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

第1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课程构架 专业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2.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概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其涉及的学科较传统建筑学更加广泛。其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包括:绿色建筑文化与历史、绿色建筑基础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与管理。只有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订,才能将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建筑学专业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从专业理论课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进行策略推导。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图1】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除了对传统课程大纲的修订与调整之外,还可以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图2】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第2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

一、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作用

1.设计师的责任

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建筑师。首先要了解建筑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是全面型人才,针对项目进行设计创意和理念合理剖析,最终转化成实体建筑或空间,是建筑设计师的主要责任。在剖析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验证。对最终形成的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分两个方面:一是审美的需求,这点上可以运用美学原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二是需要得到环境的检验,这要求建筑学学生有全局观念,从环境大局入手考虑,不能只孤立看建筑单体本身。这两方面的评价标准要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需要有环境统筹意识,将建筑置入环境之中考虑问题。从这方面来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大学时期专业教育的特殊使命

大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建筑学专业在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明显。但是对于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大学时期的教育只能算是专业基础型教育,提供给学生设计原理,并进行设计模拟训练,逐一进行辅导,这是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也不例外,提供给学生有关于环境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侧重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序的设计训练,为学生未来就业走能应对这类普遍性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当代建筑行业的形势

受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都在经营中遇到了困难,这些单位要进行探索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专业人才的市场信息获取,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特点;教育教学训练要随着每年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要给学生树立项目统筹整合意识(以环境整体改善为核心,进行建筑、规划、景观方面的统一设计),从项目策划经营的角度进行设计考虑。

三、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改方法

1.教学内容的侧重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环境设计以及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技巧的一门建筑学专业限选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设计的结合体,但它的设计体系是建立在人、社会、环境三大要素之上的,因此需要在开设基本的设计基础课程之后,对形态构成、形体掌握、形式美法则有一定了解之后才能进行教学。

本课程研究的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环境,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再设计、园林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建筑与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但由于课程本身是建筑学专业的限选课,在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设计知识的同时,需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做详细解释,使之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对本身专业的帮助和益处。授课的针对性应比一般艺术型专业强,必须结合建筑学专业知识进行案例讲授,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2.教学手法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因此,在完成设计原理课程的全部传授之后,需安排多媒体演示的案例分析,将前期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调研制,做成多媒体文件进行汇报分析,由学生3~5人组成学习小组,自己调研查找相关设计案例,并按照设计原理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分析,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设计分析能力。最终考评方式是大作业练习,布置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实践训练。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因此,设计实践的训练是最终核心环节,指导学生完成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解决问题,在设计实践练习中才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意及表达能力。

3.教学理念需与时俱进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使之了解环境的基本内涵和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在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要对相关的学科内容进行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实验平台;建设要点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因此,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建设实验平台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现状分析

1.实验平台建设不完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目前的课程内容范围比过去的范围更宽泛,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如建筑电气、建筑环境等内容被添加到专业中。然而,实验课程的设计却没有在教学规划中展现出来,实验平台的建设比较落后,缺少统一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实验课程计划,教学实验基本是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自行设计,缺少一个完善的实验平台体制。

2.实验平台结构不科学

由于这一专业的内容较为繁杂,实验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但是目前的实验平台的机构不够科学,实验资源比较分散化,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实验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不够顺畅,在需要设计实验的科目上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对于每个实验对应的课程也比较混乱。平台的构建不协调,没有针对科目本身的特点,而且没有展现这一学科的最新变化。

3.实验平台基础设施差

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平台设备较差,一些实验设备较为陈旧,而且有的设备也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同时,高校的专业之间的实验设备使用开放程度较低,一些实验设备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程序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平台的有效运转,制约了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要点

1.科学的规划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平台的构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论证,以学校教学为基础进行实验平台的开发。实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以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但是又突破传统实验的零散模式,重新整合专业的实验平台。规划需要由专业理论课的教师进行综合性调研,对实验的设计项目、程序等都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对于实验平台的整体开发建设也要起到总领的作用。

2.丰富的实验内容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内容比较多,因此专业实验平台的内容也要相对完善。专业实验平台要根据各个实验的基本特点,按照科目难度进行系统的分类,保证每门科目都设计出相应的实验,而且每个科目都有整合理论,并设计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对于实验教学要同步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实验的内容要予以详细说明,例如实验的基本目标、实验步骤、器材选择以及考评方式等。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的实验内容:暖通空调实验室、建筑电气实验室和城市燃气实验室。这三个基础方向包括了二十多门理论课程的五十多个实验。例如水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

3.充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学生参照实验指导教材来进行实验活动,根据教材上的详细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整个过程比较机械,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同时对于实验现象也没有独立的分析过程,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障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工程学科,在实际生活中,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的完整设计,独立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对于实验产生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因此学生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实验中,通过设计纠错实验的方式,或者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把握专业技术,提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结束语:

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教学中,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于实际工程技术原理的深刻理解。因此实验平台的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傲雪,刘海龙.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第4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部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第5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空间 功能与形式 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展历程较短,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成长期。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院校的各自优势,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注重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2.艺术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初学建筑设计时,对潮流和时尚感觉敏锐,且有较好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欠缺的是通过理性思维和推理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设计初始,往往形成一个或多个构思,但只停留在对形式的直观感受层面,缺少系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只形成一个概念性方案但深入不进去,使最终的方案得不到升华。应当注意的是,设计方案的构思立意明确以后,各环节问题的处理没有一个既定的程序模式,更不是一个问题完全解决之后再考虑下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方案设计不是加工标准件的过程,方案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一个互动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应同时关注几个环节和环节的各个方面。这期间的反复推敲,“一步一停、一步二晃”,都在所难免,应把握立意这条主线,统筹兼顾,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弄清问题的相互作用点,并进行整理归纳,在衔接中解决矛盾。 

设计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课题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的积累,并且有赖于教育者经常性的正确引导,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打破专业界限,培养起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参考文献: 

[1]《别墅建筑设计》,邹颖、卞洪滨编著,中国建筑出版社 

第6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发展趋势;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新的生活追求发生变化,更多人追求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这一追求使得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占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学科也随之应用到城市建设和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存在。

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1.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设备是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总称,是设计组建建筑中的燃气,电气,给排水,空调消防等工程及其应用使用,以及利用各种设备及方式对建筑系统中的冷热环境,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光环境和声环境等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创造低能耗的建筑设备系统的目地,其专业技术主要包括暖通空调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空气污染控制,室外及室内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造化和燃气供应。

1.2 建筑事与设备工程的重要性。目前,健康,能源,环境已然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社会发展理念也由之前的“先发展后环保”发展到今天的“环境保护优先”,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这三大主题的关系密不可分,在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建筑节能自然引起人们关注,因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环境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直接因素,如何创造一个优异的建筑环境以保证人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国建上每四年召开一次的世界室内环境技术大会也再一次证明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其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作用

2.1 暖通空调的功能与作用。(1)供暖,是为了创造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用人工白话文学地,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的技术,整个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配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组成,按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供暖,而按照供照媒介,可分为热水供暖和蒸汽供暖。(2)通风,是为了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满足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后的能够其补充进来。它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3)而空气调节,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需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内空气温主,湿度,纯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的要求的技术,它包括制冷,保温,加热和过滤净化。

2.2 建筑电气的功能。建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电气系统和电技术为手段,满足工业或建筑物对电气方面的要求,并能创造,维持与改善空间环境的一门学科。

2.3 建筑给水与排水的功能。按照给水系统的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和联合给水。常见的给水方式,直接给水,以水箱给水,以水泵给水,水箱水泵联合给水,水压给水,分区给水,分质给水。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到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班组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废水和房屋顶的雨,雪水,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迅速排到室外,防止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或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为室外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条件,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除系统。

2.4 建筑消防功能与作用。建筑消防,顾名思义,是利用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及相关消防措施,达到火灾消防预防,火灾事故扑救的目的的系统,它分为室内消防给水,建筑防排烟和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建筑消防是建筑设备较为重要的方面,是充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必要措施,而室消防给水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它系统。

2.5 燃气工程的功能与作用。燃气是一切可以燃烧的气体的总称,如常见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硫化氢等等。它的用途很广,作为燃料,在生活方面,它用于烧水,做饭,取暖,空调等,在工业方面,它用于烧锅炉,热处理,工业采暖,废物处理,陶瓷器干燥与焙烧,玻璃和塑料加工等,还可作为汽车和各种机动车的燃料,可用于发生惰性气体或保护性气体,同时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可支取多种化工产品,在商业方面,它用于多种食品的烹调,冷冻以及许多气雾剂的载体。

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市场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所以除了与其他专业一样强调培养呐喊工专业知识理论以外,更加强调的是对其市场意识的培养,市场因素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的重要资源,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融入市场要素,培养员工市场精神已经是当前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只有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充实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储备,才能够促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更好的更快的发展。

3.2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我国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逐步发展完善当中,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显现出诸多问题,其中,实践能力较弱,社会短发恶性循环差则是较为明显的问题,所以加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则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当务之急.管理机构应该注重建立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实践基地,完善实践体系和硬件建设,加大相关学科的融合和渗秀能力,一方面培养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综合素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质量.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也相应逐渐提高,为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注重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管理与科研相结合,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能力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培养方向与国际接轨,注重专业与经济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高竞争力的“三高”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生,张国强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

[2]孙咏梅.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J].理论前沿,2014,17.

第7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能源应用;建筑环境检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17-02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内涵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在以往的建筑热工环境的基础上,建筑光环境、声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及建筑能源的规划与应用等都是该专业涉及的范畴,成为一个跨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交叉性学科,既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又有关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给该专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起着将基础知识运用于专业领域的桥梁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宽,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的改革。

二、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基本情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起着将基础知识、理论运用于专业领域的桥梁作用。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常面临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液位、热量、气体成分、噪音、放射性物质以及光照等参数的基本测量原理及方法和测试结果的数值分析,是一个跨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交叉性学科,既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又有关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建筑环境检测技术是每一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尤其在当前,国家正在重视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

三、存在问题

以往,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手段都比较传统。一方面,测量原理抽象、内容较为枯燥,课本中相关理论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单一,主要依靠教师填鸭式教学;此外,传统考核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没有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内容理解不深、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没有达到该课程教学目的。

四、教学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本课程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8,实验学4。要在32学时内使学生掌握一门应用性较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结合专业实际应用,应有重点的讲解。在建筑环境专业参数测定中,经常需要测量的参数为:温度(包括干、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压力、湿度(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速度,以及流量、热量、光照、环境噪音及空气污染物等。需要重点掌握测定这些参数的测量原理、方法及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空调系统安装调试等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仪器的研发和更新非常快,其中建筑环境测试中空气有害物质(例如当今比较热门的VOCs)的测量、新技术(例如PIV测试技术等)等需要的实验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GC-MS)、PIV测速仪等,这些实验仪器十分昂贵,本专业实验室不具备。或者有的实验仪器操作十分复杂,不便于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部分实验内容可能不便于在课内实验开出,导致学生接触新的测试技术的动手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从事的科研过程中的实例结合该部分课程内容,给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讲解,以便让他们有更加深入的学习体验,增强和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加强了学生对测试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2.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方面,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例相结合,重点介绍各种测量技术、测量x器在工程中的应用,丰富了课堂内容。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结合课内实验和演示设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法的研究,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此外,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该课程的网站,丰富电子教学内容,学生能开展自主学习。课后教师提供电子教案,帮助学生课后复习。设置网上答疑,畅通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渠道变宽了、跟老师的交流变多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3.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深化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改变课程结束时“一锤定音”的做法,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实施过程考核改革,一方面,通过完善习题、试题库,有助于学生复习相关考点知识;另一方面,课程全过程实施过程考核,使考核贯穿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讨论、每一次试验,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升考核的公平性、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过程考核实施以来,无论从学生反馈,还是从综合成绩来看,实施的效果均较好。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大大减少了缺勤、吃到、早退等现象。课堂气氛好,教学环节中学生主动参与、互动,课堂氛围活跃,不死板。不定时的随堂测验督促学生自始至终的良好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分数显示,期末总评成绩有所提高。

4.其他践性、创新性教学改革。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校及各个领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该活动或项目,学生可组成小组,对本专业目前热点研究领域涉及的课题进行立项并实施,充分运用本课程的专业测试技术,结合研究目的,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测量及系统评估工作。例如,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七个同学的研究小组对上海市南桥医院病房为研究案例,从现场实测和实地调研的角度研究其室内空气环境的状况,并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找出室内空气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病房的具体使用情况,对改善病房室内热环境提出改进措施。该过程充分锻炼了同学对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是本课程教学的理想拓展。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结构和方法,结合当前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先进测试技术调整课程内容。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完善课件、编写试题库、建立相关网站等多种形式,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集文字与图片、动画、虚拟与现实等多媒体素材为一体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系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以应用为目标,将课堂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项目结合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学习、实践主动性,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实践技能。此外,对该课程实施过程考核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又促进了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李淑展,李淑强,李洪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45-47.

[2]陈刚.建筑环境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Building Environment Test Technology to Explor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LIU Chun-yuan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Engineer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China)

第8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第9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关 键 词:纽带与桥梁 技术视野 人格塑造 8+2

目前,人们对“环境设计”这个词组的含义有一定的曲解,这不仅包括一般人,甚至许多专业人士对其也有偏颇的看法。故此有必要从本源上进行分析与明确,以利于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首先,从词的含义上看“环境艺术”与“环境”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学术交流与讲学中所指“环境艺术设计”必然是指“环境设计”。笔者以为这种混为一谈的说法是欠科学的,广州美院尹定邦教授在“设计学概论”一书中使用了“环境设计”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其定位是准确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 and Art)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初,现代派艺术家在湖中筑起螺旋防波堤,在峡谷中挂起幕布之类的环境艺术。那么环境设计(Environment and Design)具体是指什么?为什么学术理论界又称之其为——艺术设计三大类中的新学科?以及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该专业的师资建设和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准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发展并有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以下是笔者作的一些框架层面的研究,谨供参考。

一、环境设计定位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生物体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脱离的这个环境。狭义的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为环境。环境设计就是要解决“人—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的各种不协调因素使其和谐统一,营造出完美时尚、舒适宜人的人类生活空间。具体可概括为五个方面:1.以人为中心,研究人的行为特征,考虑人的使用要求,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做到方便、舒适、顺畅,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舒适度;2.进行生态、文化的保护设计;3.考虑环境的归属性和认同感;4.通过对环境空间的设计,传达美感的信息;5.环境设计要考虑到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与审美趣味的多元性,要与之相适应。由此可见,与“环境设计”相区别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一种艺术性大于功能性的设计,它更多考虑的是环境的美化和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信息传递。从以上五方面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应归属于第四和第五部分,与环境设计的关系是主干与分支的从属关系,而不是可以相互替代或彼此等同的概念。

那么何谓“新学科”呢?就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大都有城规、建筑、室内外及公共艺术设计等主干课程。就其各专业的学科领域来看,似乎没有“新”的内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古已有之,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也非今日之产物。甚至会有人提出我们现在有城市规划工作者,有众多建筑师、市政工程师、园林师乃至各类专业的美术家,他们已分担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那么还要开设环境设计专业有实际的意义吗?理论上看似乎有其道理,但事实上,城市规划的工作主要侧重从社会学及心理行为的综合观念出发,宏观地解决土地利用和开发问题,很难涉及细微的功能与美学研究。而建筑设计则主要对建筑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脱离出来的设计,它主要是通过对室内空间、结构、布局、装饰、家具、材料、照明等设计因素综合分析考虑,进行科学、美观、舒适和合理的设计。室外设计主要包括园林设计,庭院、街道设计,公园、广场、道路、桥梁、商业、娱乐区等的室外空间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雕塑、纪念碑等。从以上各专业的定位分析便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由于传统行业的规限,专业教育的分工和设计思想的单一,各专业工作者只能从事“分内”的工作。而在每一具体工程项目中,各专业间最大限度的合作也仅只是补充本专业的明显缺陷。由于以往我们各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横向的相关领域知识和宏观的技术视野,彼此间不能广泛的协调。因此在解决当今城市庞大复杂且多变的综合问题面前,不仅顾此失彼,难于应策,而且把整个城市环境经营得零落疏离,有的城市空间甚至成为各路行家自我表现的“天桥”市场。“环境设计”学科正是针对以上弊端而适时产生的。环境设计在这里成了各专业的纽带和桥梁,它以其全面性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将补充各专业间的空白,并推动多领域的密切合作。一言以蔽之,所谓“新”就是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它立足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并嫁接于多学科之间,比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面更为广博和特有的统领性。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和要求也自然会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的建设要求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专业设计水准,我们唯有在整体环境观念的前提下并有环境设计的新知识构架介入,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康健之路。

二、面对的形式与任务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注重环境质量的时代,以往人们要求舒适方便的环境如今已不合时宜了。人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注重生态、人格塑造、文化品位,以及资讯便捷等。当我们对环境需求达到这种程度后,环境设计已非以往的单体(项)设计,而是重视整个生活环境的系统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城市中的每一项设计都要始终周密地计划和研究。无论是城区环境、广场改造、街巷更新,建筑还是景观设计都要首先放眼于城市整体的环境框架中,考察它们的现实与发展,力求解决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利用土地,用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从事规划与设计。其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较小的代价获取高品位的城市环境。再次,是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从小学到中学的美术教育中都有要加入环境设计的内容。此外,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明确,那就是我们培养的环境设计方面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承担什么任务,肩负什么使命,课程设置要以此为目标。笔者认为,未来的城市设计应该是这种模式:首先有城市规划师绘制城市发展蓝图,而后有环境设计师与规划师依据这个蓝图去完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整体规划详图。接下来的每个城区,局部建设则有建筑师与环境设计师共同完成。环境设计师在这的工作,就是理论上的纽带与桥梁作用。而我们现在的高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补充”,去完善城规、建筑、园林等专业的空缺与不足,总是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起到主干专业的作用。这里面有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不清,而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造成的。

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艺术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更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形象。譬如将城规、建筑、园林、室内外等设计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构建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发挥各学科交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以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支撑条件,并依托自己的优势专业——形式美学、造型艺术为载体去拓展城市设计的各方面,使培养的学生都能自如地渗透到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之中,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备有统领与协调各专业的特殊能力。他们除了可解决小环境的设计能力外还具有控制大环境的能力,而后者更为重要。

三、师资队伍

环境设计专业的师资队伍的组建基本有:城规、建筑、室内、内外、公共艺术设计五大类。师资队伍的来源主要从工科建筑院校和艺术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又有实际经验的精英。教师比例因各地区、各院校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目前各高校教学的实践来看4∶5∶1之比较好,40%是有艺术院校环境设计背景的,50%是工科院校建筑专业背景的教师,从该学科的发展需要来看,还要有一成人文(文、史、哲)专业的教师参与,因为环境设计除功能、环保、审美外,还应有文脉的传承、环境空间的心理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当前环境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有条件的院校还要聘请社会上环境设计方面专家担任几门实践课程。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芝加哥艺术中心设计学院那样,80%的专业课都是聘请美国国内著名的设计师作为客座教授来担任课程教学,但这一种行之有效的“8+2”教学模式是我们环境设计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总发展方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生态保护型社会,使资源消耗减量化、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国内设计界又极力倡导再设计(Redesign)和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师资队伍和专业知识框架的组合以及学科定位上更趋于科学合理,并不断调整使之与社会发展相合拍。学科定位与建设的目的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当今,环境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适应能力与研究型高级环境设计人才,是我们各院校建设该专业所必须面对,也必须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