天,我们一同撒下汗水,铸就**公司辉煌的成绩。

男:今天,我们一同撒下汗水,成就**公司光明的前途。

合:明天,让我们一同撒下汗水,去开拓**公司更加灿烂的未来。

男:同事们。

女:朋友们。

合:“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节目到此结束,下面请大家尽情发挥,尽情享受这自幸福时光。跳起来吧!

第3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关键词:董事会特征;投资多元化;上市公司

多元化又称多样化,是公司为了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公司扩张,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公司,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的是与非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学者们从问题的角度认识到了多元化的弊端。Jensen指出经理人可能通过多元化来增加自己收入和声誉等私人的好处。Shleifer和Vishny指出经理人可以通过多元化来维持自己的职位[1] (P.823-852);最近的一些研究还表明,多元化可以使经理人获得更多的资本控制权,从而导致过度投资[2] (P.204-215),甚至造成经理人寻租的机会[3] (P.521-556)。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核心,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一个运作良好的董事会能够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进而大大提高公司绩效。董事的各项特征对公司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董事会能带领一个优秀的经营团队为公司取得良好的业绩。

董事会特征是上市公司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区别于其他公司特点,它排除了由制度所决定的各个上市公司董事会所共有的特点。它包括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是否分离、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结构、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激励、董事会多元化特征、透明度特征、年龄与知识结构特征、董事会的勤免等。上述变量影响公司治理,进而影响公司投资多元化行为。本文仅通过董事会的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设置和董事激励四个方面研究董事会的特征与公司多元化的相关性。

一、研究假设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分析,国有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带来的内部人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都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到董事会手中,从而为董事会权力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制度基础。董事会规模是董事会治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要承担公司一般重大问题的筹划与决策。因此,如果董事会的规模过大,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之间沟通和协调出现问题,并且会阻碍董事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容易使管理者倾向多元化运营。因此提出假设1:董事会的规模与企业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

董事会对公司战略决策的参与是其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发挥战略功能的主要形式。这其中外部独立董事会的增加将会影响董事会整体的独立性,确保董事会治理功能的实现[4] (P.201-237)。随着外部董事比率的提高,能够增加董事会监督管理者的有效性,董事会的决策行为更加有利于公司发展,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减少。由此可见,在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会所占的比例越高越有助于加强董事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以便更好的对执行董事的行为进行监控。因此提出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

董事长和CEO这两个职位是两职合一还是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也是衡量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指标。董事长的职责是雇佣和解聘公司经理、对管理层进行考核和评价及对薪酬计划进行制定。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董事会的独立性。而两职合一则会削弱董事会的独立性,导致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效果减弱,进而降低了治理绩效。此时的他往往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考虑如何使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提出假设3:两职分离设置与企业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

根据委托理论,增加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可以降低外部股权的成本,很好的起到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5] (P.省略info.省略)上2006年的年报。以我国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作为行业划分的依据。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

(二)研究变量

(1)董事会权力变量。关于董事会权力指标的选择,结合国外文献的做法和我国的实际,本文所采用的董事会规模采用的是全体董事的人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兼任指标若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取1;否则,取0;董事激励指标用董事成员共同持有的股份总量占上市公司全部发行股份总数的比例来衡量。

第4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 董事会特征 企业绩效

董事会对企业运作、企业最绩效、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企业发展前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力于董事会的研究。旅游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它拉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旅游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行业标杆,它们的业代表了整个行业现状。基于此,本文将董事会与旅游上市公司结合在一起,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期提高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董事会特征

董事会是公司股东利益的代表,有权控制与决策企业的重大事项,在企业中起着最核心的作用。于东智(2004)认为董事会的具体特征包括的有:独立性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稳定性特征、年龄特征、知识特征。徐耿彬(2011)将董事会特征分成三个层次:独立董事特征、行为特征和激励特征。卜晶(2008)则加入了不可量化的因素:董事会多元化特征、透明度特征(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公开化问题)、董事会的年龄与知识构成等。

2、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指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取得的经营业绩。企业绩效主要是表现在公司的盈利水平、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学者们在研究时主要是从市场绩效和会计绩效这两方面衡量。市场绩效大多采用Tobin’s Q值,而会计绩效则包括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营业务利润率ROS。

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

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来看,学者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种:一是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绩效越好,即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二是董事会规模越大反而对企业绩效越不利,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三是二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Koontz,1967,Tricker,1994)。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董事会的激励特征来看,学者得到了正相关与负相关两种不同的结论。从董事会特征的独立性来看,一般研究都认为企业的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是越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也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旅游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运作必然对行业绩效有着影响。

二、研究设计

1、样本及数据

本文选取2010-2013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旅游公司作为研究主体,剔除数据不齐全的公司后,一共得到有效样本公司30家。样本数据主要是通过RESSET金融数据研究库检索得来,对于其中未进行量化的数据通过各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得到。本文通过平面样本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2、变量设定及模型

为验证旅游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以上述变量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αi表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 βi表示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表示残差项。

三、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所选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结果如下:(1)从董事会规模来看,最大值为27,最小值为5,均值为12.2,最佳董事会规模为9-11人,样本选择结果稍大于最佳人数,但大多数董事会人数为奇数,符合“一票定乾坤”的规定;(2)独立董事比例最大值71.43,最小值15.79,均值33.33,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3)在领导权结构上,样本的80%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表明更多的企业没有将权力放在一个人手上;(4)年度会议次数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20,均值9.4,表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在10次左右,强度一般;(5)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上,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29,均值为0.59,表明大多数股份是集中在前十大股东手上的,股权较为集中。

2、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所先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后发现,8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最大值为0.53,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STAKE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6,因此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够显著,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不会产生多重共线性。

3、回归分析

运用Eviews3.1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董事会规模(SIZE)、领导权结构(INDR)、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STAKE)与企业绩效显示相关;控制变量企业总资产ASSETS、资产负债率LEVE均与企业绩效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意味着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绩效越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不大,表示董事会会议次数对企业绩效影响不大;领导权结构中,两职合一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会对企业绩效有正面影响,这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实证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生,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董事会规模、领导权结构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因此,对于我国的旅游上市公司而言,为了提高其绩效,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可缩减董事会规模,以提高董事会的办事效率;第二,尽量让企业中不同的人来担任企业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使其各司其职;第三,提高企业股权集中度,使企业资产获取更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徐耿彬,纪晓珊.中小企业板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J].新会计,2011(11).

[2]于东智.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4(4).

第5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关键词】股息红利;双重征税;全流通;税收优化

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全可流通比例达到70%以上,证券市场终于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困扰我国多年证券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但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收入仍存在着公司在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再次征税问题。本文主要针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所涉及到的“经济性双重征税”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一、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双重征税问题的研究背景

(一)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双重征税问题的历史演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初步构建了以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股利所得税为主的证券市场税制。十多年间,证券监督部门多次通过改变股利所得税来调控股市,除了组织财政收入之外,还通过这一完善证券税制的举措来鼓励正确的投资理念,抑制过度投机行为,提高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取得的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由股份公司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但对国家银行的储蓄类、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利息一律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05年6月13日起,对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相当于10%。

2012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的《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开始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在新政策下,个人持股期限不同,所得股息将承担20%、10%和5%三种不同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由于持股期限的计算存在临界点,税负也将存在临界点。具体说来,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主要依据税负公平原则对股息红利双重征税问题进行研究。多数文献认为公司是“虚拟法人”,它仅为股东所得提供渠道。如果对法人的所得征税,那么就应该完全排除对股东的股息所得征税,否则就属重复征税,违反公平税负原则。国内学者范瑞猛(2006)认为,我国对个人投资者存在的重复征税的税收政策造成了对股权投资的税收歧视,不仅增加股权投资的成本,还削弱了股东再投资的意愿。苑新丽(2004)分析了股息重复征税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对纳税人的投资决策的负面影响。湖南大学刘孝伟(2008)在《我国证券税制优化研究》是指出,对股息红利的征税,造成了对同一经济来源收益的重复征税,损害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剧了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对证券投资所得征税而对证券交易所得不征税,使投资者更加注重于买卖差价的获益而轻视原本就极低的投资所得,激发了博取差价的投机行为。贝政新和茹晓颖(2004)在“我国证券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框架设计”一文中指出,自然人在证券交易中获得的价差收益部分即个人资本利得不用纳税,而法人却要将其收入并入企业其他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A股和B股投资者要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其他证券品种如债券、基金的投资者不纳税。这些状况表明税收负担分布不均,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推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更多地进行文献研究工作。

二、税制优化理论与股息红利双重征税问题分析

(一)税收优化理论

最优税理论、供给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构成了西方的税收优化理论体系。最优税收理认为,政府应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优税收工具,这种税收工具在能够征集到既定收入量的前提下,产生最低限度的超额负担。供给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认为税收是刺激供给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只有降低边际税率而不是降低平均税率的减税形式,才会产生明显的刺激供给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学的市场行为分析方法税制,其认为最优的税收制度,是指税制产生的收入所提供的公共品以及该税制所分摊给每个纳税人的税收份额能获得纳税人广泛的一致赞同的制度。税收优化理论给股息红利的双重征税问题带来了适用性的思考,即证券税制要坚持方向性、适度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二)股息红利双重征税问题分析

股息红利既是公司分配利润的组成部分,也是股东个人所得的组成部分。在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并存的条件下,如果对公司与个人的全部所得同时征税,就必然会发生股息红利的双重征税问题。此处的股息红利所得既包括现金股息红利,也包括公司以利润或盈余公积金所送的红股。

双重征税带来了税收的非公平性。对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使得我国股份公司的利润先缴纳企业所得税,将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以股利形式分配给投资者时个人股东取得的股利所得再次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了对同一经济来源收益的重复征税,加剧了税收负担的不公平,不利于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公平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它导致公司经营和非公司经营之间的不同税收待遇,没有达到税负的公平。非公司制企业如个体、私营企业只需承担个人所得税,而无需承担公司所得税。公司制中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科学组织形式,也是各国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但税收政策对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不仅不鼓励,反而采取了歧视性的做法。因此,对于企业主和投资者而言,将个体、私营企业上升为公司制企业在税收上是不合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成长和扩大。

(2)古典制所得税并未体现按个人纳税能力征税的税收纵向公平原则。由于不同收入的纳税人对税收的承担能力不同,为了体现税收纵向公平原则,大多数国家均采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对高收入阶层适用较高的税率。但按照古典制所得税的观点,不管公司个人股东的财富状况如何,统一先按比例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没有体现税收的“量能定负”的原则。

双重征税带来了税收的非效率性。按我国的法规,公司不允许从应税利润中扣除向股东支付的股息,同时,个人取得的利息、红利和利息所得,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不得再扣除任何费用。这种所属于古典制重复征税,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效率方面分析:

(1)导致公司部门与非公的司部门之间的扭曲。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将其资金投入公司部门还是非公司部门,其出发点是比较两种形式的税后报酬率的高低。由于公司面临着经济性重复征税,使投资于公司部门的税后收益下降,因此投资者会偏向于投资非公司部门,使公司部门的投入和产出减少,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2)导致股利分配和保留利润的扭曲。在古典所得税制中。股息分配面临经济性重复征税,无疑会暗示和鼓励公司保留其利润不分配,以避免股利的重复课征。保留利润再投资会使股份价值增加,股东在出售股份时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由于资本利得税税率一般低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目前我国对资本利得不征税),从而可以逃避一部分税负。另外,公司以保留利润的形式所筹集到的资金由于具有了税收上的收益,因而其资金成本较低,会促使聚集了许多保留利润的公司从事原来须依赖外来资金且不愿进行的投资,这不利于投资效率的提高。

(3)导致债券和股票之间筹资方式的扭曲。在古典制所得税中,因为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相当于用于支付公司债务利息的利润免交所得税,而股息所得要被双重课征,所以在财政上利息优于股息。当股东和公司债券持有者按相同的边际税率缴纳投资所得的所得税时,就会鼓励公司以举债方式筹资,而不是以股份方式融资。此种扭曲会加大公司的负债,改变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出现“资本弱化”现象,增大公司风险。

三、股息红利课税的国际比较

证券持有者在持有证券一定时间以后可以获得股息或者利息收入,这类证券所得属于投资所得范畴,大多数国家都把它列为征税对象,并根据所得的不同来源采取综合征收与分类征收的方法。

(一)各国证券投资所得课税制度

对股利红利如何征税涉及了公司是“实在法人”还是“虚拟法人”的讨论。坚持不同的税法理论,自然就有不同的税收处理制度。

1.古典制或称分别实体制

这类税制以“实在法人”为理论基础。澳大利亚、荷兰、卢森堡、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就是采取这种制度,其问题在于对利润的重复征税。

2.合并制,包括完全合并或部分合并制两类情况

这种制度以公司是“虚拟法人”为研究基点。从解决双重征税的环节来看,合并制又可分为从公司层面消除双重征税与从股东层面消除双重征税,具体包括以下课税制度:

(1)股息支付扣除制。即公司将分配给股东的股息部分或全部从公司税前利润中予以扣除,实行免税,仅对股东取得的股息课税。挪威、芬兰、葡萄牙、瑞典、希腊、阿富汗等国家实行这种制度。

(2)差别税率制。即对公司的分配利润即股息实行较低的税率,而对保留利润实行较高的税率,以减轻对股息红利的双重征税。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有德国、日本、葡萄牙等国。

(3)股息免税制。即允许股东纳税人将其股息收入的全部或部分从其应税所得中扣除,且对股东取得的股息收入实行免税。

(4)归集抵免制。即在对股东取得的股息课征所得税时,允许将股份公司分配股息已承担的企业所得税,从股东的应纳所得税额中全部或者部分扣除。英法等多数西欧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度。

(二)各国对红股的税务处理

股东不必交纳股金而得到的股票称为红股。红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以股票形式分配股利;二是将公积金转化为资本;三是固定资产增值额较大时产生送红股。国际间对派送红股有征税和不征税之分。征税的国家又有在公司层面征收和在股东层面征收之分。法国、巴基斯坦等在公司层面征税,税率大体与现金分红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负担相等。韩国、菲律宾等国是在股东层征收,按“领取时的公平价”或“正常市价”将红股折算为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分派给法人股东的的红股,一般不予征税。我国对转赠股本不征税,对利润分配的派送红股征税,即代表股票红利和股息的所分配股票进行征税,征税税率与现金红利一致。

四、我国股息红利征税方案的优化设计

股息红利征税是证券投资所得税的一部分,出于税收公平的考虑,我国现行的证券投资所得税可以保留,对不同的纳税人获得的证券投资所得,可以继续并入企业或个人的应税所得,分别征收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并在些基础上作出一些调整,具体如下:

(1)在对个人股票交易所得课征个人所得税时,借鉴外国经验,取消对红利、股息计征所得税的规定,这样可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扩大。

(2)从公平原则出发,可做出起征点或免征额的规定,以利于中小投资者。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比如用于再投资的股利可以制定比较详细的税收减免规定,以体现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和效率的原则。

(3)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按法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应该由国家税务总局来统一控制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政策,这样才能保证不同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

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已经部分或全部解决了上市公司股利的双重征税问题,其办法是通常是对个人征税实施抵免或降低股利的税率。从国际上对股利双重征税的处理方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四种作法:股利扣除制、归集抵免制、股利免税制、股利低税制。股利扣除制虽然消除了对企业分配股利的双重征税,但是税务征管的难度较大;归集抵免制被国际上认为是目前处理经济性双重征税的最理想办法,但是该方法需要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较高的征管水平、良好的纳税申报体系以及配套的先进技术设施,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股利免税制办法虽然简单,但和我国目前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和调节高收入的政策精神不符,税收减收和政策风险比较大;股利低税制的相对优势较大,不足之处是股利双重征税没有完全消除。我国目前的分持有期的征税方法大致可以理解为股利低税制形式。

鉴于此,我国在确定使用哪种方法免除对股息的重复征税这一问题上,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同时借鉴消除国外重复征税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所得税制,在目前股利所得税的基础上,配合证监部门有可能推出的上市公司强制分红政策,继续下调税率逐步缓解直至消除所得的双重课税,推进所得税制的完善。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度和企业所得税制度也应该统一为一部所得税法,股利征税政策是两者衔接的重要内容。在将来制定整体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课征制的时候,股利征税办法可由股利低税制改为归集抵免法。股利低税制并不能完全消除重复征税现象,随着个人财产登记制的施行和银行存款实名制的完善、各地税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实现等一系列实施综合课征制条件的成熟,在处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关系问题上,可以实行归集抵免法,更好地解决股利双重征税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英.红利税差异化征收能否抑制投机风?[N].财会信报,2012-11-19.

[2]马国强,李维萍.股息红利双重征税的税收处理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

[3]林晓.股息红利的重叠课税及其消除对策[J].涉外税务所,1993(11).

[4]卢泓,亓莹,张丛.关于股利所得经济性双重征税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3(6).

[5]刘孝伟.我国证券税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10).

[6]郑志亮.对我国证券市场税制优化的探讨[D].吉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4).

第6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一)样本来源及处理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0年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因财务数据的特殊性,对金融行业的公司进行了剔除,样本共计410家公司,其中中小企业板257家,创业板153家。多数学者通过对前十大股东名称检索关键词的方式来确定一家公司是否有PE介入。由于此种方法无法排除具有关联性与目的性的投资公司,本文通过逐一翻阅招股说明书的方式手工整理数据。本文对PE的界定为:①持股比例不小于5%,②经营范围为投资,③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无密切关联。经整理,有PE介入的公司共为138家,其中中小企业板82家,创业板56家。本文其他财务数据、公司治理信息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二)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为验证假设1~4,本文构建如下模型:上述模型中,被解释变量peformance表示公司业绩,均分别用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度量,以增强文章结论的稳健性。解释变量PE为哑变量,若对应股东被界定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则取1,否则取0。解释变量Characteristics表示董事会特征,分别用CEO双重性Dual、董事会规模BSize和独立董事比例IndD来度量三个基于结构视角的指标,以及董事会会议频率BMT这一基于行为视角的指标来度量。控制变量则包括表示财务杠杆的资产负债率Lev、表示成长性的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表示公司实力的公司规模CSize,以及年度哑变量和行业哑变量。具体的各变量定义及其度量方式如表1所示。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列示了公司IPO当年,部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公司业绩指标来看,有PE参与的样本,其业绩均值都低于无PE参与样本的业绩值。基于结构视角的董事会特征指标中,有PE参与的样本,其Dual均值和IndD均值都低于无PE参与的样本,但BSize均值9却高于无PE参与的样本均值8。这可能是因为CEO双重性不利于董事会客观行使监督职能,独立董事过多也会造成效率低下,而董事会规模则对其发挥监督职能有正向的帮助,更大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董事们之间相互交换信息,整合资源,从而提升公司价值。因此,有PE介入的企业,会有针对性地降低CEO双重性和独立董事占比,而提高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关于基于行为视角的董事会特征指标,即变量BMT,有PE参与的样本均值7.4要低于无PE参与的样本7.9。有PE参与的样本的最大值仅为14,远低于无PE参与的样本的最大值22。这表明PE介入的公司会显著的减少年度内董事会会议召开的次数。最后观察控制变量可以发现,有PE参与的样本的资产负债率Lev、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和公司规模CSize都要大于无PE参与的样本,这些可能是由于PE机构倾向于投资规模更大的公司,使得被投资公司的各项投资更加的被放大,营业收入也因此增长得更快。

(二)回归结果分析表3列示了以ROA1为因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从回归结果看,4个回归的调整R2均在35%以上,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良好。然而,Prob值显示,3个基于结构视角的董事会特征指标均不显著,当因变量分别为ROA2、ROE1、ROE2时,回归结果依然相似,各指标并不显著,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赘述。从而,PE介入后基于结构视角的董事会特征指标的改变与公司业绩并无相关关系,本文的假设1至假设3不成立。在以BMT作为解释变量用以衡量董事会监督行为的强度时,分别以ROA1、ROE1、ROE2作为被解释变量的3个回归中BMT×PE的系数都显著为负,表明有PE介入的公司,其IPO当年的董事会会议频率要低于没有PE背景的公司。本文认为,这可能是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频繁地召开董事会会导致多方面的成本上升,包括会议费用、差旅经费、高管时间成本等。二、由于例行事项占据了会议的大部分时间,使得董事与董事、董事与高管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至于董事会会议无法有效实施其监控职能。出于以上原因,PE介入目标公司后,适当了减少了董事会会议的频率,以利于提高公司业绩,验证了本文的假设4。

三、结论与总结

第7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of the U.S. credit industry, the main industry model and credit patterns and problem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hinese credit industry.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the American credit industry, it proposes how to develop our own credit industry, and how to address social and market credit crisis.

关键词: 信用行业;信用;信用评级

Key words: credit industry;credit;credit rating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165-02

0 引言

2011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随着“破发”、“造假”等问题频频出现,国内企业赴美上市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国内证券市场上造假事件频频发生,银广厦、张家界和三九医药等违规上市公司集中反映了股市严重的诚信问题。近年来,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事件,导致了中国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陕西华南虎,云南躲猫猫,贵州俯卧撑,凸现了政府信用出现极大的问题;大学生欠贷、个人信用消费恶意透支等,凸现了个人信用的危机。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都出现了诚信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寻找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目前的困境,是当务之急。

董才生(2008)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主导模式”推动了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但也因其过分偏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取向而曾几度引发了社会信用危机[1]。侯佩全(2008)从整体上剖析了美国的信用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分别从宗教,法律,教育,舆论,征信机构五个体系的角色阐述了美国信用体系及运行机制[2]。丁文蕾(2010)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3]。

1 发达国家的信用行业的发展模式

1.1 以德、法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中央信贷登记式征信管理体系 德、法等欧洲国家主要采取中央信贷登记模式。征信机构是非营利性的,直接隶属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的全国数据库和网络系统,信贷登记系统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登记和个人消费信贷信息,主要是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央行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决策。欧洲最著名的企业征信机构是格瑞顿公司(Graydon International Co.),是一家成立于1888年历史悠久的欧洲大型征信服务公司,它有能力提供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信用报告。

1.2 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管理体系 日本建立了非营利的银行会员制机构,负责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进行征信。该中心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以维持中心的运行与发展,但不以营利为目的。银行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向会员银行提供企业及个人的征信服务,同时会员银行有义务如实提供客户的信用信息。帝国数据银行和东京商工两家占据了日本市场份额的60%~70%。

1.3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的企业征信管理体系 美国的征信机构主要由私人和法人投资,以营利为目的,完全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政府通过立法对征信机构进行管理。其最大优点是从业者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建设数据库和提供服务,同时,市场竞争机制又可以促进服务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经过100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形成了目前由美国信用管理协会、邓白氏等著名公司为主体的美国信用管理系统,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有偿商业征信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业信用研讨与教育、出版刊物等,这些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及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征信业对市场作了比较明确的划分,按照主营方向可以分为三大类:消费信用、中小企业信用、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每个市场由两三个巨头瓜分。一是资本市场上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对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债券及上市大公司的信用进行评级,如穆迪(Moody)、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等,二是商业市场上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对各类大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调查评级。邓白氏集团公司(Dun & Bradstreet)是美国最大的全球性征信机构。三是对消费者信用进行评估的机构,主要根据收集的消费者信用记录,如品行、还债能力、资金、客观环境、抵押担保等直接对个人的信用进行评级评分,在美国叫信用局。如环联公司和益百利公司等[4]。

在信用较发达的国家,企业普遍都重视信用,注意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以此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以上几种企业征信发展和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照搬。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征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征信发展模式。

2 中国信用行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信用行业的发展 我国征信业,其功效在于阻止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参与这一行业的主体,既有官方色彩实体,更有民间资本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我国外贸企业出现大量逾期应收帐款不能收回的问题。为了规避外贸中的信用风险,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决定将国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服务引入我国,首先由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与国外著名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合作,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其海外贸易伙伴的资信调查服务。1987年国务院《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同年人民银行总行开始下达全国发行债券计划额度。这一阶段人民银行系统组建了20多家评级机构。1992年底,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民营企业,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开始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2002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政府成立了全国企业与个人信用专题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经贸委、工商局、税务局、公安部等10多个部委参加,启动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立法与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目前,中国国内共有5家获得认可的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为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上海远东资信、上海新世纪评级等。

2.2 我国信用行业的问题

2.2.1 法律法规配套问题 针对征信方面的相关立法相当滞后。在政府开放必要的企业和个人资信信息和数据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规定,从而制约了社会信用数据的开放和联合征信的进程。一些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各自系统的数据库建设。但却缺少足够的法律让这些部门与社会分享他们的数据。

2.2.2 机构规模普遍较小、从业人才匮乏 国内几家规模比较大的征信公司,其年营业收入和国际上大型征信公司年营业收入相差上百倍。国外大征信企业如邓白氏在全球拥有375个分公司或办事处,员工八万多人。我国企业征信机构从业人员较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征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2.3 信用中介机构属性和征信市场监管问题 目前我国没有相应的信用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规定,造成各类信用中介机构性质不清、归属不明,导致无人监管。由于征信数据及其处理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敏感,因此不论哪一国政府对此都要进行监管,但各国的监管框架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央银行为监管主体;一类是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多个部门共同监管。建立市场监管机构可以改变征信行业无人监管的局面。

2.2.4 企业信用数据收集困难 信用数据的分割和封闭,数据收集成本较高,征信公司步履维艰。根据我国体制,资信调查报告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银行、工商、海关、公安、法院、技术监督、税务等政府和业务部门,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和数据直接来自于企业。目前我国政府各部门的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一方面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影响各类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5]。

3 借鉴美国信用行业发展经验调整我国的发展战略

3.1 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化的权威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如在新华社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警告说“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课题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共有5家获得认可的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为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上海远东资信、上海新世纪评级。其中,穆迪于2006年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并约定7年之后持股51%;同年,美国控制的香港新华财经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7年,惠誉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目前,美国标准普尔与上海新世纪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洽谈收购事宜。大公国际在成功首份国家信用评级之后,2010年4月美国政府已将大公资信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列入拒绝程序。中国急需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扶持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机构,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清楚界定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公司的业务边界。建立起一个好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机制,既能够让商业性征信公司通过正规化途径获取公共征信系统的信息资源,同时私营商业性机构又能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到公共征信系统。国家应该大力推动商业性征信公司的发展,促进其做大作强,打破美国对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

3.2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完善信用评级关法律法规 明确评级机构的归口管理部和监管部门,扶持中评级机构开展国家信用风险评级,确保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对境外人民币债务工具的评级话语权。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信用评级关法律法规,在准许外资进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同时,要严格限制其涉足关乎国家安全的领域以及参股中资信用评级机构比例;要求所在国政府承诺对中国评级机的市场准入[6]。

3.3 征信机构资信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 目前国内各征信公司均建立了自己的征信数据库,但由于建立这样的数据库需要可靠的数据来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征信机构有能力建立一个满足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的资信数据库。政府应支持这方面的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量大、信息齐的公共基础信用数据库,给征信公司和客户提供基础信用信息服务。

3.4 强化监管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 评级组织要报告内部控制情况,为信用分析师建立职业标准,向公众披露信用评级信息和评级方法。同时,让第三方机构对评级公司就资产抵押证券的评级进行独立调查。在评级机构的市场、销售和评级部门间建立防火墙,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董才生.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06).

[2]侯佩全.美国信用体系及运行机制探讨[J].科技信息,2008(36).

[3]丁文蕾.美国控制中国2/3信用评级市场[J].国际融资,2010(09).

[4]张亦春,游舜杰.美国金融危机与信用评级的教训和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第8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关键词:SFAC 8 质量特征 透明度

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越来越急迫,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提是实现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2002年10月,IASB与FASB正式签署“诺沃克协议”,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将建立“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列入其趋同计划中。根据其工作计划,“联合概念框架”确定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和质量特征”已正式,并将取代IASB与FASB的相关内容。鉴于此,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单一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非常困难,本文提出综合性测量方法――透明度指标,但是透明度的测量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测量方法的进一步创新。

一、SFAC 8的三重革新

2006年7月,IASB与FASB联合了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讨论稿,收到了179份回函。2008年5月,双方联合了该主题的征求意见稿,再次收到了142份回函。在充分考虑最大限度维护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的基础下,“联合概念框架”最终形成了三层次的结构图。第一,联合概念框架将质量特征划分为“基本质量特征”与“强化质量特性”两个基本类别。这样划分凸显了基本质量特征的重要性,而强化质量特征的作用只是增强其决策的有用性,并不能起基础性作用。第二,明确阐释了“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用“如实反映”代替了“可靠性”。SFAC 8认为,有用财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第三,剔除了一些指标,并引入了新的概念。“如实反映”下的二级指标“避免重大错误”首次纳入概念框架之中,其含义并不是要求完全准确,而是应当符合现实情况。同时,SFAC 8不再保留“实质重于形式”和“审慎性”,认为它们不能反映信息质量的特征,而且与“中立性”理念不符。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方法

(一)基本信息质量特征

1.相关性。

(1)盈余质量衡量方法。通常可以用收益模型、价格模型及剩余收益定价模型三种进行衡量。收益模型是研究收益与剩余收益对市场调整后股票报酬率解释能力的模型,认为现期的会计盈余会影响预期的盈余,而预期的盈余通过影响预期股利从而对现期股价产生影响。价格模型研究的是会计盈余与净资产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将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财务会计信息直接联系起来。在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则是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其认为公司的价值是公司已获得的资产与该公司未来盈余的期望值之和,还可以将剩余收益定价模型扩展,引入一些新的解释变量或者进行细分,可以深入的考察相关指标的联系。

(2)传统财务指标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构建股票价格、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的线性回归模型,以此来对比研究新旧会计准则的价值相关性。

(3)综合性衡量方法。这是在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可以通过年报,选取综合性指标衡量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考虑财务数据及财务管理指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行检验。

(4)未来现金流量衡量方法。可以运用Lang and Lundholm的分析框架,以未来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定义财务报告质量,也可以以DKW模型为基础,检验中国资本市场披露现金流量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

上述相关性研究都是基于大样本统计得出的结论,是从统计学意义上验证某些指标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难以应用到单个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中。

2.如实反映。

(1)定义构造模型方法。即通过多次独立计量得出数据的离散程度来衡量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若得出的结果越相近则意味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越高。但是每个人对于误差的可容忍程度不同,我们可以在方差的基础上,引入自己的期望值与可容忍程度,若计算得出的结果在可容忍程度范围内,就可以认为该信息是如实反映的,反之则不是。

(2)具体特征构造模型衡量方法。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盈利较好的企业有可能为了少履行纳税义务而虚减利润,而业绩不佳的企业可能出于粉饰会计报表进行利润操纵。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其他应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等账户进行调低或调增收入,但是这些期末金额难以反映出当期实际发生额,故可以采取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辅助指标评价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为测度出不同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选取指标的分子或分母项有重复的地方。

(3)实务归纳衡量方法。近年来,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之后,屡屡可见公司对年报的补充公告,称之为打补丁。补丁的出现意味着原来的年报中可能存在着错误或者缺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通过手工整理得到深市主板2010年年报打补丁的次数为58次,2011年为59次,相差不大;沪市主板2010年打补丁的次数为46次,2011年为76次,增长了65.22%;中小板2010年打补丁次数为22次,2011年为53,增长了1.41倍;创业板2010年打补丁次数为25次,2011年为44次,增长了76%。总体上说明我国打补丁情况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以上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紧扣定义,但较难操作;第二种方法的衡量虽然容易操作,但具有局限性,很难推广;第三种方法从可靠性的反面角度入手判断财务报告是否具有可靠性,提供了另一观察点。

(二)强化质量特征

1.及时性。对及时性的衡量存在三种衡量标准:初步时滞、审计师签字时滞与总时滞。初步时滞指上一会计年度结束日与年报预告日之间的间隔;审计师签字时滞指上一会计年度结束日与审计师签署审计报告日的时间间隔;总时滞指上一会计年度结束日与年报实际披露日的时间间隔,使用总时滞衡量及时性还涉及是否将公告期间的节假日包括在时滞期内这个关键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上个年度的12月31日截止起4个月内公布。本文整理了上交所、深交所所有的上市公司2011年、2010年的年报,统计得知:2011年年报在三四月份公布的上市公司共有2 570家,占比90.59%;2010年年报在三四月份公布的上市公司共有2 238家,占比90.42%。相较而言,二者公布时间变化不大,距上个会计年度时间间隔均较长。同时,有许多企业的年报与同一会计年度的第一季度季报重叠,不利于投资者消化、吸收信息,难以对投资者的决策起到关键作用。

2.可比性。由于可比性受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更改、企业行业特点、不同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影响,衡量可比性有一定难度,关于可比性衡量方法的研究也较少。在经验研究中,不同时期盈余与应计额倍数差异、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异、现金流量与应计额相关性差异的变化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此外,通过考察现金流量与应计收益的相关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还可以通过盈余质量来反映,但是这种间接替代效果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方法创新――透明度

(一)透明度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透明度”在财务会计领域最早出现于1996年,美国SEC针对美国证券市场的盈余管理、利润操纵和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的现象,提出将其作为高质量的特征之一,并在不同场合不断重申其重要性,透明度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几十年时间里,透明度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展,我国最新的定义为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告这一媒介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水平的高低,是上市公司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传递过程中形成的。

(二)透明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在联系

根据以上定义,透明度实质上包括五个环节:上市公司是财务报告的生成者,财务报告自身作为载体,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财务报告的传播途径与财务报告的反馈过程。从这五个环节可以看出,透明度事实上已包含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透明度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算出质量特征水平的高低。而由上可知,衡量质量特征十分困难,有很多特征无法量化也无法找到替代变量,而综合性的指标则较易衡量。

(三)透明度的评价方法

1.直接使用权威机构的披露评价作为衡量信息透明度的变量。目前,比较权威的信息披露评级指数包括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所的CIFAR指数,标准普尔公司(S&P)的“透明度和披露评价体系”,普华永道(PWC)的“不透明指数”,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的深市上市公司的年度评级等。

2012年7月2日,深交所完成了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度信息披露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主板484家公司的合格率为97.53%,中小企业板646家公司的合格率为98.92%,创业板153家公司考核结果的合格率为99.64%。考核结果显示,2011年度的主板考评结果分别为优秀和良好之和的比例,较2010年减低3.19%,但比2009年提高2.91%;主板考评结果不及格比例与2010年相比升高23.05%,比2009年高34.01%。

2.自行构建透明度指数进行衡量。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建立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建立了信息披露评价子系统,从三个方面对公司信息披露进行评价,他们认为,在衡量会计信息透明度时,应以稳健性、及时性和收益激进度作为代变量进行研究;更多的国内学者倾向于以企业自愿披露的数理作为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的变量。

而BPS构建的透明度概念框架,旨在建立一种从多维度度量公司层面会计透明度的方法。BPS指出一个完善的信息透明度指数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公司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中介机构公司进行信息传递;信息的扩散和传递。

权威机构的评价结果是公开的,能够复制的同时又具有权威性,但是针对性不强;自建指标能够迎合特殊的需求,但是权威性不够,不容易得到认同。

四、结束语

2010年9月28日,IASB和FASB正式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成果,标志着向会计准则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也为实施其他程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SFAC 8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两部分,理清了质量特征的一些基础概念,深化了质量特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相关性、如实反映这两个基本质量特征和及时性、可比性这两个增强质量特征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独立的指标衡量非常困难,有些质量特征尽管本身不能量化,但可以寻找到替代变量来进行衡量,但也有很多特征无法量化,为此,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透明度,通过对透明度的研究,可以涵盖多个质量特征。但是对于如何衡量相关指标的文献还处于较不成熟的阶段,需要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SFAC 8.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S].2010.

2.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3).

3.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8):透明度与信息披露[M].上海: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8.

第9篇:我与公司共成长征文范文

一、研究动因

财务总监①(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财务监控,并参与公司经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公司战略的实施和公司治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当CFO未能履行股东赋予的职责,或者当企业业绩出现下滑时,公司的董事会能否对CFO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不称职CFO进行惩戒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由于国内外文献对高管变更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首席执行官(CEO)变更与业绩相关性的检验,以及CEO变更影响因素的探讨,但对CFO变更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探讨CFO作为高管的核心人员发生变更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的相关关系,同时,论文将运用2003―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实证探讨CFO变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并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提出有效发挥CFO功能,避免CFO频繁变更的治理机制。

二、文献回顾

Coughlan和Schmidt(1985),Warner et al.(1998),Weisbach(1988)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高管变更进行研究,Brickley(2003)总结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CEO变更与公司业绩负相关(Reinganum,1985;Furtado and Roze,1987;Warner,1988等),不同的行业其相关度的敏感性不同(Morck,1989),且小企业CEO变更与业绩之间存在强敏感性(Murphy,1999)。(2)董事会构成对CEO变更产生影响(Weisbach,1988;Goyal和Park,1992;Yermack,1996)。(3)CEO的年龄比公司业绩更能解释CEO变更(Murphy,1999)原因。国内也出现相关文献,如龚玉池[1]实证发现高层非常规更换的可能性与经产业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张俊生等[2]的经验结论是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公司的领导结构对业绩下降公司的CEO变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当大部分学者关注CEO变更的相关论题时,Mian(2001)则将研究视角投向CFO变更的研究,他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发表题为“On the Choice and Replacement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的文章,首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CFO变更进行研究。他选取1984―1997年期间2227例CFO变更为研究对象,实证结论是:(1)CFO变更与企业负收益和前期资产报酬率下降密切相关;(2)当原CFO辞职而由内部继任时,CFO更换公告后引起股票价格下降,具有明显的市场反映;(3)CFO变更与CEO变更相关;(4)相对于CEO而言,CFO较少退休;(5)外部CFO连任的概率高于外部CEO;(6)当公司销售增长但经营业绩下降时,高管倾向于从外部聘用CFO。国内李常青等[3]选取深沪两市2001年和2002年42个CFO变更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中国CFO变更之前公司业绩并没有显著下滑,在变更之后有实质性改善;股票市场总体上对CFO变更的反应不显著为负,但对CFO强制变更反应显著为正,公司业绩、接任者来源和公司规模对CFO变更市场反应均不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管变更的文献集中于CEO变更影响因素的分析,而对CFO变更的研究较少,且CFO变更的现有文献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较少采用多变量建模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尝试建立一个CFO变更的分析框架,运用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平板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CFO变更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我国年报中披露CFO变更的原因包括:任期届满、工作调动、交叉任职、②个人原因、辞职、年龄和健康原因等,由于年报未清晰说明CFO的变更是由于公司强制性辞退还是CFO自愿离职,为此本文不区分CFO变更是强制性变更或是自愿性变更。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框架分析CFO变更的影响因素(见图1)。

CFO变更公司业绩 (解释变量)公司治理内部治理董事会特征董事会开会次数(解释变量)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解释变量)CEO变更(控制变量)外部治理外部审计师意见类型(控制变量)CFO特征年龄、持股状况、任职期限(控制变量)公司规模(控制变量)

如图1所示,本文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和CFO特征等因素对CFO变更进行研究。根据委托理论,CFO赋有管理企业资产并向股东报告业绩的职责,为此,CFO肩负股东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的责任。但当企业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CFO履行契约的勤勉程度受到质疑,为此,在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CFO变更。董事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治理机构,对CFO雇佣契约赋有监督的权力,本文的重点在于考察董事会的监督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此外,本文同时控制了影响CEO变更的内部治理因素:CEO变更,原因是CEO的变更可能直接导致与CFO合作的管理团队(Management Teams)的分解而发生CFO变更。另外,本文同时考察外部治理机制――审计师的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对CFO负责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允性发表“非清洁”审计意见,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未能肯定CFO的工作的观点,为此加大财务报告披露工作直接负责人――CFO变更的可能性。此外,本文兼考察CFO变更与CFO特征、公司规模的关联度。以下是本文的基本假设:

假设1:CFO变更与公司业绩负相关。CFO除了负责公司财务报告相关事宜以外,还负责与公司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各项财务战略的设计和执行,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筹资、投资、税收筹划等,因此,若CFO无法胜任,则可能带来财务运作的无序,从而导致较低的盈利水平,最终因失职而被更换。此外,由于业绩信息很大程度上受CFO所设计的会计政策的影响,当CFO不愿意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而“改善”不理想的公司业绩信息时,可能被迫辞职或者被解聘。为此,本文假设CFO变更与业绩成负相关关系。

假设2:CFO变更与董事会特征相关。本文重点考察董事会的两个特征变量: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对CFO变更的影响。

假设3:董事会开会次数与CFO变更正相关。董事会开会次数是衡量董事会履行职责勤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足够的工作时间是董事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基本条件之一(Lipton和Lorsch ,1992))。积极的董事会将更关注和考核CFO的工作,辞退不称职的CFO,或者安排其更合适的岗位。为此,本文假设董事会次数与CFO变更正相关。

假设4: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是反应公司领导结构的重要指标,当两职合一时,总经理“驾驭”董事会,决策权集中,当CFO与其意见出现分歧时,CEO可以迅速更换CFO。此外,当两职合一的公司发生CEO变更时,也增大了CFO变更的概率,由此,本文假设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正相关。

四、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定义及基本模型

基于上述假设,本文尝试构建CFO变更的Logit模型,变量选取说明如下:

(1)因变量:CFO变更。本文采用0和1哑变量表征CFO变更,若前后两年CFO发生变更则设定为1,否则为0。

(2)解释变量:每股收益(EPS)、董事会开会次数(BOARD)、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BOTH)。每股收益代表公司业绩,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共同表征董事会特征。本文重点考察公司业绩与董事会特征是否与CFO变更显著相关。

(3)控制变量:CEO变更(CEOC)、审计意见类型(QUAL)、CFO年龄(AGE)、CFO持股数(STOCK)、CFO任职期限(TENURE)和公司规模(ASSET)。CEO变更代表内部治理机制中领导公司重大决策的CEO发生变动,审计意见类型表征外部审计对CFO负责编制的财务信息的认同度,此外CFO的特征采用三个变量表征:CFO年龄、CFO持股数、CFO任职期限。公司规模用资产总额对数表征,以考察公司规模不同是否对CFO变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式中,CFOC = 1,前后两年发生CFO变更;CFOC=0,前后两年未发生CFO变更;EPS=2003-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单位:元/股;BOARD =董事会开会次数,单位:次;BOTH = 1,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BOTH=0,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CEOC = 1,前后两年发生CEO变更;CEOC=0,前后两年未发生CEO变更;QUAL = 0,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QUAL=1,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说明段无保留审计意见、保留审计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审计意见;AGE = CFO年龄,单位:岁;STOCK=1,CFO持有公司的股份;STOCK=0,CFO未持有公司的股份; TENURE = CFO任职期限,单位:年;LnASSET = 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ε= 随机扰动项。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本文选取2003―2006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删除无法获得完整资料的公司,以及金融企业,总观测值为3025个,其中2640个未发生CFO变更的样本,385个CFO变更样本。数据来源: CSMAR2003―2006年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库。本文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

五、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本文按照CFO是否发生变更分成两组,同时进行双尾T检验和Mann-Whitely U 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4]得到单变量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EPS在CFO未发生和发生变更时的均值分别为0.137元/股和-0.0652元/股,BOARD在两种情况下的均值分别是7.76次/年和8.44次/年,AGE的均值为43岁和39岁,TENURE对应的均值是2.80年和2.12年,ASSET的均值为3.25×109元,5×109元。EPS、BOARD、BOTH、CECO、QUAL、AGE、STOCK、TENURE的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均在1%水平显著,ASSET未通过T检验,但在5%水平下Z值显著。

(二)多变量分析

表2是CFO变更地Logit线性模型的多变量分析结果。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 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

从表2可以看出,整个模型通过统计检验,与单变量T检验的结论一致,EPS、BOARD、BOTH、CECO、QUAL、AGE、STOCK、TENURE与CFO变更相关,通过t检验,本文的重要结论如下:

(1)CFO变更与企业收益负相关。这个结果与Mian(2001)的结论相一致。因为CFO对日常财务工作负责,当公司业绩下滑,可能导致CFO迫于压力主动提出辞职,或者被更换。

(2)董事会特征与CFO变更存在相关关系。多变量实证的结果支持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显著正相关的结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中枢,也是决策中心,本文证实了董事会在CFO变更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董事会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CFO变更与CEO变更强正相关。实证结果与Mian(2001)的观点一致:CEO变更往往带来公司高层的变动。本文认为二者强相关性的原因是:CEO和CFO通常组合成一个互相合作的管理团队,当CEO被更换之后,容易导致整个管理团队的分解。新上任的CEO迫切希望改善企业的业绩,当其与原CFO的管理风格和理念不一致时则会偏向选择新的CFO组合成新的管理团队,以充分贯彻财务战略,配合新工作的开展。

(4)审计意见类型与CFO变更正相关。外部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CFO主导下编制的财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当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时,鉴于CFO对报表的会计责任,可能直接导致CFO因所承担的责任而离开岗位。

(5)CFO特征与CFO变更相关。CFO年龄与CFO变更负相关,与Mian(2001)的结论相一致,相对于CEO而言,CFO较少发生退休,因此CFO因年龄太大而被更换的现象在我国不常见,年轻的CFO因为工作调动,或无法胜任,或到其他公司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换岗和离职的情况居多。此外,CFO持股则较不易发生CFO变更,CFO在股权激励下,更加关注所负责的财务工作,工作勤勉。同时,CFO任期与CFO变更负相关,任期越短,届满后更换CFO概率也越高。

(6)CFO变更与公司规模不存在相关关系。公司规模越大,公司业务越复杂,可能会导致CFO压力增大而进行岗位调整,但公司规模越小,经营风险较大,因此CFO也可能频繁变更,为此实证结果未能论证二者存在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尤其董事会对CFO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外部治理机制也起到一定作用,CFO特征影响CFO变更。我们可以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实现CFO发挥有效的功能,即内部治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等定期对CFO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考核CFO的勤勉程度,而外部治理机构,包括审计师、证监会等也应当监控财务信息的质量,并反馈信息披露的评价意见,且同时给予CFO适当的股权激励,从而为CFO构建一个激励与制约相兼容的治理机制,促使CFO注重与管理层和外部治理者的有效沟通,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六、结论与研究局限性

本文采用2003―2006年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CFO变更的平板数据(Panel Data)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FO变更受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CFO特征等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每股收益、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CEO变更、审计意见类型、CFO年龄、CFO持股数,以及CFO任职期限。本文未能发现公司规模与CFO变更的相关关系。为充分发挥CFO的财务功能,避免CFO频繁变更,不断提高公司业绩,公司应为CFO构建一个激励与制约相兼容的治理机制,加强董事会的财务监督职能,以有效约束CFO的行为,并给予CFO适当的股权激励。然而,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未能考察另外一些治理因素对CFO变更:董事会规模及外部董事的比例,股权集中度,继任CFO的来源(内部还是外部选取),前期是否发生CFO变更,公司是否发生控制权转移等一些公司治理因素,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注 释:

①我国各企业对财务总监的称谓不同,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部经理、财务部长等。本文界定的CFO是指上市公司中财务的最高负责人,确认顺序是:以财务总监为最高负责人,若企业无财务总监,则总会计师为最高负责人,若企业未设立上述两个职位,则以财务负责人为CFO,若上述职位都未设置,则选用财务部经理或财务部长为CFO。

②交叉任职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高层在控股公司兼职。我国于1999年5月6日《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的通知》,因此CFO若兼任控股公司财务总监则需要离职。

主要参考文献:

[1]龚玉池.公司绩效与高层更换[J].经济研究.2001,(10).

[2]张俊生、曾亚敏.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变更[J].南开管理评论. 2005,(1).

[3]李常青、傅仁辉、辉.财务总监变更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4).

[4]Brickley J.A. Empirical research on CEO turnover and firm-performance: a discuss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36):227-233.

Empirical Study 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and CFO Turnover: Evidence from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Guo Baochun Abstrac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CFO turnover i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03-2006. We set up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and CFO to explain the turnover of CFO. We find that EPS, frequency of the board meeting, CEO duality, the turnover of CEO, the types of audit reports, the age of CFO, if CFO has the share of the company and tenure of CFO,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urnover of CFO.Key words: CFO turn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