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建筑文化概论全文(5篇)

建筑文化概论

第1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传统的西方文化教学注重教师“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1]92-96建构主义还指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成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知识的导航者,他只能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和思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弱化知识传授者的权威性,学生应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编码,同时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来获得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

任务型建构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其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习得和知识建构过程,提倡交流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任务型建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则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当前的西方文化课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少量的问题设计也流于形式并没引发学生真正地思考,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学初就布置每组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每组按班级实际人数比例进行分组,负责完成对每小节教学内容的介绍与评价。学生围绕这一任务精读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深入学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拓展,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和新的知识结构。当然,为了避免除了每节内容展示小组成员外的其他同学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提问、练习、讨论、课后作业等检测手段也不可或缺。另外,每次课堂展示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对重难点以及学生遗漏或介绍有误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补充和更正,对所学知识做出总结和归纳,并对重要内容做有价值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西方文化课程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互动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媒体形式与计算机集成起来,并在这些媒体间建立逻辑链接,快捷、直观地传授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改变不了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贯穿整个教学。从本质上讲,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没能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多媒体课堂不过是纸质课本的电子版演示而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其组织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是教师及学习同伴为了建构所学知识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过程;‘会话’是学习者与教师、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的理解,从而完善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37-40而Malamah-Thomas指出,“互动就是指人/物之间通过行为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互动可以分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4]87-89而多媒体应用的各种特征十分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自然,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在准备展示任务时,展示任务中及展示任务后真正充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和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多媒体设备间的协作、会话和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其还以良好的情境作为语境,以共享性、交互性和可理解性为保障,利用丰富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死板,这样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逻辑链接,并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深了学习者的主体感受和主体意识,更好地建构了学习者自身的知识体系。

探索式启发教学

第2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在全方位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实践,积极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农村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征,除了有遮雨避寒、隔绝保温等多种实用价值功能,还具有传播农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社会制度、民族风情风俗等功能。农村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要用好特色“建筑”这一有效路径,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化技术等,以贴合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求的特色建筑设计,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繁荣、乡土文化自信,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深层化、信息化、多样化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十二五”规划推荐教材之一,该书在简要介绍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程、当前发展现状及整体发展趋势等基础概述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从而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未来趋势及主要特点,为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践及教学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该书紧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实际,知识点丰富多样,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概念、数字媒体艺术分类、数字视频技术、数字动画制作流程、信息传播技术及数字图像技术等,作者还就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之间的关联作出细致探讨和分析,提升该书理论知识的时代性、实用性。该书可作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现代文化传媒等多个专业教育教学辅助材料,也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爱好者阅读参考书籍。

鉴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土文化传承、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个农村发展项目的逐一落实和深入,本文参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主体、客体及其特点的深入剖析,并借鉴书中关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构思、创作、展示交流的解读,就农村特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借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开展创新探索的策略和方法略作探讨,以期可以为当前农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色风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信息化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以其优势传播、交互、开放等特性迅速成为新时代艺术设计的“热点”,从电视频道包装到商业化广场设计,从音乐舞蹈舞台到基础建筑,无一不包。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仅推动各行各业经济利润的飞涨,还推动各行业艺术呈现、审美价值的多样化变革,为现代化经济文化娱乐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政府携手荣程集团联合打造的黎平地扪书院就是融合黎平县农村乡土文化、民间手艺文化、乡村生活的经典范例,既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乡村价值体系,也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新设计样板。那么,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技术、价值理念巧妙地融合农村地方特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去呢?首先,注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农村特色建筑文化的一致性。在农村特色建筑艺术设计中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并非是简单的“1+1=2”式的数学问题,而是要注重二者的交叉、融合最后浑然一体的艺术设计哲学课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实践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包括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经济产业环境、民情风俗及节庆,以及建筑设计作品整体造型、各种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其次,融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的农村特色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时代“脉搏”。农村特色建筑设计不仅要为现代化农村经济产业生产加工、农村日常生活服务,还要为农村未来发展、乡土文化传承发扬服务。因而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在融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元素时,需要紧密结合时展潮流和趋势特征,例如当前建筑设计领域提倡的环保材料、可循环使用建筑材料、环境友好建筑材料等,并精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精华”,积极开展融合创新,推动农村旅游、文化等经济产业特色化革新。再次,遵循建设艺术设计基本规律和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农村特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服务主体对象是“人”,观者的文化、视觉、情怀体验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准的重要指标。向往美好、和平生活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的普遍祈愿,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影响下,农村与城乡生产生活的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人口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因而农村特色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常态化、多样化、动态化艺术审美需求,兼顾特色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功能和艺术审美价值。最后,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价值及农村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核心需求。农村特色建筑是呼应农村经济产业文化发展内在需求的有效路径,更是广泛传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借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现动态化、可视化、影视化,农村特色建筑成为可亲、可近、可触摸的现代化多元互动“平台”,拥有生命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有利于树立乡土文化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作者:柳鸿宾 单位:武汉商学院

第3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第4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德国;西方建筑;手绘艺术;中国传统绘画

1岛城建筑风格分析

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瑞士”。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地形起伏错落,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山地与滨海赋予青岛独特的山与海的自然风景,而现代西方文明又与青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社会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青岛岛城建筑风格,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的“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

1.1岛城建筑风格形成

19世纪末,青岛的建筑受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青年派、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拜占庭式、折中主义等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1.2德式建筑风格形成

德国建筑对青岛建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按照“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这两种格局,对青岛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也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当下流行的“宜居”理念,在当时早已得到最具体的体现,这期间遗留下来许多优秀建筑,如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青岛德国总督楼等,奠定了青岛近代建筑特色基础,标志着青岛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开始,为后来青岛的城市建筑设计发挥了推动作用,岛城风格初步形成。

1.3现代建筑风格形成

20世纪初,青岛在经过日本帝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动乱时期后,其建筑在继承德式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出现代风貌,这一时期又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复兴,所以当时很多建筑都是互相融合了很多建筑元素和风格。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地出现许多将地方建筑风格融合到岛城建筑文化中的现代建筑,如韩复榘别墅、公主楼、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取引所、青岛广播电视塔、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等。青岛拥有多国家建筑文化的特色,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些重叠的共同因素,它们像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相统一,形成了青岛别具一格的岛城风格。

1.4岛城风格建筑特点

青岛建筑风格十分明显,岛城风格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折坡的屋顶、高耸的山墙、墙体多用砖木结构、红瓦黄墙、独立的布局、灵活多变的形体、开敞的庭院和空透的围墙等。如图1,建筑外墙本身多为砖木结构,采用当地崂山花岗岩石料,钢材从德国运来,大型建筑通常配置花岗石镶嵌角落或厚重的蘑菇石作墙裙。岛城建筑的屋顶多以红色为主,屋顶通常采用牛舌瓦折坡形式,三角形的屋顶十分吸引人们的视觉,山墙呈现出高耸的姿态,即使得屋檐水平线不那么单调,又起到了整个画面构图中心和视角焦点的作用,为建筑素描速写提供了一个参考线。青岛的建筑大多采用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设计手法,大部分是仿木结构,各种建筑中的门窗搭配精美的装饰线条,根据建筑的用途,门窗套的顶部处理为不同的卷拱型形式,各形式的门窗都相应对称,为建筑增添了别样的形式美。青岛建筑的外面墙体大多使用水泥,并用凹凸花纹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其外墙色彩多数以米黄色为主,颜色鲜亮,建筑经常以独栋出现,周围绿树环绕,在碧海蓝天的青岛,一栋栋建筑格外鲜亮,形成了独特的岛城风格。

2手绘对建筑的艺术表现

艺术和建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现代绘画艺术的手法展示建筑的特征也是保留历史建筑的另一种方式。由于作者的个性化原因,不同的艺术作品往往因作者创作视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思考深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也在思维的不同层面上产生了艺术火花的激烈碰撞,也使得各个建筑展示其不同的魅力。

2.1西方手绘方式对建筑的表现

手绘表现,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设计构思与创意的“视觉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作者创意灵感最直接的体现。在大部分手绘表现中,更多的是倾向于素描、速写、色彩、透视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成果,重在研习空间表现技法与透视的准确性。手绘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有了电脑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传递着想要表现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现代建筑手绘主要包括线稿类手绘,如钢笔、铅笔线稿;色彩类手绘,如水粉、水彩画等。线稿表现手法非常严谨,线的虚实、画面的疏密、线条的美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各体块之间的透视关系、大小关系,通过透视学掌握建筑的结构,并使用手绘方式表现出来。在手绘表达中写生活动使人有更直接的体验,作者对眼前建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往往成为创作的原料,会激发起作者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还有对画面的整体空间性以及对不同材质线条的表现手法会有更直观的把握。写生时我们认真仔细观察所描绘的对象后,就会发现自己对事物反映出来的信息了解的更多,当我们画了几个窗户,我们就会注意不同类型的窗框、窗扇的形状、周围阳光的照射、玻璃的反光、建筑各部分材料的对比等。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能作出更真实的速写素材,同时这种条件反射和对速写体验的贡献来说也是重要的信息。图1、图2是作者在青岛写生的作品,通过现场观察写生,增强了手绘中对树木的明暗关系处理、建筑材质的体现和建筑结构表达。

2.2中国传统绘画对建筑手绘的表达

中国画与手绘表现,很多人都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一个重在传统,一个倾向科学,是两种赫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事实上,手绘表现在中国溯源已久。中国古代的“界画”艺术就被认为是建筑手绘表现图的前身。此外,两千多年间无数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实践,形成的绘画技法与理论体系对当今的手绘表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图语言中,中国画中的独特之处便是留白,它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去进行意象创造的美学追求。留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极具情趣。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主体,构建画面独特的形式美,更赋予了物象之外的深意。中国画手绘的表现中也需要留白处理。留白之处配以简洁文字,则更体现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特色,如图四的公主楼、图五康有为故居,是作者在青岛写生以中国画方式创作,通过对传统绘画留白处理的思考与研究,布局整体画面,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使青岛的建筑展示出一种古建筑的韵味。

3结论

在青岛,众多的现代建筑与各种时期风格的建筑相融合,从造型到细部设计,都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艺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中国大地上罕见的西方文化缩影。建筑是凝固的雕像,是历史的载物,是需要细细体味的春秋史话,环绕着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仅仅展现了青岛鲜明的建筑风格,更是为许多的艺术作品提供最原始的创作素材。有人说建筑是理性的,而我认为建筑是感性的,它承载着历史的文脉,它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慢慢成长,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它们传承下去,无论是西方手绘表现方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都应积极发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的青岛建筑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红丽.浅析手绘表现中的传统绘画语言[J].青春岁月,2013(24):43+42.

[2]姜楷文.德式历史建筑对青岛的影响[J].居业,2016(2):76,79.

[3]彭吉象.艺术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5]李菲.建筑文脉的传承与风格的演化[J].山西建筑,2014(36):7-9.

第5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德国;西方建筑;手绘艺术;中国传统绘画

1岛城建筑风格分析

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瑞士”。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地形起伏错落,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山地与滨海赋予青岛独特的山与海的自然风景,而现代西方文明又与青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社会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青岛岛城建筑风格,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的“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

1.1岛城建筑风格形成

19世纪末,青岛的建筑受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青年派、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拜占庭式、折中主义等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1.2德式建筑风格形成

德国建筑对青岛建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按照“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这两种格局,对青岛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也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当下流行的“宜居”理念,在当时早已得到最具体的体现,这期间遗留下来许多优秀建筑,如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青岛德国总督楼等,奠定了青岛近代建筑特色基础,标志着青岛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开始,为后来青岛的城市建筑设计发挥了推动作用,岛城风格初步形成。

1.3现代建筑风格形成

20世纪初,青岛在经过日本帝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动乱时期后,其建筑在继承德式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出现代风貌,这一时期又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复兴,所以当时很多建筑都是互相融合了很多建筑元素和风格。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地出现许多将地方建筑风格融合到岛城建筑文化中的现代建筑,如韩复榘别墅、公主楼、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取引所、青岛广播电视塔、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等。青岛拥有多国家建筑文化的特色,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些重叠的共同因素,它们像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相统一,形成了青岛别具一格的岛城风格。

1.4岛城风格建筑特点

青岛建筑风格十分明显,岛城风格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折坡的屋顶、高耸的山墙、墙体多用砖木结构、红瓦黄墙、独立的布局、灵活多变的形体、开敞的庭院和空透的围墙等。如图1,建筑外墙本身多为砖木结构,采用当地崂山花岗岩石料,钢材从德国运来,大型建筑通常配置花岗石镶嵌角落或厚重的蘑菇石作墙裙。岛城建筑的屋顶多以红色为主,屋顶通常采用牛舌瓦折坡形式,三角形的屋顶十分吸引人们的视觉,山墙呈现出高耸的姿态,即使得屋檐水平线不那么单调,又起到了整个画面构图中心和视角焦点的作用,为建筑素描速写提供了一个参考线。青岛的建筑大多采用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设计手法,大部分是仿木结构,各种建筑中的门窗搭配精美的装饰线条,根据建筑的用途,门窗套的顶部处理为不同的卷拱型形式,各形式的门窗都相应对称,为建筑增添了别样的形式美。青岛建筑的外面墙体大多使用水泥,并用凹凸花纹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其外墙色彩多数以米黄色为主,颜色鲜亮,建筑经常以独栋出现,周围绿树环绕,在碧海蓝天的青岛,一栋栋建筑格外鲜亮,形成了独特的岛城风格。

2手绘对建筑的艺术表现

艺术和建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现代绘画艺术的手法展示建筑的特征也是保留历史建筑的另一种方式。由于作者的个性化原因,不同的艺术作品往往因作者创作视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思考深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也在思维的不同层面上产生了艺术火花的激烈碰撞,也使得各个建筑展示其不同的魅力。

2.1西方手绘方式对建筑的表现

手绘表现,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设计构思与创意的“视觉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作者创意灵感最直接的体现。在大部分手绘表现中,更多的是倾向于素描、速写、色彩、透视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成果,重在研习空间表现技法与透视的准确性。手绘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有了电脑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传递着想要表现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现代建筑手绘主要包括线稿类手绘,如钢笔、铅笔线稿;色彩类手绘,如水粉、水彩画等。线稿表现手法非常严谨,线的虚实、画面的疏密、线条的美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各体块之间的透视关系、大小关系,通过透视学掌握建筑的结构,并使用手绘方式表现出来。在手绘表达中写生活动使人有更直接的体验,作者对眼前建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往往成为创作的原料,会激发起作者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还有对画面的整体空间性以及对不同材质线条的表现手法会有更直观的把握。写生时我们认真仔细观察所描绘的对象后,就会发现自己对事物反映出来的信息了解的更多,当我们画了几个窗户,我们就会注意不同类型的窗框、窗扇的形状、周围阳光的照射、玻璃的反光、建筑各部分材料的对比等。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能作出更真实的速写素材,同时这种条件反射和对速写体验的贡献来说也是重要的信息。图1、图2是作者在青岛写生的作品,通过现场观察写生,增强了手绘中对树木的明暗关系处理、建筑材质的体现和建筑结构表达。

2.2中国传统绘画对建筑手绘的表达

中国画与手绘表现,很多人都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一个重在传统,一个倾向科学,是两种赫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事实上,手绘表现在中国溯源已久。中国古代的“界画”艺术就被认为是建筑手绘表现图的前身。此外,两千多年间无数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实践,形成的绘画技法与理论体系对当今的手绘表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图语言中,中国画中的独特之处便是留白,它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去进行意象创造的美学追求。留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极具情趣。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主体,构建画面独特的形式美,更赋予了物象之外的深意。中国画手绘的表现中也需要留白处理。留白之处配以简洁文字,则更体现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特色,如图四的公主楼、图五康有为故居,是作者在青岛写生以中国画方式创作,通过对传统绘画留白处理的思考与研究,布局整体画面,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使青岛的建筑展示出一种古建筑的韵味。

3结论

在青岛,众多的现代建筑与各种时期风格的建筑相融合,从造型到细部设计,都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艺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中国大地上罕见的西方文化缩影。建筑是凝固的雕像,是历史的载物,是需要细细体味的春秋史话,环绕着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仅仅展现了青岛鲜明的建筑风格,更是为许多的艺术作品提供最原始的创作素材。有人说建筑是理性的,而我认为建筑是感性的,它承载着历史的文脉,它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慢慢成长,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它们传承下去,无论是西方手绘表现方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都应积极发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的青岛建筑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红丽.浅析手绘表现中的传统绘画语言[J].青春岁月,2013(24):43+42.

[2]姜楷文.德式历史建筑对青岛的影响[J].居业,2016(2):76,79.

[3]彭吉象.艺术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5]李菲.建筑文脉的传承与风格的演化[J].山西建筑,2014(36):7-9.