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理学笔记范文

药理学笔记精选(九篇)

药理学笔记

第1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药物分析 教学改革

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之前,首先要了解五年制高职的概念和学生的特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学生入学的资格为初中毕业,通过中考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或具有举办五年制高职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年的学习获得高职毕业文凭。[1]虽在类别上为普通高校,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客观上要求其教学模式有别于普通高校,其教学模式不能照搬高校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等又不同于中职教育,不能照搬中职教育模式,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学生教学模式必须兼顾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要求,突出五年制高职的特色。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教学重点,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为药店、药厂生产车间、医院,从事如灯检等药物分析检验工作,因此,药物分析检验所必需的各种仪器的操作,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药物分析一般是从药物的性状观测、真伪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4个方面对药物质量进行控制,而前这几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对于药物分析专业的高职生来说,《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基础课的开设也应与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再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具体的药物分析中,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训练习和《药物分析》课的学习,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综合化,从而达到掌握药物分析基本技能的目的。为此,笔者针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核心,认为药物分析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形式方面的改革,旨在探索一套适合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

1 教材改革

药物分析是各级院校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都没有供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材,只能借用高专或者本科教材。这些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结构编排方面都体现出很强的学术研究性,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的药物分析知识,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波谱解析等知识为基础,对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则力度不够,主要靠简单的实验。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原来的药物分析本科或高专教材无法适应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药物分析专业的要求。因此,编写一本适合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药物分析(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首先,应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即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的学习掌握药物分析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在内容编排上应进行一定的调整,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化学分析等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对接。其次,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在教材中应强化实践应用性知识而不是学术研究性知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材中应强化实践应用性淡化学术研究性。笔者认为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的技能是能根据《药典》或者其他药品的质量标准的规定,合理、正确用运分析仪器对被测药物做出正确的质量评价。

2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药物分析的教学内容一般从药物的结构入手讲述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和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原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笔记,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其理解有很大难度,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最后只有少数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勉强通过了考试(笔试),但药物分析所必备的操作技能没有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对所学专业丧失信心。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应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听课过程中,如果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或是动手记笔记,能加强对所听内容的记忆[2]。教材中的图片都是黑白的,没有立体感,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特别是药物分析的一些仪器,由于其价格因素,学校不可能提供充足的实训条件。多媒体手段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其生动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在让学生间接地掌握了该仪器操作的同时也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的紧张。

2.2 课堂提问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每次新课前,教师大都要用几分钟时间回忆上次课的内容,一般都以提问方式进行,但多是面向全班学生的提问,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通过提问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是个别提问,课堂提问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为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我们尽量不用那些靠念书来回答的提问方式。例如,在讲授“药物溶出度的测定”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教材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每一步操作所需的仪器和操作方法,最后看屏幕上播放的溶出仪,提问溶出仪的操作步骤。对于第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往往不立刻做肯定与否的评价,而是再提问另一位学生,让学生自行判断,最后教师作简单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提问方式相当于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了“药物溶出度的测定”实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抽象复杂的知识。

2.3 作业的改革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业的类型、题量都会影响到作业的效果。简单地回答一些概念、解释一些名词也可以是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以及人的惰性,对于这类作业的完成,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学生在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照书本抄写,更有甚者连书本都不愿翻,直接抄同学的作业。原因是这样的作业答案几乎是固定的,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有如下规律:听教师讲解,只有0.5%的内容3个月后还能记住;如果让学生亲身体验,有80%―90%的内容3个月后还能记住,有70%―80%的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3]因此,笔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直接抄书的问答、概念题型,增加观察、分析、判断的作业类型,利用课后作业的方式,不仅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制剂分析一章中“药物的含量测定”,内容多而杂且重复,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以手中的药物为测定对象,通过查阅药典,归纳其含量测定方法,并用示意图绘出其操作步骤和每一步操作所需的分析仪器。作业的完成时间为2周。对于没有查到的学生可相互讨论并请教教师。

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抄写名词、概念,而是充分发挥了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查找药典中的相关内容时,复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了思维和动手能力,大大激发了其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2.4 以项目教学为模式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实训

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用实际工作的需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表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紧迫性。在项目任务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做到动作技能和实践思维技能同步训练,既知道怎样做,还知道怎样做才更好,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技术素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发展。[4]

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能熟练操作药物分析仪器是药物分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项目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分析天平的使用”时,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直接将课堂放到天平室,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从天平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对照实物找出天平的一些部件,然后告诉其作用和工作原理,最后逐个讲述称量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的学生不仅能准确称量,还能排除天平使用时常见的故障。在该项目教学结束时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3 学生考核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模式为笔试。而实践性很强的药物分析技术按照这种方式考核有很多弊端,某些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学生由于不善用文字表述而无法取得高分,而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死背概念也能过关。这种考试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在每一个项目模块结束时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最后和理论成绩综合为最终成绩。这一考试方式的改革,也使学生更为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实践,从而提高了其专业技能。改革后的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笔者对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大增,并且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笔者将按照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地升华、完善该学科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滕勇.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4.8,(9).

第2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己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则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于时月。”是《梦溪笔谈》中“论采药”篇(485条)的记述,沈括在这里批判了机械地固定在二、八月采药的旧法,以事实证明因药物部位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该不一样,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

《梦溪笔谈》中586条说:“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远志用根,则其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马兜铃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在属于动植物的中药药品中,应采用药物的哪一部分,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得来的。沈括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同一药物中的不同部位性能疗效竞截然不同,从这里可看出他注重实际、尊重科学的精神。

“古方言‘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肺’。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这是《梦溪笔谈》中48条记述的。沈括在这里指出药物到达五脏,是药物到胃肠后,由其精华气味进入五脏的。不是药物本身直接入肝肺胃,从而批驳了当时流行的药物本身直接到达五脏的错误说法。

该书482条云:“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为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居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者,固无定物也。《药性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性多为使。此谬说也。设若欲攻坚积,如巴豆辈,岂得不为君哉?”沈括在这里指出,根据主要症状不同,有毒的药物也可用作主药,批判了《药性论》中认为只能用药性平和醇厚的作为主药的固定不变的错误论点,体现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乾如饼,极膏润有味。”《梦溪笔谈》的488条记载了陕西地区特产的上品枸杞子,给后人留下了药物学的珍贵资料。

“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迦然青色,士人谓之‘青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蒿的种类很多,《梦溪笔谈》的502条说明了一些常见蒿的异同,沈括注意到茎叶的形状及全株的体态、色泽、气味,帮助人们加容易认识和鉴别,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第3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1运用教材要“活”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范本,虽然不能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但是也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专业特点出发,有所变通,同时要注重知识的更新。

    1.1突出专业特点

    对不同专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时的分配上应有所区别。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针灸和推拿专门人才,学生毕业以后主要在各级中医院或综合性医院从事针灸推拿、骨伤、理疗等工作。因此,针灸推拿专业中药学课程在按照现行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做适当调整,例如增加与专业关联程度较高的气血类药、祛风湿药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做到学有专长,教有侧重。

    1.2注重知识更新

    现代医药研究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教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并把这些新信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例如相须、相使属中药“七情”中协同增效的两种配伍关系。传统知识中,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伍,相使是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两者很难严格区分。另外,有些药物在性能功效方面不具备某种共性或没有相似之处,配伍应用仍能协同增效,却不能被相须、相使所包容。这说明相须、相使对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有学者提出可以以协同配伍或增效配伍取代相须、相使,这种提法与临床配伍用药更加贴切,指导性更强。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配伍理论,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1.3章节顺序适当调整

    从内容的连续性和类比性出发,讲授时可把某些章节的顺序做些变动。如“解表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这两章内容,在教材中分别列为第一章和第十三章,考虑到这两章药物多归肺经,功效主治联系密切,可在“解表药”内容后接着讲授“化痰止咳平喘药”内容;再如“理气药”、“止血药”和“活血化瘀药”这几章内容同为气血类药物,都应先归类后讲授。

    2教案设计要“细”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舞台演出,教案设计是台下排练。”教案设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提高教案质量,要突出“细”,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为此,笔者做了3个方面的尝试。

    2.1新课导入

    新颖奇巧的新课导入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引导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学习新内容。具体方法有:(1)故事导入法。如车前子、益母草、天麻等药,药名有典故,通过故事导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轻松愉快。(2)谜语导入法。不少中药谜语幽默诙谐,以此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3)标本图谱导入法。讲新药以前,展示药物标本或图谱给学生,先介绍产地、来源、药用部分及炮制方法,再介绍功效和主治,由浅入深,由次到主。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学生兴趣浓厚,直观印象深刻。

    2.2板书设计

    中药学课堂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常规板书和辅助板书。常规板书要工整有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辅助板书用小黑板和图表实施,课前精心设计和制作,宜于药物比较和章节小结。

    2.3精选病例

    中药学在临床课以前学习,学生临床知识缺乏,对药物知识的理解较浅,所以要辅以病案讲解,帮助其加深理解。例如讲授“芳香化湿药”时,例举“湿阻中焦证”病例,从症状分析病因病机,再联系到重点药物藿香、砂仁等的功效和主治。

    3课堂讲授要“精”

    由于高职低年级学生综合理解能力不强,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精”,即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浅显易懂。笔者注意抓“首”“、身”“、尾”3个时段。

    (1)“首”即每节课的开始。在每次课讲授新内容以前,把重点、难点及目标要求写在黑板的右上角,让学生听课时明确要点。

    (2)“身”即课堂讲授过程。各味药物的重点内容是功效和主治,而功效又是重中之重,通过详讲功效,引导出主治。其他内容,如来源、炮制、用量、用法等,可略讲或学生自学。抓住重点,由此及彼,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课后复习轻松。记住功效触类旁通,跳出了死记硬背而又记不住的怪圈。

    (3)“尾”即做好小结。小结有课堂小结,章节小结和阶级总结。①课堂小结结合授课前明确的重点、难点和目标要求进行,需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要明确区分。②章节小结提倡比较法。比较项目有来源、炮制、性味、归经、功用、用量用法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七十余组药物的比较,对学生理解记忆有较大帮助。③阶段总结要有系统性,可以列表比较总结。如对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和祛风湿药的功用主治和用药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

    4复习辅导要“巧”

    传统的复习课是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兴趣提高不起来。为此,笔者尝试了两种复习辅导方法。

    4.1竞赛法

    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分别组织一次竞赛,竞赛题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幸运题,由学生出题,教师审题把关,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推荐3名参赛选手回答必答题和抢答题,其余学生以抽签形式回答幸运题。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

    4.2电教法

    把电教手段引入复习课,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药的视频和幻灯片,并由学生担任解说员,每名学生介绍几种药物的功用。学生参与意识强,学习有压力,复习抓得紧,效果也比较好。

    5信息反馈要“灵”

    教学信息反馈包括3个方面。

    5.1授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讲课的同时要随时把学生的表情、神态、举止纳入自己的注意范围,调控好语速、语调、音量和板书,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维。

    5.2辅导答疑中的信息反馈

    笔者有一次答疑时,发现有的学生对“升降浮沉”的含义理解模糊,误认为“升降浮沉”就是药物在水中的沉浮,完全由药物的比重决定。而“升降浮沉”的真正含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势。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

    5.3考试后的信息反馈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又是对教师教学的检查。每次考试,笔者都进行试卷分析,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次期中考试,发现有关“归经”内容的一道选择题答错率达89%,经了解发现,学生对归经的含义理解有偏差,后来笔者在试卷评讲时重新讲解了这部分内容。期末考试又以填空题形式考查归经的含义,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正确。

第4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 高职高专;《中药学》;考试改革

目前的《中药学》考试内容主要是对常用中药功效与应用的理解,命题形式单一、呆板,缺乏个性化和人文色彩;试题形式不外乎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笔试,以一份试卷定高职高专学生的优劣;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与用严重脱节。高职高专学生由此产生了怕考、厌考的被动情绪,为了应付《中药学》考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样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内容上,以至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怪圈。这样的考试既不利于高职高专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体现不了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为了顺应中医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配合本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对《中药学》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介绍如下。

1 考试内容

为了让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中药学》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将《中药学》考试改革的重点放在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这是《中药学》考试改革的重点。在卷面上,我们主要突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来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对《中药学》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的考核;同时,改革《中药学》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成绩评价办法,改变“一字定江山”的局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既使学生在考试中思维活跃,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药学知识的能力,又避免了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1.1 考试内容生活化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试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基础、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中药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我们注意选择与高职高专学生的《中药学》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尽量缩短中药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历之间的差距,追求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和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为什么不能认为‘中药是产自中国的药物’?请分析你的理由。”“为什么民间有天麻炖鸡的用法?这种用法体现了天麻什么作用?”“丁香是因为什么作用而被称为‘中国的口香糖’呢?”等,这种考核,不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培养了高职高专学生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选用的考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兴致很高。在逐步释疑的过程中,不仅使他们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学习热情。

1.2 考试内容个性化

高职高专学生的《中药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考试不能视学生为被动检测的对象,命题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激活灵性、张扬个性的平台。如“能治疗咳嗽的药物有哪些?请写出你知道的药物名称,并说出其治疗机理。”对这类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中药学》知识现状自主选择解答,从而赋予命题以个性化色彩。

阶段性测验时,我们还采用了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的被称为“一页开卷”的方式,即考试时发给学生的空白试卷纸一张,可以在纸的正反两面写上自己认为每一章最重要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对《中药学》重点知识的归纳、提炼和总结的过程,等于把教材读薄了。考试结果表明,学生的《中药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们都认为这种考试方法没有闭卷考试的思想压力,用不着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而是把重点放在准备资料上。

1.3 考试内容人文化

既要关注学生的《中药学》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理念。因此,命题既要体现知识与能力价值,又要体现人文价值,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需求,使原本呆板的试卷成为学生与知识、情境、教师对话,心灵交汇、情感交流的载体。例如,在考查“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时,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熟地黄和胆南星都是“近朱”或“近墨”的结果,请问,熟地黄和胆南星是何药经何法炮制而来,它们与原药的性能发生了什么改变呢?再如,考查“黄连的功效与应用”时,提出的问题是: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黄连之苦可谓是药中至极,那么,黄连能利于哪些病呢?

另外,我们还对传统的试卷表述形式进行了改头换面,设计了如下卷首语:“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你学得怎样?请认真完成答卷,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向父母、老师献上一份最好的礼物。答题时请注意:①仔细审题,想清楚再动笔。②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③答好每题,别忘了检查。”

2 考试方法

改革了过去单一闭卷笔试的方法,分别以开卷笔试、大作业、读书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不仅减少了学生作弊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还便于考核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考察他们查阅、收集和利用《中药学》有关资料的技能。

2.1 考试方法多元化

2.1.1 作业、课堂提问、讨论占20%

由于学习与考核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中药学》的学习内容较多,考试内容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所以,平时的考核可以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

2.1.2 读书报告、大作业、实验操作及实验成绩占30%

注重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实验操作及其成绩占很大的比例。

2.1.3 期中考试占20%

期中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们平时上课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期中考试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特别是困难生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和脉络有一个更好的把握,以缓解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

2.1.4 期末考试占30%

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建立起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

通过上述革新,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形式,有利于课程分阶段目标的实现,可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的功利性,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长期制约学风、考风建设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也可使学生们的压力分散,并且能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在每个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的实际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一个高职高专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

2.2 考试方法时代化

2.2.1 课题式读书报告或大作业

本校已开通维普咨讯在线服务,在学期中间和终末时,让每个学生自己选一味所喜欢的药物(如三七),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该药物资料,通过归纳、分析、整合来撰写读书报告,并利用e-mail发送,老师则直接在计算机上批改。这种考法,使学生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为了找到某个问题的答案,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方案,仔细搜寻网上每一个细微的相关资料。这种方式也完全改变了以前他们总是在网上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的习惯,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训练和检查自己书写表达能力的机会。

2.2.2 阶梯式理论实践一体化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根据真实病案来分析用药规律及意义。学生在练习病案的同时也是综合运用中药知识的过程。中药的病案分析不强调完整的“理、法、方、药”,只要能考出主治主证和(或)兼证的代表药即可。通过阶梯式病案分析药物,以理论联系实践,能反映出高职高专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5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械部,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目的 对临床药师从事感染性疾病药学会诊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参与我院临床会诊的90例患者与临床药学会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超过7d的有36,占40%,使用两联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1例,占12.2%,多重耐药或者是泛耐药菌患者43例,占47.8%,11例患者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占12.2%,发热待诊患者5例,占5.6%。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的目的以抗菌药物的选择为主,抗菌药物的停用次之。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科室以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以及重症医学科为主。90例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接受临床药师的用药建议,治疗有效率为84.4%。结论 临床药师要根据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进行选择,对于感染较严重的疾病,多选用联合治疗方案,还应根据药物组织穿透性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药学的会诊,充分发挥了药师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药学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关键词 ] 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药学会诊;影响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a)-0143-02

参与科室会诊,讨论危重患者的病案与救治措施,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建议,已经成为我国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1]。现阶段,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并发感染在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频繁,因此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的机会增加[2]。笔者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笔者参与我院临床会诊的90例患者与临床药学会登记表进行分析,以对临床药师从事感染性疾病药学会诊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笔者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参与我院临床会诊的90例患者与临床药学会登记表,其中53例男性,3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4.6)岁。而会诊的科室以神经外科为主,共18例,骨科17例,泌尿外科12例,重症医学科9例等,共涉及14个科室。

1.2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s)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通过χ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感染性疾病特点

对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与临床药学会登记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90例感染性疾病的特点见表1。

2.2会诊目的

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的目的以抗菌药物的选择为主,抗菌药物的停用次之,会诊目的见表2。

2.3会诊科室类型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科室以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以及重症医学科为主,详细情况见表3。

2.4感染控制效果

90例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接受临床药师的用药建议,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见表4。

3讨论

临床药师需要熟知感染性疾病的致病特点、不同感染部位的常见致病菌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药物特点,例如支原体呼吸道感染[3]会出现阵发性咳嗽,且患者的胸骨后、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在接受广谱抗菌药物的治疗后,患者的肺部影像出现疾病扩展或者是加重的现象,曲霉菌感染[4]会发生幻觉、烦躁以及兴奋的现象。

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感染性疾病会诊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使用超7 d、使用两联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的药物选择以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单用或者是联用复合酶抑制剂或第3代头孢菌素[5]的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大部分的医师会在自己找不出更好控制患者感染性疾病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才会邀请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救治方案。

临床药师要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以保证感染性疾病明确的诊断,排除其他病因造成的发热症状,90例患者中,5例发热待诊患者。因此临床药师要详细的了解患者的日常活动与日常饮食,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史,以对患者的发热症状做出准确的判断,排除非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药源性等疾病,例如:血液病、实体肿瘤、变态反应、甲亢以及药物热等[6]。

临床药师要遵守疾病的治疗指南与治疗原则,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优化,邀请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的药学会诊主要是对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抗菌药物的停用以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等情况。现阶段,临床药师对于药物治疗的经验较少,因此在治疗难度较大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承担的压力较大,会充分利用治疗指南,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以降低会诊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笔者参与我院临床会诊的90例患者与临床药学会登记表进行分析。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超过7 d的有36,占40%,使用两联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1例,占12.2%,多重耐药或者是泛耐药菌患者43例,占47.8%,11例患者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占12.2%,发热待诊患者5例,占5.6%。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的目的以抗菌药物的选择为主,抗菌药物的停用次之。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科室以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以及重症医学科为主。90例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接受临床药师的用药建议,治疗有效率为84.4%。李莉霞[7]等人的文献资料中指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不明显,因而邀请临床药师参与会诊,重新制定用药方案,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笔者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要根据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进行选择,对于感染较严重的疾病,多选用联合治疗方案,还应根据药物组织穿透性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药学的会诊,充分发挥了药师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药学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 郭玉金,田桂芹,普燕芳,等.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氏菌病诊疗过程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23(11):845-847.

[2] 何鸽飞,易爱纯,刘丽华,等.临床药师参与151例难治性感染性疾病会诊分析[J].中南药学,2012,8(2):145-148.

[3] 朱少惠,梁永洪.临床药师参与71例难治性感染性疾病会诊分析[J].今日药学,2013,16(8):557-560.

[4] 刘丛海,鲁侠,何丽娜,等.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现状及思考[J].安徽医药,2014,15(1):169-171.

[5] 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 杨柯.药师参与20例难治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用药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42(8):1188.

第6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药物化学课程是高度交叉融合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药物化学学科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3]。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主要以教师教授,单向表述为主。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和被动接受,学生先通过学习(一般老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后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习惯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中两个独立的阶段[4]。另外,许多药物化学教师在采用此方法教学时,没有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上课45min都是高密度的讲解,既没有教师有启发性的提问,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提问的机会,最终走入了满堂灌的误区,这直接导致学生以记忆、练习为主的单一学习方法的产生,举手提问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合作学习的习惯得不到培养,创新精神受到严重的抑制。课堂缺乏生机,学习缺乏情趣,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现代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侧重于培养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5]。而传统药物化学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与现代教育培养的目标完全匹配、融合,因此需要深入改革与进一步完善。

2PBL教学模式分析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6]。PBL教学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目前,PBL的教学方法已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逐渐推广应用,主要应用于理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PBL教学药物化学模式,一般需要下述几个固定的环节:案例问题自学讨论解答归纳总结[8]。实施之前需要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章节的系统性,找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精心设计整理后,交给学生。将最熟悉的几个能畅所欲言的同学分散组成多个问题讨论小组,各小组学生结合问题,预习相关知识点,查阅资料,自觉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PBL教学课中,围绕每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推荐一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纠正。若问题比较难,学生自己解决不了,老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解答。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课后问题反思情况,客观的做出成绩评定,为药物化学期末成绩提供依据[9]。PBL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然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消极学习转向带着问题钻研的学习态度[10]。因此,PBL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更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3讨论

第7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实习 教学方法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Methods of Practice of Medicinal Botany

WANG Leyuan

(Pharmacy Facult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the field practice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uts forward new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 field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aterial

药用植物学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识别一定数量的药用植物种类,并加深对植物形态学知识和分类学知识的理解。在我国,其具体要求一般是:(1)能识别80种左右的药用植物(相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实习一周而言)或160种左右的药用植物(相对于中药学专业或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实习一周半而言);(2)了解这些植物所属科的形态特征;(3)见识这些植物的入药部位并知道其功效;(4)这些植物中除了有被子植物外,还要有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5)见识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境。

据笔者所知,我国各有关院校在实习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以下四种:

(1)给学生一人一本实习教材,内容为一些药用植物的中文名及其所属科、门(对于被子植物门来说还有纲)的中文名,并有关于这些植物的入药部位及功效的介绍;老师带学生沿着实习路线走,当遇到与教材中某植物名对应的植物时,就告诉学生它是教材中的何门、何科、叫何名称的植物,介绍其形态特征和所属科的特征(若此后遇到的植物与此时遇到的植物同属一个科,则可不再介绍这个科的特征),将其入药部位指给学生看,并要学生阅读教材中写着的相应功效;学生则找到教材中的相应名称抄于笔记本上,记录老师介绍的特征,观察植物的入药部位,从教材中了解其功效,接着观察、接触该植物全株,以验证、体会所记录的形态特征,并对之拍照(指带有相机或能拍照的手机的学生),再采集该植物全株或其有代表性的部分,粘上写有其名称的纸条,放于随身背的书包中。待老师结束当天的教学后,回宿舍用此种标本(或还有照片)结合所作的笔记进行复习。这样,教学完了规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后,老师给一两天时间让学生对被教学过的植物进行总复习。总复习期结束后就举行考试。考试的方式是,老师采集属于复习范围(或者说教学范围)的一部分植物并摆出来,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并写出其中各植物的中文名和所在科的科名。

在实习期间,老师还讲解、示范如何将一种鲜活的植物压制成既可长期存放供核对用、又较美观的标本,并要学生做其中的隔一定时间给标本换一次吸水草纸的工作。

(2)此法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两点不同,一点不同是在教材中还写出拉丁学名,另一点不同是在总复习期间,老师带学生去实地找到属于复习范围的植物,以方便学生复习。

(3)此法与第二种教学方法只有一点不同,即教师不介绍所教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属科的特征,而是要学生自己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某地方植物志这类书中查阅。

(4)此法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三点不同,第一点是不给学生一人一本实习教材,而是给每个实习小组(这种小组比一个班小,一个班至少分为2个实习小组)一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或某地方植物志,第二点是老师在介绍任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等等情况时,都不告诉学生那种植物的名称,而只说那种植物是第几号植物(这序号由各实习小组的带教老师自己定),并要学生回宿舍后根据所记录的老师对那号植物之形态特征和所属科之科名的介绍,从上述书中查出那号植物的名称;第三点是要学生将每号植物都压制成标本,到总复习时,要学生说出各标本所代表的那号植物的名称;若学生说的是对的,则予以肯定,若学生说的是错的,则给予纠正,并阐明纠正的理由。

笔者认为,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没写出各植物所属科的形态特征,就难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老师在介绍某个科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一二条,以致于所介绍的并不是该科的形态特征,而基本上是该科与其他某科的共同点;学生却将老师的介绍当作该科的形态特征,记录下来并了解之。例如鹿蹄草科的形态特征是:草本或亚灌木,叶为单叶,常互生且基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萼常5全裂,裂片覆瓦状排列,花瓣常5枚,雄蕊数与花瓣数相等或是其倍数,子房上位,常由5稀由4心皮合生成,花柱单一;蒴果或浆果。若老师在介绍该科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花柱单一”和“子房……常由5稀由4心皮合生成”这二条,就会导致已介绍的形态特征并不是鹿蹄草科的特征,而基本上是鹿蹄草科与虎耳草科的共同点;学生却会将老师的介绍当作鹿蹄草科的特征,记录下来并了解之。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没有写出植物的形态特征,则又难免发生另一种情况:老师在介绍某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某一、二条,以致于介绍的形态特征只大略相当于该种植物所在属的形态特征,算不上是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而学生却将其当作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去记录和掌握。发生这种情况,虽然不一定导致学生不能将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区分开(比如在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均不同属时,发生这种情况,就不会导致学生不能将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区分开),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后的其他某个时间或地方)遇到与该种植物同属但不曾学习过的另一个种时,将之误认为该种植物。比方说,该种植物若是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学生就很可能在遇到与它同属但不曾学习过的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时,将后者误认作它。顺便说一句,会犯这样的错误,就不算真能识别牛膝这种植物。第一种教学方法难以避免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就意味着它有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1和第2条。

第二种教学方法虽然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两点不同,但其所用的实习教材也如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那样,没有写出各有关科和植物的形态特征,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也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1条和第2条。

在第三种教学方法中,虽然有老师要学生从上述书籍中查阅各有关科的特征这一项,但是缺乏相应的耳提面命或压力机制,这就难免有学生不对各有关科的特征都完整地看一遍,甚至基本上不理会它(学生在实习期间最怕的是实习考试,而他们知道,对付以认出植物且写出其中文名及其所属科的科名为内容的考试,只要能记住复习范围中的各种植物的中文名,形态特征和其所属科的科名就行,了解各相关科的特征固然会有助于记住科名,但不了解它们也是能记住科名的)。此外,在这种方法中,虽然有老师要学生从上述书中查阅各有关植物的形态特征这一项,并且学生也知道这种查阅对于其能否通过实习考试关系重大,但由于书中介绍的形态特征多半不如老师介绍的精炼,换句话说,就是比老师介绍的要细碎些,条条款款多些,因此,记住它们就是件很难的事,学生就极可能为了使此事变得“容易”一些,而对它们进行有选择的记忆。在老师以指认的方式(这是第三种教学方法规定的方式)完成其对各有关植物的教学之前,学生的选择性记忆会有点盲目,之后就多半会只选择那些对于将复习范围中的一种植物与该范围中其余植物区分开来有直接帮助的形态特征,去记忆。然而,在其选剩下来的形态特征中,很可能存在着可将这种植物与同属的但不属于复习范围的某种植物区分开的特征。这意味着,学生选择出来准备记忆的特征,可能不是该种植物的种之特征,而是其属之特征,或是其属之特征的类似品。综合本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第三种教学方法不可能使任何一届实习生中的每个人,都达到上述教学要求的第1条和第2条。

第四种教学方法有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2条,因为第一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两种情况中的前一种,在第四种教学方法下也难免发生。

以上各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大能让多数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之后,乃至毕业以后,还有兴趣和信心去做到仍能识别实习中学过的大部分或全部药用植物。

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既可能使每届实习生中的每个人都达到上述教学要求的第1、2条,又可能让多数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之后,还有兴趣和信心做到仍然能识别实习中所学过的植物呢?笔者的回答是,有。将第一种教学方法作下述改造,就成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老师编写一档既具各有关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介绍、其所在科的科名及其形态特征的介绍,又具各有关植物之原色图片的电子版实习教材,将它上传到自己的微博中;在实习期到来之前,要学生用手机、实在无手机的则用笔记本电脑从老师的微博中下载它。在实习期到来时,要学生带上含有它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老师在实习中每介绍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或其所属科的形态特征时,要有手机的学生找到电子版教材中的相应介绍,边看它边听老师的介绍,无手机的学生则用笔将老师的介绍记录在笔记本上,回到宿舍后再打开电脑中的电子版教材,根据其中的相应介绍整理所做的记录。在考试内容中加一种考题,就是写出某某科的形态特征(当然,这个科应该是老师和电子版教材都有介绍的众多科中的一个)。

用第一、第二或第四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情况,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学生除了听老师的口头介绍外,还看电子版教材中的相应介绍。采用第三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情况,在采用新教学方法后也不会发生,因为电子版教材中对植物或科的形态特征所做的介绍,是老师写的,而前面说过,老师的介绍一般比上述书中的介绍精炼。此外,新教学方法在使学生了解有关科的形态特征方面,有考试这种压力机制。

第8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对成功产品的过度神化,忽略过程只重结果,感性多于理性,一直是中国营销界的一大特色。经过坊间的渲染,好记星仿佛出生时就打上了真命天子的烙印。

其实,那时候的操盘手杜国楹,靠背背佳声名雀起,后继项目却一败再败,几无可退之路。和当年推广脑白金的史玉柱一样,一心想摆脱困境,图谋东山再起。

营销无定式。把一个成功案例套进某个营销公式或市场理论,对别的产品来说,究竟是指导的更多,还是误导的更多,实在难以说清。

作为好记星报纸广告的主要创作者,一个过程参与者,笔者不想扯进任何国外或国内理论,力求客观真实地记录过程、细节和感受,也许对营销人士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次合作

2002年8月,笔者从脑白金策划部辞职,先后在某国有上市公司任企划主管,某保健品策划总监。2003年5月应蜥蜴团队副总覃启舟之邀,负责一个药品项目上市。

7月份的一天,好记星副总蒋宇飞风尘仆仆赶到上海,说是蜥蜴团队总裁何坊大力推荐,要把报纸广告交给笔者操刀,价码是每个整版2000元。

那时候,好记星已经在济南试销成功,剑走偏锋,投放整版报纸广告,获取一套强效的推广模式。紧接着,武汉样板市场起势良好。

在和操盘手杜国楹、蒋宇飞交流后,针对暑期和新学期开学,第一次出了三篇,《一台好记星,万千父母情》、《开学了,给孩子送张“英语绿卡”》、《清华大学专家,给孩子送开学大礼》,投放效果让他们深感满意。

此后,《送好记星的九大理由》、《孩子英语差,最痛父母心》、《爸妈再爱我一次吧!》、《万千父母情,尽在好记星》等广告陆续出笼,往往凌晨三四点做好的广告,两三天就一字不改投放出去,内容、版面不断翻新,轮番刺激家长的眼球。

第二次合作

做完第13篇整版广告,在国庆节之前,笔者因个人原因离开蜥蜴。不久,杜国楹和蒋宇飞来到上海,与笔者达成继续合作的协议,价码翻番,并热忱希望笔者组建个人工作室。

在广告手法上,笔者把脑白金的一些炒作技巧,充分运用到好记星上面。史玉柱在写脑白金软文时,在文案上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突破,至今没有超越的案例。

笔者采取脑白金的炒作手法(后文将详细提到),运用起来可能还嫌生疏,但在好记星上还是展现了较大的冲击力,也一定程度上映证了脑白金当年的成功。一个不知情的朋友翻着报纸对笔者说,好记星这些广告一定是脑白金出来的人做的。

从十一黄金周到寒假,到春节送礼,到新学年开学,再到暑假,笔者与客户的合作更为紧密默契。以后回想,这段时期无论是操盘者还是笔者,都是一段前所未有、激情高涨的阶段。

《送孩子一把学英语的金钥匙》、《英语决定孩子的命运》、《好记星席卷北京》、《中国家长更疯狂》、《独家追踪:谁在疯狂抢宝》、《抢!抢!抢!》、《好记星,礼到心到》、《新学期,英语更狂热》、《暑假不让孩子的英语“放羊“》、《暑假英语学习三大怪》等,前后三十多篇广告冲击市场,令竞争对手目瞪口呆,只能亦步亦趋跟随,完全失去这场战役的主导权。

《中国家长更疯狂》投放《北京晚报》,咨询电话突破700多个。2004年春节前后,杜国楹在北京疯狂投放了60多个整版。

搭上更高的平台

毕竟,英雄所见略通。进入英语学习机这个领域的都是营销高手。主要对手一是记易宝,二是e百分,还有文曲星、诺亚舟、乾坤发音王。

记易宝的操盘者,是创造过商务通神话的恒基伟业。而e百分的老板是《四轮学习方略》的郝志强,同样出自医药保健品行业,熟知教育产品的市场推广。

据知情者透露,《四轮学习方略》的营销额远远超过《学习的革命》。所以,后来对好记星真正形成过威胁的还是e百分。

多方博弈,好记星先下一城。但是,从财力上,好记星与e百分、诺亚舟、记易宝仍有一定差距。开始对手并没有把好记星放在眼里,等到醒悟之时好记星已经羽翼丰满

如果杜国楹没有与橡果国际合作,把控股权主动让给对方,搭上更高的电视平台,实现第二次飞跃。或者竞争对手与橡果国际合作,好记星究竟能走多远,则悬而又悬。

另一个脑白金?

豪情满怀、记者出身的蒋宇飞,把好记星称为“第二个商务通”,而笔者把它看作是“另一个脑白金”,并做了一番比较。

首先,两者的操盘者都曾经辉煌一时,而操作本项目时都是落魄之际。杜国楹25岁成为亿万富翁,史玉柱更不必说。

其次,好记星与脑白金的市场启动,主要采取报纸广告。一是财力不够,只能低成本运作;二是报纸十分适合试销,能够灵活、及时调整宣传点。

再次,都做样板市场,迅速复制到全国各地。然后进入更高的电视平台,占领强势媒体来奠定领先的地位。

对财大气粗的公司来说,报纸是小米步枪,电视是飞机大炮,报纸不是他们首选的媒体。志得意满的老板往往目光高远,不愿放下姿态去做样板市场的试销。

头领说要做某个项目,自然有一批部下或广告公司,拿出一套厚厚的上市方案,从s.w.o.t来证明这个项目的前景。

当然,二者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是医药保健品行业的炒作手法。好记星开始找的都是医药保健品行业的经销商,有的经销商还把好记星放到药店出售。

没有细胞何以成生命?细节决定成败。笔者将从报媒宣传、市场推广等角度入手,剖析好记星的成长之路。

第9篇:药理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中级 中药调剂员 资格考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80-02

目前,中职药学学生拿到了毕业证书却不能上岗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无法通过上岗资格证考试。中级中药调剂员职业资格技能操作考试由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三大项目组成,满分为100分。其中,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成绩分别占总分的50%、30%、20%,考核时间均为15分钟。本文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一、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调剂员资格的培训与考试是北海市卫生学校药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项有效举措。北海市卫生学校安排充分的时间,对学生加强考前辅导和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但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药调剂方面。中药处方调剂过程是由药房调剂人员依照配方原则和程序及医师处方要求,将中药及时、正确地调配成可供使用的药剂,它是一项专业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技术工作。实际工作中调配中药处方的程序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环节。通过对往届参加考试学生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复核3个子项目上操作容易出现问题。

1.处方审核。中药处方审核是指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药方之前,对药方进行审阅核准的行为。这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临床中药处方审核讲究严格按照“四查十对”认真核对处方。“四查十对”是药剂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包括查处方(对姓名、科别、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其中,查处方、查药品是审核处方完整性的具体要求。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工作开展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支撑。合理、有效地审查中药处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关系到诊疗的成败。因此,中药处方完整性审核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应用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要点。一是中药处方的完整性。完整的中药处方格式由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学生审核中药处方时,必须仔细审查处方各项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特别是在实践技能培训前期,学生因信心不足或急于调配处方而容易忽略对处方进行全面审核,特别是忽略对处方前记和后记进行审核。在临床上,会有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风险,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二是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欠缺。正文的审查是审核处方的核心关键。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是由中药饮片处方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说它具有特殊性是因为中药饮片处方所产生的预期疗效,取决于处方调配中中药材产地、品种、质量、剂量和炮制与否的正确调配。因此,要求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的专业人员要具有娴熟的中药、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学生要顺利完成中药处方的审核工作,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麻性质、妊娠禁忌、特殊的煎煮等知识。对学生中药调剂审方综合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因对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欠缺造成练习及考核过程中思想压力大,而成为顺利完成审方的最大难题,需引起教师的关注,完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2.处方调配。中药处方的调配是完成医师对病人辩证诊治,正确用药的环节。它习称“抓药”,是把斗内药物按处方要求调配齐全并集于一处的操作。调配须做到准确、快速、连贯。中药处方调配的流程是:收方、持戥、对戥、逐药称量、分剂量、正确摆放。调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再次审方(四查十对)、持戥、对戥、分剂量、调配顺序、特殊药品的处理。指导教师经分析研究发现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多在一些细节上:(1)遗漏对戥。学生持戥便开始抓药称药,造成对戥被遗漏。(2)称量不准确。分量存在偏差。(3)调配顺序。药味按上至下或从右至左调配。为了利于核对,需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以利于下一步复核处方。因此,实践教学中需注重细节指导。

3.处方复核。处方复核是降低医疗事故,避免医疗纠纷,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在调配处方后,因为考核时间有限,急于举手示意操作完毕,所以处方复核成为学生考核时容易遗漏的环节,教师在学生操作练习期间需加强培训练习。复核工作包括:(1)复核药片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杂他药或杂物。(2)药片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麻性质、妊娠禁忌、特殊的煎煮等。(3)药片有无发霉、虫蛀、泛油、变色、以生代制、未捣碎等。(4)特殊煎煮的药物是否按要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5)抽查剂量准确度、重量差异合格度。处方复核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复核工作要求认真、细致,精通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强。

(二)饮片鉴别方面。中药鉴定的目的在于辨别药材的真伪、优劣,澄清用药的混乱现象,防止伪劣药材的产生,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对饮片性状进行正确的鉴别是药剂专业实践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更是药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按《中药调剂员》考核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三四百种常用饮片或药材性状特征。性状鉴定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加强快速记忆。并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规范书写药名。考核时,学生未能快速鉴别出饮片的性状特征并写出正确的药名,成为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障碍。如何指导学生快速、正确辨识中药饮片成为教师不断努力探究教学方法的课题。

(三)药品陈列方面。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陈列就是把药品按一定的规则有规律地展示给顾客,选择合适的药品,并用合适的方法摆放、展示,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药品分类陈放是中药调剂员考核的要点。药品分类陈列要求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分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区;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易串味药品专柜;拆零专柜;按功能与主治分区;按剂型分区;按储存要求进行分区;特殊药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存放。经往届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反馈,学生对药物的功能与主治掌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考核时最易失分,影响成绩。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进行药品功能主治的知识培训,从而提高熟练度。

二、对策

(一)形成有效的职业实践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是贯彻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职业实践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有特色、有成效的方法:(1)“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它鲜明的特征是把学习任务引入实训教学中,即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突出岗位能力的训练、目标明晰具体、做学一体的学习方式。(2)团队式学习教学法。它是以学生全体参与为特点,通过集体的大量交流(讲做结合、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和适度的竞争(组内竞赛、组间竞赛、个人之间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3)“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它是指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习知识、通过讨论运用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判断、分析、综合能力。其学习方式是在“做中学”、“学中做”。(4)单项攻克教学法。也被称为“技能提升平台期”。它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缩短训练过程,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可采取以下方案:(1)形象教学——直观形象讲解。(2)精讲多练——多练不是数量上的简单堆积,更应该注意练习的质量,只有善于从练的角度、形式、方法诸多方面下工夫,才能达到练习效果。(3)培养实践学习兴趣。(4)要充分相信学生。(5)学生的气可鼓而不可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针对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三大项目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着重培训。具体如下:

1.中药调剂方面。一是审核处方完整性。笔者在培训中,组织学生分组练习,采用互相监督、互相考核、教师当堂抽查等方法强化训练学生。学生对处方完整性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后,能够养成接到处方第一时间审查处方各项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的习惯。经过培训操作中的反复练习,审核处方完整性成为学生收到处方习惯性操作。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娴熟的中药、中医理论基础等专业知识的记忆、理解、消化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把药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事先设计四五百张处方,同时还从学校附属医院取来三百多份中药处方进行复印后,将这些处方交给学生课内课外查找出不合格处方并指出原因,反复练习。这种与临床挂钩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考查学生的审方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牢固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学生对自己能顺利通过考核充满信心。三是处方调配。学生对中药处方调配流程的熟练程度是解决处方调配中的问题(遗漏对戥、称量不准确、调配顺序不当、处方复核)的关键。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尝试、相互配合,通过反复练习,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笔者通过指导、协助、了解学生遇到问题后,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从而加强学生对中药处方调配流程的熟练度,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掌握中药处方调配的流程。

2.饮片鉴别方面。饮片正确的药名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考核成绩。首先,教师在平日要注意规范书写药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强调规范书写药名,并鼓励学生相互检查药名的正确书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就有了第一印象,反复练习后,学生都能做到规范书写药名。此外,饮片性状鉴定技术教学中,学习知识需要记忆,在理解的前提下也需要记忆。很多中药特征相似,药名也容易混淆,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尽可能快速记忆的方法。笔者采用多种导记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到速记方法,达到快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导记法的应用包括:分类归纳法、比较区别法、实物对照法、提问强化法、联想法、歌诀法、图表法、趣味法、图文并茂法、目录标注法。导记法能将抽象知识变形象,复杂知识变简单,分散知识变集中,便于学生分辨易混淆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3.药品陈列方面。药品陈列中,药物的功能与主治是药剂人员必须掌握的要点。此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大部分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学生已学习过,但是在实训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会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笔者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一边直接把学生带到模拟实验室,练习药物的功能与主治分类,一边采用多媒体课件投放影像并讲解,攻克了以往学生感到难以区别、难以辨认的难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这个项目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对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耐心的培训指导。当前生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又大多是大课教学,学生得不到个别的针对性指导。这对成绩比较落后,水平比较低、接受能力方面有欠缺的学生影响很大。把他们编为一组,给予更多的关心,贯彻针对性指导,强化教学。教师用赞赏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不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使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树立能考核过关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许锦柏.中药调剂员(中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梁春贤.药品店堂推销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云兰.导记法在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