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精选(九篇)

第1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在我刚刚呀呀学语时,便开始缠着爸爸妈妈为我讲那充满神秘色彩又略带稚气的童话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命运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聪明勇敢的拇指姑娘,还有心狠手辣的继母;都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多彩的童话世界便是我与书的第一次见面,伴我走过了幼年。

长大后,我便开始向往那些美丽充满青春色彩的散文诗歌,从《童年》中感受高尔基儿时的艰苦命运与顽强的学习精神;从《悲惨世界》中感受当时的黑暗,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我与书中的人们一起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在书店里一待就是一天。书夹带着青春的欢乐与奔放,又伴我走过了稚气的时代。

就是这般,书与我共同走过了一步又一步,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书就我的朋友,在我心灰意冷时它会告诉我:“坚定信心,不要气馁,相信成功就在脚下。”

在我懒惰的时候,它又会告诉我:“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充不足。”

当我因为没有一个目标而感到无所事从的时候,它又会告诉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第2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不解之缘造句

1、“叮叮当当”的凿石之声,象一支柔曼的童谣,伴着孙煌走过了难忘的孩提时代--或许正因为如此,他这一生便和石头、刻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2、从古到今,由于竹的特有结构加之生长普遍,与我国文化艺术──尤以美术、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3、由于它要依靠别的树才能生长,所以都蔓生在林区,也因此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山区各族人民喜爱的野果。 4、然而,理性的本体化已经使理性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5、事实上,文学和民俗的不解之缘,并不仅仅存在于民间文学或所谓俗文学之中。 6、从同乡到伴侣施雅风院士与冰川有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冰川研究体系的开拓者。 7、好像她们这两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姊妹,和农村孩子结了不解之缘似的。 8、西夏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西夏的艺术珍品,来自西夏佛事活动的用品。 9、酷爱写作的他很早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0、从我第一次见到雄鹰的那一刻起,它总是在我的心头缭绕,仿佛冥冥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11、李太白与酒结下了那样的不解之缘,实在有道理得很!怀素又想起了与李太白的那场知遇。 12、可以试想,有了要强的性格垫底,加之与生俱来对酒的嗅觉和敏感,说张荣烈这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便不足为奇了。 13、这个从不喝酒的人,在后来的四十年里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14、我想:造物主所有的功绩,仅在于其使人类具备了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验智慧付诸符号集成的能力,()于是便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15、他从小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16、当他接触到第一部文艺作品--一本描写抗日军民打日本鬼子的小说时,他就被迷住了,从此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五二年,全军开展的向文化大进军运动,对这个渴求读书渴求知识的少年军人,真是如鱼得水,旱苗遇上了春雨。 17、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绘画、雕塑结下不解之缘。 18、它是我们旧游之地,工作于斯,写作于斯,许多文友结交于斯,大海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呵。 19、由于我的一个学生和山西师范大学的不解之缘,我得以看到孙铭有教授主编的这一套“文艺理论研究丛书”。 20、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他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一辈子都投入在这项事业中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1、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22、民国八年他被县衙选派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留学,因为学习的是经济部门,而当时又深感乡间的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疾痛,于是在马克斯主义目濡耳染之下,便与唯物论结了不解之缘,结果成为共产党的信徒。 23、书法、绘画也就与士大夫结下不解之缘,它们几乎形影不离,乃至于成为中士大夫人生修养的一部分。

第3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关键词:缘 因缘 词义演变 佛教影响 文化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到“缘”;在言情风盛行的今日,影视文学作品中用“缘”、说“缘”更是一种时尚。这个“缘”字,大家听起来都懂,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真要解释清楚何谓“缘”其实并不容易。人与人、人与事之间因何有缘?为何有的人投缘,有的人不投缘?过去由于佛家大力宣扬所谓“因缘”“机缘”,并将和尚们讨取斋饭也谓之“化缘”,于是便将人与人、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投合与否上升到“因果”的理性高度加以阐释,似乎已经解决了“缘“的词义内涵问题。其实不然,可以说因了这个“佛缘”,“缘”便有了一丝朦胧模糊的神秘色彩,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主宰着自己,也主宰着别人,颇有一种前世注定的味道。因此,大家在使用“缘”这个词时,大多认为所谓“缘”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命定的机遇巧合。从“缘”的词义角度来说,“缘”的这个常用义项确实即指佛家的“因缘”;然而佛家的“因缘”却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意谓产生结果的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显然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解说,与世俗的感性主观的理解差别明显。因此,要想真正弄清楚“缘”的内在含义及其与“因缘”“缘分”的关系,还需做具体细致的考察。

首先考察“缘”的本义。《说文》:“缘,衣纯也。从糸,彖声。”段玉裁注:“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1]其实就是指古时衣服上的边饰。“缘”在篆书中为“糸形彖声”的形声字。凡取“糸”为义的形声、会意字,其义大多与丝、绳、线、丝麻织品及其颜色有关,故“缘”与衣服有关。但为何又与衣服的边饰联系起来了呢?这还需结合它的声旁来考察。根据宋·王圣美的“右文说”,即凡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声旁大多与该字意义有关。虽然王圣美的“右文说”有缺憾和局限性,但它毕竟揭示了形声字的部分规律。“缘”的声旁为“彖”,“彖”据说是古代一种尖嘴怪兽,可以咬断铁器。因此,“彖”有“断”义。《易经》的“彖辞”即为“断辞”。而由“咬断”义还可引申出“咬合”之意,可以说,“缘”“衣服边饰”之本义,正是取其装饰与衣边“咬合”之义。

由此引申开来,“缘”字有两条线索可供我们参照。根据词义引申由具体义向抽象义过渡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推知,衣服的边饰是加在衣边的。循此扩展开来,其他器物外沿自然也可称“缘”,今之“边缘”即由此而来;再者,衣服的边饰称“缘”,那么,其他器物外沿加饰可不可以称“缘”呢?当然也可以。古代弓用生丝缠绕后漆饰即称缘。《尔雅·释器》:“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2]对此解释得明明白白。由弓用生丝缠绕可引申出“围绕、缠绕”义,《荀子·议兵》中“缘之以方城”[3]正用此义。而在“围绕、缠绕”义的基础上,又可引申出“攀援”义,或写作“攀缘”,成语“缘木求鱼”即是最好的例证。另外,根据衣服的边饰沿边而行的特点,自然可引申出沿着、顺着的意思来,这个意义在《桃花源记》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如果再进一步抽象,还可以引申出凭借、依靠、依据的意义来,《荀子·正名》:“则缘耳而知声可也”[4]即为此义。

以上我们对“缘”的词义系统作了大略梳理,然而“缘”的词义系统中并不包含文章开头所提的“因缘”义。事实情况是,“缘”乃单音词,“因缘”和“缘分”是双音词,本各有其词义系统。然而若说二者完全无关,又有点主观臆断了。其实,“因缘”一词汉代已有,常指机会、机遇。《史记·田叔列传》:“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5]又指“依据、根据”。《汉书·郑崇传》:“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复欲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心,非傅氏之福也。’”[6]佛家的“因缘”概念,似与汉语“因缘”的“机会、机遇和依据、根据”都有些关联,然而词义内涵大相径庭——佛家的“因缘”指的是促成结果的原因及条件,意思极为抽象,实为借汉语之名行佛教之实。这个“因缘”概念显然为后出,是个假借义。而当佛教文化逐步渗入民间后,人们往往将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不可言说的巧妙遇合称为“因缘”,已非佛家理性的解说,具有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佛家的“因缘”概念后世也常被省借为“缘”。《孔雀东南飞》:“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7]此处的“缘”就不能用汉语“缘”的本义及其引申义来解释,而只能解释为佛家的“因缘”。因此,“缘”的词义系统中实有“因缘”义,并非完全无关,只是“缘”的此义同样不属引申而为假借。更为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假借竟然逐步演变为单音词“缘”的常用义,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单说“缘”时只指佛家的“因缘”,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与佛“缘”紧密相关的双音节词汇还有“缘起”“机缘”和“缘分”等。“缘起”,指宇宙一切事物皆待缘而起。《高僧传·晋江陵辛寺昙摩耶舍》:“时有清信女张普明,咨受佛法,耶舍为说佛生缘起。”[8]即为此义。“机缘”,意谓众生信受佛法的根机和因缘。《景德传灯录》:“有坦然怀让二人来参,……然言下知归,怀机缘不逗,辞往曹谿。”[9]“缘分”则指因缘定分,命中注定的机遇。元·张子益《大石调·鹧鸪天》:“不念春归离恨牵,自叹今生缘分浅。”[10]即其义。后世甚至将“缘”与“分”拆开来表示,所谓“有缘无分”即是如此。这里的“缘”和“分”实际已有了巧妙遇合后却不能长久相交的一种遗憾。后来,人们还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扩大到家庭范畴内,而将男女婚姻关系也称之为“姻缘”,同样具有一种前世注定的味道。而在上古时代,男女结合只称“婚”或“姻”,并不用“缘”。

至于前述“化缘”,不过是佛家以“因缘”概念教化世人的一种手段而已。与此相联系,佛家还将向人募捐的册子也称为“缘簿”,并大力倡导“广结善缘”。佛家用“非暴力抵抗”的手段,在促人向善、净化人心方面的确功不可没。而佛家欲教化人心,其概念必然抽象、说理必须理性、富含哲理、足以服人,方能使人信奉。前述“因缘”“缘起”“机缘”的概念解说即是明证——这些解说理性而客观,何尝有神秘成分?即便是对“缘分”概念的解说,虽然其中有所谓“命中注定”的界说,但其前提条件是“因缘”,由于“因缘”阐述的本是客观之理,那这种“命定机遇”其实也是由客观原因和条件促成的结果,并非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力量造成的。当然,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为使信奉者易于接受而加以通俗解说,甚或添加些许玄虚成分,亦为理之自然;至于信奉者一不刻苦钻研佛典,二不勤修苦练、亲身体验,不明就里,只知盲目崇拜,以讹传讹,误解、曲解佛家概念,夸大其辞,使其神秘化,甚至导入迷信误区,也乃势所必然。高深哲理世俗化的命运大抵如此,古代阴阳相对的哲学概念后世在民间竟沦落为相墓相宅看风水这一活动就是典型例证。

从对“缘”以及相关词语的辨析中,我们同样可发现词义演变世俗化的鲜明痕迹:“缘”被假借为佛家的“因缘”,开始确为抽象义,掺入迷信后变成了一种命定的机遇巧合,已非客观解说;“因缘”被佛家借用后,原本是地道的抽象概念,后来则泛指原因、缘故,失去了佛家概念的纯净性和彻底性;佛家一切事物皆待缘而起的“缘起”概念,不仅理性甚且包含科学道理,后则指编辑之由为“缘起”,今或称某事之原由为“缘起”,“缘起”的本来概念除了佛家还用,俗人早已不知;佛家的“机缘”本指众生信受佛法的根机和因缘,后则泛指机会和缘分,泛化明显;而“缘分”的造词根据本与佛家“因缘”相关,只是从一开始便走上了世俗化之路,它所谓“命中注定的机遇”倒是与今日“缘”的常用义最为接近。由此足以证明,词义演变必定符合“约定俗成”的规律,也间接说明在传统文化分野上“小传统”对“大传统”的影响无处不在。“缘”及“因缘”“机缘”“缘分”的词义内涵原是理性而深刻的,并不是后人所理解的那样片面或迷信;可惜世俗之人并不以学人的解说为准,依然我行我“俗”。而这正是“学”与“术”的本质区别所在!因为“术”是实用的,用起来方便即可,无须太过较真;而“学”必须字斟句酌、以理服人。由此联想到生活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偏离主航道的事时有发生,或许正与我国不重理性而重感性、重实用的文化传统有关。

当然,也许还会有人质疑:前述人与人之间的“投缘”究竟该做何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初次见面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有的人则形同陌路,甚至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呢?其实也不难解释,人与人之间的“投缘”,总是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性格、志趣、喜好、社会阅历等有密切的关系,更与个人修养紧密相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其实是建立在修养所达到的相同境界之上的,所以“投缘”总会在相同境界或相同情境的某一点上有契合之处,这种契合就是“通”或相合,而相合则有缘,不合即无缘。说得更理性一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所谓神秘关系用辩证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理论加以透视,其实是合乎规律的,一点也不神秘。只是用理性的光芒照过以后,“缘”的神秘光环便会顿然消失,文学作品中的“人缘”也就少了那份纯情和韵味,又未免是一大缺憾。但理性是理性,情感是情感,生活中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自古而然,也只能随他去了。说了有关“缘”的许多话题,也不知说清楚了没有,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若说清楚了,当属有缘;若没有说清楚,还请读者诸君原谅,这也算是另一种“缘”吧!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654.

[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下)·尔雅注疏[M].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600.

[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

书局,1988:283.

[4][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

书局,1988:417.

[5][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779.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255.

[7]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18.

[8][唐]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M].北京:中

华书局,1992:42.

[9][宋]道原著,顾宏义译注.景德传灯录译注[M].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2009:229.

第4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题记

缘来,我与你微妙相识。

那时,我并不了解你,甚至是有些厌恶,母亲总催着,让我见你,我心中默想:定是埋头于繁星般的文字里,欢愉与伤悲也是一股脑倾吐于此,平淡乏味。直至那日,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红楼梦》,你为我讲述起林黛玉与贾宝玉那段悲惋的故事,时光的齿轮倒转,但见黛玉卧于榻上,昔日伊人憔悴不堪,只因今日便是宝玉与薛宝钗的洞房花烛夜,她无尽叹惋,独自神伤。外人看来这是金玉良缘,我认为这何尝不是孽缘呢?竟不觉流下泪来,轻抹泪水,我走进你的内心,原来你也多愁善感。偶然相遇,你却给了我如此大的感动,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你,花开花落,终于还是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了你,留下了美好的情愫。

缘深,我与你感春悲秋……

正值五月,天气褪去阴冷,花儿悄然绽放,阳光在案前洒满金黄。你拉着我,来到这儿约会,向我介绍你的那些伙伴,我静静听着。你一颦一笑,都触动我的心灵。你讲《水浒传》,我不禁敬仰鲁智深的情深义重,惊叹林冲的高强武艺,叹息宋江的执迷不悟……你谈《西游记》,唐僧的人妖不分让我着急,孙悟空的机智果断让我赞叹,八戒的忠厚可爱让我捧腹……我跟随着你渐渐发现,天涯不再遥远,我与你只是一本书的距离,我已离不开你。

缘无尽,执手相依……

愿你是那月亮,无论我走到何方,抬头便能看见你,在学校我拿着课本看你,在家我携着课外书赏你,成熟的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你,善解人意的你,陪我笑,陪我哭……至此,只怪自己词穷墨尽,无法写出你的好,唯愿以后的日子有你相伴。

缘来,缘深,缘无尽……

十六岁,正值风华正茂,这是像太阳一样滚烫、血红的青春。你未与我相见时,时光是荒芜的,我站在风口孤独彷徨。与你结缘,阳光变得和煦,风儿变得温柔,我在最美的时光爱上了你,感恩缘分。

第5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关键词:镜花缘;李汝珍;女性理想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51-02

李汝珍作《镜花缘》,目的是“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即为天下才女立传扬名。他借众花仙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纷繁绚丽的女性世界,来寄托自己的女性理想。《镜花缘》的主题具有多向性,妇女问题不是《镜花缘》探索的唯一问题,但在长篇小说中,《镜花缘》是对妇女问题探讨最全面、最深入的第一部。

一、李汝珍的女性理想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首先,女性应是独立的个体。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赛过须眉的女中豪杰。如骆红蕖首次登场时,短短几句描写,一个柔中带刚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再看那顺畅流利的动作,短短几分钟就将一只男性都恐难制服的“斑毛大虫”收拾得清清楚楚。第十五回中尹元说“……幸亏小女结得好网,卖给渔人,可以稍获其利。……”这是描写尹红萸的一段。只凭侧面陈述,我们就清楚地了解到她不仅为家人解决了衣食问题,也让自己在外邦有容身之地。还有姚芷馨和薛蘅香二人,她们自食其力的同时还帮助他人,充分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四位流落海外的花仙子出场的安排看似无心,却暗含女性寻求独立的发展过程。骆红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出现,尹红萸进一步肩负起家庭的责任,那姚薛二人更是将自己的技艺传于他人。《镜花缘》中的女性,已不是依附于他人的“菟丝花”,她们都有自身的存在价值,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其次,女性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镜花缘》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男女平等。而作者对于男女平等的要求又是多方面的。一是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宗法制度严密的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根深蒂固。即使接受教育,也以家庭训导为主,所学内容大多为《列女传》、《女诫》等书籍。针对于此,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女子可以接受教育的理想国度“黑齿国”。如《镜花缘》第十八回里所呈现的女学制度,就非常全面;二是女性接受教育是为走入社会去参与政治活动,实现自身价值。《镜花缘》借助的历史背景,即为女皇武则天当政的时期。作者将众多女性参政的现象置于作品中,来表达自己这一观点,借此对女性走出深闺,走向社会加以肯定;三是女性可以借参政的方式,和男性一样提出自己的要求,说出自己的心声。(见《镜花缘》第五十一回)押寨夫人敢于表达,打也要打得明白。这一段显然是对男子纳妾这一不良风气的谴责。在小说中李汝珍还抨击了穿耳、缠足等摧残妇女健康的陈规陋习。在女儿国,林之洋可是尝遍了所有的“酷刑”。作者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他想让男子亲身去体会个中滋味,引起共鸣,从而揭露这种恶俗对妇女的摧残之酷,主张坚决“尽绝其习”。女性地位的提高,受教育是先决条件,参与政治是必要准备,只有解放自己,达到男女平等才是目的。李汝珍提高女性地位的理想,也正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花朵”才能茁壮成长。

第三,有“才”也有“情”。笔者认为作者是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展示百花才女的学识、能力和多才多艺。才女们的才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史子集等方面的学识;二是琴棋书画等传统的文艺才能。《镜花缘》中的女子大多都具有某些方面的专长,如井尧春、井尧萱、孟瑶芝、卞素云等长于琴道,燕子琼、易紫菱等精于棋术,林书香、印巧文、谢文锦等妙于书法,阳墨香、祝题花、白丽娟等通于绘画;三是医学算术等应用科学知识。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频繁,海外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冲击着传统的只钻研经书的知识分子。作为当时一名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李汝珍最先把这些知识引入女性的才能中。其中米兰芬,就精通数学。四是骑射等体育技能。我国封建社会的女性大都缠足束胸,不可能有好体魄,更不用说拥有体育技能。而且当时的男性,大都欣赏弱柳扶风的病态美。但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却塑造了许多英姿飒爽、坚毅刚强的女子形象。如颜紫绡、燕子琼、易紫菱等,深谙剑术,飞檐走壁,气度非凡。而且百花有才还不够,还得尊敬长辈、幽默风趣、善良正直。读来,“花朵”们无不散发着幽幽“才”与“情”。

二、李汝珍女性理想产生的根源

1.李汝珍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首先是历史原因。清代嘉庆年间,女性问题更是变得异常敏感。代表女性觉醒的女性文学作品,也就随之产生,并迅速繁荣。如《红楼梦》、《镜花缘》、《随园诗话》等;其次是经济因素。明以来,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型的生产关系冲击着社会各阶层和行业,也为女性从旧模式、旧习俗中解脱出来,创造了可能;第三是思想动力。阳明心学的崛起,泰州学派的传承,从思想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反对歧视、束缚妇女的意识成为明清社会思潮的一股潜流;第四是文化冲突。明清时代以哲学为主导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启蒙洪流,其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对、批判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提倡个性的解放和独立,反对禁锢和摧残人性;最后是政治作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为女性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准备。可见,李汝珍的女性理想是时代的产物。

2.李汝珍的生活环境。《镜花缘》成书于海州,据学者们考证,海州湾一带上古时属于东夷之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这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气息。李汝珍生活的板浦,就是海州南部一个重要的盐业地区。据说徽州有一种风俗,男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多少识了些字,就要出门做生意,女子倒要博学多识。这似乎就是《镜花缘》中黑齿国的原形。清顺治末年丁耀亢所作的《续金瓶梅》中,就对徽州这一习俗有详细描写,书中出现了“女学馆”、“女开科”、“女状元”等情节。这对李汝珍创作构思,及其女性理想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启示。

3.对《红楼梦》的相对继承。我们阅读《镜花缘》时,常觉得有《红楼梦》的影子。前者的命运有“金陵十二钗”正副册来记载,后者的前世今生则有泣红亭碑文来镌刻;《红楼梦》中众姐妹的活动中心是大观园,众姐妹的才情技艺是通过游园观景,结社赋诗、填词联句,猜谜行令、弹琴吹萧或议论古今来展露的,而《镜花缘》中众才女殿试取中后,在卞园赋诗作画、谈书论学,弈棋谈卦、拆字行令……各显其能。可见《镜花缘》是在《红楼梦》的基础上将女性问题引入实质,寄托了自己的女性理想。如提倡女子独立,开女试,反对缠足、穿耳对女性的残害,反对纳妾,要求男女平等等。

三、李汝珍女性理想的寄托

本书取名“镜花缘”,暗含“镜花水月”之意。且书中多有影射虚幻之处,如“梦中梦”唐闺臣、“水中月”田舜英、“梦中人”孟兰芝等。语其虚幻,是谓不可实现,李汝珍的女性理想就是他关于女性的设想。随着社会的变革,女性也得到了解放,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等等与之相应的权利的产生,女性的花朵在新社会开放得异常美丽。只是处于清代中叶的李汝珍是看不到的,他也只有借助《镜花缘》来表达、描绘理想,将这种理想置于“镜幻”中。一部《镜花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女性理想呢?

1.女子各尽其才的社会理想。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将女性置于自身与家庭之外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中予以关照,扩大了她们的活动范围,给予她们多纬度、多层次的展示空间,让她们各尽其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乎都在男权统治之下度过。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平民女子,几千年来都处于“男尊女卑”的“卑”(悲)位中。女科的开设,使天下才女纷纷响应。《镜花缘》里的武则天并未在中心地位,但有限的笔墨却突出了她的强大影响力。如前文提到的押寨夫人训夫,反对纳妾,表达男女婚姻平等的思想;黑齿国完善的女子受教育的制度,是对女性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社会憧憬。寄托了作者全部女性社会理想的,要算是女儿国了。在女儿国里,一切以女子为中心,她们代替男子做男子所能做的一切事情,实现了女性当权治国的理想。这是作者为女性设计的最佳社会理想模式。李汝珍这一社会理想,是一种超前的思想,其进步性和历史性不容忽视。

2.全面的女性理想。不难看出,在《镜花缘》中的诸位女子都集才、貌、情于一身,可谓全面。既为花仙子的化身,貌美如花自不待言。原本就是百花仙子下凡,已非人,而是寄予作者理想的神。她们或于危难关头挺身相助,风雨同舟;或为孝亲去历尽艰险;或为江山社稷而赴汤蹈火。这种种友情、亲情、豪情,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儿女私情。作品对佳人才识胆智的歌颂,尤为突出。我们已经见识了其“才”的异彩纷呈,而且如上文所述,她们还能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立足于一方,流惠百姓。这样的女子谁人不爱,谁人不想?所以,也只能是理想。

3.富有情趣的生活理想。且书中举凡丝竹音韵、抚琴著棋、挥毫泼墨、医学算术、以及酒会、灯谜、双陆、马吊、斗草、投壶等各种百戏之类都写得花样百出,绰约有致。才女们的生活被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超凡脱俗的她们在这样的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据当时记载来看,她们虽不能和男性文人一样自在出游,但社会视野和经验在不断增长和扩大中。而相对于当时这种女性状况,作品中的才女生活就更加富有情趣。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也是女性地位提高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结语

虽说理想与现实总是冲突的,作品中的“花”也都是“镜中之花”,但作者的大胆设想,和对妇女问题较为深刻的阐释,不仅使世间女子领略了一回如“花”般的生活境界,同时还给她们的未来规划出一个宏伟的蓝图,也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刘保忠.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6,(9).

[2]马勤勤.女性的重写与重读――试论三维视野中的《镜花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2).

[3]王瑜.对《镜花缘》女性意识的审视[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3).

第6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前尘往事,并不全是云烟。其中人物对后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帮助和启迪,依然在特定的领域中指引着正在行进探索中的后来者,个中意义因人而异。能求得造化多少,我想应是个人不同的福缘吧!

于我,葱玉伯父的高名盛誉,可谓如雷贯耳,今生是不可能忘却的,只因记忆太深太沉。我生虽晚,而感觉中我与伯父却是不远。记取梦谒多次,幻境尚在眼前,我知道实在是先辈的遗泽所在。

张珩(1914-1963年),字葱玉,别署希逸,湖州南浔镇人。著名鉴藏家,书法家;自幼聪慧,喜好艺事,能书善画;精通版本目录之学和金石书画鉴赏之术。其祖父张均衡、伯父张乃熊,均为著名藏书家,为张家第三代收藏家,以收藏和鉴定唐宋名画名扬天下。1934至1946年间,曾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也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充满传奇,为世间留下了很多故事,至今上海上了年纪的文化人和“老克拉”,谈起他当年在上海的“豪举”都不陌生。在民国时期一度专收唐、宋、元名迹,明清作品基本不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收藏就与张大干、吴湖帆不相上下。有唐代张萱《唐后行从图》、唐周《戏婴图》、唐颜真卿《竹山堂联句诗册》、元颜辉《钟馗出猎图》、元道士张彦辅《竹幽禽图》、元赵善长《山水》等。1950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中央文化部,任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在中国书画鉴定方面,造诣很深,具有长期实践经验,善于探索书画用笔规律,并与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作出科学判断。熟悉传统,又突破传统,开创了科学的鉴定路子,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国书画鉴定专家。一生鉴定书画以百万计。1961年,文化部组织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小组,到全国各地巡回鉴定书画有近10万件之多,发现了一批湮没已久的书画珍品。1947年著名学者郑振铎就为他编过《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著有《怎样鉴定书画》和《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与庞莱臣、张伯驹、张大干、吴湖帆、王己迁并称为“二十世纪书画收藏六大家”。

先父大铁公与葱玉伯父初会于著名收藏家孙伯绳先生的“静虚斋”中。“静虚斋”斋主孙祖同,字伯绳,祖籍会稽,寄籍江苏常熟。绮年即能诗,王謇与之同学东吴大学时,即已籍籍有名。早年醉心书画收藏,后又斥书画藏善本,得宋刻孤本《花间集》等善本古籍,藏书处为“虚静斋”,有《静虚斋宋元明本书目》《虚静斋藏画集》《静虚斋诗初定稿》等出版。据先父文集《梓人韵语》中记,“抗战后一年,葱玉与余初见于会稽孙伯绳静虚斋中,旋于伯绳处见余所赋歌行诗二十二篇、又词稿一束,承蒙垂青,专程来虞山,过我‘双照堂’,适余赴苏垣,留书堂下,追踪而来,夕间相会于皇后饭店,时兼被酒中,纵谈逾午夜,遂订交也。后此九年来,晨夕相叙,未尝离失,异性兄弟也”。故知应订交于1938年间,从此两人金兰义结,情定终生。

先父大铁公(1916-2009年),名鼎,别字尔九、北野,又字若木、若木翁。斋名“双昭堂”、“菱花馆”,江苏常熟人。从杨圻先生作诗、入张善子张大干昆仲门墙习丹青、叩于右任先生学法书。主攻土木工程余绪诗词书画,均臻上乘,蜚声海内。年少席丰厚履裘马清狂;中年慷慨任侠目不容俗;晚岁潜心格致醉心六法。习绘事,功力深厚下笔有神,苍浑渊穆名播中外;善收藏,见论高绝法眼独具,所藏名物蟑林所重;耽右椠,版本目录过目不忘,辨析精微独树一帜;著韵语,诗词乐府波澜壮阔,纪事详实文辞典雅;攻土木,年轻位高学有专着,演算精湛卓有大成。间亦司古泥法治印,柳恽之才不及其身,数者融通诸法合一,非凡人之力可逮,实天下一奇才也,被喻为“常熟末代藏书家”。

纵览先父文集《梓人韵语》,其中与葱玉伯父相关词目竟达三十余阙,记叙更是枚不胜举,足见平生知契。兹录其三,对咏俱在,可证旷世情缘:

一、《浣溪沙·还乡酬葱玉诗,其亦招隐之意也夫》

后此因缘未可知。燕云兵火逐风驰。玄言无疑旌行诗。

天下英雄君与操。望中活色本连枝。故山猿鹤仰清姿。

附录:送大铁还虞 张珩

海上淄尘抗素衣。清言自惜道心微。人间又是三千岁,得意春风好息机。

千古虞山照眼青。一峰家法出伶俜。不须更被红尘缚,好借云烟养性灵。

何年如愿乞同工。有女怜才未是穷。反羡牧斋垂老日,关心犹有柳河东。

二、《贺新郎·送葱玉北上之任》

驿馆催车急。正江南、春深翠陌、明朝寒食。行向京华舒素抱、开展茂先砚笔。况云阁簿书新立。主事奎章司校理、令蟑林艺苑从风集。推巨眼、副名实。

湖山胜处常聊席。十余年、对床夜语、一灯永夕。金谷园無铜驼泪、回首芳菲销失。赖胜有昂藏七尺。陈榻且悬期再过、奈靡盐王事何年得。歌驪曲、壮行色。

附录:晋京先一日菱花馆书壁 张珩

少读廉州十幅装,菱塘秋色媚虞阳。频年消受画图里,此日留连插架旁。

去国猶三折臂,送春自绝九迴肠。重来倘下陈蕃榻,更为词人赋草堂。

三、《长亭怨慢·还宿菱花馆哭葱玉》

纔写寄燕笺片语。羁泊江村、去天尺五。曲令森严、万千心事难倾吐。有朝总想、促膝挑灯细诉。怎道愿心远、一夕报、青云虚宇。

肺腑念平生风义。啸侣鸣俦交故。六洲人望、应不埋茂先声誉。算过眼、十万琳琅、诚月旦图书旷古。只泪眼留题、陈榻依然廓庑。

(九月三日叠接徐子鹤瞿旭初陶声甫三君书,惊悉葱玉病逝北京,悲不自胜。翌晨,见人民日报讣告,知殁于八月三十日,还家灯下悼念不已,因谱此解。)

纵观先父人生轨迹与葱玉伯父可谓休戚相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葱玉伯父影响或者改变了先父的人生命运。1949年解放前夕,张大干大师意欲携先父周游国外,因先父与葱玉伯父已盟约在先,未能从命。从此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从兄负师”。

先父为人一生豪迈,半世坎坷颠沛,晚岁潜心格致醉心之法;而对葱玉伯父的思怀及叨念随岁月的流逝却与日俱增。先父文集《梓人韵语》中《挽歌行》又记,“癸卯夏,余释囚过肥市,蒙高僧懒悟长老大义,留宿明教寺西厢。戊戌初夏余人狱后三四月间,张君葱玉叠来四牍,未见示复,心知有变,尝于是年秋日,假视察皖省博物馆为名,过肥市,实探余来者,深感葱玉情谊之重也”。手足之情,可见一斑。特写葱玉伯父画像壹尊,偏请往日与伯父有缘诸公逐个题咏,长悬客堂之上,以解思念追忆,情深如海不为过言,令我感怀至今。在望字问意中,对葱玉伯父的崇敬也与日俱进,深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人交义的无限理解,更平添了许多神往和拜膜,同时影响了我个人的人生轨迹,从此走上了收藏鉴定这一我终生不悔的人生道路。

第7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有一种美丽叫远山的呼唤,白云为琴,流泉如弦,悠然自得;有一种境界叫静默的欣赏,微妙瞬间,眉宇之间,心领神会。这,就是缘分。若在前面加上“不解”二字,那便是缘分中的缘分了——正如我与《中学生天地》的不解之缘。

第一眼看见这本陌生的杂志,清新淡雅的封面,便好似有一股柔和清爽的微风扑面而来。轻轻翻开,油墨的清香便徐徐飘来,书中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画,一段段深邃优美的文字,如蒲公英无法抵抗风的诱惑,蝴蝶无法对鲜花视而不见一般,我的眼球,我的心一瞬间便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卷首”的一幅幅人生风景照让我学会了静下心来看风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生活的真谛;“新闻海报”让我在学习的同时了解国家时事,扩展知识面;“青春纪事”让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校院里师生间、同学间的亲近和谐;“屋檐下”让我看见了隔代人之间依旧深沉的爱;“若有所思”更是让我陷入了沉思,去好好思考我的梦,我的人生路;“心动”则像是我的知音,将我的烦恼了解得一清二楚;“发现”却将梦想照进现实,带我去了解世界,领悟生活······看一本《中学生天地》,我忘记了时间在流逝,忘记了耳边所有的喧嚣,眼前只有那一页页灵动的内容,看着看着,时而眉头紧皱,时而眉头舒缓时而眼角湿润,时而深深自省······将一本书从头至尾读完,竟仿佛心灵受到了彻底的洗礼,恍如已过半世,行囊中已装满了人生真谛!

说到缘分,不用添油加醋的描绘,不用精心特意编制“故事”,我只是实事求是的叙述罢了。原本我是不打算订购的,我总认为书上那些卡通图案十分幼稚,文字也许十分简单,但在听从了老师与父母的意见后,我还是有些不情愿的订购了一学期。然而收到第一本《中学生天地》后,我的心绪可想而知——我惊讶,原来我之前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后悔,不应该高傲、盲目的否定这本书的价值;我自责,差点因为自己一己之见、一时之见而失去一位良师益友;我也庆幸,幸好我当时及时听取了父母、老师的意见,不然我损失的将是一大笔精神财富!

《中学生天地》如一个舞台,能让我自信的站在上面展现自我;如一个麦克风,让我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一阵清风,吹走我心头的哀伤与烦恼;更犹如一行五线谱,让我大胆谱出属于自己的自由之歌!

第8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党校;边缘化;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9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形成,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访问、传递与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带来极大挑战,作为昔日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进程之中。在这个过渡进程中,新的信息环境出现以及用户的信息使用方式和行为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当前图书馆未能根据网络时代的需求对传统的认知和行为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传统的图书馆职业价值在信息共享链中越来越边缘化。“边缘化”一词在许多图书馆会议频繁出现,有学者指出,图书馆正逐渐失去其以往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的地位而日渐陷入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尴尬境地。针对图书馆的边缘化,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见解和建议,力求图书馆重回社会舞台,无愧于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的称号。地市级党校图书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发展十分滞后,边缘化更为明显,与其功能地位极不相称。

一、图书馆边缘化原因分析

(一)阅读危机。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 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前社会崇尚金钱、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无法怀一颗平静之心来阅读,品一杯清茶诵读一首诗词已经显得那么奢侈和另类。人们更关注的是社会权力和物质财富获取,而忽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这种“阅读危机”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社会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的。此外,网络与手机等即时信息工具的普及带来了快餐文化的流行,引发文化庸俗化和娱乐化的趋势。在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网络阅读充满轻松与随意,进入图书馆借书或阅读则显得那么繁琐与不便。同时,当下功利性阅读普遍增多,为了应试和就业,快速充电,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工作、学习的知识技能,在阅读率较高的大中小学生人群,功利性色彩也相当明显。快餐式阅读在网络文化流行的环境应运而生,“读图时代”、“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消遣阅读”、“目录阅读”甚至“标题阅读”成为风潮,传统意义上的深阅读逐渐边缘化。

(二)图书馆核心业务边缘化。长期以来,图书馆传统意义上把文献整序(标引和编目等)、图书外借、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视为其核心业务,并以此开展信息服务实现其社会价值。当前现代的图书馆也把计算机系统维护、特色数据库建设视为核心业务。图书馆员的分工和职能大体也以此区分。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这些所谓的图书馆核心业务正在通过外包的形式,逐渐被其他行业或其他从业者所替代。针对图书馆不同业务的各种类型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图书馆的许多业务也包括许多核心业务正在被外包或替代,比如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被社会上专业的编目公司所替代,比如雇用专门公司负责图书上架、将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数据公司,由计算机销售公司负责馆内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等。被视为最为核心的参考咨询服务是最典型的被替代了的图书馆核心业务,在Baidu、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出现以后,特别是在它们的服务日益专业细化后,越来越多的人们信赖并依附于它。当今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遇到问题时会首先想到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而是自己借助于各类搜索引擎解决问题。尽管各类图书馆网站开发有虚拟咨询、网上咨询一类的服务,但从影响力、广泛性、易用性等角度来看,都无法与Baidu、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相抗衡。图书馆核心业务的边缘化必然使得图书馆在社会行业中被边缘化。

(三)图书馆职业价值边缘化。图书馆职业价值边缘化具体是指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图书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对自身定位缺乏理性的认识,缺乏工作激情和服务意识,思想偏离于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员对知识的驾驭、传播以及服务等方面感到力不从心。越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图书馆越是能得以持续发展,经费的投入和人才的引进使得图书馆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服务。但是普遍意义上,图书馆这一职业在社会行业中仍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图书馆人才队伍整体专业素质偏低,高校图书馆学教育滑坡,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甚至人才流失等,这都导致图书馆的非专业化,使得大多读者认为图书馆员所做的就是办理传统的书籍借阅以及书刊的采集、编目、归类、上架等这些繁杂的、重复性的劳动。现代化图书馆更着重于网络化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以及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应用。当前,大多的读者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是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前沿应用者,在获取信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上往往超出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水平,这种情况下的图书馆很难提供令人满意的信息服务。美国著名学者兰开斯特指出,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科学工作者们并没有意识到图书馆员能够提供帮助”,如果科学工作者们意识不到,一般大众以及那些为图书馆提供经费的机构更意识不到,这正是一种职业价值的否定。究其真正原因,关键还是图书馆不能给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价值体现。这种不被认可的职业价值使得图书馆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图书馆边缘化应对措施

(一)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定位。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党校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体,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为了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需要收集大量和教学有关的信息。他们对信息需求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本学科领域,特别关注本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问题,对本学科最新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专著会议资料和某些学术动态,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党校的科研工作是围绕地方中心工作进行的,科研人员更多地参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课题研究。科研人员希望获取大量专业化以及思想体系比较完整的情报信息以及本地党史党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党校培训的学员是来自各条战线的各级党政干部,他们希望获取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思路等有关信息。因此,党校图书馆应定位为专业图书馆类型,地市级党校图书馆的定位应是小型专业图书馆。党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图书馆要从本校的培训教学、科研工作出发,构建“小”而“专”的服务体系。

著名图书馆学家麦尔维尔・杜威提出一个口号――“用最低的成本,以最好的书刊,为最多的读者服务”,并把它作为图书馆的一条准则,我们把它简称为“三最”原则。也就是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优质”、“低耗”、“高效”的服务。这个原则对小型专业图书馆尤为实用。这也是边缘化形势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指导思想。基于当前党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现状,相对于教学培训、科研和决策咨询的信息需求,其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明显滞后。要使图书馆扭转边缘化的局势,真正成为党校信息中心,只有对其核心功能重新定位和价值重塑,也就是在“优质”、“低耗”、“高效”原则下,构建网络环境下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保障和围绕党校教学科研的知识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改进。党校图书馆属教辅机构,职业属非教师系列,在党校中始终是主流之外。图书馆队伍建设及其管理机制在党校工作中都是处于边缘化状态,学历层次偏低、职业素养缺乏导致其整体专业素质偏低。行政体制下的党校图书馆,其陈旧的人事管理制度、僵化的运行机制、落后的规章制度是制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羁绊。引入学科馆员制度是当前大多专业图书馆的选择。建立健全党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不断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平也是当前党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学科化服务是一种个性化、主动化、专业化的深层次服务,是图书馆今后服务的主流方向之一。针对党校图书馆而言,学科化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依托图书馆文献信息平台,面向党校各教学科研部门、课题组和教研人员,建立基于图书馆、教研部门协同读者的服务机制,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手段,提升读者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为教学科研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在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同时要完善一系列制度构成,如岗位设置、职责规范、绩效评价、奖惩机制、培训晋升等,对图书馆的创新成本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图书馆边缘化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其图书馆员队伍的非专业化,因此开展学科化服务的重要前提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以制度为保证,激励馆员胜任学科馆员岗位的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慎重选择馆长这一职位的人选。馆长,是图书馆学科专业的带头人,应该是专业水平较高或者业务能力较强或者社会地位较高的人选,全身心投入图书馆工作,能够对图书馆的业务管理与运作进行有效的决策;其次,引进人才和在职馆员培训相结合。制定长期规划和落实政策的长效机制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服务创新意识强,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又有不断创新的服务意识的现代图书馆员队伍;再次,加强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培养后继人才。以我校为例,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引进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刚从大学毕业,对图书馆的使用十分熟悉,又需要对今后岗位做科研准备,见习期把他们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人才队伍素质提高效果明显,同时为今后馆室协同的学科化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优化。图书文献的收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电子信息资源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两者直接影响读者的到馆率和书刊的借阅率。在馆藏建设中应转换角色定位,变“被咨询者”为“咨询者”。建立网上互动平台,积极主动地与读者交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在订购书刊资料时把订单交给读者,读者可通过互动平台及时提出建议和需求,使购买收藏的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都是读者实际需要的,而不是关起门来“独立完成”订购任务。总之,必须在系统研究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文献或电子信息资源的采购和传递,避免供求不一的矛盾,大大提高馆藏资源的借阅率和使用价值。《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党校图书馆应丰富和完善馆藏结构,突出党校特色。中央党校要抓紧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库、中国国情与地方志文库。各党校要按照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安排,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国内外各种载体文献。要保持重要文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重收藏本校教研人员的学术文献、学员的学习研究成果和本校的出版物,形成具有党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和合理的馆藏结构。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中,共建共享是主流,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鉴于目前党校图书馆经费短缺,馆藏资源匮乏,一定地域或一定领域的党校图书馆可以联合起来共建数字图书馆,协调建立数字资源并上网,弥补各自馆藏资源的不足。根据地市级党校图书馆的定位――“小而专”,馆藏文献要求专业性强、专业面广,非主流文献基本不纳入馆藏范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省一级党校图书馆,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建立本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是当前行之有效而又最经济的办法。以我校图书馆为例,在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帮助下,依托校园网和互联网建立了省市之间的VPN,实现对省委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极大地解决了数字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同时,发挥本地资源特色,在省级党校图书馆牵头下,以《福建省地方党史信息资源库》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本馆的地方文献,形成特色馆藏。特色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市级党校图书馆的立足之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结构系统完整、特色鲜明的地方文献资源可以大大地提高市级党校图书馆馆藏的学术价值。

(四)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提升。服务是图书馆永远不变的主题和生命线,图书馆通过服务体现其社会价值。只有实现其社会价值才能规避被边缘化的风险。现代信息技术赋予了图书馆新的服务内涵,图书馆必须改变其原有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各级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的,各种课题研究和决策咨询是党校教师的重要任务。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知识服务是一项高端服务,最能体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党校图书馆应从课题服务入手,改变图书馆深度服务不足的现状。课题服务是指馆员根据特定要求针对某一课题向读者提供的专门服务,它经过文献查找、选择与利用,向读者提供原始资料以及书目、文摘、索引等文献线索,或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转换与创新,向读者提供整合后的资料的信息服务。课题服务的“题”是指某一个知识系列,包括教学科研中的专题或课题。围绕某一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党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内容,为了使课堂在理论和学术研究上达到一定深度,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做支撑,同时课题项目和学术论文又是教师的科研重点。一项科研课题的成功,要经历课题论证、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任务的完成,又必须以占有大量相关的档案文献信息为前提。时间紧、任务重,信息需求量大、质高,这是党校用户的特点。为课题研究提供全面、优质、快速、方便的文献与信息服务,及时地主动提供文献资料、搜集情报信息、筛选情报数据、评述发展方向等深层次的服务是对图书馆的要求。馆员参与到课题研究过程,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中不断开拓眼界,不断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浩,赵连朋.试析社会价值取向引致的“阅读危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郭变桃.图书馆边缘化探析及规避[J].河北科技图苑,2011.4.

[3]陈静.小型专业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3.

第9篇: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

一个人的精神饥渴和阅读冲动是十分有限的。我庆幸自己早年曾经有过一个嗜书如命的阶段,结交了《追忆似水年华》《路遥文集》《上下五千年》等一见如故的朋友。中国有些家长千方百计限制孩子读“闲书”,使孩子们错过了多少与书为伴的机会。一个人在年轻时没有几本好书打底,一辈子都会底气不足。一个人对一本书产生兴趣,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上中学时我至爱的《追忆似水年华》被同学借走而一去不复返,那段时间我恍惚无助,竟有一种思念的感觉。一个人守着一本好书是智慧和灵感生长的过程。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要读多少书,有多少书要读,又能读多少书,是无法统计的。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浪潮,一个紧跟着一个地向我们汹涌而来。为了与时俱进,我们不得不去不断地了解它们,掌握它们,运用它们。于是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就要读书,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怎样读书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了。

怎样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把读书的时间作一个合理的安排显然是第一重要的。安排时间当然要和所读之书联系起来。古人有“三上”读书一说。我想,他们在马上、厕上和枕上所读之书是一定有选择的。读《尚书》,读《史记》,读诸子百家,是断然不会在“三上”进行的,如果读《世说新语》,读《说苑》和《笑林广记》等等之类的,我想大概是可以的。这就是说,有的书是可以读得很随意的,了解了,大致上也就行了;而有的书,因为他是你的立身所需,甚至关系到你的饭碗,你怎么能读得随意,读得没心没数,读得只要有个一知半解就成了呢?古人注重“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些都要靠读书来完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在古人那里真是天大的事,什么时候读什么书,怎么能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大块的时间读什么书,零散的时间读什么书,都要有一个考虑。安排得当,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读书不是投机,一个人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阅读,但阅读存续的过程充满了风雨。生活的压力使不少热爱读书的人不得不投入功利的生活中。在当下这个时代,阅读所提供的精神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汲汲名利的浮躁与烦恼,对读书构成排斥。他们也许对浅薄的媒体怀有鄙视之情,对矫情的电视剧不齿,但还是一往情深地投入通俗的文化氛围之中,电视机的遥控器像胶水一样粘在手里无法分离。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信息资源,但真正留下心灵烙印的,还是深夜12点的孤灯夜读。正如可口的青菜,还是比鲍鱼味要鲜美。阅读的本质是体验而不是占有。读书是心灵的投资,其回报是漫长和不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